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寒第一

《巢氏病源》小儿胎寒候∶小儿在胎时,其母将养、取冷过度,冷气入胞,伤儿肠胃。故小儿生之后,冷气犹在肠胃之间。其状∶儿肠胃冷,不能消乳哺,或腹胀,或时谷利,令儿颜色青 ,时啼者,是胎寒痛也。

《千金翼》论∶儿生有胎寒,则当腹痛,痛者 啼,时时吐 ;或腹中如鸡子黄者,按之如水声便没,没已复出,此无所苦尔。宜早服当归丸(方见 啼门,《千金方》同、)黄 散即愈。(方阙。)

茅先生有小儿初生下一日胎寒候∶口舌冷,腹虚鸣,面脸青色,吃乳有妨。此形候本因受胎六个月日母有疾,被伏热往来,牙儿胎中饮热血,故受胎疾之病。治者,先以朱砂膏(方见惊门中)奶上吮下,然后用镇心丸(方见一切惊门)磨与相夹用之,一日下四服。至晚有红涎通利,即下匀气散(方见胃气不和门中)二服,治之即愈。如见都不进奶及肚膨胀,手握拳,目微视,面黑色,死候不治。(此茅先生一证用凉药,为母伏热往来,儿饮热血后。茅先生歌中却云∶风邪夹冷。《巢氏病源》始云∶母取冷过度,冷气入胞。又云∶儿肠胃冷,不能消乳。《巢氏病源》与茅先生有不同处,宜审处之。)

《慧眼观证》∶凡生下中胞寒,其候本因受胎六、七个月,母有疾,被寒热往来或伤冷毒,儿在胎中饮血,故受胎积,所以生下口冷,腹胀。以大惊丸(方见一切惊门中)

研与牙儿吃,及参苓散(方见胃气不和门中)服之养其气。

茅先生有小儿中胎寒歌∶

人中鼻下有青色,乳见难消痢色同。衣薄中寒如是此,风邪夹冷上来攻。

《圣惠》治小儿胎寒,聚唾弄舌, 啼,反张,怒惊。当归散方

当归(锉,微炒) 细辛 黄 黄芩 龙骨(细研) 桂心 赤芍药(一两半)

上件药捣,罗为散。每服以乳汁调下一字,日三服。更看儿大小,以意加减服之妙。

《婴孺》治少小大便青,不欲食,皆是胎寒。当归丸方

当归 人参 芍药 芎(各三分) 甘草(四分)

上为末,乳汁和。先食服麻子大一丸,日进三服。未知,稍加之。

《婴孺》治少小胎寒,大人虚冷,内或有实,不可吐下。虚冷,服矾石丸方

上用马齿、矾石烧汁尽,为末,枣膏丸。大人服梧桐子大二丸,小儿以意减之。心腹中温暖为度。有实,实去∶无实,下自断。神良。

《婴孺》治少小胎寒腹痛,大便青。芎丸方

芎 麝香 芍药 当归(各二分) 黄 虫(各三分,炒) 牛黄(一分)

上为末,蜜丸。二、三日儿,胡豆大一丸。不知,稍加之。一方有甘草,无人参。

《婴孺》治小儿胎寒,腹中 痛。黄 汤方

黄 黄芩 芍药(各六分) 当归(二分) 甘草 芎(各四分) 生姜(八分)

上以水五升,煮一升五合,去滓。百日儿半合,分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