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书籍 > 《中医词典》x~y > (拼音X)第三篇

(拼音X)第三篇

雪口

病名。又名鹅口。据《咽喉经验秘传》载:“初生月内小儿,满口生疮,舌上生白屑如鹅口样,故名。此病多因胎热蕴于心脾二经所致。治宜清解胎毒,用银花、连翘、薄荷等漱口或外吹冰硼散等。参见鹅口疮、鹅口等条。

《学医随笔》

医论著作。清·顾淳庆撰于1821年。全书共分伤寒、温病、痢疾、霍乱、咽喉及胎产六篇,每篇先引古代医学文献中有关论述,继则阐明作者对该引文的学习心得和体会,其中提出了一些独到见解。本书并附民间简易方和救急方。现存1929年铅印本。

学医便读

医学歌赋。陆锦燧辑于1922年。本书辑录清代名医江涵敦、费伯雄、吴贞、薛承基等八家所编医学歌赋,包括脉诊、舌诊、伤寒辨证,药物及方剂等内容,供初学者习诵。现存初刻本。

穴名代号

用缩序号的方法作为经络腧穴的代称。一般以缩号的经名加上穴位的序号来表示。各国对经穴的排列次序略有出入。为此,我国受世界卫生组织的委托,制定了《针灸经穴标准化方案》,以求统一。

穴名

腧穴的名称。《千金要方》:“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穴名近于木者属肝;穴名近于神者属心;穴名近于金玉者属肺;穴名近于水者属肾。是以神之所藏,亦各有所属。穴名府者,神之所集;穴名门户者,神之所出入;穴名舍宅者,神之所安;穴名台者,神所游观。穴名所主,皆有所况,以推百方,度事皆然。”说明腧穴的命名都含有一定的意义。

穴空

腧穴。空、古与孔通,即孔穴。《素问·气府论》:“分之所在穴空。”见腧穴条。

穴会

腧穴。《素问·气穴论》:“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见腧穴条①。

穴道

腧穴。出《太平圣惠方》。见腧穴条①。

①指人体的穴位。《素问·气穴论》:“余闻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

②古人居住的穴室。《灵枢·贼风》:“今有其不离屏蔽,不出空穴之中。”

③量词。指穴位数目。《素问·气穴论》:“脏俞五十穴,府俞七十二穴。”

④穿。《外科大成》卷一:“夫用针者,譬之救火,火在屋下,必穴其顶。”

薛雪

清代医家(1661-1750年)。字生白,号一瓢、槐云道人、磨剑道人、牧牛老朽,江苏吴县人。初习诗文,并与名医叶燮交往甚密,后因母病而专心攻医,遂精于医。与同邑叶桂齐名。二人不睦,其居之屋室取名“扫叶山庄”。著作甚丰,精于湿热症。尝着《医经原旨》、《湿热条辨》、《扫叶庄医案》、《温疟论》及《日讲杂记》等。其后代亦多名医。

薛轩

宋代医家。字仲昂,里贯欠详,尝着《坤元足保》,现有抄本行于世。

《薛氏医案》

医学丛书。又名《薛氏医案二十四种》。明·薛己等撰,吴管辑。初刊于明·万历年间。本书系薛己及其父亲薛铠所撰集校注的医书24种合刊而成。其中薛己所撰有《内科摘要》、《外科发挥》、《外科心法》、《外科枢要》、《外科经验方》、《正体类要》、《口齿类要》、《疠疡机要》、《妇科撮要》。所注疏有王纶《明医杂着》,陈自明《外科精要》及《妇人大全良方》,陈文中《小儿痘疹方论》,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保婴金镜录》;所校者有滑寿《难经本义》,倪维德《元机启微》,陶华《痈疽神秘验方》,朱震亨《平治荟萃》,马宗素《伤寒钤法》,杜清碧《敖氏伤寒金镜录》。薛铠所集者有《保婴撮要》;所校者有徐彦纯《本草发挥》,滑寿《十四经发挥》,各详专条。此外本书还有《薛氏医案十六种》,《薛氏医案九种》等版本。

②指薛己内科医案。

薛氏湿热论歌诀

温病方歌,清·王泰材编。本书系将薛雪《湿热条辨》的方剂汇编成歌诀,并加注说明。既便于记诵,又可加深理解。现有《王旭高医书六种》本等。

薛仁本

清代医生。江苏上海县人,言行敦谨,医名噪于时。

薛铠

明代医家。字良武,江苏吴县人。精于医书,熟谙医理,曾以名医入征于太医院医士,后赠院使。所著有《保婴撮要》、并注名医医着《钱氏小儿直诀校注》、滑寿之《十四经发挥》等行于世。

薛景福

清代医家。字鹤山,号松庄,江苏吴县人。攻经史百家,精通医理,尝着《痘毒藏脾经说》、《痘出同时论》、《回澜录》、《葵菜预解痘毒说》等学术论文,刊于《吴医汇讲》行世。

薛己

明代医家(1487-1559年)。字新甫,号立斋,江苏吴县人。世医出身,其父薛铠为邑中名医,薛己受家学熏染,精于内、外、妇、儿诸科,名噪一时。尝先为太医院御医于南京,后入北京太医院,并官至奉政大夫、太医院使诸职。其学宗李杲脾胃之说,兼容各家之长,亦重肾阳、肾阴之调补真阳真阴,后天先天兼顾。著作甚丰,现存者有《内科摘要》、《女科撮要》、《外科枢要》、《外科经验方》、《疠疡机要》、《正体类要》、《本草约言》、《口齿类要》、《痘疹方论》及《薛氏医案》。其增补辑注他人之医着亦不少,如《名医杂着注》、《校注陈氏小儿痘疹方论》、《校注妇人良方》、《校注外科精要》、《校注钱氏小儿药证直诀》、《校补原机启微》等多种。

薛弘庆

唐代官员。又作薛宏庆,里贯欠详,于太和间尝任河中少尹期间,整理兵部尚书李绛传世方为《兵部手集方》,未见行世。

薛福辰

清代医家。字抚屏,江苏无锡人。尝治愈光绪孝钦皇后之疾而名噪一时,授左都御史。曾着《临证一得》、《医学发微》、《素问运气图说》,仅后一种有刊本行世。

薛承基

清代医家。字公望,号性天,江苏吴县人,世医出身。尝着《伤寒百症歌》,刊于《吴医汇讲》。另着《伤寒经证附余》,未见行世。

薛宝田

清代医家。字心震,江苏如皋人,其生平欠详,着有《北行日记》行世。

《薛案辨疏》

医案著作。明·薛己撰,钱临疏。本书将薛己医案中有关诊断、立论、用药等方面加以辨析、疏解,有助于读者领会薛案原意,了解薛氏学术思想和用药特点,开阔临诊治病的思路。本书收入《国医百家》丛书中。

碹根疳

病证名。指下疳生于尿道口旁者。出《医宗金鉴》卷六九。症见患处有棕眼小孔,孔内作痒,用手挤捻后可有少量脓液流出。证治可参见下疳条。

眴(xuàn,音眩)仆

病状名。指视物昏花,旋转难以站立,甚或跌仆。《素问·厥论》:“巨阳之厥,则肿首头重,足不能行,发为眴仆。”

眩转

病状名。视物昏花而旋转。《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木郁之发……甚则耳鸣眩转,目不识人,善暴僵仆。”

眩晕

病名。眩,视物黑暗不明、头觉昏乱;晕,感觉自身与周围景物旋转。两者并见,统称眩晕。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眩晕证治》。又称眩运、头旋眼花。《证治汇补·眩晕章》:“其状目暗,耳鸣,如立舟车之上,起则欲倒,不省人事。盖眩者言视物皆黑,晕者言视物皆转,二者兼有,方曰眩晕。”《医碥·眩晕》:“眩,惑乱也,从目从玄。玄,黑暗也,谓眼见黑暗也,虚人久蹲陡起,眼多黑暗是也;晕与运同,旋转也,所见之物皆旋转如飞,世谓之头旋是也。”因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或气血衰弱,脏腑阴阳失调等所致。《东医宝鉴·外形篇》:“眩晕,有风,有热,有痰,有气,有虚,有湿。”刘河间主风火,谓“风气甚,而头目眩运者,由风木旺,必是金衰不能制木,而木复生火。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搏,则为之旋转”(《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朱丹溪主痰,谓“无痰则不作眩”(《丹溪心法·头眩》)。张景岳主虚,谓“无虚不能作眩”(《景岳全书·杂证谟》)。根据病因、症状之不同,分为风晕、湿晕、痰晕、中暑眩晕、燥火眩晕、气郁眩晕、肝火眩晕、虚晕等条,辨证治疗详见各条。本证见于周围性及中枢性眩晕、耳源性眩晕、颅内血管性病变、药物中毒及晕动病等。

眩运

病证名。即眩晕。《医碥·眩晕》:“晕与运同;旋转也。所见之物,皆旋转如飞,世谓之头旋是也。”《顾氏医镜》卷十四:“眩晕者,目花黑暗旋倒也。其状头眩目闭,身转而聋,如立舟车之上。”详眩晕条。

眩仆

忽然头目眩晕而跌倒。《灵枢·卫气》:“用毫针……所治者,头痛眩仆。”

眩冒

证名。目眩头晕,甚至昏厥之证。眩,眼前发黑;冒,头觉昏蒙,甚至昏厥。出《素问·玉机真藏论》。《伤寒明理论·头眩》:“眩为眼黑”,“冒为蒙冒之冒,世谓之昏迷者是矣。”《医学入门》卷五:“头眩……或云眩晕,或云眩冒。眩言其黑,晕言其转,冒言其昏,一也。”见于颈椎病、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痉挛等病变引起的一过性脑缺血,或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参见眩晕条。

眩掉

证名。即掉眩。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详掉眩条。

证名。出《灵枢·卫气》。

①指眩晕。《丹溪心法·头眩》:“眩者,言其黑晕转旋,其状目闭眼暗,身转耳聋,如立舟船之上,起则欲倒。”《医学从众录·眩晕》:“眩,昏乱旋转也。”

②指眼前发黑,视物黑暗,《伤寒明理论·头眩》:“眩为眼黑。”《证治汇补·眩晕章》:“眩者言视物皆黑。”参见眩晕等条。

选穴法

根据病情选取有效穴位进行治疗的方法。又称取穴法。常用的有局部选穴法,邻近选穴法,远道选穴法,循经选穴法,异经选穴法,辨证选穴法,对症选穴法等。详见各条。

选饭

名词。见宋若昂《胎产珍庆集》。即恶阻。详该条。

璇玑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千金要方》作旋机。属任脉。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天突下1寸,一说在天突穴下1.6寸(《针灸大成》)。布有锁骨上神经前支及第一肋间神经前皮支,乳房内动、静脉的前穿支。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食道痉挛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漩浊

指小便浑浊。见《世医得效方·大方脉科》。即便浊。详见该条。

漩多

证名。出《世医得效方·大方脉杂医科》。又称小便利多、小便多。详见小便多条。

旋转屈伸法

中西医结合正骨八法之一。该法用于矫正骨折断端所形成的旋转成角畸形。具体方法为:如骨折发生旋转移位时,可将肢体之远折段绕着肢体的近折段按纵轴方向进行逆向旋转,使之复位;对一些近关节骨折所发生之移位,可将该点节屈曲或伸直,使之复位。

旋推法

推拿手法名。为推法的一种。用拇指指腹在穴位上作回旋移动,用力较轻,不带动皮肉筋脉。

旋台骨

骨名。又名玉柱骨、天柱骨、颈骨、大椎骨。即第四、五、六颈椎的合称。《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旋台骨,即头后颈骨三节也。”

旋螺翳

病名。出明·邓苑《一草亭目科全书》。也即旋螺突起。详见该条。

旋螺外障

病名。系指乌珠高而绽起如螺的疾病。《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旋螺外障,气轮之内乌珠色变青白,如螺蛳之壳,其色初青久黑,其形尖圆。”本病多由肝经积热亢极瘀血凝滞所致。”也即旋螺突起。详见该条。

旋螺突起

病名。系指乌珠高而绽起如螺的疾病。类今之角膜葡萄肿。见《张氏医通》卷八。一般由蟹睛结瘢而来,重者可致盲。又名旋螺尖起外障、翳如螺盖、旋螺翳、螺盖翳、旋螺外障。

旋螺突睛

病名。出《秘传眼科龙木论》。系指旋螺突起而睛珠亦显突出的疾病。参见旋螺突起条。

旋螺尖起外障

病名。出《秘传眼科龙木论》。系指黑睛中央高而绽起如螺蛳之形圆而尾尖的疾病。又名螺旋突起。详见该条。

旋螺风

病证名。见《普济方》。指小儿龟头红肿疼痛,多由风热湿毒郁结所致。治宜清热利湿,内服《证治准绳》通心饮(木通、连翘、瞿麦、栀子仁、黄芩、甘草),外用土牛膝、泽兰煎水洗。

旋胪泛起

病名。出《证治准绳·杂病》。系指风轮高耸而起的疾病。本病与旋螺突起之翳色青白、累及瞳神不同。

旋机

经穴别名。即璇玑。见该条。

旋耳疮

病名。系指发生于耳廓根部的湿疮。见《医宗金鉴》卷六十五。该病初发时可见耳根部皮肤潮红,继之渗出黄水,湿烂作痒,搔破则流血水,缠绵难愈。本病多见于小儿,系由于胆脾二经湿热上蒸或耳道流脓延及外耳所致。又名月蚀疮,月碹疮。即今之外耳湿疹。治宜清热除湿,方用龙胆泻肝汤,也可外用黄连、枯矾等份研末敷之。

悬钟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绝骨。属足少阳胆经。八会穴之髓会。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布有腓浅神经和胫前动、静脉分支。主治胸腹胀满,颈项强急,落枕,偏头痛,半身不遂,腰腿疼痛,脚气,及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悬雍肿

病名。系指悬雍垂肿胀的病症。又称悬痈肿。《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五:“若有伏热,上冲于咽喉,则热气乘于悬雍,故令或胀或肿也。”

悬雍垂

人体解剖名称。出《灵枢·忧恚无言》。系指口腔内软腭游离缘向下突出的部分。又名小舌、蒂丁、喉花、蒂中等。古人认为悬雍垂与声音有关。《灵枢·忧恚无言》:“悬雍垂声,言声之关也。”悬雍垂与舌腭弓、咽腭弓及扁桃体等共同组成喉关。

悬雍

脉象名。指浮取而大、稍按即小。《素问·大奇论》:“脉至如悬雍,悬雍者浮揣切之益大。”《素问识》云:“雍与瓮通,《广雅》‘瓶也’。盖取其大腹小口而形容浮揣切之益大之象也。”又据全元起本作“悬离”。注谓:“言脉与肉不相得也。”

悬痈肿

病名。系指悬雍垂肿胀疼痛的疾病。见《圣济总录》第一百二十三卷。即悬雍肿。详见该条。

悬痈

病名。

①系指生于上腭,形如紫李的肿物。多由火毒炽盛所致,治宜泻火解毒,消肿止痛,方用五味消毒饮加减。也即上腭痈,详见该条。

②系指会阴部脓肿。又称海底漏。详见海底漏条。

悬饮

病名。四饮之一。饮邪停留胁肋部而见咳唾引痛的病证。《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证见胁下胀满,咳嗽或唾涎时两胁引痛,甚则转身及呼吸均牵引作痛,或兼干呕、短气等。治腚攻逐水饮,方用十枣汤、三花神佑丸等。本证类似胸腔积液。参见痰饮、四饮条。

悬阳

提举阳气。《灵枢·九针十二原》:“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卫,神属勿去,知病存亡。”张景岳注:“凡刺之时必先举阳气为主,故曰悬阳。”

悬心

证名。因胃热所致。胃脘部悬空感。与嘈杂相近似。《灵枢·师传》:“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参见嘈杂条。

悬小

指脉如悬物(无根)之动,上下(寸、尺)皆无,是因心肾之气不足而致的脉象。《素问·通评虚实论》:“乳子而病热,脉悬小者何如?”(一说,指脉极小,异于平常的脉象。)

悬水

病名。即玄水。十水之一。《诸病源候论·水肿病诸候》:“悬水者,先从面肿至足,其根在胆。”参见玄水、十水条。

悬枢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医心方》名悬极俞。属督脉。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布有腰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腰动脉后支。主治腰痛,腹痛,泄泻,痢疾,脱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悬涩

搏动无根、往来艰涩之脉象,系胃气败亡之征。《素问·通评虚实论》:“肠澼之属,身不热……滑大者曰生,悬涩者曰死,以脏期之。”张志聪注:“悬涩者阳明之生气已脱,故死。”

悬泉

经穴别名。出《千金要方》。即中封。见该条。

悬球

病证名。系指上睑虚起若球,目不赤痛的病证。也即脾虚如球。详见该条。

悬起灸

艾条灸之一种。手持艾条悬于穴上施灸的方法。又分为温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三种。一般每次灸至皮肤温热潮红为度。详见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条。

悬蜞风

病名。系指上焦蕴热积热致使上腭肿胀,咽喉疼痛不利等的疾病。又名悬蜞、悬蜞虫毒风。《焦氏喉科枕秘》卷一论述本病原因为:“上焦蕴积热毒,风痰塞雍而起。”治宜清火解毒,消肿止痛。宜用三黄凉膈散加减。参见上腭痈、重痈、悬(疒其)风等各条。

悬蜞

病名。系指上腭肿垂、咽喉闭塞的疾病。见《咽喉脉证通论》。即悬蜞风。详见该条。

悬旗小舌

病名。系指发生于悬雍垂下端尖头处的血泡。《喉科指掌》卷六:“悬旗小舌,悬旗风生于小舌下尖垂,头变圆,粗如桂圆核大,红如樱桃。”本病的原因多为过食燥酒厚味,以致胃火郁蒸而发。也即悬旗风,参见该条。

悬旗风

病名。系指发生于悬雍垂上的血泡。见《喉科指掌》卷三。症见悬雍垂尖端变圆形似黄豆、红若樱桃。其病多由胃火郁积所致。治宜清热解毒。方用黄连解毒汤加减,也可外吹朱黄散等。参见悬旗小舌条。

悬癖

病名。胁下有癖气,起如弦索状,咳唾引痛者。《诸病源候论·癖病诸候》:“悬癖者,谓癖气在胁肋之间,弦亘而起,咳唾则引胁下悬痛,所以谓之悬癖。”

悬命

①维系生命。《素问·宝命全角论》:“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王冰注:“命惟天赋,故悬于天。”

②经外穴名。出《千金要方》。别名鬼禄。在上唇系带之中点处。主治癫狂,昏迷谵语,小儿惊痫等。直刺0.1-0.2寸。

悬颅

经穴名。出《灵枢·寒热病》。属足少阳胆经。手足少阳、阳明三脉交会。在头部鬓发上,当头维与曲鬓弧形连线的中点处。布有耳颞神经颞支和颞浅动、静脉顶支。主治偏头痛,目外眦痛,齿痛,面肿,鼻鼽衄等。沿皮刺0.3-0.5寸。艾条灸5-10分钟。

悬厘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手足少阳、阳明之会。在头部鬓发上,当头维与曲鬓弧形连线的上四分之三与下四分之一交点处。布有耳颞神经颞支和颞浅动、静脉顶支。主治偏头痛,耳鸣,癫痫,目外眦痛,齿痛,及三叉神经痛等。沿皮刺0.3-0.5寸。艾条灸5-10分钟。

悬绝

脉象名。系一种危重病脉象。指某脏之脉与其它脏之脉明显差异。如“肝至悬绝”,即指肝的真脏脉独见,而异于他脏之脉。一说“悬”为忽有忽无,断续而见。“绝”指脉动欲绝,良久一动。《素问·阴阳别论》:“凡持真脏脉者,肝至悬绝急十八日死。”

悬浆

经穴别名。出《针灸资生经》。即承浆。参见该条。

悬极俞

经穴别名。即悬枢。见该条。

悬疔

病名。系指悬雍垂肿胀之疾病。《焦氏喉科枕秘》卷一:“蒂丁肿,后号悬疔。”

悬丁

病名。系指悬雍垂卒然肿大,红紫疼痛,吞咽不利的疾病。见《焦氏喉科枕秘》卷一。其病因多因过食膏粱厚味,外感风热而致火毒上冲所致。治宜疏风清热解毒。方用凉膈散等加减。

悬胆痔

病名。指痔疮合并肛漏者。见《外科大成》卷二。有:“生于脏内,悬于肛外,时流脓水,便痛出血。”该病相当于内痔,混合痔并发肛漏者。证治可参见各条。

悬(疒其)风

病名。系指牙龈肿胀的疾病。《喉风论》卷下:“此症生于牙床,初起生痰红肿,如蜒蚰状,以渐而长。”根据发于牙床内外之不同,此病又分为内悬(疒其)风和外悬(疒其)风。本病多由阳明胃火上灼所致。治宜清胃消肿解毒,方用清胃散、五味消毒饮加减。

悬(疒其)虫毒风

病名。系指上腭肿胀疼痛的疾病。见《奇效良方》卷六十一。《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上腭肿,汤水难入,形肿如鸡卵。”详见悬蜞风条。

痃气

病名。痃的别称。见《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九。详见痃条。

痃癖

病名。脐腹偏侧或胁肋部时有筋脉攻撑急痛的病症。见《外台秘要》卷十二。因气血不和,经络阻滞,食积寒凝所致。《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九:“夫痃癖者,本因邪冷之气积聚而生也。痃者,在腹内近脐左右,各有一条筋脉急痛,大者如臂,次者如指,因气而成,如弦之状,名曰痃气也;癖者,侧在两肋间,有时而僻,故曰癖。夫痃之与癖,名号虽殊,针石汤丸主疗无别。此皆阴阳不和,经络否隔,饮食停滞,不得宣疏,邪冷之气,搏结不散,故曰痃癖也。”治宜活血理气。散积破结,用桃仁丸、槟榔子丸、半夏汤等方。若冷则痛发,宜祛寒散结,用葱白散,再服鸡鸣丸;若胁腹作痛,肝脾失和,宜疏肝和脾,祛瘀散结用木香顺气散去苍术,加郁金、延胡。参见癖、痃等条。

痃(xuán,音玄)

病名。亦称痃气。

①腹部两侧筋脉杠起急痛的疾患。由气滞血瘀,食滞寒凝,痰火互结所致。《太平圣惠方·治痃癖诸方》:“痃者,在腹内近脐左右,各有一条筋脉急痛,大者如臂,次者如指,因气而成,如弦之状,名曰痃气也。”《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症瘕痃癖痞源流》:“痃者,悬也,悬于腹内,近脐左右各有一条筋脉杠起,大者如臂如筒,小者如指如笔管如弦。其原皆由阴阳之气不和,常多郁塞,又时忿怒,动气偏胜,或适当饮食,与气缠裹,适受寒冷,与气停留,且忿怒则肝火盛,而血随气结,痰亦缘火相附而升,遂合并而成形质,悬于脐之左右,故名曰痃。”治宜开郁散结,化痰祛瘀,用麝香丸、积块丸、三棱散等方。

②皮肉间的积块。《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痃者,外结募原、肌肉之间。”《罗氏会约医镜》卷八:“痃者,因气滞为积,其皮厚,在肌肉之间,有可见者也。治宜理气补气,待正气旺,用艾炷之。”参见痞块、癖等条。

玄俗

西汉医生。河间(今属河北)人。《历代名医蒙术》载其常食巴豆等品,并卖药于市,云能治百病。尝以药于市上治患者,下“蛇”(当指肠寄生虫)十余条。

玄水

病名。水肿先从头面起,渐及至足。一名悬水。《中藏经·论水肿脉证生死候》:“玄水者,其根起于胆,其状先从头面起,肿而至足者,是也。”常兼见头眩头痛、身虚热、大小便涩少等症。治用中军候黑丸、葶苈散等方。

玄牝

气功名词。出《老子·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具体所指其说非一,有天与地、鼻与口、上与下、父精与母血和肾、元神、黄庭中丹田、心之左右二窍等诸说。又有认为即玄关一窍,《悟真直指》:“谷神之动静,即玄牝之门也。这个门在人身为四大不着之处,天地之正中,虚悬一穴,开阖有时,动静自然,号之曰玄关一窍,又号之曰众妙之门。”参见“玄关一窍”条。

玄冥

气功术语。肾神名。《黄庭内景经·心神章》:“肾神玄冥字育婴。”又为丹田之异名。

玄门

解剖名称。鼻之别名。《东医宝鉴》卷二:“鼻通天气,曰玄门。”唐时,玄字避讳改元,也作元门。

玄关一窍

气功内丹术术语。又称玄关、玄窍。多种含意,约略可分为两类。一类认为窍在身中有具体部位所指,为内丹家最为玄要之关窍,所谓“玄窍开时窍窍开。”而其部位所在,又有炁穴“祖窍”、中丹田、上丹田、下丹田、位置不定等诸说。另一类认识以元神或炼养时虚极静笃、元神显露、元炁元精亦随其发动之机的景像立论。《真诠》引张伯端:“盖虚极静笃,无复我身,但觉杳杳冥冥,与天地合一,而神气酝酿于中,乃修炼之最妙处,故谓之玄关一窍。”玄关一窍是宋元以来内丹诸家所强调的一大秘要,其说亦颇玄奥。

玄府

解剖结构名。见《素问·调经论》。又名元府。即汗孔。以其细微幽玄不可见,或汗液色玄,从孔而出,故名。

喧暑郁燠

指暑热熏蒸。《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其运热,其化喧暑郁燠,其变炎烈沸腾,其病热郁。”

宣通水道

治疗学术语。指宣肺气而利水湿的方法。《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肺为水之上源,具有宣发水气和通调水道的功能。肺气不宣,水道不利,可出现咳嗽气喘,水肿,小便不利,胸腹胀满,脉浮滑等症,宜用麻黄、苏叶、浮萍、茯苓皮、杏仁、桑白皮等药。

宣窍

治疗学名词。

①宣通口、鼻、咽喉等窍道的治法。如湿浊闭塞鼻窍,浊涕下流,可用苍耳散宣通鼻窍。

②同开窍。用化痰药或芳香药宣通痰浊阻塞心窍及邪陷心包的治法。症见神志不清,言语蹇涩,痰涎壅盛等,宜礞石滚痰丸、导痰汤、至宝丹、苏合香丸等。

宣露

肾疳五证之一。出《小儿药证直诀》。详牙疳条。

宣可去壅

治疗学名词。指宣散之剂可以治疗壅塞之证。《汤液本草》卷上:“宣可以去壅,姜、橘之属是也。”如胸中胀闷、呕吐、恶心,痰多色白等症,可用二陈汤燥湿化痰,理气散郁。

宣剂

方剂学名词。十剂之一。具有开郁除塞作用的方剂。主要由宣开散郁药物组成。如气郁用香附、枳实、桔梗开之;火郁用山栀、青黛散之;湿郁用苍术、厚朴升之,甚则用风药胜之;痰郁用南星、橘皮化之,甚则瓜蒂、藜芦涌之;血郁用桃仁、红花行之;食郁用山楂、神曲消之。皆属宣剂范围。《沈氏尊生书·要药分剂》:“徐之才曰:宣可去壅,生姜、橘此之属也。王好古曰: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皆宣也。”

宣化廓

眼之八廓名称之一。脏属肾而络通膀胱,故取其气化之名而命曰宣化廓。详参八廓条。

宣肺化痰

治疗学术语。化痰法之一。治疗外感风寒,痰涎壅肺的方法。症见胸闷,鼻塞喉痒,咳嗽痰多,舌苔薄白等,由风寒外束,肺气不宣所致。用麻黄、蝉衣、杏仁、桔梗、辛夷、白芥子、皂荚等宣肺化痰,方如华盖散。

宣肺

治疗学名词。又称宣白。指宣通肺气的方法。肺主宣散,肺气不宣则表现为咳嗽气喘,痰多胸闷。宜用麻黄、北杏仁、桔梗、紫菀、紫苏之类宣通肺气,化痰止咳。

宣成公

唐代医家。履贯欠详。撰《太和济要方》五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