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书籍 > 《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胃癌与癌前病变的关系分析

胃癌与癌前病变的关系分析

为研究肠上皮化生(IM)及不典型增生(ATP)与胃癌的关系,作者分析证实了近10年的病理活检资料,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本组材料为我院1983年~1993年常规病理活检资料完整、内镜采取的胃粘膜组织及外科手术中胃大部切除标本368例。观察取材部位主要是胃窦部大弯、小弯,胃体部大弯、小弯以及窦部的前壁、后壁,胃体部前壁、后壁等。每例取材1~8块,以体积分数为10福尔马林液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常规染色。

2 结果

IM51.9%(189/368),ATP20.2%(79/386)。IM在胃溃疡发病率为55.9%,在胃癌为58.5%,两种疾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高分化腺癌和低分化腺癌的发病率分别为67.6%和50.9%,经统计学处理,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ATP在胃溃疡病中发生率为17.6%,在胃癌中37.8%,两者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别(P<0.01),在高分化胃腺癌和低分化胃腺癌的发生率分别为53%和24.5%,两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1)。在非癌非溃疡的其它胃部疾病的胃粘膜中,IM占29.6%,ATP占12.2%,其中胃炎中占10.5%,IM,ATP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胃溃疡病及胃癌。IM,ATP等胃的良性病变中,男女之比约为5:1。并随年龄增加而检出率亦增高,其发病的高峰年龄组为40岁~59岁,与胃癌发病年龄一致。IM,ATP病变部位的分布,以窦小弯所占比例较大,胃体部病变检出率较低且程度轻。可见,胃的良性病变以胃窦部的检出率最高,病变的程度也最重,尤其是胃窦小弯部,与癌的病变部位分布一致。

3 讨论

近几年来认为,幽门螺杆菌(简称Hp)的感染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病及胃癌发生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自1983年Warren和Marshall在胃炎病人胃窦粘膜活检标本中发现并培养出幽门螺杆菌后,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人体感染了Hp后,在遭到外界不利因素作用或内环境紊乱时,胃粘膜组织发生了病变。原来桔红色泽丧失,代以灰色灰绿色,粘膜水肿或厚薄不均,缺乏完整性光滑性,出现粘膜表面粗糙或凹凸不平。透镜电镜下发现,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胃粘膜活检标本的病理变化,粘膜上皮及腺上皮细胞普遍低矮,细胞间隙增宽,排列不整,腺腔扩大,腺管萎缩,分泌颗粒减少,间质水肿伴有淋巴细胞、粒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少数间质出血等变化。有时局限性组织再生过程占优势,则可发生息肉,病变严重时,胃粘膜形态与小肠相似(肠化)。所以,病理诊断的根据,以胃固有膜腺体萎缩为主,伴有IM,炎细胞浸润,淋巴滤泡形成,粘膜内纤维组织增生或腺体异型增生等。

为了研究IM与胃癌的关系,不少专家对IM的粘液和酶组织化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可把IM区别为完全型和不完全型两类。前者分化成熟,特点与小肠接近,称为小肠型,癌变机会不多,大多数属此型,后者分化不成熟,含有结肠杯状细胞内也具有的硫酸粘液,与胃癌关系密切称为大肠型,仅有少数属此型。从胃粘膜上皮IM的检出率及其发生部位看,IM与胃癌的关系,究竟是肿瘤起源于IM,还是IM系胃癌发生过程中的伴随病变?目前尚不够完全明了,董聿明等报告大肠型肠化在肠型胃癌中发生率高,范围广、程度重,胃癌与肠化呈一致性分布,占80.5%。王学诚等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IM与肠型ATP、肠型胃癌细胞超微结构具有相似性。多数学者均发现IM移行至癌的表现。本组病例IM从病变的程度、病变的部位分布及年龄组分布情况来看,也与胃癌的分布一致,支持胃癌起源于IM的观点。

根据本组材料所见,胃粘膜上皮ATP,并存于消化性溃疡、胃炎等病变中。它不是一种独立存在的临床病种,而是一种病理组织学的改变。ATP的性质,Elster认为是一种不可逆的病变,最终肯定都要发展成为胃癌。但Ochlert报告46例重度ATP,仅4例发生癌变,占8.7%。即使是重度ATP,50%以上的病例是可逆的,30%以上的病例多年没有变化。张齐联等报告4210例胃粘膜组织活检中有213例有不同程度的ATP,轻度者多属炎性增生,及溃疡、糜烂旁再生腺体。中度、重度包括癌前病变及虽有较明显异型性,但属长期无进展的良性病变,其中1例随访3年后发生癌变。

从上述分析可见,胃粘膜上皮ATP,与胃癌的发病率似乎有平行关系,且ATP的病变部位分布,年龄组分布,与胃癌的颁布较接近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