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胃
人体胃的容量是可变的,基础条件下可容纳200-300ml,但能增大至1-1.5L。胃有5个主要作用:
1 贮存食物。
2 混合并研磨食物。
3 化学分解食物。
4 杀灭食入的微生物。
5 控制胃内容物排空至十二指肠。
胃可分为几个部分(图1.9):
·贲门将胃和食管相连接
·胃底是胃体的上部分,位于左侧膈肌的下方。胃底接受摄入的食物,也是主要的食物贮存器
·胃体是胃的最大部分,和胃底一样分泌盐酸和胃蛋白酶。胃的起搏区位于胃体大弯处,引起胃蠕动的电冲动就是发自此点
图1.9胃及其不同部位划分。
·胃窦可产生胃泌素。此处没有酸分泌(HC1),但胃泌素分泌后,吸收进入血中并刺激胃体壁细胞产生胃酸。胃窦也是将固体食物颗粒在排入十二指肠前磨碎的最主要部位。
·幽门是胃和十二指肠之间的括约肌,控制食物排空进入十二指肠,也抑制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
胃壁结构组成
粘膜
粘膜由柱状上皮组成,为纵行皱褶,称为皱襞(图1.10)。这种结构大大增加了胃粘膜的表面积,并因此增加了胃内容物与胃壁的接触面积。
消化液由被覆于几乎全部胃体内表面的胃腺所分泌(图1.11)。胃腺的组成如下:
·粘液细胞产生粘液层保护胃体,以免被胃液消化
·壁细胞产生HCl以及内因子
·主细胞产生胃蛋白酶。
胃腺管终末端的微小凹陷称为胃小凹。
图1.10胃粘膜形成的胃皱襞示意图。
图1.11胃腺。
图1.12胃壁结构。
肌层(图1.12)
胃的肌层不同于其他部位的消化道肌层结构。它由平滑肌细胞组成三个不同的肌层。每层肌纤维按不同方向排列:纵行、环行,以及额外的内斜肌层(图1.13)。
图1.13胃肌层三层结构:纵肌层、环骨层、和内斜肌层。
胃的肌层结构有助于食物得到充分的研磨和混合。在摄入食物时斜行肌能使胃很容易地产生容受性舒张,这一状态对于胃的贮存是必要的。而在贲门和幽门括约肌,是环行定向的平滑肌纤维起主导作用,利于括约肌的活动。
外层
浆膜形成胃的外层与腹膜相连,而在大弯、小弯处与大网膜相连。
神经支配
胃的外来神经支配是自主的。
·副交感神经系统通过迷走神经(图1.14)主要刺激平滑肌运动,增加动力并促进肠液分泌。而胃底在摄食时,迷走神经的活动使其产生容受性舒张
·交感神经系统起相反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减少胆硷能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或是直接作用于平滑肌细胞而抑制平滑肌的活动。
胃的内在神经支配是ENS提供的,包括肠肌间神经丛和粘膜下神经丛。
图1.14迷走神经。
消化道也分泌许多不同的激素控制胃运动(见表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