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第九篇
心损
病名。因忧愁思虑伤心,所致血脉虚少的病症。为五脏虚损之一,又称损心。《难经·十四难》:“二损损于血脉,血脉虚少,不能荣于五脏六腑也。”又云:“损其心者,调其荣卫。”虞庶注:“心主血,血为忧愁思虑伤于心,因兹致损。”《杂病源流犀烛·虚损劳瘵源流》:“损心伤神,血脉不荣,急调荣卫,宜八珍汤。”参见虚损条。
心忪
症证名。即怔忡。《伤寒明理论》卷二:“悸者,心忪是也。筑筑惕惕然动,怔怔忪忪,不能自安者是矣。”详怔忡条。
心死脏
脉学名词。指心脏真气已绝的脉象。坚硬躁急,如弹丸、豆粒样的搏动,重按愈见躁急。《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心死脏,浮之实如丸豆,按之益躁急者,死。”
心水
病名。因心阳虚水气凌心所致的水肿病,为五脏水肿病之一。《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千金要方》用茯苓甘草汤、苓桂术甘汤等治疗。参见水肿条。
心手少阴经病证
病证名。手少阴心经经气异常所致的病症。《灵枢·经脉》:“心手少阴之脉,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臑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此外,《脉经·心手少阴经病证》还列举了善悲、喜笑不休、烦心短气、手掌烦热、不得卧等症。
心实证
证名。因实热、痰火犯上所见的邪气盛实的症候。《脉经》卷二:“心实也,苦心下有水气,忧恚发之。”“病苦闭大便不利,腹满,四肢重,身热,苦胃胀。”《本草经疏》:“心实,即实火实热证。谵语,属心家邪热;舌破,属心火;烦躁,属心家邪热及心火内炎;自笑,属心家有热邪;发狂,属心家有邪热甚。”治宜清泄心经热邪,方用茯神汤、石膏汤、泻心汤等方。参见心病、心实热证等条。
心实热证
证名。心经邪热炽盛的病证。《备急千金要方》:“病苦闷,大便不利,腹满,四肢重,身热,名曰心实热也。”《太平圣惠方》卷四列述其症候为“心神烦乱,面赤身热,口舌生疮,咽燥,头疼,喜笑,恐悸,手心热,满汗出,衄血,其脉洪实相搏。”治宜清热泻心为主,可选用竹沥汤、黄连泻心汤等方。
心实热
病证名。指心经实热。《备急千金要方》:“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实者,手少阴经也,病苦大便不利,腹满,四肢重,身热,名曰心实热。”治宜清心泻火。
心实
病证名。见《脉经》。指心的邪气盛。心属火,藏神。多表现为心火及神志等方面的病变。《景岳全书》:“心实者,多火而多笑。”即心气实,详该条。
《心圣图说要言》
养生著作。一卷。又名《心圣图说》、《心圣要言》。本书未署撰人姓名及年月,仅有1610年殷宗器重刻的序言。书中根据北宋理学的理论论述养生法,虽有一定偏见,但提倡心理治疗和导引疗法,并有坐功图式等,可供医疗参考。
心肾相交
生理学名词。系一种脏腑相关理论。心属火,藏神;肾属水,藏精。两脏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肾中真阳上升,能温养心火;心火能制肾水泛滥而助真阳;肾水又能制心火,使不致过亢而益心阴。这种关系,也称水火相济。
心肾不交
病证名。指心阳与肾阴的生理关系失调的病变。肾阴不足或心火扰动,均能使两者失去正常的协调关系。主要证候有心烦、失眠、多梦、怔忡、心悸、遗精等。多见于神经官能症及慢性虚弱病人。
心伤
病证名。因忧愁思虑,心脏伤损所致的疾患。出《灵枢·邪客》。《脉经》卷六:“愁忧思虚则伤心,心伤则苦惊,喜忘,善怒。”《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心伤者,其人劳倦,即头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自烦发热,当脐跳,其脉弦,此为心脏伤所致也。”参见七伤条。
心善
生理学名词。五善之一。见《外科正宗》。指精神清爽,声和舌润,疼痛不渴,动息自宁。
心疝
病名。诸疝分类中之一种。出《素问·脉要精微论》。多因心经为寒邪所袭而发。《诸病源候论》卷二十:“疝者痛也,。由阴气积于内,寒气不散,上冲于心,故使心痛,谓之心疝也。其痛也,或如锥刀所刺,或阴阳而痛,或四支逆冷,或唇口变青,皆其候也。”证见心痛如锥刺,少腹有隆起之状,甚则四肢逆冷,口唇青紫,或自觉有气由少腹部上冲于心者。治宜散寒止痛,选方内服木香散,或用四逆汤,牡丹丸。
心热证
证名。因心经有热而见面赤,络脉血溢,烦躁,睡卧不宁,口舌生疮的病症。《素问·痿论》:“心热者,色赤而络脉溢。”《圣济总录》卷四十三:“大抵心属火而恶热,其受病则易以生热,热则血气壅滞,故为烦躁,寝卧不得安宁,口舌生疮,头痛颊赤之类。”心热有虚实之分。参见心虚热证、心实热证条。
心热痿软
病证名。因心火上炎,耗伤阴血所致的痿症。《症因脉治》卷三:“心热痿软之症,四肢关节不能活动,足胫纵缓,不能收持,如枢纽之折而不能提挈,面颊常赤,心烦意乱。”治宜清心、滋阴、降火,可用导赤各半汤、泻青丸、六味丸合丹溪大补阴丸等方。参见痿条。
心热惊啼
病证名。出《普济方》。指心经有热而引起的惊啼。伴有舌尖红。治宜清热宁神,用《普济方》柏子仁散。
心热烦啼
病证名。见《育婴家秘》。为小儿心热内盛而致的啼哭。《幼幼集成》:“心热烦啼者,面红色赤,或舌苔白涩,无灯则啼稍息,见灯则啼愈甚。”治宜清心除烦,用导赤散加麦冬、灯心,甚者加黄连、龙胆草。
心热多惊
证名。见《太平圣惠方》。症见梦中呓语,烦闷多惊。由于小儿素有郁热,脏腑壅滞,气血不和,心神烦乱。治宜清热镇惊,用赤茯苓散。
心热病
证名。心受邪热所致的病症。《素问·刺热篇》:“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烦闷善呕,头痛,面赤,无汗。”
心热
①病证名。泛指心的各种热性病证。又称心气热。火气通于心,而心主血脉,藏神,故心气亢盛多表现为火热之证,影响神志及血脉。症见心中烦热,睡眠不宁,喜笑不休或神志昏愦,面红,口渴,小便黄,舌红,脉数等。治以清心泻火为大法。
②五脏热之一。由心热引起的证候。《小儿药证直诀》:“视其睡,口中气温,或合面睡,及上窜咬牙,皆心热也。导赤散主之。”《证治准绳·幼科》:“心热者,额上先赤,心烦心痛,掌中热而口秽,或壮热饮水,巳午时益甚,宜泻心汤、导赤散、安神丸。”
心窍
生理学名词。
①指心的苗窍,即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心主舌……在窍为舌。”详见舌条。
②指心神之窍。心藏神,古人认为心窍通利则神志清爽,心窍为邪闭阻则神昏癫狂。如“痰迷心窍”。
心气虚不得卧
证名,因心气虚怯,心神失守所致的不寐症。见《症因脉治》卷三。症见二便时滑,目漫神清,气怯倦怠,心战胆寒,时时欲睡,睡中自醒,喜热恶冷。治宜养心益气,用人参养荣汤、归脾汤。参见不寐条。
心气虚
病证名。
①由老年脏气日衰,汗、下太过,或劳心过度心气耗损所致。症见心悸,短气(活动时加剧),自汗,胸闷不舒或痛,面色(白光)白,体倦乏力,舌质淡,舌体胖嫩,苔白,脉虚等。治宜益气养血为主。气为阳,心气虚亦作心阳虚。详该条。
②指心气虚弱所致的证候。《小儿药证直诀》:“心主惊,……虚则卧而悸动不安。”症见心悸气短,动则加重,自汗,舌质淡红,苔白,脉细数无力,或兼面(白光)白,倦怠乏力等。多由胎元不足或病后体虚而成。治宜补心气,安心神。用四君子汤加黄芪以助气,加酸枣仁、远志、柏子仁、五味子等以养心安神。参见心阳虚条。
心气通于舌
生理学名词。指心与舌有密切关系。舌功能的正常有赖于心机能的正常;反之,舌象的变化也可反映某些心的功能状况。《灵枢·脉度》:“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灵枢·五阅五使》:“心病者,舌卷短。”
心气实
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又名心实。指邪热壅遏于心的证候。小儿纯阳之体,感邪后易于化热而壅遏于心而成,症见惊悸、昏谵等。又因小儿初生,神怯易惊。而心恶热,与风相搏则发搐,故肝风易得心热之助,而致风火相煽,壮热、惊搐、昏迷交作。因而病理上《育婴家秘》有小儿“心常有余”之说。《太平圣惠方》:“夫心实则生热,热则阳气盛,阳盛则卫气不行,荣气不通,遂令热毒稽留,心神烦乱,面赤身热,口舌生疮,咽燥头疼,喜笑恐惊,手心热满,汗出衄血,其脉洪实相搏者,是其候也。”《本草经疏》:“心实即实火实热五证:谵语,属心家邪热;舌破,属心火;烦躁,属心家邪热及心火内炎;自笑,属心家有热邪;发狂,属心家有邪热甚。”
心气盛
病证名。又称心气实、心阳盛。心主血脉,藏神,其气过亢,可表现为神志或血脉的病证。《灵枢·淫邪发梦》:“心气盛,则梦善笑恐畏。”《诸病源候论·心病候》:“心气盛,为神有余,则病胸内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髆腋间痛,两臂内痛,喜笑不休,是心气之实也。”治以清心泻火为主。
心气热
病证名。
①即心热。详该条。
②心脉的病变。心主身之血脉,心有热,可使血逆于上,致上盛而下虚,下虚则生脉痿。《素问·痿论》:“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
心气不固
病证名。又称心气不收。心藏神、主血脉、主汗液等。心气虚弱不能收敛,可出现心神浮越、精神散乱、健忘易惊、心悸、自汗或动则汗出等证候。治宜补益心气,辅以重镇安神。
心气
①心理学名词。广义泛指心的功能活动,狭义指心脏推动血液循环的功能。参见心阳条。
②生理学名词。指心的精气。《灵枢·脉度》:“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
心脾中暑证
病证名。感受暑邪而及心脾。《证治汇补·暑症章》:“兼恶寒发热而渐厥者,为心脾中暑症。”参见暑病条。
心脾郁
病证名。郁证之一,症见怔忡、崩漏。《类证治裁》卷三:“心脾郁,怔忡崩漏,归脾汤。”参见五脏郁证条。
心脾两虚
病证名。指心脾两脏气血虚弱的病变。主要证候有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食少、便溏、倦怠乏力、或见崩漏、便血、皮下出血、舌淡、脉细弱。可见于贫血、紫癜、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病症。治宜补气摄血。
心疟
病名。五脏疟之一。证见心烦饮冷,反寒多而不甚热。出《素问·刺疟篇》:“心疟者,令人烦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热,刺手少阴。”治宜桂枝黄芩汤、甘草汤等。参见五脏疟条。
心悗
证名。心中烦乱而闷的症候。多由下元精气不足或血虚阴火炽盛致心无所养引起。《杂·口问》:“下气不足,则乃为痿厥心悗。”《杂病证治准绳》:“荣气不营,阴火炽盛,是血中伏火,日渐煎熬,血气日减,心包与心主血,血减则心无所养,致使心乱而烦,病名曰悗。”
心痨
病名。
①即心劳。详该条。
②《慎柔五书》卷四以虫在于心则成心痨,治以雷公丸等方。
心劳
病名。因劳损伤心所致的病患。《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心劳者,忽忽喜忘,大便苦难,或时鸭溏,口内生疮。”心劳实热,症见口舌生疮,大便闭涩不通,心满闷,小肠热,治宜清泄心热,用泄热汤。心劳虚寒,症见惊悸,恍惚多忘,梦寐惊魇,神志不定,治宜养心安神,用定心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五劳证治》)。参见虚劳、五劳条。
心愦愦
证名。心中烦扰不安,神识昏乱之证。因热盛伤津,热扰心神所致。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
心咳
病名。
①咳则心痛,喉中如梗,甚则咽肿的病症。《素问·咳论》:“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梗状,甚则咽肿喉痹。”治宜桔梗汤。心经火郁者,用导赤各半汤、凉膈散去硝黄加黄连、竹叶;风温袭肺,引动心包火逆者,用心咳汤等。参见心经咳嗽条。
②十咳之一。《诸病源候论·咳嗽病诸候》:”五曰心咳。咳而唾血,引手少阴是也。“治宜刺手神门。参见十咳、咳嗽条。
③五嗽之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二:“喜伤心者,咳而喉中介介如肿状,甚则咽肿喉痹,名为心咳。”参见五嗽条。
心坎骨
解剖结构名。又名鸠尾骨。即胸骨剑突。《伤科汇纂》:“心骨一片,状如钱大,即心坎骨也。”参见鸠尾骨条。
心坎
人体部位名。指胸骨下端剑突周围部位。古称剑突为心坎骨。见《伤科补要》。
心绝
证名。五脏绝候之一。
①心气绝出现的危重脉证。《中藏经·虚劳死证》卷上:“面黑,无左寸脉者,心绝也。”《注解伤寒论·辨脉法》:“阳反独留,形体如烟熏,直视摇头,此心绝也。”《脉经·诊五脏六腑气绝证候》卷四:“病人心绝一日死,何以知之?肩息回视立死(一曰‘目亭亭一日死’)。参见五绝条。
②中风脱证之一,症见中风后口不能言,或中风卒倒,张口不合。《医林绳墨·中风》:“设若口不能言者,心绝也。”《医宗必读·真中风》:“中风昏倒……若口开,心绝。”参见中风脱证条。
心惊
脏腑惊证之一。出《小儿病源方论》。惊风,颜面红赤。肝血虚不能养心所致的惊证。治宜养血安神之法,《石室秘录·本治法》用白芍五钱、当归五钱、熟地五钱、生枣仁一两、远志一钱、茯神三钱、麦冬五钱、北五味一钱、人参二钱、水煎服。”参见惊条。
心经失血
病证名。因惊恐或劳心过度所致出血病证。见《不居集》卷十三。症见咯出血丝或小量鲜血,胸膈隐隐牵痛,懊憹嘈杂。治宜补心养营止血之法,可选用茯苓补心汤、五神汤、天门冬汤等方。
心经热痰
病证名。见《不居集》卷十七。即热痰。详该条。
心经咳嗽
病因。因心火妄动灼伤肺金所致的咳嗽。《症因脉治》卷二:“心经咳嗽之症,咳则心痛,喉中解解如梗状,甚则舌肿咽痛。”治宜清心平肺止咳之法,可选用导赤各半汤、朱砂安神丸、家秘泻白散、人参平肺散等方。《医醇剩义·咳嗽》:“心经之咳,痰少心烦,夜不成寐,玄妙散主之。”参见咳嗽、心咳条。
心经
①手少阴心经之简称。见该条。
②推拿穴位名。又名心、心火、心主。位于中指远端腹面。推拿能退热发汗、通利小便,治火眼、口疮、惊搐等症。《小儿推拿广意·阳掌十八穴疗病诀》:“心火,推之退热发汗,掐之通利小便。”《幼科推拿秘书·推拿手法》:“凡心火动、口疮弄舌,眼大小眦赤红,小水不通,皆宜推而清之。至于惊搐,又宜清此。”参见五经条。
心噤
病证名。出《备急千金要方》。指初生儿口噤,嘴唇发赤而紫。参见口噤条。
心筋
推拿穴位名。即赤淡黄筋。详该条。
心悸
证名。不因惊吓而自心跳不宁的疾患。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简称悸。或谓怔忡,或谓重症为怔忡。因气血虚弱、痰饮内停、气滞血瘀等所致。阳虚气弱而心悸者,症见心下空虚,状若惊悸,或先烦而后悸,脉大无力,治宜温阳益气,用小建中汤、真武汤,阴血不足,血不养心而心悸者,兼见面色无华,舌淡脉细,若兼虚火,则五心烦热,治宜养血补心,用四物汤、朱砂安神丸。水饮内停,水气凌心而心悸者,兼见胸脘痞满,头晕恶心,小便短少,苔白,脉弦,治宜通阳化饮,用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汤加减。痰郁心悸者,兼见惊惕不宁,突然而作,时作时止,甚则心跳欲厥,脉滑大,治宜涤痰定悸,用温胆汤、茯苓饮子。气滞血瘀心悸者,兼见短气喘息,胸闷,胸膺疼痛,舌色紫暗,脉结代,治宜活血理气,用血府逐瘀汤、失笑散。参见怔忡等条。
心积
病名。五积之一。因其积自脐上至心下,伏而不动,其大如臂,状如屋舍栋梁,故名。《难经·五十六难》:“心之积,名曰伏梁。起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病烦心。”《脉经·平五脏积聚脉证》:“诊得心积,脉沉而芤,上下无常处,病胸满悸,腹中热,面赤,溢干,心烦,掌中热,甚即唾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心积,名曰伏梁。”“伏梁圆治心之积,起于脐下,上至心,大如臂。久久不已,病烦心,身体髀股皆肿,环脐而痛,其脉沉而芤。”治用大七气汤加石菖蒲、半夏,兼吞伏梁丸。参见伏梁条。
心火上炎
病证名。指心经虚火上升的病证。症见舌生疮,口腔糜烂,心烦失眠,舌尖红绛等。治宜导赤清心。
心火内炽
病证名。又称心火内焚。即心热过盛,心神受扰。症见心烦失眠,怔忡不安,甚则狂躁谵语,喜笑不休等。治宜清心泻火,辅以养心安神。
心火亢盛
病证名。可因情志之火内发,或因六淫内郁化火,或过食辛热,过服温补而致。症见心中烦热,焦躁失眠,口舌糜烂疼痛,口渴,舌红,脉数,甚则烁伤肺阴而见咯血、衄血等。治宜清心泻火,或兼凉血。
心火
①生理学名词。心的代称。心在五行属火,故称。
②病证名。心热火旺的病变。有虚火、实火之分。
③推拿部位名。见心经条。
心黄
病名。三十六黄之一。《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心黄者,目赤,舌上生疮,心闷喘急,多言无度,或笑或嗔,微微汗出,口干舌短,起卧不安,神思恍惚,小便赤难,心下胀满,状如风火,悲哭,手乱捻物者难治。”治用生地黄饮子、马牙消散等方。《圣济总录》卷六十一:“病人面赤,口张,气喘,多惊,饶睡,手脚烦疼,舌上疮生,心下急闷,不欲饮食,舌缩口干,七八日内必发狂走,即是心黄。”治宜柴胡汤并加灸法。
心合小肠
生理学名词。系心与小肠在生理上相互配合,在病理上互相影响之意。心主血,小肠主泌别清汁,奉心主血。心热下移小肠,可出现小便赤涩或尿血;小肠实热,每见心烦、口舌糜烂。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脉互相络属,一脏一腑,表里互相输应。《灵枢·本输》:“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腑。”《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七:“心主于血,与小肠合,若心家有热,结于小肠,故小便血也。”
心合脉
生理学名词。指五脏与五体相合,心主要是联系脉。《素问·五脏生成篇》:“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类经》:“心主血,血行脉中,故合于脉。”参见心主血脉条。
心汗
证名。指心窝部多汗的症候。出《丹溪心法·盗汗》。《医林绳墨·汗》:“又有心汗者,当心膻中,聚而有汗。”因忧思惊恐,伤及心脾所致,治宜补养心脾,益气敛汗,可选用生脉散、归脾汤、天王补心丹、茯苓补心汤等方。
心寒
病证名。指心中觉寒冷,即寒颤。《素问·刺疟篇》:“肺疟者,令人心寒。”
心疳
五疳之一。又名惊疳。症见患儿面黄颊赤,眼白中有红丝,壮热,有汗,烦躁,口舌生疮,胸膈烦闷,睡喜伏卧,食欲不振,肌肉消瘦,小便赤涩,或虚惊。治宜清心泻热,用泻心导赤汤(方见木舌胀条)加减;病久心气不足者,宜理脾补心,用四君子汤加当归、茯神。
心腹痛啼
病证名。出《普济方》。指小儿突然因心腹疼痛而啼。多由脾胃素虚,风寒内袭,邪正分争,攻冲上下,而致心腹刺痛作啼。甚者可表现为面易五色,状似惊痫。轻者宜补中健脾,用四君子汤加山药、扁豆;重者宜温中开窍,用苏合香丸。
心风疝
病名。诸疝中之偏于风热者。出《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即心疝之因风热邪盛而发者,证治参见心疝条,或可酌加疏风清热之剂。《素问·四时刺逆从论》:“阳明有余,病脉痹,身时热;不足病心痹;滑则病心风疝。”《类经》卷十七:“滑则燥热生风,热则主于心也,故为心风疝。”参见风疝条。
心风
病名。
①心脏受风邪侵袭所致的病患。《素问·风论》:“心风之状,多汗恶风,焦绝,善怒吓,赤色,病甚则言不可快,诊在口,其色赤。”《奇效良方》治风中于心,用远志汤。
②癫疾之一。见《太平圣惠方》卷四。因情志抑郁,所欲不遂,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或痰浊阻滞,神不守舍所致。证见精神恍惚,喜怒不常,无语,时或错乱。症情较一般癫疾稍轻。治宜补益心脾,化痰宣窍,清心安神,可选用归脾汤、养心汤、定志丸。痰盛热甚者,用星香散、寿星丸或清心汤等方。
心肺之部
针刺的分部,指皮肉浅层。《难经·七十难》:“初内(纳)针,浅而浮之,至心肺之部,得气推内之,阳也。”以浅部为皮肤、血脉,与心肺相应;深部为筋骨,与肾肝相应。意见与肺主皮毛、心主血脉、肝主筋、肾主骨的说法相通。《针灸大成》:“刺阳部者,从其浅也,系属心肺之分;刺阴部者,从其深也,系属肾肝之分。”意同。参见肾肝之部条。
心肺气虚
病证名。指心肺两脏俱虚的病证。因肺气虚导致心气不足;或心气虚损导致肺气亏虚。症见久咳不已,气短心悸,面色(白光)白,甚或口唇青紫,舌淡,脉细弱等。治以补益肺气为主。
心烦嗜睡痧
病证名。痧证之一。见《痧胀燃犀照》。详见痧烦、痧睡条。
心烦
证名。心中烦热郁闷。出《素问·五脏生成篇》。又名烦心。烦多属热,亦有因于寒者。可见于外感、内伤多种病证。伤寒六经病变多见有心烦。《伤寒论》太阳篇有:“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少阳病有心烦喜呕之症。“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类证治裁·烦躁》:“伤寒热在表而烦,宜散,桂枝汤。在里而烦,宜下,承气汤。在半表半里而烦,宜和,小柴胡汤。在胸膈以上而烦,宜吐,栀豉汤。其阴寒而烦,则有恶寒蜷卧及下利厥逆、吐蛔之症,宜温,温用四逆汤,蛔用乌梅丸。”如内伤阴虚火动而烦,宜生脉散加生地黄、熟地黄、茯神、枣仁。或不得卧而烦,用朱砂安神丸。
心恶热
生理学名词。恶,意为畏恶。《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恶:心恶热。”马莳注:“心本属火,火之性热,而受热则病,故恶热。”心为火脏,热极则心火炽盛;心主血脉,热甚火炽则津血耗伤或迫血妄行;心主神明,热盛则神明昏乱,而见谵妄躁狂等。
心动悸
证名。患者自觉心悸,或见心前搏动。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此因气血衰微所致,治宜炙甘草汤以补血复脉。
心疔
病名。指疔之发于心经者。出《外科启玄》卷二,多因风邪毒气蕴积于心之俞募经井之端,或手之小指部位而发者。证见色赤,心烦发热,睡眠不安,口干舌燥,疼痛引心,小便赤热,面赤热。治宜清心解毒,方选泻心汤加托里解毒之品。火焰疔亦名心疔。
心疸
病名。因心中虚热所致皮肤尽黄而两目独白,烦渴引饮,水停心下时作水声,胸前汗出的病症。《辨证奇闻》:“心疸之症,烦渴引饮,一饮水即停于心之下,时作水声,胸前时多汗出,皮肤尽黄,惟两目独白,人以为黄疸也,谁知是心中虚热以成之乎。”治宜补肝气以生心,泻火湿以逐热,方用泻肝利渴汤。又为九疸之一。《外台秘要》卷四:“心瘅,烦心,心中热,葛根主之。”参见黄疸有关条。
心出气
病名。《囊秘喉书》卷上谓心出气系指“舌上忽有簪孔、(血)出不止,此属心经火甚也”。治宜清心凉血。方用导赤散加减。参见舌衄条。
心虫病
病名。即蛔虫病。心虫即蛔虫。见《普济本事方·诸虫飞尸鬼疰》:“心虫曰蛔。”详蛔虫病条。
心掣
病名。心悸掣动。属怔忡之类。掣,牵引之意。或因心气虚寒,或因胆与三焦火炽传心所致。症见心悸不宁,有牵引紧缩感,甚则作痛,伴少气、咳呛或便泄。《素问·阴阳别论》:“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其传为心掣。”虚寒者,治宜益心气,温心阳,用调中汤。(见《圣济总录》卷五十六)火炽者,宜清火宁神,用安神丸。
心常有余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之一。出《育婴家秘》。心属火,主血脉,主神志,开窍于舌,其华在面。由于小儿初生,知觉未开,见闻易动,故在生理上表现为神怯,易喜易怒易惊,变态不常。血脉充盈,则“色见红润,脉来大数”(《育婴家秘》),神志清晰,精神充沛,反应敏捷。若病,实则叫哭发热,饮水而搐;虚则困卧,悸动不安。心恶热,若外感诸邪入心入肝,化热生风,风火相煽,可见壮热不退,抽搐不已,甚至伤津劫液,逆传内陷生变,火性炎上,往往可见舌破生疮。小儿还常见瘤丹斑疹,蛇缠虎带,虫疥熛疮,动辄神昏愦乱,斑疹变黑,表现为心火有余之证。
心瘥
病名。因痰饮或胃热所致食入易消的疾患。又称饮瘥、食瘥、肚瘥。《杂病证治准绳》:“心瘥,亦痰饮所致,俗名饮瘥,有胃口热,食易消,故瘥。《素问》谓之食瘥,亦类消中之状,俗名肚瘥。”因痰饮者,宜小半夏茯苓汤加枳实;胃中热者,宜二陈汤加黄连,或五苓散加桂加辰砂。膈上停寒中有伏饮者,见辛热则消,可呷姜汤数口,或进干姜剂而愈。参见消中、中消条。
心嘈
证名。俗称嘈杂。《杂病源流犀烛·嗳气嘈杂吞酸恶心源流》:“嘈杂者,即心嘈。”详嘈杂条。
心藏神
生理学名词。出《素问·宣明五气篇》。详心主神明条。
心病
病证名。心脏的各种病证。多由病邪内侵,或痰迷心窍、水饮凌心,或气滞血瘀,或心气心血不足所致。《素问·脏气法时论》:“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本草纲目·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心藏神为君火,包络为相火,代君行令,主血,主言,主汗,主笑。本病,诸热瞀瘛惊惑,谵妄烦乱,啼笑,骂詈,怔忡,健忘,自汗,诸痛痒疮疡。标病,肌热,畏寒,战栗,舌不能言,面赤目黄,手心烦热,胸胁满痛,引腰背肩胛肘臂。”心病有寒热虚实之分。《诸病源候论·心病候》:“心气不足,则胸腹大,胁下与腰背相引痛,惊悸恍惚,少颜色,舌本强,善忧悲,是为心气之虚也。”《太平圣惠方·心脏论》:“夫心虚则生寒,寒则阴气盛,阴盛则血脉虚少,而多恐畏,情绪不乐,心腹暴痛,时唾清涎,心膈胀满,好忘多惊,梦寐飞飏,精神离散,其脉浮而虚者,是其候也。”“夫心实则生热,热则阳气盛,阳盛则卫气不行,荣气不通,遂令热毒稽留,心神烦乱,面赤身热,口舌生疮,咽燥头疼,喜笑,恐悸,手心热,满汗出,衄血,其脉洪实相搏者,是其候也。”心病的治疗有清心泻火、清心开窍、清心豁痰、滋阴降火、养心安神、益气补血及活血化瘀等法。参见心病各条。
心痹
病名。因心虚邪乘,血脉闭阻所引起的病证。由脉痹发展而成,亦有称为脉痹。症见心烦、心下满痛、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夜卧不安等。《素问·痹论》:“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诸病源候论·心痹候》:“思虑烦多,则损心,心虚故邪乘之,邪积而不去,则时害饮食,心里幅幅如满,蕴蕴而痛,是谓之心痹。”《圣济总录·心痹》:“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是为心痹。”《症因脉治·心痹》:“心痹之症,即脉痹也。脉闭不通,心下鼓暴,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心下痛,夜卧不安。”治宜养心通脉安神,可选用茯神汤、赤茯苓汤、秦艽汤、紫石英散、犀角散、导赤各半汤、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丹等方。
心胞
推拿穴位名。见《厘正按摩要术》。即胞经。见该条。
心包络咳
病名。咳嗽时心胸部隐痛的病患。《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心包络咳,心胸间隐隐作痛。宜以心经药治之,如丹皮、山栀、肉桂等。”参见心经咳嗽、咳嗽条。
心包经
手厥阴心包经之简称。见该条。
心
①人体器官名。五脏之一,是五脏中最重要的一个脏器。《灵枢·邪客》:“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素问·六节脏象论》:“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心的主要功能是主血脉、主神明。血液的运行有赖于心气的推动。神明是指高级中枢神经系统的某些机能活动。心的病变,主要反映这两方面的异常变化。此外,心主汗,汗为心液,有些自汗、盗汗病症须从补心治疗,显示植物神经系统某些功能紊乱和心有关。心在窍为舌,舌为心之苗,心的病变可从舌体上反映出来,如口舌糜烂、舌体强硬等。
②推拿部位名。见心经条。
心(匿^虫)
病证名。因脏气虚弱,肠虫攻蚀于心所致心烦闷而痛,手足冷的病证。《诸病源候论·湿(匿^虫)病诸候》:“心(匿^虫)者,由脏虚诸虫在肠胃间,因虚而动,攻食心,谓之心(匿^虫)。初不觉他病,忽忽嗜睡,四支沉重。此(匿^虫)或食心,则心烦闷懊痛,后乃侵食余处。诊其脉沉而细,手足冷内湿,(匿^虫)在心也。”参见湿(匿^虫)、疳(匿^虫)条。
齘齿
证名。出《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说文》:“齘,齿相切也。”又有齿齘,嘎齿等名。为痉病常见之咬牙症状。多由胃热炽盛、风邪袭于人体经脉所致。《诸病源候论·牙齿病诸候》:“齘齿者……由血气虚,风邪客于牙车筋脉之间,故因睡眠气息喘而邪动,引其筋脉,故上下齿相磨切有声,谓之齘齿。”《杂病源流犀烛·唇舌病源流》:“由胃热故也。”参见痉病条。
齘(xiè,音泄)
指上下牙齿相磨切。《灵枢·热病》:“九日热而痉者死,腰折,瘈疭,齿噤齘也。”
蟹珠
病证名。见清·顾锡《银海指南》卷二。也即蟹睛,详见该条。
蟹目
病证名。系指黑睛上生黑珠子如蟹目状的病证。见《太平圣惠方》卷三三。本病之病因,《圣济总录》卷一零六认为:“藏府壅滞,肝经积热,上冲于目”所致。也即蟹睛。详见该条。
蟹睛翳
病证名。系指黄仁从破口突出如珠,周围绕以白翳,视力下降的病证。见南京中医学院编《中医学概论》。参见蟹睛条。
蟹睛疼痛外障
病证名。系指蟹睛初起,头眼剧烈疼痛、热泪如涌,羞明难睁的病证。出《秘传眼科龙木论》。详见蟹睛条。
蟹睛横出
病证名。系指因黄仁自黑睛溃口绽出的病证。《目经大成》描述此病症状为:“始如蝇头,中如蟹睛,甚则横长如黑豆。”也即蟹睛。详见该条。
蟹睛
病证名。系指黑睛破损,黄仁从破口突出如珠,形似蟹眼,周围绕以白翳,眼痛剧烈的病证。见《圣济总录》卷一零六,又名蟹睛疼痛外障、蟹目、蝇头蟹眼、蟹睛横出、离睛、损瞖、蟹珠、蟹珠翳、黑珠翳。本病多由肝火上攻,黑睛翳溃或外伤所致。本症相当于今之虹膜脱出。治法:初起应清肝泻火,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若日久赤痛减退者,治宜滋阴清火。方用知柏地黄丸加减。
懈惰
①松弛无力。《灵枢·口问》:“筋脉懈惰,则行阴用力,气不能复,故为亸。”《灵枢·寒热病》:“若有所堕坠,四支懈惰不收。”
②指麻木而不灵活。《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天寒则裂地凌冰,其卒寒或手足懈惰,然而其面不衣何也。”
懈怠
倦怠无力。《灵枢·海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谢元庆(1798-1860年)
清代医家。字蕙庭。吴中(今江苏苏州)人。以医名世,尤喜携药深入乡里街巷,救人贫病,故有人赠联云:“一生行脚衲,斯世走方医。”曾收集应验良方,编《良方集腋》二卷(1842年),续附一卷,以方便穷乡僻壤自选方药之用。咸丰二年(1852年)王秋樵重刻时,又增补方剂若干,易名《良方集腋合璧》。
谢毓秀
明代医家。里居未详。家世习儒而知医。毓秀于家传外,又得外祖父名医李荣之传,且受业于李荣(岚溪)之门,故深明医理,于伤寒证治有灼见。辑有《回生达宝》八卷。论证寒为百病之长,伤寒尤甚于风等。今日本存明代余象斗增补本。
谢玉琼
清代医家。字昆秀,号朴斋。安城(今广西宾阳)人。有感于小儿夭折于麻疹者甚多,乃专心岐黄、勤研麻疹证治。雍正十二年(1734年)于友人处获静远主人《麻疹辨症》及《麻科秘本》,又补以各家麻疹论述与治麻之方,参以己验,辑成《麻科活人全书》(后有名《郑氏瘄科保赤金丹》或《郑氏瘄略》者即该书)四卷(1748年),详述麻痘病因病理,形态及治则、处方。末附刘齐珍辑刊舒驰远《麻疹论》一篇及医案,为卓有影响之麻疹专书,流传很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