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书籍 > 《中医词典》x~y > (拼音X)第五篇

(拼音X)第五篇

徐必达

清代医家。字德孚。江西星子人。着《幼幼集成解》、《医学秘要》,未及刊行,咸丰三年(1853年)毁于火。

徐安仁

履贯欠详。撰《守论纂要》十卷,今佚。出自《秘书省续编列四库阙书目书》。

虚坐努责

证名。时时欲便,但登厕努挣而不排便。因痢久伤及阴血所致。《丹溪心法·痢》:“其或气行血和积少,但虚坐努责,此为无血证。倍用当归身尾,却与生芍药、生地黄、生桃仁佐之,复以陈皮和之,血生自安。”

虚肿

病证名。多因脾肾虚寒所致的水肿。见《诸病源候论·水肿病诸候》。《医宗必读·水肿胀满》以阴证多寒,寒证多虚;先肿于外而后胀于里者为虚;小便清白,大便溏泄者为虚;色悴声短为虚。治宜温补脾肾,用实脾饮、参苓白术散、真武汤、金匮肾气丸等方。有脾虚身肿、肝肾虚肿、肺虚身肿之分。详见各条。

虚中夹实

病证名。指病以体虚为主而夹有实邪。如妇人干血痨证,身体消瘦,形容憔悴,肌肤枯糙,五心烦热,不思饮食等虚证,面兼有经闭、舌质紫暗、舌边有瘀点、脉沉弦等血瘀实候。

虚中积

病证名。指脾胃虚弱而挟有积滞。《证治准绳·幼科》:“其候浑身微热,不思饮食,昏昧神缓,抱着一似睡未觉,肚热足冷者,多因吐泻大病及攻击之后而得此候。”多因脾胃素虚,加之乳食不节所致。治宜补益消积。用参苓白术散加消导药。

虚中风

病名。中风而见手足软弱不能举动,自汗者。《寿世保元》:“中风手足软弱,不能举动,外症自汗者,虚中风也。若手足强急,口眼?斜,伸纵痛者,实中风也。”参见虚中条。

虚中

类中风之一。因元气虚衰所致卒然昏愦之证。《医宗必读·类中风》:“虚中,东垣以卒倒昏愦,皆属气虚,过于劳役,耗损真元,脾胃虚衰,痰生气壅,宜六君子汤;虚而下陷者,补中益气汤;因于房劳者,六味地黄丸。”《类证治裁·中风》:“虚中,皆属气虚,烦劳气陷,补中汤;房劳精脱,生脉补精汤。”治宜益气为主。若见手撒、口开等脱证者,急予大剂参芪益气固脱。气虚有痰者,治宜益气化痰,《丹溪心法》用浓煎参汤加竹沥、姜汁。参见虚中风条。

虚证

八纲之一。人体精气、营血不足或脏腑虚证出现的虚弱证候。《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症见精神萎靡,面色(白光)白,身倦无力,或五心烦热,形体消瘦,心悸气短,自汗盗汗,大便溏泄,小便频数或不禁,舌质胖淡或光绛,脉虚细无力等。治以补益滋养为主。虚证有阳虚、阴虚、气虚、血虚、心虚、肝虚、脾虚、肺虚、肾虚等之分。详见各条。

虚者补其母

治疗学术语。出《难经·六十九难》。即根据五行相生的理论,确定五脏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母,所生者为子,用来治疗五脏虚证。如肾为肝之母,肝的虚证,不仅补肝,还须补肾。又如脾为肺之母,肺虚的病人不但补肺,还要补脾,即所谓培土生金。在针灸疗法中,可补其所属的母经或母穴,来治疗子经的虚证。如肝虚证取用肾经水穴阴谷,或本经水穴曲泉治疗。

虚胀

病证名。胀病之一。因气血脏腑虚亏所致胀闷不适之证。见《医宗必读·水肿胀满》。《张氏医通·腹满》:“有气虚不能裹血,血散作胀,必其人大便不坚,或时结时溏,溏则稍减,结则渐加,小便清利,甚则浑白如泔,其脉缓大而滞,气口益甚。”治宜健脾理气,用四君子汤去白术加木香、泽泻、当归、芍药。”有血虚不能敛气,气散作胀,其人烦热便躁,小便黄数,其脉浮数而弦,人迎尤甚。治宜调和血中之气,用四物汤去地黄加黄芪、肉桂、甘草、煨姜。《景岳全书·杂证谟》:“凡病肿胀者,最多虚证。”病起于中年之后,及素多劳伤,其证或兼大便溏滑,或脉息弦虚,或声色憔悴,或因病后,或因攻击太过而反致胀满,皆属虚胀。虚在脾肺者,用四君子汤、归脾汤。脾虚兼寒者,用理中汤、温胃饮、五君子煎。脾虚兼痰者,用六君子汤。肾虚兼痰者,用金水六君煎。虚在肝肾者,用六味地黄汤。肾虚兼寒者,用理阴煎或八味地黄丸,甚者加减金匮肾气汤。参见胀病条。

虚则补之

针灸治疗法则。出《灵枢·经脉》。指久病体虚的病人,用补的手法治疗。此原则也适用于方药治疗。

虚晕

病证名。见《东医宝鉴·外形篇》。由气虚、血虚、阳虚、肾虚等因所致的眩晕。详见气虚眩晕、血虚眩晕、阳虚眩晕、肾虚眩晕条。

虚赢痢

病名。出施雯《盘珠集胎产证治》。古人将产后患痢,同时身体羸弱者,称为虚赢痢。参见产后下痢条。

虚疡

病名。指不按穴位,随处可生,无以命名之疮疡。见《证治准绳·外科》卷五。即无名肿毒。详见该条。

虚阳上浮眩晕

病证名。命门真火不足,虚阳上浮所致的眩晕。《症因脉治·内伤眩晕》:“真阳不足,虚阳上浮,亦令人头目冒眩之症,此命门真火不足,而为虚阳上浮眩晕之症也。”治宜温补肾阳,用八味肾气丸等方。详见火冲眩晕、阳虚眩晕等条。

虚阳上浮

病证名。又称孤阳上越,或称虚阳不敛。

①同阴盛格阳。详该条。

②指阴精亏损,阳失所附,浮越于上,症见潮热、面色嫩红、口燥不渴,脉虚数等。

虚阳不敛

即虚阳上浮。详该条。

虚哑喉

病名。《喉科秘旨》卷上:“虚哑喉,喉间不肿,两边关内少有红点,声哑不明,牙关不开……”该病多因内外风火或过食酸涩物品而成。治宜养阴清肺,方用百合固金汤加减。

虚牙

病名。见《痉疡经验全书》卷一。此病多因肾虚风邪乘之而发肿或因饮酒太过、房事过多而发,其根本为虚,故名曰虚牙。

虚虚

使虚衰者更虚衰,使不足者更不足。指虚证误用泻法的情况。前“虚”为使动词;后“虚”为名词,虚证。《素问·五常政大论》:“无盛盛,无虚虚,而遗人夭殃。”张景岳注:“盛其盛,是致邪也。虚其虚,是失正也。”

虚泻

病证名。因脏腑虚弱所致的泄泻。见《医学入门》卷五。又称虚泄。多属脾肾虚弱。症见困倦无力,自汗,消瘦,大便溏泄清稀,甚至完谷不化,四肢清冷,脉多细弱。轻者属脾,重者属肾。治宜健脾补肾,选用参苓白术散、理中汤、升阳除湿汤、四神丸、椒附丸等方。参见脾泄、肾泄、气陷泄泻等条。

虚泄

病证名。因脏腑虚弱所致的泄泻。《不居集》卷二十一:“虚泄,困倦无力,食减微溏,必兼体瘦。”即虚泻,详该条。

虚邪贼风

泛指一切不正常的气候变化和有害于人体的外界致病因素。《素问·上古天真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高士宗注:“四时不正之气,皆谓之虚邪贼风。”

虚邪

①外邪,外界致病因素的泛称。因邪气乘虚而入,故名。《素问·移精变气论》:“贼风数至,虚邪朝夕,内至五脏骨髓,外伤空窍。”

②指反当令之风向而致病的邪气。《素问·八正神明论》:“虚邪者,八正之虚邪气也。”王冰:“八正之虚邪,谓八节之虚邪。以从虚之乡来,袭虚而入为病,故谓之八正虚邪。”

③五邪之一。指某脏母病及子而发病,即从母脏传来的邪气。见《难经·五十难》。

④四时不正之气。因体虚而侵入发病,故名。《素问·上古天真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虚哮

病名。元气素虚,反复日久的哮证。见《寿世保元·哮吼》。其证哮吼十数年,发则上气喘促,咳嗽吐痰,自汗,四肢发冷,六脉沉细。《类证治裁·哮症》:“伤暑热而发者为热哮,为虚,其盐哮、酒哮、糖哮,皆虚哮也。”《临症指南医案·哮》:“宿哮肺病,久则气泄汗出,脾胃阳微,痰饮留着,有食入泛呕之状。夏三月,热伤正气,宜常进四君子汤以益气,不必攻逐痰饮。”哮病以温通肺脏,下摄肾真为主。久发中虚,须补益中气。参见阳虚喘、阴虚喘条。

虚陷

证名。为疮疡陷证之一。见《疡科心得集》卷上。有:“虚陷者,脓腐虽脱,新肉不长,状如镜面,光白板亮。”该证多见于有头疽生肌收口期。因素体脾肾阳虚,加之患疮疡耗伤气血所致。临床症见疮口腐肉脱尽而疮面肉芽色淡,状如镜面,胱白板亮,新肉不生,经久不敛,患处不知疼痛,如病趋恶化者,则伴见神疲纳呆,形寒发热;腹痛泄泻,自汗肢冷,舌淡无苔,脉沉细或虚大无力,甚或出现脱证。治宜补养脾胃,方用补中益气汤、益胃汤;已成脱证者,则应温补脾肾,扶阳固脱,用附子理中汤加肉桂、龙骨、牡蛎等。

虚痫

病名。本虚标实的痫病。《张氏医通》卷六:“痫证往往生于郁闷之人,多缘病后本虚,或复感六淫,气虚痰积之故。”“古人虽分五痫,治法要以补肾为本,豁痰为标,随经见证用药。”“脉浮滑洪数为风痫,细弦微缓为虚痫。”参见痫条。

虚无

指心境恬憺空净,无欲无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憺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

虚脱呃

病证名。真元欲脱所致的呃逆。见《类证治裁》卷三。为危重症。《景岳全书·呃逆》:“凡以大病之后,或以虚羸之极,或以虚损误攻而致呃逆者,此最危之证。”选用归气饮、理阴煎、大补元煎、右归饮等方。参见虚呃、呃逆条。

虚潭呈月

病名。指黑睛上之薄翳。《目经大成》卷二:“此症微翳,混蒙瞳子,人虽不觉,自难耐其昏眊,名曰虚潭晨月,盖其状光滑深沉,似无而实有也。凡一切险恶外障,致目失明者,愈后必有此。”属宿翳,详见该条。

虚痰眩晕

病证名。见《罗氏会约医镜·杂证》:“因脾肾不足,湿停成痰所致。症见头重眼花,脑转眩冒,倦怠嗜卧,脉缓而滑。治宜补脾肾,化痰浊,方用苓桂术甘汤、六君子汤、归脾汤、八味丸等。参见眩晕、痰晕条。

虚痰

病证名。

①因元气虚所致的痰证。《景岳全书·杂证谟》:“不可攻者,便是虚痰。”“或以形赢气弱,年及中衰者,即虚痰也;或以多病,或以劳倦,或以忧思酒色,致成劳损,非风卒厥者,亦虚痰也;或脉见细数,脏无阳邪,时为呕恶泄泻,气短声喑等症,但察其形气病气,本无有余者,皆虚痰也。”《不居集》卷十七:“虚痰,胫膝酸软,腰背强痛,骨节冷痹,牵连隐痛,又多寒热。”气虚寒痰,治宜健脾益气,温阳化痰,用人参、茯苓、苡仁、半夏、陈皮、甘草、肉桂;气虚热痰,治宜清热化痰益气,用麦冬、花粉、甘草、陈皮、白芥子、神曲、白芍、茯苓、当归。

②即寒痰。见《医学入门》卷五。参见寒痰、痰证条。

虚损怔忡

病证名。因脏腑气血虚损所致的怔忡证。《不居集》卷二十二:“怔忡之病,心胸筑筑振动,惶惶惕惕,无时得宁者是也。此症惟阴虚劳损之证恒有之。盖阴虚于下,则宗气无根,而气不归源,所以在上则浮撼于胸臆,在下则振动于脐旁,虚微者动亦微,虚甚者动亦甚。”怔忡因心脾血气虚损者,用七福饮、大补元煎。因真阴不足者,用左归饮。因真阳不足者,用右归饮。因阴阳两亏者,用大营煎、理阴煎。参见怔忡条。

虚损喉癣

病名。系指肝虚肾亏虚而致的喉癣。见《景岳全书》卷二十八。详见喉癣条。

虚损

病名。因七情、劳倦、饮食、酒色所伤,或病后失于调理,以致阴阳、气血、脏腑虚亏而成的疾患。见《肘后备急方》。有气虚、血虚、阳虚、阴虚之分。气虚者多见肺脾虚损,症见四肢无力,懒于言语,动作气短,自汗心烦,治用补中益气汤。血虚者多见心肝虚损,症见吐血便血,或妇女崩漏,头晕眼花,或成干血痨,治用四物汤、当归补血汤。虚在心者,并用归脾汤;虚在肝者,并用二至丸;内有瘀血者,用大黄(庶^虫)虫丸。阳虚者多见脾肾虚损,症见饮食减少,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畏寒肢冷,阳痿滑精,小便数而清长,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治宜温补,虚在脾者,用附子理中汤;虚在肾者,用附桂八味丸、右归丸等方。阴虚者多见肺肾虚损。肺阴虚者,症见干咳,咯血,口干咽燥,潮热,盗汗,两颧潮红,舌红少津,脉细数。治宜养阴清肺,用沙参麦冬汤。肾阴虚者,症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遗精早泄,咽痛,颧红,舌红少津,脉沉细数。治宜滋阴降火,用大补元煎、六味丸、大补阴丸等方。参见虚劳条。

虚嗽

病证名。咳嗽之属气虚、血虚者。见《冯氏锦囊》卷十二。气虚者,日间嗽,多吐痰白沫,或恶心,用六君子汤加款冬花、五味子。血虚者,夜嗽多渴,痰不易出,或发热,用六味汤加麦门冬、五味子。参气虚咳嗽、血虚咳嗽、日间嗽、夜嗽、咳嗽条。

虚实更作

正虚与邪盛的病理变化交替出现。《素问·疟论》:“阴阳上下交争,虚实更作,阴阳相移也。”

虚实错杂证

指正虚与邪实之证错杂并杂。有以实证为主,夹杂虚证;有以虚证为主,夹杂实证;亦有虚实并重。《通俗伤寒论·气血虚实章》:“虚中挟实,虽通体皆现虚象,一二处独见实证,则实证反吃紧;实中挟虚,虽通体皆现实象,一二处独见虚证,则虚证反为吃紧。景岳所谓‘独处藏奸’是也。”《景岳全书》卷一:“实中复有虚,虚中复有实,故每以至虚之病又见盛势,大实之病又有羸状。”治宜攻补兼施,先辨虚实孰多孰少,邪正孰缓孰急,而定以攻为主,还是以补为主,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本证有真虚假实证、真实假虚证、表虚里实证、表实里虚证之分。参见各条。

虚实

①八纲辨证中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邪气盛为实证,正气衰为虚证。《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②指人体阴阳的消长。《素问·宝命全角论》:“天有寒暑,人有虚实。”吴昆:“虚实,人之阴阳消长也。”

虚疝

病名。疝证迁延致虚或体虚患疝者。《医钞类编》卷十四:“疝亦有挟虚而发者,其脉不甚沉紧而豁大无力者是也,然其痛亦轻,惟觉重坠牵引耳。”《景岳全书·杂证谟》:“疝久者必多虚证,或以元气本虚而偶患者亦有虚证,或不耐劳苦而微劳即发者亦有虚证。”凡治虚疝,当辨阴阳。阴虚者,轻则暖肝煎、八味地黄丸,甚则理阴煎、补阴益气煎。阳虚者,宜温胃饮、归脾汤、补中益气汤。若阳虚至甚,用桂附椒姜,或六味回阳饮。参见疝气条。

虚弱血崩

病证名。血崩证型之一。指因女子气血虚弱,冲任失固,导致血崩,如崩中不止,下血块色紫者,用《妇人大全良方》小蓟汤;崩血无度,虚损羸瘦者,治宜《千金要方》鹿茸散。

虚热证

证名。正气不足所致的热证。因气血阴液不足,或邪盛伤正所致的热证。症见心烦不眠,口燥咽干,潮热盗汗,大便秘结,舌红,脉细数等。治宜养阴清热,或甘温除热,用当归六黄汤、黄连阿胶汤或补中益气汤等方。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参见各条。

虚热渴

病证名。因气虚或阴虚内热所致的渴证。《圣济总录》卷五十九:“人因劳伤府藏,或大病后未复,荣血不足,阴虚于内,则生内热,热则津液燥少,故渴而引饮,饮不能多,多则腹满不消,气虚不胜于水故也。”气虚燥渴引饮,用黄芪汤;阴虚舌燥、渴饮不已,用麦门冬丸、地黄丸。

虚热痉

出《温病条辨·解儿难》。即本脏自病痉。详该条。

虚热经行先期

病证名。经行先期证型之一。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多因女子阴血不足,虚热内扰冲任所致。症见经期提前,色鲜红,量少,质稠粘,兼有颧红,手足心热等。治宜养阴清热。方用地骨皮饮或两地汤。

虚热

病证名。见《诸病源候论·病热候》。

①阴阳气血虚亏引起的发热。《医学入门》卷五:“凡虚热皆因精神外弛,嗜欲无厌,阴气耗散,阳无所附,遂致浮散肌表而发热,实非有热也。”《证治准绳》卷一:“若无饮食劳倦,为内伤元气,此则真阳下陷,内生虚热,故东垣发补中益气之腐化,用人参、黄芪等甘温之药,大补其气而提其下陷,此用气药以补气之不足也;又若劳心好色,内伤真阴,阴血既伤,则阳气偏胜而变为火矣,是谓阴虚火旺劳瘵之症,故丹溪发阳有余阴不足之论,用四物加黄柏、知母补其阴而火自降,此用血药以补血之不足者也。”《杂病源流犀烛·火病源流》。气虚热,升阳以散之,用补中益气汤、益胃升阳汤;血虚热,滋阴以降之,用滋阴降火汤、坎离丸;气血俱虚热,升阳滋阴兼用之,用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营汤加知母、黄柏(见《杂病源流犀烛·火病源流》)。

②指热病而见昏迷症状者。《石室秘录·热症门》:“发狂如见鬼状者,实热也;热病不知人者,虚热也。实热宜泻火,虚热宜清火。”参见气虚发热、血虚发热、阴虚发热、阳虚发热等条。

虚痞

病证名。指无物无滞的痞证。由饮食伤中,劳倦过度,或脏腑阴阳亏损,气机斡旋无力所致。《景岳全书·杂证谟》:“痞者,痞寒不开之谓。”“凡有邪有滞而痞者,实痞也;无物无滞而痞者,虚痞也。”其症似觉胀闷又不甚胀闷,不知饥食。常伴有中气短怯,大便溏泄,胸腹喜暖畏寒等症。治以培补温运。脾胃虚衰,嗳腐吞酸者,用异功散或香砂六君子汤;心脾两虚,气失通畅者,用归脾汤或治中汤;中焦虚寒,温运无力者,温胃饮或理中汤;脾肾阳虚者,用六味回阳饮等方。参见痞有关条。

虚呕

病证名。因胃虚或命门火衰所致的呕吐。《景岳全书·杂证谟》:胃虚作呕,其证或无食无火而忽为呕吐,或呕吐无常而时作时止,或食无所停而闻食则呕,或气无所逆而闻气则呕,或身背、或食饮微寒即呕,或兼见吞酸嗳腐、时苦恶心,兀兀然、泛泛然冷咽靡宁;或因病误治,妄用克伐寒凉,本无呕而致呕;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食入中焦而不化。治宜温中止呕,用六君子汤,人参理中汤。食入下焦而不化者,为命门虚,治宜温补命门,用六味回阳饮。

虚疟

病名。指或因体虚而病疟,或因病疟而致虚者。《金匮翼》:“虚疟者,或体虚而病疟,或因疟而致虚。六脉微弱,神气倦怠,是以补养正气为主。”治用人参养胃汤、新宝人参乌梅散等。据《证治汇补》卷三,虚疟有入房感寒成疟者,昼则寒甚,夜则发热,服药不得汗,用苍芎桃柳汤浸足至膝,内服补剂,其汗必行。有虚极之人,疟发之时寒不成寒,热不成热,气急神扬,精神恍惚,六脉豁大,为元气衰脱,将有大汗昏晕之虞,治宜益气固脱。参见疟疾条。

虚秘

病名。因气血津液亏耗所致的便秘。因体气素亏,或因发汗、利小便耗伤津液,或病后元气未复,精亏血枯所致。《圣济总录·大小便门》:“或因病后重亡津液,或因老弱血气不足,是谓虚秘。”因气虚、气滞而致者,用厚朴丸等方。因津液耗伤者,宜润肠丸。《医学心悟·大便不通》:“若老人精血不足,新产妇人气血干枯,以致肠胃不润,此虚闭也,四物汤加松子仁、柏子仁、肉苁蓉、枸杞、人乳之类以润之,或以蜜煎导而通之。若气血两虚,则用八珍汤。”《金匮翼·便秘统论》:“虚秘有二,一以阴虚,一以阳虚也。”“治阳虚者,但益其火,则阴凝自化;治阴虚者,但壮其水,则泾渭自通。”选用苁蓉润肠丸、益血润肠丸、五仁丸、黄芪汤等。参见大便秘结条。

虚满

病状名。指腹部自觉胀满,而按之空虚柔软的症状。多属于虚证,中气不足或脾胃虚寒而致。《素问·厥论》:“少阴厥逆,虚满呕变,下泄清。”

虚脉

①脉象名。三部脉软而无力,按之空虚。《脉经》:“虚脉迟大而软,按之不足,隐痛豁豁然空。”

②即虚其脉。指实热证用刺络泻血,以泄其热。《素问·长刺节论》:“刺之虚脉。”

③指虚陷之经脉。《灵枢·刺节真邪》:“视其虚脉而陷之于经络者取之。”

虚络

不足的络脉。《素问·调经论》:“神不足者,视其虚络,按而致之。”

虚挛

挛证之一。见《证治准绳·杂病》。详见挛条。

虚聋

病证名。由肾虚气血亏耗,或病后风邪乘袭所致的听力减退或消失。《圣济总录》卷一百一十四:“虚聋者肃肃作声。”《丹溪心法·耳聋》:“又有耳触风邪,与气相搏。其声嘈嘈,眼见光,为之虚聋。”由肾虚气血亏耗,或病后风邪乘袭所致。属阴虚者,宜滋阴补肾,用滋肾丸、四物汤、肾气丸等方;阳虚者,宜温阳补肾,用八味丸、益肾散、磁石汤等方。《医述·耳》:“虚聋由渐而成,必有兼证可辨;如面颊黧黑者,精脱;少气嗌干者,肺虚;目(目巟)善恐者,肝虚;心神恍惚,惊悸烦躁者,心虚;四肢懒倦,眩晕少食者,脾虚。”参见耳聋条。

虚灵廓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目经大成》卷一:“离为内眦,络通小肠之腑,脏属于心……,心与小肠相为表里,主含通水火,下济上行,品物咸章,曰虚灵廓。”因此,此名是根据脏腑功能而命名的。详见八廓条。

虚淋

病名。见《证治汇补·下窍门》。

①指肾虚精败之淋证。多因男子精未盛,老人精已衰,而为房劳所伤,致肾虚精败成淋。其证大小便牵引而痛,愈痛则愈便,愈便则愈痛。治宜温阳补肾,用金匮肾气丸,或生料鹿茸丸。

②即劳淋。参见劳淋条。

虚痢

病名。体虚患痢或痢久致虚的病证。有气虚、血虚、房劳伤、痢久虚滑之不同。其证痢而困倦,谷食难化,腹微痛或大痛,并无努责。气虚者便色白,如鼻涕冻胶,用四君子汤、理中汤,俱加木香、肉桂、厚朴、茯苓。白虚者便色淡红,用通玄二八丹,日久者用四物汤加升麻、香附、侧柏叶。房劳伤精血成毒者,用肾气丸。虚劳挟痢者,用香连猪肚丸。凡痢经下后,痛坠不减,虚坐努责,及病久不愈者,为阴血虚,用胃风汤去桂加熟地(见《医学入门》卷五)。参见痢疾、阴虚痢疾、虚滑痢、滑痢、劳痢条。

虚里

①胃之大络名。十六络脉之一。《素问·平人气象论》:“胃之大络,名曰虚里。”位于左乳下心尖博动之处,是宗气的表现,宗气以胃气为本,故称作胃之大络。

②推拿穴位名。位于左乳下三寸。《厘正按摩要术》:“虚里,在左乳下三寸。”

虚冷腹痛

病证名。体虚受寒所致的腹痛。《千金要方·心脏》:“虚冷腹痛,不下饮食,食复不消,胪胀,当归汤方。”如身体素弱,而复冷痛者,以人参养胃汤加肉桂、木香、吴茱萸,或理中汤加良姜、吴茱萸等。参见腹痛、寒气腹痛条。

虚痨

病名。见《医宗必读》卷六。即虚劳。详该条。

虚劳自汗

病证名。虚劳病因卫气虚不能固表而致自汗出。见《世医得效方·大方脉杂医科》。症见自汗怯冷,气喘乏力等。治宜补气固表,用芍药黄芪汤、黄芪建中汤等方。参见自汗条。

虚劳腰痛

病证名。因过劳伤肾所致的腰痛。出《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圣济总录·腰痛门》:“虚劳腰痛者,劳伤于肾也。”详见肾虚腰痛条。

虚劳吐血

病证名。由五脏虚损导致的吐血。见《千金要方》卷十二。虚损吐血证的治法:心经阴虚,火盛动血,症见虚烦不眠,怔忡健忘,神气不安者,宜滋阴降火,用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等。心阳不收,汗出惊悸,及心肾不交,梦遗溺赤者,用上二方加龙骨、牡蛎、枣仁、莲心、浮小麦等;心经火虚不能生血,兼见瘦削悸怯,六脉细弱者,治宜补脾胃,养心神,用人参养营汤。思虑伤脾,不能摄血,兼见健忘怔忡,惊悸盗汗,嗜卧少食,大便不调者,宜健脾养心,益气补血,用归脾汤。脾阴虚,脉数身热,咽痛声哑,用养真汤。脾阳不旺,不能磨化水谷,用香砂六君子汤等。肝阴虚,吐血兼见虚烦不寐,骨蒸梦遗,宜滋养肝血,清热除烦,用四物汤加枣仁、知母、牡蛎、阿胶之属。肾水不足,虚火灼肺,吐血喘咳,足痿骨蒸,痰血痨瘵,宜滋补肾阴,用地黄汤、左归饮等。如足痿、骨蒸,用大补阴丸以滋阴潜阳。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吐血兼见头晕腰痛,肿喘癃闭者,宜温阳补肾,用肾气丸。肺虚津竭,络脉燥损,血随气上,宜养阴润肺,用辛字润肺膏,或地魄汤、生脉散等方(见《血证论》)。参见内伤吐血、吐血等条。

虚劳失精

病证名。肾气虚损所致的失精证。《诸病源候论·虚劳失精候》:“肾气虚损,不能藏精,故精漏失。”症见小腹弦急,阴头寒,目眩,目眶痛,发落,或虚烦,心悸,脉数而散,或芤迟,或芤动微紧。治宜补肾固精,用黄芪散、龙骨散、桂枝龙牡汤等方。参见遗精条。

虚劳发热

病证名。虚劳亏损所致的发热,以阴虚为多见。《诸病源候论·虚劳热候》:“虚劳而热者,是阴气不足,阳气有余,故内外生于热,非邪气从外来乘也。”多因醉饱后入房、忧思劳役、饮食失调或大喜大怒大痛大沮。初病症见夜热内热虚热,本病乃为骨蒸内热潮热,治宜养阴清热,疏邪润燥(见《理虚元鉴》卷上)。亦可因瘀血而致。《风劳臌膈四大证治·虚劳》:“虚劳发热,未有不由瘀血者。”“是必饮食起居过时失节,营卫凝滞,先成内伤,然后随其气所阻之处,血为瘀积。”为虚中实证,治以活血化瘀为主,用大黄(庶^虫)虫丸等方。参见阴虚发热、阳虚发热、血虚发热、气虚热、劳热,潮热、骨蒸等条。

虚劳耳聋

病名。系指肾虚或劳伤引起的耳聋。《诸病源候论》卷三:“肾候于耳,劳伤则肾气虚,风邪入于肾经,则令人耳聋而鸣。”治宜补益肾气,方用右归丸等加减。

虚劳盗汗

病证名。见《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有阳虚阴损之别。《证治汇补·汗病》谓盗汗多见于虚劳之人。“阴气损伤,宜养荣清热。或大病之后,新产之余,及久出盗汗不止,则阳气亦虚,宜补气固阳。”阳气虚者,治宜益气敛汗,用参芪汤、牡蛎散;心阳虚者,宜柏子仁汤;心肾两虚者,用心肾丸。阴虚者,用黄芪鳖甲散、秦艽汤。参见盗汗、阴虚盗汗条。

虚劳

病名。出《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治》。又作虚痨。正气损伤所致的虚弱症和具传染性表现为虚弱证候的疾病(见《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前者称为虚损,后者称为劳瘵或传尸劳(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详见虚损、劳瘵、传尸劳条。

虚烂喉风

病名。系指虚火上炎而致咽喉疼痛溃烂的一类疾病。《喉科秘旨》卷上:“此症因本源不足,虚火上炎,生于喉关之内,上下红色、白斑痛烂,不肿……”治宜滋阴降火。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减。

虚静

心无旁念。《素问·脉要精微论》:“持脉有道,虚静为保。”

虚痉

病证名。气血虚极,不能养筋所致的痉病。见《证治汇补·痉病章》。《医学正传·痉病》:“亦有绝无风邪,而亦能使人筋脉挛急,而为角弓反张之候者,血脱无以养筋故也。”症见四肢搐搦,头昏目花,自汗,神疲,气短,舌质淡,脉细涩。治宜益气补血熄风,用当归补血汤、八珍汤、大营煎等方加钩藤、蝎尾等药。参见痉条。

虚经

气血虚的络脉。《素问·调经论》:“不足则视其虚经。”

虚瘕

病证名。因小肠移热于大肠,结热深伏,所致的瘕病。亦作伏瘕。《素问·气厥论》:“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虚瘕,为沉。”《宣明论方》卷一:“虚瘕证,主女病,大肠小肠移热名虚瘕,津液耗散,不能滑利,菀结而大肠秘涩。”治用槟榔丸等方。参见瘕条。

虚家

指平素体质虚弱的人。《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虚积痢

病证名。出《普济方》。症见小儿腹痛,喜按而软,里急后重,日夜无度。小儿脾胃虚弱,过食肥甘,渐成积滞,滞久而致。治宜健脾止痢,用大安丸合香连丸。

虚火牙痛

病证名。指虚火上炎引起牙齿疼痛的一类病证。素体阴虚,虚火上炎,致齿牙浮动、牙齿隐痛,治宜滋阴降火,可用知柏地黄汤加减。参见牙痛条。

虚火牙衄

病证名。指因虚火引起齿衄的病证。《医门补要》卷上:“病后中虚,使脾不统血,无根之火逼血上涌牙缝而出。脉虚弦,用六味汤加肉桂三分引火下降。误与苦寒制火,反大涌出,不治。若胃经实火,口臭脉数有力,宜投犀角地黄汤。”参见齿衄条。

虚火眩晕

病证名。肝肾阴虚,虚火上攻所致的眩晕证。《症因脉治·内伤眩晕》:“若肝肾之真阴不足,龙雷之火,上冲清道,亦令人头旋眼黑。此阴火上冲,而为虚火眩晕之症。”详见火冲眩晕、阴虚眩晕、肾虚眩晕等条。

虚火上炎

病证名。多由精亏血少,阴液大伤,肾阴虚损,阴虚阳亢,则虚热虚火内生。症见咽干咽痛、牙痛、口干唇燥、骨蒸颧红、头昏目眩、心烦不眠、耳鸣、健忘、手足心热、或目赤、口舌生疮、舌质嫩红、脉细数等。

虚火咳嗽

病证名。元气亏损,三焦火炎灼肺所致的咳嗽。《不居集》卷十五:“虚火咳嗽,虚火者,非火不足也,因人元气亏损,三焦之火乘虚上炎,肺为火灼,则气逆而嗽。”证见痰涎清薄,嗽时面红气喘,咽干,喉癣喉痒,口臭,烦渴,饮食减少,脉虚弱或浮弦无力。治有滋补为主,用虚火咳嗽方等。参见气虚咳嗽、咳嗽条。

虚火喉痹

病名。多因少阴亏虚,水不制火,虚火上炎熏灼咽喉而成。症见咽痛咽干,自觉有异物感,伴有五心烦热、舌红、苔黄、脉细数等。治宜滋阴降火,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减。本病类似于今之慢性咽炎。

虚火耳痈

病证名。《疡科心得集》卷上:“所谓虚火耳痈者,或因肝胆怒火遏郁,或因肾经真阴亏损,相火亢甚而发。”即耳痈之一种。详见耳痈条。

虚火

病证名。

①真阴亏损引起的发热。症见两颧潮红、低热、盗汗、五心烦热或骨蒸劳热、心烦失眠、形体消瘦、小便短赤、口燥咽干、舌红苔少或光红无苔、脉细数无力等。多见于热病伤阴的后期,或阴虚劳损等。

②阴盛格阳引起的假热症状。参阴盛格阳条。

虚黄

病证名。见《明医指掌》卷四。多因劳倦太过,气血两虚所致。症见口淡,怔忡,耳鸣,脚软,怠惰无力,寒热微作,小便浊涩,皮肤虽黄而爪甲如常。治宜益气健脾,养血固本,方用人参养荣汤、十全大补汤等(见《证治汇补·黄病章》)。《丹溪心法·疸病证治》胃虚黄为黄疸之虚证,方用四君子汤、四物汤、黄芪建中汤等。参见脱力黄、萎黄条。

虚滑痢

病证名。体虚久痢滑脱不禁者。见《证治汇补》卷八。因体虚脾气下陷,及久痢肠失禁固所致。症见四肢困倦,谷食不化,腹中彻痛,虚坐而无努责,脉沉伏等。治宜调补固涩。参见虚痢、久痢、滑痢条。

虚寒证

证名。阳气虚弱所致的证候。见《素问玄机原病式》卷二。证见面(白光)少华,精神不振,畏寒肢冷,得热则舒,腹痛喜按,小便清长,大便稀薄,舌淡苔白,脉沉迟缓弱等。治宜温补阳气,选用理中汤、金匮肾气丸等方。参见虚证、寒证条。

虚寒血崩

病证名。血崩证型之一。多因肾虚命门火衰、脾虚统摄无权,或过服寒凉药等因素所致。症见血崩不止,脐下如水浸凉,持续恶寒,带下质稀、量多、色白,或如屋漏水,或有鲜血。本病临床较少见。治以丁香研细末,黄酒食前送服;或用丁香百粒,酒煎服亦可。又阿胶25克、熟艾5克、干姜5克,水煎冲阿胶服之。或以益智仁炒,研细末,淡盐汤调服。

虚寒白喉

病名。《喉证指南》:“虚寒白喉,脉沉迟无力,由秉质素弱,兼感寒邪所致,非时疫白喉证也。”此病初起饮食如常,唇白面青,精神疲倦,喉内起白皮或白块,治宜补中温胃,方用温胃汤或桂附理中汤。

虚风内动

病证名。是由阴虚、血虚内生的风证。多见于大汗、大吐、大泄、失血或久病伤阴者,由阴液枯竭,或津少血枯,无以濡养筋脉,或肝阴不足,阴不潜阳而肝风内生所致。症见肢体麻木不仁、筋挛肉瞤、眩晕震颤、手足蠕动或昏仆等。

虚风

病因学名词。指①外界致病因素之一。与“正风”相对,指时令所见的反向之风。如春应为东风反见西风,夏当见南风反见北风等。《灵枢·论勇》:“黄色薄皮弱肉者,不胜春之虚风。”一作病证名。

①见《婴童百问》。即慢惊风。详该条。

②指血虚、阴虚内生的风证,亦称内风。症见眩晕震颤,或手足蠕动。,昏仆等。多见于大汗、大吐、大泄、失血,或久病伤阴者。治宜滋液熄风,濡养营络,补阴潜阳。用大小定风珠、复脉汤、阿胶鸡子黄汤等加减。

虚烦不得卧

病证名。因外感热病发汗太过,或误下伤里,或妄用吐法损伤正气而致。《症因脉治》卷三:“身表已纯,口虽作渴,不能消水,二便清利,神气懒怯,时时欲睡,时时惊醒,此虚烦不得卧之症也。”脉见空大者,宜补中益气汤加黄柏、知母;脉细数者,生脉散合凉天地煎;真阳不足,心神失守者,枣仁远志汤,甚则八味肾气丸。参见不寐条。

虚烦不得眠

病证名。亦称虚烦不得卧。《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详见虚烦不得卧条。

虚烦

证名。因虚而致心胸烦热者。由伤寒汗、吐、下后,邪热乘虚客于胸中,或病后余热留恋,或津涸、血虚、肾亏、虚人停痰饮、虚劳等所致。多兼见郁闷不寐、口干咽燥等症。《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治伤寒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用栀子豉汤。《类证治裁·烦躁》治杂症虚烦,因津涸燥结而烦者,用人参固本丸加枣仁、竹叶。因血虚烦渴,至夜躁热尤甚者,用当归补血汤。因肾水下竭,心火上炎而烦者,用生料六味丸煎服。病后余热欲吐,虚烦不安者,用人参竹叶汤、竹茹汤。病久烦热不止者,用六味汤加枣仁。肥人虚烦不眠,为痰湿停滞,用温胆汤。《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

虚呃

病证名。指虚证呃逆。《证治汇补·呃逆》:“虚呃,气不接续,呃气转大,脉虚无力。”因中气虚所致者,治宜补中益气,用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甚则十全大补汤;因脾胃虚寒所致者,治宜温中散寒降逆,用丁香柿蒂散、理中加丁香汤,或温胃饮加丁香;因脾肾虚寒所致者,治宜健脾温肾,用理阴煎、大补元煎、右归饮等方;因肝肾阴虚、阴火上冲所致者,治宜滋阴降火,用大补阴丸、滋肾丸等方;因真元虚脱而呃者,称虚脱呃,治宜大补真元,固脱止呃。详见虚脱呃、呃逆条。

虚痘

病证名。见《痘疹泄秘》。症见痘出不红润,色灰白,痘顶陷凹。多由气血两虚所致。治宜益气养血,用保元汤加肉桂之类。

虚喘

病证名。因正气虚衰所致的气喘。见《丹溪心法·喘》。由年老体弱,喘病久延,或大病后真元耗损,肺脾气虚,肾气不纳,或久服攻伐之药,损伤真气而成。《景岳全书·喘促》:“虚喘者,气短而不续”,“慌张气怯,声低息短,皇皇然若气欲断,提之若不能升,吞之若不相及,劳动则甚,而惟急促似喘,但得引长一息为快也。”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由于病因和见症的不同,又分为气虚喘、阴虚喘、真元耗损喘、胃虚喘等。详见各条。

虚闭

病证名。指因体虚而致耳聋的一类病证。《景岳全书》卷二十七:“虚闭者,或以年衰,或以病后,或以劳倦过度,因致精脱肾亏,渐至聋闭……”治宜滋阴补血,方用六味地黄汤或归脾丸等加减。参见耳聋条。

虚斑

病证名。由房劳过度,内伤脾肾,又复外感风寒所致的斑证。亦称阴证发斑。《重订通俗伤寒论·伤寒兼证》:“若先由房劳太过,内伤肾阴,及凉遏太过,内伤脾阳,一经新感寒气,逼其无根失守之火,上熏肺经,浮游于皮肤而发斑点者,此皆谓之阴证发斑,亦谓之虚斑。其形如蚊蚤虱咬痕,稀少而色多淡红,或淡白微红。亦有淡黑色,而仅发于两腰小腹之间者。”内伤脾阳者,缓则补中益气,用参附三白汤;急则益气固脱,用回阳急救汤。内伤肾阴,阴被阳消者,治宜滋阴补肾,用龟柏地黄汤,滋肾益阴煎。房劳热入精室者,用陶氏消遥汤。亦有因热盛气虚而致发斑。《伤寒捷诀·发斑》:“虚极发斑者,宜以人参白虎汤主之。”参见发斑伤寒、阴证发斑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