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书籍 > 《中医词典》x~y > (拼音Y)第十三篇

(拼音Y)第十三篇

腋疬

病名。痈疽溃疡之生于腋下者。见《外科启玄》卷六。又名血胤疮、结疬。系生于腋下、胁肋部位的痈疽、溃疡。该病可延及胸胁部,或有头,或无头,赤色,如皂角子大,痛如针刺。证治参见痈疽条。

腋疽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七。即米疽。见该条。

腋积

即腋窝。详该条。

腋汗

证名。指腋下多汗证。见《医林绳墨·汗》。多由肝虚挟热或少阴挟热所致。前者当补养肝血,用六味地黄丸加生杭芍;后者宜和解少阳,清化湿热,用小柴胡汤、逍遥散加减,并可用牡矾丹擦腋下多汗处,亦可用五倍子、生牡蛎各等分,研末,敷于腋下皮肤。

腋臭

病名。腋下汗出有特异臭味之病证。见《外台秘要》卷二十三。又名狐臭、胡臭。“病源人腋下臭,如葱豉之气者,亦言如狐狸之气者,故谓之狐臭,此皆血气不和蕴积,故气臭。”“肘后疗人体及腋下状如狐狸气,世谓之胡臭。”证治参见狐臭条。

人体部位名。即俗称胳肢窝,肩臂内侧交接处。《灵枢·经别》:“手太阳之正,指地,别于肩解,入腋走心,系小肠也。”《灵枢·骨度》:“腋以下至季胁,长一尺二寸。”

殗殜

古病名。即骨蒸、传尸之异名,或指传尸之初起不甚者。(均见《外台秘要》卷十三)王焘谓:“传尸,亦名转注。以其初得,半卧半起,号为殗殜。”可用吃力伽(白术)丸治之。”参见传尸条。

液脱

指阴液虚甚。《灵枢·决气》:“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酸,耳数鸣。”

液门

①经穴名。出《灵枢·本输》。《针灸甲乙经》作腋门,《千金要方》作掖门。属手少阳三焦经。荥(水)穴。在手背部,当第4、五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布有尺神经的手背支和来自尺动脉的指背动脉。主治头痛,发热,目赤,耳鸣,耳聋,咽喉肿痛,指臂挛痛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②大巨穴别名。见该条。

液道

涕泪等液体流出的通道。《灵枢·口问》:“宗脉盛则液道开,液道开,故泣涕出焉。”

①质稠流而不行的体液。有滑利关节,濡润孔窍,补益脑髓等作用。《灵枢·决气》:“何谓液?岐伯曰: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

②泛指体内津液。《灵枢·五癃津液别》:“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又:“故五脏六府之津液,尽上渗于目,心悲气并则心系急,心系急则肺举,肺举则液上溢。”

③谷物煮制供药物的液汁。《素问·汤液醪醴论》:“为五谷汤液及醪醴奈何?”《素问绍识》:“汤液,是煮米取汁,醪醴是酝酿所成。”

④泛指药液。《素问·移精变气论》:“汤液十日,以去其八风五痹之病。”

掖痈

病名。指腋下所生之痈疮,出《素问·通评虚实论》。即腋痈。详见该条。

掖门

①经外穴名。《千金要方》:“掖门在掖下攒毛中一寸,名太阳阴,一名掖间。灸五十壮,主风。”《千金翼方》作腋门。在腋中线上,腋窝下1寸处。主治诸风惊妄,呃逆,狐臭,瘰疬等。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②经穴别名。即液门。见该条。

掖间

经外穴别名。出《千金要方》。即掖门。见该条。

通“腋”:腋窝,肩下胁上空隙处。《素问·气府论》:“掖下三寸,胁下至胠。”

夜星聚散

病证名。见《眼科秘籍》。也即指聚开障,详见该条。

夜啼四证

指小儿夜啼四种不同的症候。

①《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指寒、热、重舌口疮、客忤;②《片玉心书》指惊啼、热烦啼、腹痛啼、神不安啼;③《幼科金针》指热夜啼、寒疝夜啼、触邪夜啼、心烦夜啼;④《幼幼集成》指脏寒啼、心热啼、神不安啼、拗哭。详见各条。

夜啼痧

病证名。见《痧胀玉衡》。小儿夜间啼器,不得安静的痧胀。如腿弯、肘弯有青筋,可用消毒三棱针于青筋上刺之,放出紫黑毒血;如胸胀作痛,用刷子蘸香油刮之,痧起,其啼可止。

夜啼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初生儿日间安静,入夜多啼,甚至通宵难以入睡,天明始渐转静。多为心火上攻所致。治宜清心安神,用甘麦大枣汤合蝉花散(蝉蜕、白僵蚕、甘草、延胡索),亦可用钩藤散(钩藤、茯神、茯苓、川芎、当归、木香、甘草)治之。

夜甚

指病情多在夜间加重。夜间正气蛰伏,邪气独盛于体内,故病情加重。《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夜热

证名。夜间发热,或热至夜间升高。因热入血室,或阴血不足,或血瘀所致。《证治准绳》卷一:“昼则安静,夜则发热、烦躁,是阳气下陷入阴中也,名曰热入血室。”治用四顺饮子。《血证论·发热》:“血虚者,发热汗出,以血不配气,则气盛而外泄也。或夜则发热,以夜生血分故也。”《医林改错》谓每晚内热,兼皮肤热一时,为内有瘀血所致,治用血府逐瘀汤。

夜疟

病名。疟疾发于夜间者。

①即三阴疟。《医宗金鉴》卷四十二:“疟在夜发,名曰三阴疟疾。”详见三阴疟条。

②即鬼疟。《张氏医通·疟》:“夜疟,俗名鬼症。为邪入血分所致。治宜升散血脉之邪,用《千金》内补建中汤加升麻、柴胡、生首乌。脾胃素虚者,用补中益气汤加首乌、桂枝、芍药。参见鬼疟条。

夜惊

病证名。指小儿神不潜藏,夜间入睡,突然惊醒,瞪目起坐,躁动不安,面露恐怖,有时喊叫,一般持续十余分钟,可隔数月或数十日发作一次。治宜安神镇惊,用琥珀抱龙丸。针刺内关、大椎。

夜间发搐

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因潮热引起抽搐,其特点为每逢亥、子、丑时不甚抽搐,而卧不稳,身体温壮,目睛紧斜视,喉中有痰,大便呈银褐色,乳食不消,多睡,不纳津液。多由脾虚心热所致。治宜补脾治心。补脾,用益黄散;治心,用导赤散、凉惊丸。

夜光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攒竹。参见该条。

夜不安

证名。入晚坐卧不宁之证。《医林绳墨·血府逐瘀汤所治症目》:“夜不安者,将卧则起,坐未稳又欲睡,一夜无宁刻,重者满床乱滚。此血府血瘀。”参见不寐条。

夜半

①指子时。《素问·脏气法时论》:“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静。”详子时条。

②泛指夜间。《灵枢·口问》:“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行于阴。”

页育

病名。喉痈之生于低位者。《咽喉经验秘传》:“在两边者为双喉痈,在下者为页育也。”治疗参见喉痈条。

叶子奇

明代医家。字世杰,号静斋。龙泉(今属浙江)人。少而聪颖,广泛涉猎,专心理学,熟谙本草。因事被株连入狱,获释后遂以著述自娱。尝着《草木子》,内容广泛,涉及医学及药学,又有《本草节要》十卷、《医书节要》十卷。

叶志诜

清代医家。字东卿、廷芳,湖北汉阳人。其学多精于养生,亦通针灸。所辑医书甚多,计有《神农本草经赞》、《观身集》、《颐身集》、《绛囊撮要》、《信验方录》、《五种经验方》、《咽喉脉证通论》等,合称《汉阳叶氏丛刻医类七种》,现有刻本行世。

叶支绣

清代医生。字杏江,安徽歙县人,精于医术,活人甚众,颇有医名。

叶镇

清代医家。字玉屏。福建延平府人,其生平欠详。参与著述《补注洗冤录集证》四卷,系对阮其新补注之《补注洗冤录集证》之增注,有残本行世。

叶允仁

明末清初医学家。吴县(今属江苏)人。撰有《伤寒指南书》六卷,对张仲景伤寒病之六经脉证,察色诊病,伤寒证治等,均有所论述。但其中有关夹阴伤寒、夹阴中寒等内容,亦受到汪琥等医家之非议。此书国内现无刊本行世。

叶云龙

明代医家。字以潜,盱江人。少习举子业,兼精医学,治病有奇效。尝着《士林余业医学全书》(简称《士林医业》)六卷行世。

叶尹贤

明代官吏。知医,浙江永嘉县人。任临江通守。平时喜爱医学,于公余常收集医书医方,日久成帙,遂撰《拯急遗方》一卷,现有刊本存于日本。

《叶选医衡》

医论著作。二卷。原题清·叶桂选定。本书选集历代医家论病、论脉、论治著作70余篇,大多简明。能反映出不同时代,不同医家的医学学术特点。现存三种清刻本及石印本。又有《中国医学大成》本。

叶文龄

明代医家。字德征,号石峰子,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少习举子业,因不得志而改学医。后经礼部屡试,成绩优异而入太医院,初任吏目,后升院判。后因母病辞退。积二十年之经验,着成《医学统旨》八卷,内容涉及杂病妇儿诸科,现存多种版本。

叶万青

清代医家。字奂若,吴县(今属江苏)人,为温病名家叶天士之曾孙。尝集家藏之叶天士验案,编为《叶氏医案存真》三卷,另有《叶案存真》二卷行世。

叶廷器

明代医家。生平履贯欠详,尝着有《世医变通》二卷,未见行世。

叶廷荐

清代医家。字凤梧,泾州(今属甘肃)人,生平欠详,辑有《救急备用经验汇方》十卷,现有清刻本行世。

《叶天士女科医案》

医案著作。清·叶桂撰,陆士谔编。刊于1921年。全书分为调经门、胎产门、带崩门和血室门,每门又分类记述,集录了叶氏治妇科病的诊治经验,并附论脉二则。现存上海世界书局石印本。

《叶天士家传秘诀》

儿科著作。一卷。原题清·叶天士撰。本书原无刊本,于1929年刊行《回澜社影印医书四种》时曾据旧钞本影印。书中论述小儿胀病、腹中虫痛、积痛、吐泻、呕吐、泄泻、痢疾、疳、疸、肺脏主病、喘嗽、肾脏主病等小儿杂病的论治。虽说不够完整,但其中辨证治法多结合医案论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存道光年间石印本,又收入《回澜社医书四种》中。

《叶氏医案存真》

医案著作。三卷。清·叶桂撰。由其玄孙叶万青取家藏方案及《天元医案》中所载叶案等予以辑刊。全书不分类别,以内伤虚劳病案为主。辨证确切,随证立方,自有良好疗效。文字质朴无华,很少斧凿痕迹。可供临床参考。卷末附马元仪《印机草》一卷及祁正明、王晋三医案数则。其中周学海加以整理评点,调整体例,并予以分门别类,辑为上下二卷,改名《评点叶案存真类编》。现存几种清刻本和石印本,又收入《周氏医学丛书》中。

《叶氏女科证治》

妇科著作。又名《叶天士女科证治秘方》。四卷。托名清·叶桂撰,本书原作者及书名不详。1817年曾以《竹林女科》之名刊行,并有多种翻刻本。1913年鸿文书局将此书改叶氏之名石印,又有多种复印本。内容以妇产科治疗方剂为主,并无多少妇科生理病理的论述。

《叶氏录验方》

方剂著作。三卷。宋·叶大廉辑。原刊于1186年。本书为作者在各地行医时亲自试用和收集的一部验方集。上卷为治诸风、伤寒、气病等验方;中卷为补益、痼冷、积热、痰饮咳嗽、泄痢、妇人等验方;下卷为小儿、杂病、眼目、咽喉口齿、疮肿伤折等验方。末附汤方、香谱及备急方。虽说大部分方剂均可以找到它的渊源,但毕竟是经试验而取效者,而且确有一些方剂属作者自制的。于临床有一定参考价值。现有日本钞本。

叶盛

清代医家。字公于,浙江慈溪人。生平欠详,着有《脉诀》、《证治合参》、《古今治验食物单方》等书,现有刊本行世。

叶如庵

元代医家。黄冈(今属湖北)人,以儒入医,故又有儒医之称。其诊视颇有规矩,并撰《伤寒大易揽》一书,为当时医家所重,后佚。

叶其蓁

清代医家。字杏林,号困庵、抱乙子或抱乙山人。南汇(今属上海市)人。工诗文,精研理学,后转而攻歧黄之学,专长幼科。著述甚丰,有《幼科指掌》五卷、《女科指掌》五卷、《诸科指掌》(或称《十三科指掌》),其体例系仿《千金方》而作。尚有《疫疠脉镜》。其子蕉村等,亦为名医。

叶慕樵

清代医家。字香侣,武林(今浙江杭州)人。尝摘录曹鞠庵《本草纲目万方类编》中之简易有效方剂,并结合个人之经验,编成《平易方》。另编有《万病治疗指南》一书,均有刊本行世。

叶霖

清代医家。字子雨,江苏扬州人。因家中有数人受庸医误治致死,遂发愤习医。后果成名医,医理精深,名噪一时。后又参考西医学说,互相发明,成早期之中西汇通医家之一。常以西医之说解释中医之理。所著有《难经正义》、《脉说》、《痧疹辑要》、《伏气解》等,均有刊本行世。

叶劲秋

近现代医家(1900-1955年)。字秋渔,浙江嘉善县人。早年毕业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后任上海中国医学院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尝任上海市卫生局中医编审委员。对中医理论问题颇有研究,医着亦颇多,如《中医基础学》、《临证直觉诊断学》、《中药问题》、《伤寒论启秘》、《仲景学说之分析》、《针灸述要》、《花柳病治疗学》、《灸法自疗学》、《现代名医验案》及《不药疗法验案》等书,均有刊本行世。

叶玠

宋代人。生平履贯欠详,尝着有《五运指掌赋图》,未见刊行。

叶桂

①清代医家(1667-1746年),字天士,号香岩,晚号上津老人、南阳先生。吴县(今属江苏)人。出身世医家庭,祖叶时、父叶朝采皆以儿科出名。桂于十二岁开始从父学医,后因父殁,十四岁从其父门生朱某学,聪颖善解,且每能出其师之上。桂亟喜学习,不耻下问。至十八岁,已拜十七师,王子接、周相俊均为其师授。除专长于家传儿科外,兼通内科杂病及其他各科,尤专长于温病,其代表作《温热论》虽为其门徒顾景文所录之材料整理而成,但其思想则完全代表叶氏之温热证思想。其名言“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及“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乃温病学派中重要原则,是温病卫气营血辨证的辨证体系的依据,叶氏是明清以来温病学派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其于杂病则注重脾胃,强调要辨证论治,不可偏执于一己之见,一家之言。其著作主要皆由其弟子整理而成,其中有《临证指南医案》、《叶案存真》等,其后代、门生,亦皆有医名。

②清代医家。字小峰,生平履贯欠详。尝著《本草再新》十二卷,有刻印本行世。

叶法善

唐代炼丹家、道士(616-720年)。括苍(今浙江丽水县)人。显庆年间,唐高宗广征天下道士炼黄白之术,法善晋言劝止,帝从之,后拜鸿胪卿,封越国公。

叶德培

清代医家。江阴(今属江苏)人,生平欠详。其医疗经验与当时其他齐名医家同时收入《龙砂八家医案》中,其他七家为戚云门、王钟岳、贡一帆、孙御千、戚金泉、姜学山、姜恒斋。

叶大廉

南宋官吏。知医,延平(今属福建)人。官至太社令,宦游天下,喜爱医书,尝收集医方,摘抄成册,并取其中有效验者加以分门别类,由刘良弼、许尧臣加以校正成书,成《叶氏录验方》三卷,现有抄本存于日本。

叶传古

宋代医家。一作叶传右,其生平履贯欠详。着有《医门指要诀》,又名《医门指要用药立成诀》,未见传世。

叶长文

宋代医家。生平履贯欠详。尝辑有《启玄子元和纪用经》,此书未见行世。明·李时珍着《本草纲目》时,未尝见过该书,但王肯堂之《证治准绳》,则有少量引用。

叶茶山

清代医家。生平履贯欠详,精针灸术,治病常针药并用。着《采艾编》三卷,内有明堂三人图,示前后侧面之经络,又有脏腑、经络、腧穴之论述,现有刻本行世。

野火丹

病名。指生于腹背或两腿处之小儿丹毒。见《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症见丹发赤斑,形如梅子大小,多生于背腹部或两腿上,疼痛如火烧。治宜泻黄散、凉膈散加减,外用消肿散或水调白芨末涂敷之。

野合

①古人指绝经后再孕者。宋·薛轩《坤元是保》:“女子二七而阴道通,七七而阴道绝,绝而后育,是名野合。野合之子,率多不寿。”

②古人指男女苟合。《史记·孔子世家》:“叔梁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

野葛中毒

病名。即钩吻中毒。钩吻,古籍别名野葛。详见钩吻中毒条。

野菜谱

以名《救荒野谱》。一卷。明·王盘撰于1521年。作者亲自采访农民,收集能度荒年饥馑的60种野菜的有关资料,整理编成三言歌诀。并说明其采集及食用方法,是为本书。明末时,姚可成又续补60种,共120种。全书虽缺乏治疗的内容,但其所记多为一些地方本草名称,对于研究药物学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现存抄本、日刻本和清刻本。

《野菜博录》

本草著作。三卷。明·鲍山撰。刊于1622年。作者对可供食用的野生植物曾广为采集,有较深入的研究,并对其中的一些食用植物亲自移植栽种。本书即鲍氏在充分实践的基础上参考文献写成。全书共收可食植物(草类及木类)435种,均附以插图,记其形态与性味和食法。虽未涉及药用,但却收载了一般本草书所未收载的地方草药,故在研究药物方面有一定参考价值。现有石印本及《四部丛刊》本。

野瘭

病名。见清抄本《外科或问》(着人未详)。即瘰疬。详见该条。

《也是山人医案》

书名。清·也是山人撰。本书列述多种病案,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病证,用药颇精炼,配伍比较活泼。但记录较简略。甚或有些病案在辨证分析和立法等方面有疏略或不够清楚之处。本书收入《珍本医书集成》中。

耶律庶成(?-约1063年)

辽代医家。契丹族。字喜隐,小字陈六。精通辽、汉文字,尤工于诗,兼通医药。重熙初年(1032年)补牌印郎君,官至枢密直学士。时契丹尚缺专门医药卫生设置和医籍,医人少知切脉审药,奉辽兴宗之命,译中医书成契丹文,对沟通汉族与契丹族医药知识交流以及促进契丹医药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

耶律敌鲁

辽代医生。契丹族。字撒不椀。生活于10-11世纪间。精通医术,善察形色以知病原,治病多效。统和初(983),官至节度使。治病方法奇特,擅长精神疗法。枢密使耶律斜轸妻有沉疴,数医不效。诊视之,谓心有蓄热,非药石所及,当以意疗之,因其聩,遂大击钲鼓,聒之使狂,叫呼怒骂,力极而止,病愈。治多类此。卒年八十。

耶律倍(899-936年)

辽代医生。契丹族。小字图欲,谥号义宗。辽太祖之子。聪明好学,通阴阳,晓音律,精辽、汉文,兼知医药、砭焫之术。其弟僭帝位,被迫潜逃至后唐。唐明宗赐名孝赞华,又名东丹李慕华。家藏书籍万卷。子兀欲,喜工画,颇知书,亦藏多种医书。

噎膈

病名。亦作嗝噎。《济生方》卷二:“阴阳平均,气顺痰下,嗝噎之疾,无由作矣。”《内经》中有多种说法。如隔、鬲、膈中、隔塞、鬲咽。《备急千金要方》称作噎塞,又名膈噎、噎、膈、膈气。

①指进食受阻,饮食未曾入胃即吐出者。《医贯》卷五:“噎膈者,饥欲得食,但噎塞迎逆于咽喉胸膈之间,在胃口之上,未曾入胃即带痰涎而出。”

②指饮食隔阻不得下,大便闭结不得出者。《医学入门》卷五:“饮食不下而大便不通,名膈噎。”

③指反胃。《丹溪心法》卷三:“翻胃即膈噎,膈噎乃翻胃之渐。”本病多由忧思郁怒或酒食所伤而致,亦有虚实之分。《金匮翼》卷三:“噎膈之病,有虚有实。实者或痰或血,附着胃脘,与气相搏,翳膜外裹,或复吐出,膈气暂宽,旋复如初。虚者津枯不泽,气少不充,胃脘干瘪,食涩不下,虚则润养,实则疏瀹,不可不辨也。”因忧思气结,痰气交阻者,治宜解郁化痰,方用启膈散。津亏热结,失于濡养,治宜滋养津液,方用五汁安中饮加味。酒色过度,肾阴亏损者,治宜滋补肾阴,方用六味地黄丸。阴虚火旺,瘀血内结者,治宜滋阴养血,破结行瘀,方用通幽汤。病程日久,脾虚阳微者,治宜益气健脾,方用补气运脾汤。噎膈一证,古人发为五噎、五膈及外感噎膈,内伤噎膈。根据证情不同,又有隔食、格气、梅核膈等。详见有关各条。

①病名。《医说》卷五:“噎病亦有五种:气噎、忧噎、食噎、劳噎、思噎。”《诸病源候论·否噎病诸候》:“阴阳不和则三焦隔绝,三焦隔绝则津液不利,故令气塞不调理也,是以成噎,此由忧恚所致。忧恚则气结,气结则不宣流,使噎。噎者,噎塞不通也。”详噎膈、五噎等条。

②指饮食时猝觉噎塞,移时自愈的症象。《古今医鉴》卷五:“噎者,饮食之际,气卒阻滞,饮食不下,而为噎也。”

暍暍

形容热气极盛。《素问·刺疟篇》:“足太阳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熇熇暍暍然。”王冰注:“熇熇,甚热状;暍暍,亦热甚也。”

暍(yē,音耶)

即中暑。《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太阳中热者,暍是也。”

《要药分剂》

药学著作。十卷。清·沈金鳌撰。刊于1773年。本书为《沈氏尊生书》的组成部分。作者根据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等十剂予以分类,共选药420种,分别对各药的性味、七情、主治、归经及禁忌等方面予以详细论述。书中还记述了前贤的有关论述间附作者按语。现存乾隆刻本,1949年后有单行本。

《药总诀》

药学著作。见《通志·艺文略》。一卷(《嘉佑本草》作二卷)。梁·陶弘景撰。刘禹锡谓:“《药总诀》……论夫药品五味寒热之性,主疗疾病及采蓄时月之法,凡二卷。一本题云《药象口诀》,不着撰人名氏,文字并相类。”

药煮吸筒拔法

外科医疗技术名。以药水煮沸特制吸筒,按于脓肿疮口,使之形成副压,以拔吸疮内脓毒之物之医疗技术。见《仙传外科集验方》。又名药筒拔法。即竹筒吸法。见该条。

《药治通义》

治疗学专着。十二卷。日本·丹波元坚撰。约成书于19世纪中期。本书论述用药的方法和原则,方剂的配伍与组成,汗、吐、下、清、温、补等治法要旨,以及各种剂型,药物分量、药物的服用、药物贮藏和外治法等方面内容。全书百余篇文章,每篇均首引历代医家的原文,附以作者的按语,是一部有关药物治疗理论的专着。现存1935年铅印本等。1949年后有排印本。

《药症忌宜》

内科著作。二册。清·陈澈撰。刊于1872年。本书根据不同的病理情况,将病症分为风、寒、暑、湿、燥、火、阳虚、阴虚、表虚、里虚、阳实、阴实、阳厥、阴厥、上盛下虚、心虚、肝虚、脾虚等五十门。每门中又分列多种病证,每种病证均选列应用药物,并对这些药物的药性、功效及药物的宜忌作相应的论述,末附诸病应忌药总例,综述各类药性。现存清刻本及《珍本医书集成》本。

药熨

治疗学名词。指一种外治法。用药末或药物粗粒炒热布包外熨,用以治疗冷寒湿痹,腹腔冷痛等症。如胃气痛,用橘叶炒热后布包揉熨;风寒或血虚头痛用吴茱萸加米饭炒热布包外熨等。《素问·调经论》:“病在骨,焠针药熨。”参熨法条。

药园师

隋唐时期医生职称。隋唐太医署中为了解决生、鲜药物之来源都曾设置药园,在药园中从事技术工作的人们称之谓药园师。药园师一般设两人,掌管药园的全面工作。唐代还在药园中招收培养药园生,具有药学教育的性质。参见药园条。

药园生

唐代中药学生的称谓。唐代太医署中的药学教育以药园为基地、以药园师为教师,在种药实践中培养学生。在此药园中参加学习的人们称为药园生。参见药园条。

药园

唐代官方在京师设置的生药基地。唐代太医署为了解决鲜药及部分生药的来源并为药学生提供实习基地,在京师择良田300亩为园,设药园师以时种莳,以时收采,并招收16-20岁的民间青年八人;作为药园生,随药园师劳动学习。学成后可升为药园师。我国最早关于药园的记载是东晋,当时主要目的是培养生药人员,规模尚小。而唐代太医署中有专门基地,专门教师、固定的学生等药学教育条件,因此可视为是我国最早的中药学校。

药引

中药学名词,指引经药。又称引经报使。为方剂配伍中的使药。有些药物对某经络脏腑及身体部位有特殊作用,可引导药力直达病所。如治太阳经病用羌活、防风;阳明经病用升麻、葛根;少阳经病用柴胡。喉咽病用桔梗,上肢病用桑枝,下肢病用牛膝等。

《药要便蒙新编》

药学著作。二卷。又名《药要便蒙》。清·谈鸿鋆撰。刊于1881年。本书将常用药物365种(其中《神农本草经》143种,后世本草著作222种),分为补益、宣通、祛寒、泻热、驱风、除痰、润燥、利湿、收涩、消散等七门。每门列若干药物,每药撰四言诗四句,并附加眉注,以供初学入门之用。现存清刻本。

《药言随笔》

医论著作。三卷。清·李日谦撰。刊于1899年。本书以笔记问答体裁记述医疗经验。上、中二卷分论脉诀及内科、妇科、儿科病症治;下卷为多种救急验方。全书简明扼要,所收验方亦多简便有效。现存清刻本及石印本。

《药性纂要》

药学著作。四卷。清·王逊撰。刊于1694年。本书论述606种药物的性味功治。其中选取《本草纲目》中药物597种,另新增9种,叙述简要,并附评注。现存稿本及康熙刻本。

《药性通考》

药学著作。八卷。原题太医院手着,实为清·刘汉基所撰。约成书于19世纪中期。卷一-六药性考,介绍415种不分类别的药物性味主治,颇多作者的经验与见解;卷七-八集录神效单方,列述黄疸、鼓胀、六郁、痹症等各种疾病的证治。现存清刻本。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解》

药学著作。北京中医学院中药方剂教研组编。本书对明·龚廷贤所撰《药性歌诀四百味》(又名《药性歌》)的原文(四言歌诀)进行了必要的修改,并删去了不切实用的内容,增入了语译注解,同时对不常见的难字,加注汉语拼音,便于读者学习。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药线引流

治疗学术语。系一种外治法。见《太平圣惠方》。又名纸捻。即用吸水性较强的纸(古代多用桑皮纸)搓成纸捻,外粘或内裹去腐生肌药,插入窦道或漏管中,引流去腐,促其疮口愈合。

药物中毒

病名。误服大剂量药物,或治疗中错用误服及服用变质药物。或药物配伍失度等所致中毒现象。《诸病源候论·服药失度候》:“凡合和汤药,自有限剂,至于圭铢分两不可乖违。若增加失宜,便生他疾。其为病也,令人吐下不已,呕逆而闷乱,手足厥冷,腹痛转筋,久不以药解之,亦能致死。”各种药物中毒有不同的表现及解救法。详参茛菪中毒、藜芦中毒、芫花中毒、狼毒中毒、乌头类中毒、巴豆中毒、钩吻中毒、杏仁中毒、半夏中毒、大戟中毒、踯躅中毒、野葛中毒、果中毒、商陆中毒、银杏中毒、雪上一枝蒿中毒、石药中毒、硫黄中毒、雄黄中毒、砒霜中毒、轻粉中毒、铜中毒、金石中毒、盐卤中毒、煤炭中毒、桐油中毒、漆中毒、夹竹桃中毒各条。

药物发泡灸

灸法之一。又称药物敷贴疗法,药物发泡疗法。古称天灸。指用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穴位处使其发泡的方法。运用本法时,应据病情选用适当药物和掌握敷药时间,发泡后需注意防止感染。一般临床上关节疼痛,敷贴疼痛局部;哮喘,敷贴膻中、大椎、肺俞;疟疾,敷贴内关、大椎;扁桃体炎,敷贴合谷、鱼际;黄疸,敷贴外关;滞产,敷贴涌泉等。常用的药物发泡灸有毛茛炎、斑蟊灸、旱莲灸、蒜泥灸、白芥子灸等。详见各条。

药物

气功内丹术术语。谓元神、元气(元精)。内丹家以其作为炼丹的原料。内丹之药物又有小大、内外之分。外药指炼精化气中所采的元精,因从外动中采来,故名外药。外药初生时,即活子时已来,又称之为“真种子”,在小周天炼化阶段,可称为小药。内药指心中元神,因其本在内心,不从外来,故称内药。炼精化气完成,精尽化气,封养于下丹田,称为“大药”。大药成时,心定神寂,元神内药亦生。然后运大药过关,落于中丹田,与内药相合,称为“金液还丹”。《中和集》:“外药可以治病,可以长生久视;内药可以超越,可以出有入无。”又有“外药了命,内药了性”之说。

《药味别名录及续录》

药学著作。共二册。高洁编。刊于1919年。本书是北京药行商会为药业人员查验常用商品药材的别名而编印的一种工具书。全书收载500余种药物的别名。分正、续两册。书中所用检索方法也是根据药业人员的习惯而制定,与一般按笔划、部首者不同。是研究地方药店常用药物别名的参考书。

药筒拔法

治疗学术语。指用药筒将溃疡的脓毒拔出。其作用与拔火罐相似。适用于阴发背十五日前后,坚硬散漫不收,脓深不能向外溃破者。其法先以鲜菖蒲、羌活、独活、蕲艾、白芷、甘草各15克,连须葱90克,用清水十碗,煎几十沸候用;其次,用鲜竹几段,每段长七寸,口径约一寸三分,一头留节,刮青留白,厚约一分多,靠节钻一孔,用细杉木条塞紧,放前药水内煎几十沸。脓内溃难出者,可先作品字形三个切口,将药水盆放在病人床前,把药筒内热水倒去,乘热急对疮口合上,按紧自然吸住,约等5-10分钟药筒已凉,拔去木塞。药筒自落。凡溃疡严重者不能用,以免引起出血。

药童

古代对从事一般中药加工技术的人员的称呼。唐代太医署中始设有药童二十四人,其职责是在主药的带领下加工、整理药品。这类人员一般都年龄偏低,故称药童。

药气

中药学名。即药性。中药通常分为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又称四气、四性。出《素问·腹中论》。参四气条。

《药谱》

药学著作。一卷。唐·侯宁极撰。撰年不详。本书为唐代文人利用药物的某些记载。这些人“尽出新意,考立别名”对数百种药物(现有195种)的名称尽加改换,变成鲜为人知的文字隐语。如将牵牛称为“假君子”,川乌头称为“昌明童子”之类,可供研究古代药物名称和别名的参考。见《说郛》及《唐代丛书》。

《药品化义》

药学著作。十三卷。明·贾九如撰,李延昰补论。约刊于1644年。卷首诸论系李延昰所补,计有本草论(简史)、君臣佐使论、药有真伪论及药论。卷一为药母及辨药入法;卷二-十三将148种药物分为气、血、肝、心、脾、肺、肾、痰、火、燥、风、湿、寒十三类,对其性味功治等加以论述。每种药物根据辨证八法说明。每卷之末综括该卷之要点。现有多种清刻本及排印本。

药捻灸

灸法之一。用棉纸紧裹药末捻成细条,剪成小段,贴于穴位上施灸。如蓬莱火即为药捻灸的一种。参见蓬莱火条。

药拈子熏

药拈子系外科医疗敷料名,多由纱线等浸泡一定药物,或粘有一定药物捻制而成。出《外科启玄》卷三。其熏法为点燃药拈子熏其患部以达治疗目的外治法。熏法之一种,参见熏法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