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书籍 > 《中医词典》x~y > (拼音X)第十篇

(拼音X)第十篇

谢以闻(1555-?年)

明末医家。字克庵。杭州府于潜(今浙江临安西)人。家贫,刻苦学习,为邑痒生,后改习医,并精于医。年八十余时尚手不释卷。着有《医学要义》一书,未见刊行于世。

谢星焕

清代医家。字映庐。江西南城人。祖、父皆业医。承家学,业医,治崇李东垣、喻嘉言之学,施治数十年,颇富经验,对于痿躄、拘挛、痰饮等辨识清晰。子甘澍(字杏园)继其业,着有《医学集要》,并辑其父验案《得心集医案》六卷(1861年)。

谢缙孙

元代医家。字坚白。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精通医学,于元统(1333-1334年)间为医侯郎、辽阳路官医提举。着《难经说》(一作《难经解》),论理严密,源委清晰。

谢观(1880-1950年)

近代医学家。字利恒,号澄斋老人。江苏武进人。伯祖兰生、祖葆初,为孟和名医。承家学,早年精研经书、舆地之学,又熟颂医经、经方及本草。甲午战争后入致用精舍(原名龙城书院)学习新学,后又从名医马培之游。1901年复肄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05年至广州,于两广优级师范学校任教。1911年前后两度供职于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地理、医学图书。其主编之《中国医学大辞典》(1921年初刊)在医界影响很大。还担任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神州医学总会所设中医大学校长。1929年发起组织中医协会,发表宣言反对“废止中医案”,主持过上海市国医公会、中央国医馆等医学团体工作。著有《中国医学源流论》(1935年),编有《中国医话》、《中国药话》、澄斋医案》、《澄斋杂著》、《澄斋验方》、《澄斋年谱》等,辑有《葆初先生医集》。从学弟子甚众。

谢复古

宋代医家。贯履未详。曾任翰林学士,以精于医药闻名,于伤寒病证治颇有研究,能发仲景之奥旨。撰有《难经注》。

泻圆补方

刺法用语。为补泻法的要领。《灵枢·官能》:“泻必用员(圆),切而转之,其气乃行,疾(入)而徐出,邪气乃出,伸而迎之,摇大其穴,气出乃疾。补必用方,外引其皮,令当其门,左引其枢,右推其肤,微旋而徐推之,必端以正,安以静,坚心无解(懈),欲微以留,气下而疾出之,推其皮,盖其外门,真气乃存。”《太素》杨上善注:“员谓之规,法天而动,写气者也;方谓之矩,法地而静,补气者也。”意指泻法有如圆规,多用旋转,有利于祛邪;补法有如角尺,端端正正,不多转动,有利于扶正。

泻有余

治疗学术语。指用清泻的方法祛除偏盛的邪气。《素问·血气形志》:“然后泻有余,补不足。”

泻痧

病证名。痧症水泻不止者。《痧症全书》卷中:“泻痧,水泻不计遍数。”其治不可攻下,亦不可止涩。治宜健脾祛湿,分清化浊,用五苓散去桂,白术换苍术,加车前、木通之类。若由慢痧变来,但宜治痧,则泻自止。

泻青

即泻肝。因肝在五行分属青色,故称。详泻肝条。

泻南补北

配穴法之一。出《难经·七十五难》。此法根据五行生克关系,提出对肝实肺虚而脾土无恙的病症,要用泻心火、补肾水的方法来治疗。说是“东方(肝)实,西方(肺)虚,泻南方(心),补北方(肾)。”因为火(心)是木(肝)之子,泻火能抑木,又能减去克金(肺)的作用;水(肾)是木(肝)之母,金(肺)之子,补水能加强克火(心),又能济金(肺)抑木(肝)。所谓“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这种治法是对“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的补充,说明五脏之间互相影响,治疗方法不能局限于补母泻子。可据此推演,如心实肾虚,要泻脾补肝;脾实肝虚,要泻肺补心;肺实心虚,要泻肾补脾;肾实脾虚,要泻肝补肺。

泻痢

病名。痢,古通利。即泄泻。《局方发挥》:“夫泻痢证,其类尤多,故贤曰湿多成泻,此确论也。”泻痢与痢疾不同,无里急后重、大便脓血之证。《痢证汇参》卷二:“泻痢之证,并无虚坐努责,惟觉倦怠,若滞下则不然,或脓或血,或赤白兼下,虽有痛不痛之异,然皆里急后重。”参见泄泻、痢疾条。

泻蛔痧

病证名。出《痧胀玉衡》。指小儿痧证,兼见泻下蛔虫。小儿素患蛔虫病,复感痧毒,热毒内扰胃肠,蛔虫被迫排出体外。宜先治痧毒,用消毒三棱针刺臂弯、腿弯痧筋,放出紫黑毒血。

泻肝

治疗学术语。系清法之一。又称泻肝火,清肝泻火。指用苦寒药物清泻肝火的方法。肝火上炎,症见头晕胀痛,面红目赤,口苦口干,急躁易怒,胁肋灼痛,便秘尿黄,耳鸣耳聋,舌红苔黄,脉弦数等,宜用泻肝法,方如龙胆泻肝汤。

泻方补圆

刺法用语。与泻圆补方不同,系指针刺必须候气血的盛衰。《素问·八正神明论》:“泻必用方,方者,以气方盛也,以月方满也,以日方温也,以身方定也,以息方吸而内(纳)针,乃复候其方吸而转针,乃复候其方呼而徐引针,故曰泻必用方,其气乃行焉。补必用员(圆):员者,行也,行者移也,刺必中其荣,复以吸排针也。”《类经》张介宾注:“方,正也,当其正盛正满之谓也。”“圆,圆活也。行者行其气,移者导其滞。凡正气不足,则营卫不行,血气留滞,故必用圆以行之补之。”意指针刺必须等候气血盛衰之时而施补泻。

泻必用方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疗原则。使用泻法应利用气方盛,月方满,日方温的时机。《素问·八正神明论》:“泻必用方,方者,以气方盛也,以月方满也,以日方温也。”

泻白

即泻肺。因肺在五行分属白色,故称。详泻肺条。

古亦作“写”。

①外流,排泻。《素问·五脏别论》:“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

②治法。指消减,攻逐的方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满者,泻之于内。”

③指针刺泻法。《素问·离合真邪论》:“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命曰泻。”

④满溢,《素问·上古天真论》:“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

⑤流失。《灵枢·五音五味》:“伤其冲脉,血泻不复。”

⑥腹泻,泻泄。大便稀。《奇效良方·泄泻》:“泻者,一时水去如注。”

泄注赤白

证名。便下赤白粘冻。《素问·至真要大论》:“火淫所胜,则温气流行,……泄注赤白。”详见赤白痢条。

泄注

病名。泄下如水注状。出《素问·气交变大论》。即水泻,又称注泄、注下。详水泻条。

泄阳

病名。宋·薛轩《坤元是保》:“孕后阴户出水不止者,是名泄阳。”病因气血虚弱不摄所致,拟予补益,可用单方人参、茯苓、白术、陈皮等量煎汤,再与鲤鱼二斤煮汤,各半碗合服。

泄泻

病名。大便稀薄,甚至水样,次数增多,一般无脓血和里急后重。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简称泄或泻。大便质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如水而势急者为泻。《奇效良方·泄泻门》:“泄者,泄露之义,时时溏泄,或作劳愈;泻者,一时水去如注泄。”由外感六淫,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情志失调,以致脾胃运化失常,或元气不足,脾肾虚衰所致。根据病因、症候的不同,分为风泄、寒泄、暑泄、湿泄、热泄、伤食泄、溢饮滑泄、酒泄、七情泻、积瘀泄、虚泄、五更泄、滑泄、溏泄、飧泄、直肠泄、大肠泄等,详见各条。

泄卫透热

治疗学术语。指用辛凉解表药透热外出的治法。温病初起,发热无汗,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苔黄白,脉浮数,用银翘散辛凉透表泄热。

泄如蟹渤

证名。便下多气泡如蟹沫状。见《世医得效方》卷六。为气痢证候之一。详见该条。

泄脓血

证名。即便脓血,又称圊脓血。《中藏经》卷上:“小肠实则伤热,热则口生疮,虚则生寒,寒则泄脓血。”泄脓血有因寒因热之别。详便脓血条。

泄满

证名。泄泻而腹满的病证。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参见泄泻条。

泄痢发搐

病证名。指腹泄、痢疾而抽搐。《幼科发挥》:“泄泻发搐,如先吐泻,或痢疾久不止,以致脾胃虚弱者,此慢惊风也,难治。如先发搐,后发泄痢者,此因发搐之时,多用利惊下痰之药,或多用寒凉之药,伤其胃气,泄痢不止,宜补涩之。”可见于中毒性痢疾迁延难愈者。治宜调脾健胃,用异功散加木香、砂仁、肉豆蔻、诃子肉、山药。

泄痢

病名。即泄泻。痢,通利。《局方发挥》:“泄痢之病,水谷或化或不化,并无努责,惟觉困倦。”参见泄泻条。

泄利

病名。即泄泻。《中藏经·论膀胱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寒则精神不守,泄利不止。”详泄泻条。

泄可去闭

治疗学术语。指用泻下药去除闭阻之证。如阳明腑实证,大便不通,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硬,苔黄燥起刺,脉沉实,有大承气汤峻下热结。又如结胸证,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大便秘结,短气烦躁,脉沉紧,用大陷胸汤泻热逐水。

泄剂

方剂学名词。系十剂之一。又作泻剂。指用苦泄药物组成,具有通闭下行作用的方剂。《沈氏尊生书·要药分剂》:“徐之才曰:泄可去闭,葶苈、大黄之属是也。”“张从正曰:实则泄之,诸痛皆实,痛随利减,芒硝、大黄、牵牛、甘遂、巴豆之属,皆泻剂也。其催生、下乳、磨积、逐水、破经、泄气,凡下行者,皆下法也。”

泄风

病名。

①风在腠理而致汗泄的病症。《素问·风论》:“外在腠理,则为泄风。”《类经·风证》:“泄风者,表不固也。”《增补内经拾遗方论·泄风》:“腠理为渗泄之门,风若中之,外不得入,内不得出,风搏汗泄,故名泄风。”证见多汗,皮上湿如水渍,口干,不能劳事,身痛而寒。治宜益气固表止汗,用玉屏风散等方。

②皮疹有搔痒者。《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风气相搏,风强则为隐疹,身体为痒,痒为泄风,久为痂癞。”参见漏风、首风条。

①同泻。指多种腹泄。《素问·脉要精微论》:“胃脉实则胀,虚则泄。”

②疏散,宣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使气得泄。”

③用泻法治疗。《素问·热论》:“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

④泄露。《灵枢·外揣》:“请藏之灵兰之室,弗敢使泄也。”

⑤病证名。《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筋伤则缓,名曰泄。”

古通泻。

①排泄。《素问·五脏别论》:“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写而不藏。”

②针刺手法。与补相对。《素问·血气形志篇》:“然后写有余,补不足。”

鞋带痈

病名。指生于足部外踝处之附骨疽。见《证治准绳·外科》卷四。即外踝疽。类似于踝关节结核及骨髓炎。参见附骨疽条。

鞋带疽

病名。指足上内踝处所生之附骨疽。《医宗金鉴》卷七十一:“在内踝者名走缓,又名鞋带疽。”相当于踝关节结核及骨髓炎。详见内踝疽条。

斜飞脉

一种生理性变异的脉位。桡动脉从尺部斜向桡骨茎突背侧,向合谷方向伸延。切脉位置应相应改变。

斜刺

针刺时针体与穴位皮肤呈30度-60度左右刺入的刺法。主要用于肌肉较薄和邻近重要脏器的胸、背部穴位,以便于进针和避免伤及内脏。有时在运用某些针刺手法进行催气时亦使用斜刺。

斜板法

推拿手法名。又名斜搬法。施术时,患者侧卧,上面腿屈曲,下面腿伸直。医者用一手扶住其肩前部,另一手扶住臀部,两手同时用力作相反方向推动,使其腰椎扭转。常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后关节紊乱等症。

斜搬法

推拿手法名。即斜板法。详该条。

挟痈

病名。痈疽之发于腋部者。出《外科正宗》卷四。即腋痈。见该条。

挟按法

推拿手法名。出《灵枢·刺节真邪》。即挤法。见该条。

胁支痛

证名。胁肋部撑满胀痛。出《素问·标本病传论》。参见胁肋胀痛条。

胁支满

证名。胁部撑胀满闷。见于心病、肝病、痰饮等病。《素问·脏气法时论》:“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素问·标本病传论》:“肝病,头目眩,胁支满。”《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参见胁满条。

胁疽

病名。痈肿之生于胁部者。出《外科理例》卷四。多因足厥阴肝经郁火积聚而发,初起者形大如豆,如梅李,质硬而状平塌,漫肿似疼似痒,不红不热,其成脓多较迟缓,若溃,其脓水清稀,难速愈。早期治宜内服柴胡清肝汤。若溃脓宜改服托里消毒散。应鉴别肋骨结核、慢性骨髓炎所致之流痰、流注。证治参见各有关条。

胁窌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章门。参见该条。

人体部位名。指侧胸部,腋下肋骨所在处。《素问·脏气法时论》:“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

邪正消长

病因病理学名词。指疾病过程中邪气与正气处于相互斗争、相互消长的状态。邪气胜则正气受损,疾病加重;正气胜则邪气消退,疾病减轻或痊愈。

邪所

指病邪侵害的部位。《素问·调经论》:“无中其经,邪所乃能立虚。”高世栻注:“使病无中其经,庶受邪之所,乃能立虚。立虚者,使邪即去毋容缓也,此微泻兼补之法也。”

邪嗽

病证名。劳极损伤肺络或感受邪恶之气所致的咳嗽。为五嗽之一。见《外台秘要》卷九。又称劳嗽、疰嗽。《医说》卷四:“今之所谓劳嗽者,无所经见,意其华佗所谓邪嗽,真人所谓疰嗽者是也。此病盖酒色过度,劳极伤肺,损动经络,其重咯唾脓血,轻者时发时差。又有因虚感邪恶之气,且传疰得之,或先呕血而后嗽,或先咳嗽渐就沉羸,此则非特内损肺经,又挟邪恶传疰之气,所以特甚,病之毒害,无过此也。”治用通气丸、四满丸、蛤蚧、桃柳枝、麝香、安息香等方药。参见五嗽、咳嗽条。

邪热

①即热邪。致病因素之一。详热邪条。

②证候之一。指感受外邪所致的发热。

邪气盛则实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邪气强盛,正气激烈对抗,而表现为实证。例如壮热,无汗,狂躁,腹痛拒按,尿赤便秘,脉滑数有力等。《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邪气化日

运气术语。指胜复之气非本年正常之气所化。《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上太阴土,中少商金运,下太阳水,热化寒化胜复同,所谓邪气化日也。”

邪气

病因学名词。即病邪,泛指各种治病因素。《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参邪条。

邪留三焦

病证名。

①病邪侵犯三焦,三焦气化功能失调,出现水液代谢障碍的变化。症见胸胁胀闷,下腹窘急,小便不利等。

②指湿热之邪留恋三焦气分的热性病。主要证候为上见咳嗽胸闷,中见腹胀便溏,下见小便不利。

邪恋心包

病证名。病邪侵犯心包。症见昏迷惊厥,久不清醒。多与痰邪有关。治宜化痰开窍。

邪疾

即疾病。《素问·三部九候论》:“以调虚实而除邪疾。”

邪害空窍

病证名。空窍,即孔窍。指邪气侵入口、鼻、耳、目等器官所发生的病症。《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

邪干心痛啼

病证名。指小儿因寒邪干心作痛而啼。《普济方》卷三百六十一:“小儿禀受虚怯,厥气上逆,痞而不散,故发心痛而啼也。”治宜散寒开窍为主,用苏合香丸。

邪干

指病邪侵扰。《素问遗篇·刺法论》:“真气不正,故有邪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邪风证

证名。《证治准绳·杂病》:“人素有头风,因而目病,或素目病,因而头风,二邪并立搏夹而深入脑袋致伤肝胆诸络,故成此患。头痛则目病,目病则头痛……头风目病常并行而不相悖也。非若雷头风风火搏激而瘀滞之急者……”某些眼疾,可出现此证。临床上应结合全身情况辨证用药。

邪风

病因学名词。即风邪。致病因素之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

邪喘

病证名。因寒邪伏肺所致的气喘。见《证治准绳·杂病》。由邪伏肺中,关窍不通,肺气壅塞所致。证见上气喘逆,呼吸不利,咽喉如塞,如欲呕吐,有时可见身热,脉六部俱伏。治宜发散风寒,宣肺平喘,用麻黄散、射干麻黄汤、五虚汤等方。参见寒喘等条。

邪闭

病证名。系指外邪闭其耳窍,致听力下降的病证。《景岳全书》卷二十七:“邪闭者,因风寒外感乱其营卫而然,解其邪而闭自开也……当于伤寒门察证治之,邪解而耳自愈也。”方可选用九味羌活汤、麻黄汤等加减。参见耳聋条。

①即邪气。与人体正气相对而言。泛指各种致病因素。《素问·评热病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②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和疫疠之气等致病因素。因从外侵入人体,又称外邪。

③特指风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王冰注:“邪,谓风邪之气。风中于表,则汗而发之。”

④不正当。《素问·上古天真论》:“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

⑤通“斜”。《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

⑥与“耶”同。疑问语气词。《庄子·消遥游》:“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协热自利

病证名。表热入里而致泄泻。又称火泻、火泄。《医宗必读·泄泻》:“火泄,腹痛泻水,肠鸣,痛一阵泻一阵,火也,黄芩芍药汤,张长沙谓之协热自利。”详见热泻、火泄条。

协热下利

病证名。表热入里而致泄泻。见《卫生宝鉴·补遗》:“协热下利,脐下热,大便赤黄,或有肠垢者,治用仲景黄芩汤。”参见热泻、火泄条。

协热利

病证名。泄利挟有表热者。因伤寒误一,表证不解,邪热内陷而致下利。《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伤寒论条辨》卷一:“协,互相和同之谓。言误下则致里虚,外热乘里虚入里,里虚遂协同外热变而为利。”亦有指热泻者。参见协热下利、夹热自利条。

协寒利

病证名。脾胃寒盛所致泄泻。《伤寒捷诀·肠垢鹜溏》:“协寒利者,曰鹜溏,脐下必寒。”治宜温中祛寒以止泻,用理中汤、四逆汤。参见寒泻、寒泄、鹜溏条。

协定处方

方剂学名词。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部分医院根据本地区特点,针对一些常见病多发病,集思广议,总结经验,制订出一些行之有效,疗效较好的处方,为某医院或某地区医务人员共同遵照使用,称之为协定处方。

协调阴阳

①疾病的表里、寒热、虚实,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疾病的病机,总不离阴阳的偏盛偏衰。协调阴阳,就是对各种治疗方法的概括。即利用药物四气五味的偏性,以及针灸补泻作用等,以调治病理上阴阳的偏盛,使之恢复相对的平衡,导致疾病的好转或痊愈。

②人体内的阴阳总是处于不断消长中。《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这种生理性阴阳消长,需要通过养生保健和饮食来协调,使其保持相对平衡,防止疾病的发生。《素问·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蝎螫伤

病名。指因蝎螫伤者。见《肘后方》卷七。轻者伤后仅见局部红肿剧痛;重证者尚可同时伴见寒战、高热、牵引肢体疼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轻者可以外治为主,用半夏、白矾各等分为末,醋调涂;或用蜗牛、马齿苋、大蒜、胆矾等分别捣烂外搽。重证者可用蝎螫方(《寿世保元》:朱砂、雄黄、胆矾各等分,麝香减半,端午日取虾蟆新蟾酥和为丸,外擦患处)。另外,可配清热解毒之药内服。

蝎虎痧

病名。系指舌下生疔色紫,其状摇头摆尾,口角强硬的病证。本病多由心经火毒上炎所致。治宜清心泻毒,方用导赤散和五味消毒饮加减。

歇至脉

脉象名。指脉来有歇止,有生理性及病理性之别,参促脉、结脉、代脉条。

歇经

简称歇。吴道源《女科切要》:“有室女经水既通,而至期复又不来者,必须视其有症无症,验其似疾非疾。若面色不改,饮食如常,身无内热,名曰歇经。”

又称歇经。见郑栋庵《女科经验方传灯》。指室女初潮后,复又闭经,但其面色不改,饮食如常,身无病状者,名曰歇。不属病态,不久经能自来。

些悟子

近代医家。石阳(今江西吉水)人。谓《瘟疫明辨》乃“渡迷津之宝筏。”故所编《备急医方要旨》(1922年),多取其书,删繁就简,录其辨证及诸症诊法。

①喜笑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脏为心……在声为笑。”

②精神心理病态表现之一,其特点为经常无因而嘻笑。《素问·五常政大论》:“……其病笑、疟、疮、疡、血流、狂妄、目赤。”《灵枢·淫邪发梦》:“心气盛则梦善笑恐畏。”

《校正医书局》

宋代校订和刻印医药书籍机构名。此机构始设于北宋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该年八月仁宗诏令编修院置校正医书局,命直集贤院、崇文院检讨掌禹锡等四人并为校正医书官,韩琦担任提举。所校医书有《素问》、《甲乙经》、《本草图经》、《脉经》、《伤寒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金匮要略方论》、《外台秘要》、《金匮要略经》等。校正医书局的工作的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基本结束,但刊刻工作大约在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才正式结束。校正医书局的成立是我国医政史上的一个创举,它集中人力物力对古典医籍进行的较为系统的校正和刊刻印行,对医学知识的传播作出了很大贡献。

哮证

证名。发作性痰鸣气急的疾患。简称哮。见《医学正传·哮喘》。由痰火内郁,风寒外束所致。《医宗必读》卷九:“别有哮证,似喘而非,呼吸有声,呀呷不已,良由痰火郁于内,风寒束于外,或因坐卧寒湿,或因酸咸过食,或因积火熏蒸,病根深久,难以卒除。”《症因脉治》卷二:“哮喘之症,短息倚肩,不能仰卧,伛偻伏坐,每发六七日,轻则三四日,或一月,或半月,起居失慎,则旧病复发。”其证喘急而喉中有痰如拉锯声,重证可见张口抬肩,目胀睛突,面色苍白,唇甲青紫,汗出似脱。反复发作,可致脏气虚衰,真元耗损。治宜培补脾肾。发作时宜祛邪,宣降肺气,涤痰平喘。虚实挟杂,扶正与祛邪并用。根据致病原因和临床表现的不同,分为冷哮、热哮、痰哮、食哮、肾哮等。参见喘鸣、喘喝、呷嗽、喘呼、哮吼条。

哮吼

病名。呼吸急促,喉中有哮吼之声,即哮证。见《万病回春·哮吼》。《医宗金鉴》卷四十一:“呼吸气出急促者,谓之喘急;若更喉中有声响者,谓之哮吼。”《古今医鉴》卷四十一:“呼吸气出急促者,谓之喘急;若更喉中有声响者,谓之哮吼。”《古今医鉴》卷四:“夫哮吼专主于痰,宜用吐法。亦有虚而不可吐者,此寒包热也。治法必用薄滋味,不可纯用寒凉,须常带表散。”方用定喘汤。参见哮证、齁喘条。

哮喘

病名。哮证与喘证的合称。哮,指呼吸气急而喉间痰鸣声。喘,指呼吸迫促。哮与喘在发作严重时均可见张口抬肩,不能平卧等症。哮常并见喘,而喘则未必见哮。《医学正传·哮喘》:“大抵哮以声响名,喘以气息言。夫喘促喉中如水鸡声者,谓之哮;气促而连属不能以息者,谓之喘。”哮喘证,一般有发作时,有间歇时。发作时则喘息气促或喉有痰声,间歇时则喘平,呼吸如常。哮喘危症多属难治,证见发汗如油,汗出如珠,抬肩撷肚,直视谵语,鼻扇口开,胸前高起,脉络散张,手足厥冷(《证治汇补·喘病章》)。参见哮证、喘证条。

哮拔

病证名。小儿哮喘证型之一。见《幼科金针》。又名咸哮、盐哮、醋哮。指食过多咸酸食物引发哮吼。肺乃轻清之脏,恶咸酸热毒,如饮食酸咸太过,易致痰湿结聚,一遇风寒,气郁痰壅而发哮喘。治宜分辨属冷属热,于处方中加入饴糖或砂糖等甘味药。

病名。呼吸急促,痰中痰鸣如水鸡声的病症。以膈内有壅塞之气,肺中有胶固之痰,复感风寒所致。《医学正传》卷二:“喘促喉中如水鸡声者,谓之哮。”《医宗必读》卷九:“哮音与喘相类,但不似喘。开口出气之多,而有牙呷之音,呷音口开,呀者口闭,开口闭口,尽有声音,呀呷二音,合成哮字。”《医略六书·杂病证治》卷二十二:“哮即痰鸣气喘之常发者,膈内有壅塞之气,肺中有胶固之痰,肺络又有风寒之感,三者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有冷哮、热哮之分,详见冷哮、热哮条。

孝思

唐(?)代医家。履贯欠详,尝着有《杂汤丸散方》五十七卷,已佚。

晓微

五代时后梁僧人。通医术,时梁太祖久病不愈,其溲甚浊,微治之有验,赐紫衣、师号。后太祖疾复,乃剥其服色,去其师号。

小嘴赤脉附睛障

病证名。见清·佚名《眼科统秘》。小嘴即小眦,即小眦赤脉传睛。详该条。

小眦漏

病证名。见《杂病·证治准绳》。《审视瑶函》卷四:“此症小眦之间生一漏,时流血水,其色鲜红。是病由心络而来,下焦火横行之疾,当于肾中补而抑之”。治宜清热祛风除湿,可选用白薇丸或泻湿汤加减;亦可用导赤散加减治疗。

小眦赤脉传睛

病证名。外眼角络脉红赤向黑睛侵袭的病证。见《银海精微》。又名小嘴赤脉附睛障。因小眦部属心,赤脉传睛之发多因心之虚火,或三焦壅热所致,证见外眦部白睛赤脉增多,并渐渐横过白睛向黑睛侵扰,多有痒痛时作时止。证治可参见赤脉传睛条。

小眦赤

证名。即外眼角部红赤者,《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小眦中生赤脉,渐渐冲眼,急宜早治,此三焦积热。”《秘传眼科龙木论》则认为:“小眦赤者,心之虚也。”内服外用宜按全身体征辨证论治。参见赤脉传睛条。

小眦

人体部位名。即目外眦。见《医贯》卷四。详见外眦条。

小炷灸

用较小艾炷灸治的方法。《备急千金要方》:“小弱,炷乃小作之。”

小竹

经穴别名。出《太平圣惠方》。即眉冲。见该条。

小周天

气功学术语。系一种功法名。指元气与元神相交,即所谓坎离交媾。《丹经指南·火候妙用法》:“坎离交媾为小周天。”又指真气流通周转于任督二脉的功法。《玄微心印·胎息第一》:“……后上前下,始为一转,谓之小周天。”其方法为:闭目静坐,鼻吸清气。鼓腹使元气降至下丹田,运气过肛门,逆督脉而上,历尾闾、夹脊、玉枕三关,至头顶百会穴,再经面部至舌与任脉相接,沿任脉而下,经上、中、下三丹田而气归下丹田,是为一循环,即为一小周天,复可按原径路循行。又指内丹术中的炼精化气阶段。参见炼精化气条。

小中风

病名。头晕眼花、跌仆不知人事而随即恢复者,不似中风之跌仆昏迷不醒、肢体瘫痪。以气血未败,故其证旋见旋止。本病与一过性脑缺血相似。

小中

病名。中风轻症。《杂病源流犀烛·中风源流》谓小中之证,风之中人较为轻浅,不至如脏腑血脉之甚,止及手足。治疗切不可用正风药深切治之,反引病向里,只须平和之剂调理。

小趾次趾

人体部位名。即足第四趾。又称次小趾。《灵枢·经筋》:“足少阳之筋,起于小趾次趾,上结外踝。”

小指爪纹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喉痹,刺手小指爪文中,出三大豆许血,逐左右刺,皆须慎酒面毒物。”《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列作经外穴,名小指爪纹。定位在手小指背侧,爪甲根部中点处。主治喉痹。刺出血。

小指尖

经外穴名。见《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详手足小指穴条。

小指次指

人体部位名。即手第四指。又称无名指、次小指。《灵枢·经脉》:“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

小指

人体结构名,指①手的第五指,即末指。《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

②足的第五趾,即末趾。《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从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