腰痛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素问》卷十一第四十一《刺腰痛篇》,又见《甲乙》卷九第八,惟编次前后略异。
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刺其郄中太阳正经出血,春无见血。
项、脊、尻,皆足太阳脉行处,故腰痛相引郄中足②太阳,刺金门。足太阳在冬春时气衰,出血恐虚,故禁之也。
②“足”,仁和寺本作“之”。
少阳令人腰痛,如以针刺其皮中,循然不可以俛仰,不可顾,刺少阳成骨之端出血,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独起,夏无见血。
少阳,足少阳也。其脉行颈循胁出气街以行腰,故腰痛不可俛仰反顾。成骨,膝膑外侧起大骨,足少阳脉循脾③出过,故腰痛刺之。足少阳在春,至夏气衰,出血恐虚,故禁之。
平按:《素问》、《甲乙》“循然”作“循循然”。“不可顾”《素问》作“不可以顾”,《甲乙》作“不可以左右顾”。“成骨”《甲乙》作“盛骨”。“独起”下,《素问》、《甲乙》有“者”字。
③“脾”,人卫本注曰:据本书卷八首篇当作“髀”。
阳明令人腰痛不可顾,顾如有见者,喜悲,刺阳明于骭前三痏,上下和之,出血,秋无见血。
足阳明龙者,循喉咙入缺盆,又支者,循腹里下气街,故腰痛不可顾。阳明谷气虚,故妄有见。虚为肝气所克,故喜悲。下循胻外廉,故刺之以和上下。足阳明在仲夏,至秋而衰,出血恐虚,故禁之也。
平按:《素问》、《甲乙》“不可顾”作“不可以顾”;“喜悲”作“善悲”;“骭”作“□”,新校正云:“《甲乙》□作骭。”今本《甲乙》仍作“□”。又注“在仲夏”上,袁刻有“脉”字。
足少阴令人腰痛引脊内痛,刺足少阴内踝下二痏,春无出血,出血大虚,不可复也。
足少阳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故腰痛引脊内痛也。出然骨之下,循内踝之后,故取内踝之下。少阴与太阳在冬,至春气衰,出血恐虚,故禁之也。
平按:“脊内痛”《素问》、《甲乙》作“脊内廉”,《素问》新校正云:“全元起本‘脊内廉’作‘脊内痛’,《太素》亦同。此前少足太阴腰痛证并刺足太阴法,应古文脱简也。”
居阴之脉,令人腰痛,腰中如张弩弦,刺居阴之脉,在腨踵鱼肠之外,循之累累然,乃针刺之,其病令人言嘿嘿然不慧,刺之三痏。
居阴脉在腨踵鱼肠之外,其处唯有足太阳脉,当是足太阳络也。
平按:“居阴”《素问》、《甲乙》作“厥阴”,王注云:“厥阴一经作居阴,是传写草书厥字为居也。”“弩”上,
《素问》、《甲乙》有“弓”字;“鱼肠”作“鱼腹”。“循之”《甲乙》作“循循”。“言”《素问》、《甲乙》作“善言”,《素问》新校正云:“详善言与默默二病难相兼,全元起本无善字,于义为允。”“嘿嘿”《素问》、《甲乙》作“默默”。
解脉令人腰痛引膺,目□□然,时遗溲,刺解脉,在引筋肉分间,在郄①外廉之横脉出血,血变止。
解脉行处为病,与足厥阴相似,亦有是足厥阴络脉。
平按:《素问》、《甲乙》“引膺”作“引肩”;“□□”作“□□”;“引筋”作“膝筋”;“止”上有“而”字。“筋肉”,袁刻“肉”作“内”。
①“郄”,萧本作“郗”。今据仁和寺本改。
同阴之脉,令人腰痛,痛如小针针居其中,弗然肿,刺同阴之脉,在外踝上绝骨之端,为三痏。
同阴脉在外踝上绝骨之端,当是足少阳络脉也。
平按:“小针”《素问》、《甲乙》作“小锤”,《素问》新校正云:“《太素》小锤作小针。”“弗”《素问》、《甲乙》作“怫”。
解脉令人腰痛如别,常如折腰之状,喜怒,刺解脉,在郄中结络如黍米,刺之血射似黑,见赤血而已。
前之解脉与厥阴相似,今此刺解脉郄中,当是取足厥阴郄中之络也。
平按:“如别”《素问》作“如引带”,《甲乙》作“如裂”。“喜怒”《素问》作“善恐”,《甲乙》作“善怒”。“似黑”《素问》、《甲乙》作“以黑”。《素问》新校正云:“按:全元起云:有两解脉,病源各异,恐误未详。”《素问》此条在“同阴之脉”上。
阳维之脉,令人腰痛,上弗然脉肿,刺阳维之脉,脉与太阳合腨下间,上地一尺所。
阳维,诸阳之会,从头下至金门、阳交即是也。行腰与足太阳合于腨下间,上地一尺之中,疗阳维肿痛也。
平按:《素问》、《甲乙》“腰痛”下重“痛”字;“弗”作“怫”,下同;“肿”上无“脉”字;“上地”作“去地”。
冲绝之脉,令人腰痛,痛不可以俛,不可以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衡绝络,恶血归之,刺之在郄②阳筋之间,上郄数寸衡居为二痏出血。
冲脉循脊里,因举重冲脉络绝,恶血归聚之处以为腰痛,可刺冲郄阳筋间,上数寸冲气居处。
平按:“冲绝”《素问》、《甲乙》作“衡络”。“痛不可以俛,不可以仰,则恐仆”,《素问》作“不可以俛仰,仰则恐仆”,《甲乙》作“得俛不得仰,仰则恐仆”。“绝络”《素问》作“络绝”,《甲乙》作“络绝伤”。《甲乙》“筋之间”作“之筋间”。
②“郄”,萧本作“郗”。今据仁和寺本改。下文及注同,不再举。
会阴之病,令人腰痛,痛上漯漯然汗出,汗干令人欲饮,已欲走,刺直阳之脉上二痏,在乔上郄下下三寸所横居,视其盛者出血。
刺直阳者,有本作“会阳”,乔上郄下横居络脉也。
平按:“漯漯然”《甲乙》作“濈濈然”。《素问》、《甲乙》“汗”下有“出”字;“饮”下重一“饮”字;“二痏”作“三痏”;
“乔”作“蹻”。“郄下下三寸所”《素问》作“郄下五寸”,《甲乙》作“郄下三所”。
飞阳之脉,令人腰痛,痛上弗弗然,甚则悲以恐,刺飞阳之脉,在内踝上二寸太阴之前,与阴维会。
足太阳别,名曰飞阳,有本“飞”作“蜚”。太阳去外踝上七寸,别走足少阴。当至内踝上二寸,足少阴之前,与阴维会处,是此刺处也。
平按:“二寸”《素问》作“五寸”,新校正云:“当作二寸。”“太阴”《素问》、《甲乙》作“少阴”,据本注“足少阴之前,与阴维会处”,则“太阴”恐系“少阴”传写之误。
昌阳之脉,令人腰痛,痛引膺,目□□然,甚则反折,舌卷不能言,刺内筋为二痏,在内踝上大筋前太阴后,上踝三寸所。
内筋在踝大筋前太阴后,内踝上三寸所。大筋,当是足太阴①之筋。内筋支筋,在足太阳大筋之前,足太阴筋之后,内踝上三寸也。
平按:《素问》“内踝”作“内踝上”;“三寸”作“二寸”。
①“阴”,人卫本注曰:疑是“阳”之误。
散脉令人腰痛而热,热甚生烦,腰下如有横木居其中,甚则遗溲,刺散脉,在膝前肉分间,在络外廉束脉,为三痏。
散脉在膝前肉分间②者,十二经脉中,惟足厥阴、足少阳在膝前主溲,故当是此二经之别名。在二经大络外廉小筋名束脉,亦名散脉也。
平按:《素问》、《甲乙》“肉”上有“骨”字;“络”上无“在”字。注“膝前”,袁刻误作“脉前”。
②“间”,萧本误作“门”。今据仁和寺本改。
肉里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则筋挛急,刺肉里之脉为二痏,在太阳之外,少阳绝骨之后。
太阳外,绝骨后,当是少阴为肉里脉也。
平按:“筋挛急”,《素问》“挛”作“缩”,《甲乙》无“急”字。《甲乙》“之后”作“之端”。
腰痛侠脊而痛至头沉沉然,目□□欲僵,刺足太阳郄出血。
足阳明在头下,支者起胃下口,循腹里下至气街,腹里近脊,故腰痛刺足阳明郄中出血也。
平按:《素问》、《甲乙》“沉沉”作“□□”;“□□”作“□□”;“僵下”有“仆”字;“郄”下有“中”字。《素问》新校正云:“《太素》作头沉沉然。”
腰痛上寒,刺足太阳、阳明;上热,刺足厥阴;不可以俛仰,刺足少阳;中热如喘,刺足少阴,刺郄中出血。
腰痛上热,补当腰足太阳、足阳明脉。腰痛上寒,泻当腰足厥阴脉。足少阳主机关,不可俛仰,取足少阳。腰痛中热□如喘气动,可取足少阴郄中出血也。
平按:“如喘”《素问》、《甲乙》作“而喘”。注“机”下,袁刻脱“关”字。“中热”下原缺一字,原钞旁注“极”字。又按注“上热”、“上寒”,与经文不合,疑有误。
腰痛引少腹控□,不可仰,刺腰尻交者两胂上,以月生死为痏数,发针立已。
□,以沼反。胂,脊骨两箱肉也。
平按:“两胂上”《素问》、《甲乙》作“两踝胂上”。《素问》“立已”下有“左取右,右取左”六字。
腰痛,痛上寒,取足太阳;痛上热,取足厥阴;不可以俛仰,取足太阳;中热而喘,取足少阴、腘中血络。
前腰痛刺郄中,此刺腘中也。
平按:此段《甲乙》无,《素问》在“腰痛引少腹”一段之前,其文意亦小异。《素问》云:“腰痛上寒,不可顾,刺足阳明;上热,刺足太阴;中热而喘,刺足少阴。大便难,刺足少阴。少腹满,刺足厥阴。如折不可以俛仰,不可举,刺足太阳。引脊内廉,刺足少阴。”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及《甲乙经》并《太素》自‘腰痛上寒’至此并无,乃王氏所添。”再检本书此段①如上“腰痛寒”一段,仅“不可以俛仰刺足太阳”与“刺足少阳”不同。注云:“前条为刺郄中,此刺腘中。”则此条与上条,亦可互相发明也。
①“此段”,人卫本注曰:据《素问》新校正即为全元起本《素问》所无,则杨氏自当录自《灵枢》,而今本《灵枢·杂病篇》文,已为后人据《素问》前段有所增改,是又当据本书此段以删订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