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书籍 > 《中医词典》r~s > (拼音S)第三篇

(拼音S)第三篇

双躯

名词。出《脉经》卷九。即双胎。详该条。

双目睛通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其病因有:

①幼患目珠偏斜,视亦不正,至长不能愈者。

②因脆嫩之时,目病风热,攻损脑筋急缩者;③因惊风天吊带转筋络,失于治,风热遂凝滞经络而定者;④因小儿眠之牖下亮处,侧视久之,遂致筋脉滞定而偏者。临床上应仔细审证求因,辨证施治。参见目偏视条。

双龙摆尾

小儿推拿方法名。又名二龙摆尾。文献记载操作方法有多种。

①左手屈按小儿中指、无名指,右手摇其食、小二指。见《小儿推拿秘诀·手上推拿法》。

②右手拿小儿食指,左手拿小指,往下摇拽。

③左手托小儿斗肘,右手拿其食、小指扭摇,以上二法见《幼科推拿秘书·十三大手法推拿注释》。治大便秘结,小便不利。

双活鹅

病名。见《咽喉经验秘传》。即双乳蛾。见该条。

双喉痈

病名。《咽喉经验秘传》认为:此症因心肺停受郁热,风痰上越脏腑。须要看其他位,在上者为元痈;在中者为热痈;在两边者为双喉痈;在下者为页育也。要识得标本,然后治其有余不足。详见各该条。

双喉痹

病名。多由肺胃积热复感风毒所致。见《喉科秘旨》卷上:生于上腭关内,两边形如榄核,痛而难食。面赤腮肿,甚或肿连项外,脉洪大。治宜疏风清热、解毒。用银翘散、清咽散等加减。或可针刺少商等穴;或针刺患部泻脓,外吹冰硼散之类。

双喉闭

病名。指喉痹症之发于双侧者。见《古今医鉴》卷九。即喉闭。见该条。

双凤展翅

小儿推拿方法名。出《小儿推拿广意》。用双手食、中二指分别挟持小儿的两耳尖往上提拉,有退热除痰、祛寒、截疟等作用。用于治疗肺经受寒之证。

双蛾风

病名。系指两侧喉核肿起,色红疼痛者。《疮疡经验全书》卷一认为:此症喉间两侧渐肿起,两边如豆大且疼痛。《奇效良方》卷六十一:“双蛾风,生两个在喉关两边,亦圆如小箸头大。”即双乳蛾。详该条。

双蛾

病名。见《景岳全书》卷二十八:“盖肿于咽之两边者,为双蛾。”即双乳蛾。详该条。

双鹅风

病名。见《重楼玉钥》卷上。系指喉间红肿似疖毒两枚,而生在两边者,是为双鹅。即双乳蛾。详该条。

双鹅

病名。见《张氏医通》卷八。系指肿于喉两旁的乳鹅,名为双鹅。即双乳鹅。详该条。

双缠症

病名。《喉舌备要》:“此症发时喉内四周红肿,在腣中左右有白膜、黄膜两片屈曲相缠,缠上者轻,缠下者重。”本病多由肝肺阴毒上乘所致。治时不可大清。宜用柑橘汤加减,或黄连温胆汤、粘子解毒汤等加减。参见缠喉风条。

双缠喉风

病名。系指缠喉风之发于双侧者。症状多重。详缠喉风条。

双缠风

病名。《喉科秘诀》卷下:“初起耳下一边肿大,或两边肿,连颈下俱肿痛,身作寒热。”本病多因风热上攻所致。治宜疏风清热,消肿解毒。用普济消毒饮、防风通圣散等加减。

腨踵

人体部位名。指小腿肚与足跟之间。《素问·刺腰痛篇》:“刺厥阴之脉,在腨踵鱼腹之外,循之累累然。”王冰注:“腨肿者,言脉在腨外侧,下当足跟也。”

腨下间

指小腿肚下分肉间。《素问·刺腰痛篇》:“刺阳维之脉,脉与太阳合腨下间。”

腨肠

①指承筋穴。《素问·刺禁论》:“刺腨肠内陷为肿。”马莳注:“腨肠,足鱼腹中承筋穴。”

②即腓肠,小腿肚。《灵枢·本输》:“太阳之别也,上踝五寸,别入贯腨肠,出于委阳。”马莳注:“腨腓,即足腹也。”

腨(shuàn,音涮)

又称“腓”,小腿肚。《素问·脏气法时论》:“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尻阴股膝髀腨胻足皆痛。”《灵枢·寒热篇》:“腓者,腨也。”

蟀谷

经穴别名。见《外台秘要》。即率骨。见该条。

衰者补之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则。即对虚弱的病证当用补益法治疗。《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治诸胜复,寒者热之……衰者补之,强者泄之。”

㈠(shuāi,音摔)衰老;虚弱。《灵枢·本脏》:“有独尽天寿而无邪僻之病,百年不衰,虽犯风雨卒寒大暑,犹有弗能害也。”《素问·上古天真论》:“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㈡(cuī,音崔)

①减退,减少。《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素问·风论》:“其寒也则衰食饮,其热也则消肌肉。”

②使衰,使减退。引申为祛除;驱逐。《灵枢·寿夭刚柔》:“病九日者三刺而已。病一月者,十刺而已。多少远近,以此衰之。”《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

衰(cuī,音崔)之以属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则。根据病气属性治疗,使病邪消退。《素问·至真要大论》:“寒热温凉,衰之以属。”

漱水不欲咽

病状名。指病人口燥咽干,只想用水漱口,而不欲咽下。常见于热性病热入营血或瘀血内阻的病证。《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

漱经

病证名。张蕃之《生生要旨》:“妊娠阴阳失和,胎气不安,以致腹中作痛,时有漏下,俗名漏胎,又名漱经。宜名漱经。宜胶艾汤主之。”详胎漏条。

漱涤

治疗学术语,又称含漱。用含漱药物来清洁口腔咽喉患部的方法。多用于清热解毒,祛腐除脓等。

《腧穴折中》

针灸著作。二卷。日本·安井元越撰。刊于1764年。1937年上海医界春秋社影印。原书用汉文写成。书中考证《内经》以及其他有关针灸经络的中国古医书,系统介绍经穴位置并附以“师说”及按语,颇多独到的见解。

腧穴压痛点

内脏或某一组织器官有病,可与相应的体表输穴上产生压痛或感觉异常,按诊或针灸这些压痛点,可以诊断和治疗有关脏器的疾病。如肝、胆痛压肝俞、胆俞,牙痛压颊车等。此即《灵枢·经筋》所谓“以痛为输”的道理。

腧穴

腧,通输、俞。有输注的含义;穴,指空隙。

①泛指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部位,是针灸治疗的刺激点,又是某些病痛的反应点。文献中还有气穴、孔穴、骨空、穴位、穴道等不同名称。腧穴通过经络与脏腑密切相关,能反应各脏腑的生理或病理变化,通过针灸、按摩等刺激,能够调动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调节机体的虚实状态,以防治疾病。有的还可用作辅助诊断。腧穴分经穴、经外穴,以及无具体名称和固定位置,而以压痛或其他反应定取的阿是穴等三大类。详见各该条。

②指五输穴中的腧穴。《灵枢·九针十二原》:“所注为腧。”

③指五脏的背腧穴,《灵枢·背腧》:“愿闻五脏之腧。”

①泛指腧穴。《灵枢·九针十二原》:“血脉者,在腧横居。视之独澄,切切独坚。”《灵枢·背腧》:“愿闻五脏之腧,出于背者。”

②专指“腧穴”,即井、荥、腧、经、合“五输穴”之“腧”。《灵枢·四时气》:“秋取经腧,邪在府,取之合,各取井荥,必深以留之。”《灵枢·本输》:“太溪,内踝之后,跟骨之上,陷中者也,为腧。”

数月行经

病证名。见《叶氏女科证治》。指女子月经周期在三个月以上且不规则者。多因痰湿、脾虚、肾虚所致。痰湿者,多见形体肥盛,带下量多粘稠,胸闷纳呆等,治以六君子汤加苍术、香附,兼服苍附导痰丸;若脾胃虚弱,后天生化之源不足,气血亏虚者,症见数月经行一次,形体消瘦,面白无华,头晕心悸等,治以十全大补汤;肾虚者,兼见腰酸膝软、尿清便溏等,治以健脾益肾,方用助仙丹(茯苓、白术、白芍、陈皮、山药、菟丝子、杜仲、甘草)。

数失子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九。即滑胎。详该条。

数欠

证名。指频繁地打呵欠。又名善欠。《素问·宣明五气》:“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灵枢·口问》:“阳者主上,阴者主下。故阴气积于下,阳气未尽,阳引而上,阴引而下,阴阳相引,故数欠。”《张氏医通》卷九:“然必由少阴经气下郁,不能上走阳明,胃气因之不舒而频频数欠。以泄其气,舒其经。”须予注意的是,在正常情况下,疲倦、少眠者可有数欠,但在稍事休息、睡眠后即可缓解。

数脉

脉象名。脉来急速,一息五至以上。《脉经》:“数脉来去促急。”主热证。数而有力为实热;数而无力为虚热。

数堕胎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一。即滑胎。详该条。

数动一代

脉学术语。指①脉搏跳动数次歇止一次。《灵枢·根结》:“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不满十动一代者,五脏无气。”

②数脉而有歇止。《素问·脉要精微论》:“数动一代者,病在阳之脉也。”

㈠(shù,音树)

①几;不只一个。《素问·刺热篇》:“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

②次数,针刺数目。引伸有限度之意。《素问·刺腰痛篇》:“刺腰尻交者,两髁胂上,以月生死为痏数。”《灵枢·经筋》:“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

③犹言方法、法则。《素问·缪刺论》:“凡刺之数,先视其经脉,切而从之。”《素问·疏五过论》:“循经守数,按循医事,为万民副。”

④指五行生成之数。《素问·金匮真言论》:“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其音角,其数八。”《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太过者,其数成,不足者,其数生。”

⑤犹言规律或定数。《灵枢·五音五味》:“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多气少血。”《灵枢·阴阳系日月》:“今乃以甲为左手之少阴,不合于数何也?”《素问·天元纪大论》:“上下周纪,其有数乎?”

⑥活用为动词。指“合于数”,与其数相合。《灵枢·玉版》:“夫子之言针甚骏,以配天地,上数天文,下度地纪。”

㈡(shǔ,音暑)

①计算,计点。《灵枢·根结》:“持其脉口,数其至也。”《素问·阴阳离合论》:“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

②一一了解,清楚明白。《灵枢·百病始生》:“黄帝曰:‘余固不能数,故问先师’。”

⑶(shuò,音硕)

①屡次,频繁。《素问·刺热篇》:“肾热病者,先腰痛(骨行)酸,苦渴数饮身热。”《灵枢·热病》:“热病数惊,瘛疭而狂,取之脉。”

②指“数脉”,搏动急促之脉。与迟脉相对。《素问·阴阳别论》:“脉有阴阳……迟者为阴,数者为阳。”

③多,《素问·风论》:“风者,善行而数变。”

竖弦

疝之俗称。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七。参见疝条。

竖鹅

病名。即乳蛾。详横鹅条。

《述古斋幼科新书三种》

医学丛书。清·张振鋆辑。刊于1889年。内容为《厘正按摩要术》、《鬻婴提要说》(不着撰人)、《痧喉正义》。现存多种清刻本。

束胎

治疗学名词。指入月前一个月服药使胎儿紧束,易于生产。《女科指掌》:“束胎者,谓约束其胎,而不能纵横,使易产也,古方束胎丸(白术、云苓、黄芩、陈皮)主之。”

束脉

人体部位名。指青筋聚束之处,相当于地机穴。属足太阴脾经之郄穴。位于膝内侧下五寸,辅骨之下陷中。《素问·刺腰痛》:“刺散脉,在膝前骨肉分间,络外廉束脉,为三痏。”

束骨

①骨骼部位名。相当第五跖趾关节部分。《释骨》:“小指(趾)本节后曰束骨。”

②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太阳膀胱经。输(木)穴。在足外侧,足小趾本节(第5跖趾关节)的后方,赤白肉际处。布有第四跖底总神经及足背外侧皮神经,第四趾底总动、静脉。主治头痛,目眩,项强,癫狂,痫,腰背痛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③腕骨的别名。

①约束。《素问·痿论》:“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

②聚拢,概括。《灵枢·外揣》:“余知其合于天道人事四时之变也,然余愿杂之毫毛,浑束为一,可乎?”

③估量单位。古方及民间验方中对某些蔓茎类药物的计量法。通常以拳握量之,并切去其端超出部分为一束,如茅根、苇茎等。现今方剂已改用重量单位计量。

术数

养生学术语。调养、锻炼身体的方法。《素问·上古天真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张隐庵注:“术数者,调养精气之法也。”

《鼠疫约编》

鼠疫专着。清·郑肖岩辑。书成于1901年。本书是在《鼠疫汇编》(清·吴子存撰,原名《治鼠疫法》,后经吴氏友人罗芷园增辑,改名《鼠疫汇编》,已佚)的基础上,删去其繁复芜杂的部分,调整其编次,订正而成。全书共为8篇。分别介绍鼠疫的预防,辨证及治法,并附医案及验方。有一定参考价值。但书中也存在某些荒诞不经的观点。现有多种清刻本和《珍本医书集成》本等。

《鼠疫抉微》

鼠疫专着。不分卷。清末余德埙撰。刊于1910年。作者以郑肖岩《鼠疫约编》为基础,参考诸家学说,对鼠疫源流、病情、辨证、治法及方药等加以阐论和发挥,其中融会了作者一些新的学术见解。末附罗芷园、郑肖岩等鼠疫医案35则。现有初刊本和《中国医学大成》本。

鼠疫

病名。疫疠(烈性传染病)之一。一名核瘟。见《鼠疫抉微》。由感染疫鼠之秽气,疫毒侵入血分所致。《鼠疫约编》:“何谓鼠疫,疫将作而鼠先毙,人触其气,遂成为疫。”其疫发病急骤,寒战发热,头痛面赤,肢节酸痛剧烈,多见在腋、胯部起核块,红肿痛热,或兼见血证(衄血、吐血、便血、尿血),或咳逆上气,或神志昏迷,周身紫赤,唇焦舌黑,当急报卫生防疫部门。治宜清血热、解疫毒,兼以活血化瘀。参见疫、疫疠等条。

鼠穴

经穴别名。见《针灸逢原》。即承泣。见该条。

鼠尾痔

病名。指形若鼠尾的痔疾。见《外科正宗》。即无明症状的外痔或赘皮痔。因该病轻浅,且对患者无太大影响,故通常勿须治疗。

鼠尾

经外穴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在足跟中线,当跟骨上缘处。主治瘰疬。左病灸右,右病灸左。“一年五壮,年深多灸。”

鼠乳

病名。指生于皮肤之小疣赘。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因其状如鼠乳,故而得名。其病多因风邪搏于肌肤,或因肝虚血燥,筋气不荣所致。常发生于颈项及胸背等处。症见初起患处生出粟米大或绿豆大的半球状隆起物,表现可呈蜡样光泽,境界清楚,中央凹陷如脐窝状,呈散在分布,挤之可见豆腐渣样内容物及软疣小体,轻度瘙痒。数目由数个至数十个不等。治疗:若皮损数目多时,可用紫草15克,薏仁15克煎汤代茶饮用,每日一剂;或用板蓝根煎汤代茶。外治可在局部消毒下,用消毒针挑破顶端,挤出软疣小体,外涂碘酒,再以消毒纱布盖贴。即传染性软疣。

鼠奶痔

病名。指肛门内所生之赘生物。日本丹波元坚《杂病广要·脏腑类》:“一者肛肠生肉……或似婴桃,或大如豆,时时出血,又如出脓,名曰鼠奶痔。”本病相当于直肠息肉治疗应以外治为主。余可参见息肉痔条。

鼠瘘

病名。指生于颈、腋部之窦道破溃难敛者。《灵枢·寒热》:“鼠瘘之本,皆在于脏,其末上出于颈腋之间。”症见颈、腋部生核,日久破溃流脓血,或伴有恶寒发热的漏症。内治宜调补气血,培补真元,可服猬皮散。外应去腐生肌,脱管排脓,或手术切除。余可参见瘰疬条。

鼠疬

病名。指发生于颈部及耳后的慢性感染疾患。见清抄本《外科或问》(著作未详)。即瘰疬。证治详见该条。

鼠疸

病名。指误食鼠排泄物污染之食物后所引致之黄疸。《杂病广要·黄疸》:“鼠疸。鼠盗饮食五谷,遗粪在内,人不拣食,误食则生黄。”用神仙解毒万病丸救治。参见黄疸条。

鼠疮

病名。见《辨证录》卷十三。即瘰疬。详见该条。

暑中

病名。又名中暑、中暍。见《医宗必读·类中风》。由炎夏暑邪蒸晒所致。症见昏闷倒地,冷汗自出,手足微冷,面若蒙垢;或可兼见哕吐、气喘、口渴、烦热等症。治宜清暑通窍,以苏合香丸、消暑丸等灌服,并将患者迅速移至阴凉处。醒后宜服益元散,或以四味香薷饮去厚朴加丹参、茯苓、黄连治,虚者可加人参或西洋参。气虚者用清暑益气汤、参见中暑、中暍条。

《暑症发源》

温病著作。一卷。清·李识候参订。书成于1902年。此书论述暑证以及与暑邪有关病证,包括初夏湿温、季夏暑病、秋令伏暑和疟疾、痢疾等。对上述各证的病因、病机、病证和治疗等论述较为详备、且有创新见解。作者分经辨证,并按标本虚实寒热立方遣药,颇多经验之谈。现有《三三医书》本等。

暑瘵

病名。暑热季令而突发咳血、咯血、症如痨瘵的病证。《增订伤暑全书》卷上:“盛暑之月,火能烁金,若不禁辛酒,脾火暴甚,有劳热躁扰,而火动于心肺者,令人咳嗽气喘,骤发吐血、衄血、头目不清,胸膈烦渴不宁。”治宜四物汤、黄连解毒汤、二陈汤三方内去川芎、白芍、黄柏,以贝母易半夏,加桔梗、薄荷、麦冬;或加童便、藕汁;或黄连香薷饮一二剂亦可。如暑热夹湿,口不渴,苔白滑者;宜用清络饮加杏仁、苡仁、滑石与治。参见暑病条。

暑月水泻

病证名。见《验方新编》卷五。婴幼儿夏暑季节腹泻,排出物如水样,多兼小便赤涩或小便不通。因感受暑湿之邪,内侵肠胃所致。治宜清暑利湿,用四苓散加木瓜、木通、车前子。

暑疡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暑疖。详见该条。

暑泻

病名。见《丹溪心法·泄泻》。又名暑泄。《证治要诀》卷八:“暑泻,由胃感暑气,或饮啖日中之所晒物,坐日中热处,症状与热泻略同,宜胃苓饮,或五苓散加车前子少许。”沈金鳌论述暑泻“其原有新有久。新者,暑毒入于口齿,伤于肠胃,数日间其邪即发,或挟食,或挟湿,以致烦渴尿赤,自汗,面垢,腹痛,所泻如水直注,日夜无度。宜以炒黄连为君,葛根、升麻佐之,或桂苓甘露饮。久者,暑邪留于三焦肠胃之间,以致久而成泄,所泻亦是水,但不如新者之暴迫如注,其兼症亦相同,宜玉龙丸。此新久之别也。而其症之所现,虽同属暑泻,其为治又有当分辨者。如暑伤心脾,呕吐泄泻,或霍乱转筋,及浮肿疟痢,宜六和汤;如暑热引饮过多,脾胃停积冷湿,致成吐泻,宜大顺散;……若不过受暑而泻,别无他故,则惟清暑足矣,宜清暑十全饮、香薷汤……”(《杂病源流犀烛·暑病源流》)。参见热泻、暑泄条。

暑泄

病名。即暑泻。指暑夏重证水泻。《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又有暑泄,因受暑邪,烦渴,尿赤,自汗面垢,暴泻如水,宜薷苓汤、桂苓甘露饮。”详见暑泻条。

暑挟湿

暑证常见病理。《伤寒指掌》卷四:“凡暑必挟湿,湿为重浊之邪,暑为熏蒸之气。热处暑中,湿热相蒸,阻于气分,当治在手太阴。若治不中窽,其邪无处发泄,则渐走营分,浸入血中。其症神昏谵语,舌色绛赤,或咯痰带血,若上蒙清窍则耳聋无闻;上焦不解,蔓延中下则胸腹板闷,二便不利,即为湿温重证,治当急清三焦,如滑石、石膏、寒水石、杏仁、银花、竹茹、枳实、通草、金汁之类,清营分以养胃阴。”

暑痫

病名。多为重证中暑(或暑温),兼见神昏、痉厥等证候。《温病条辨·上焦篇》:“小儿暑温,身热,卒然痉厥,名为暑痫,清营汤主之。亦可稍与紫雪丹。”成人暑痫,热初入营,肝风引发手足瘈疭者,可于清营汤中,加丹皮、钩藤、羚羊角等味治之。参见暑病条。

暑温

病名。炎夏季令之温热病,症情一般较重。暑多挟湿,暑温系指暑热偏盛者。《温病条辨·上焦篇》:“暑温者,正夏之时,暑病之偏于热者也。”余奉仙谓:“暑温者,即夏时之热病也。暑字之义,乃日者两字相合而成。日者,阳之精;暑者,热之极。”(见《医方经验汇编》),症见壮热口渴,心烦面赤,汗多少气,脉多洪大。如不予及时施治,可致邪陷心营、引动肝风,出现高热神昏、嗜睡、肢体抽瘛、角弓反张、或身发斑疹,初起宜以白虎汤原方或加减方,以清气分邪热而保津。神情躁烦、意识不清或神昏谵语、肢体痉强、舌苔黄、舌质红绛或无苔者,宜以犀角地黄汤、清瘟败毒饮、紫雪散、至宝丹等方酌情选用,若津气两虚,宜用白虎人参汤、清暑益气汤等以益气生津。暑温挟湿则兼见胸闷恶心,小便短赤,大便溏泄等症,当兼用芳香化浊、利湿之剂。如见高热、头痛、呕吐、嗜睡、昏迷、抽搐诸症,亦称暑痫。参见温病、湿温、暑痫等条。

暑痿

病证名。

①指长夏受暑湿之邪而致下肢痿弱无力。《类证治裁·痿症》:“长夏暑湿成痿,清暑益气汤加减。”参见痿证条。

②指暑令阳痿。《杂病源流犀烛》:“暑痿者,暑天膏粱之人,阳事顿痿。此不可全用热药,亦不可全用凉药,宜黄连解毒汤合生脉散。”

暑痰

痿证之一。为暑热伤肺、生痰之证。《不居集》卷十七:“暑痰,暑热伤肺,多有痰涎,神志不清。宜清时令之火,则金清而木有制;开郁结之痰,则神安而气自宁。”参见痰证条。

暑嗽

病名。指暑热季令,因暑热或暑风袭肺而致的咳嗽。《类证治裁》:“暑热蒸嗽,及暑风袭入肺卫,寸脉大,喉痒口渴,俱宜微辛微凉,竹叶楼皮、杏仁、石膏、薄荷、香薷。暑兼湿,咳而痰稠,气阻溺涩,宜苦降淡渗,厚朴、黄芩、苏子、苡仁、滑石、通草、花粉、西瓜翠衣,或益元散。”

暑湿流注

病名。流注病之一种。多因先受暑湿,继则寒邪外束于营卫肌肉之间,以致气血凝滞而成。局部为白色漫肿,微热疼痛;并可伴有恶寒发热,胸闷食少,关节疼痛等全身症状。成脓后肿块增大,疼痛加剧,溃后流出黄稠或白粘脓液。脓尽收口,愈后往往他处又起,治宜以解毒、清暑、化湿为主。方用六一散加佩兰、藿香、地丁、黄芩、栀子、桃仁。外治早期用如意金黄散(膏);若脓成则须切开引流,可按痈疽溃后治疗。类似多发性脓肿。

暑湿腹痛

病证名。感受暑湿所致的腹痛。炎暑暑湿之邪入于肠胃,与水谷相互混杂,暑热郁于内,影响脾胃运化,产生腹痛肠鸣,痛泻交作。秦景明认为是“暑湿霍乱之类”(见《症因脉治·腹痛论》)。治宜清暑利湿为大法。用黄连香薷散、清热胜湿汤等方加减。痛泻较甚者,用平胃散煎汤调六一散,或加杭芍、川连;腹痛便结,用厚朴三物汤;腹痛呕吐,藿香正气散;寒热脉伏(或脉浮大),以败毒散发表。参见腹痛条。

暑湿喘逆

病证名。因感受暑湿而引发之喘证。《症因脉治·喘症论》指出此证因“暑湿袭于皮毛,干于肺胃。”症见喘息气粗,烦闷口渴,多言身重,汗出身仍热,脉多濡软或见微缓。治宜清暑利湿为主。如汗多口渴,用清暑益元散;脉大多言,用黄连解毒汤或竹叶石膏汤;如暑湿身痛,无汗喘逆者,宜汗解,用羌活胜湿汤等方。参见暑喘、湿喘条。

暑湿痹

病名。由暑湿之邪侵袭肌肤、经络所致。见《温病条辨·中焦篇》。临床以肢体酸痛、重着为主症,兼见面赤溺黄等症。治宜辛温结合辛凉并用,用加减木防己汤等方。参见痹证条。

暑湿

病证名。指暑热挟湿的病证。夏季常见病之一。症见胸脘痞闷、心烦、身热、舌苔黄腻。如暑湿困阻中焦,则见壮热烦渴、汗多尿水、胸闷身重;如暑湿弥漫三焦,则见咳嗽、身热面赤、胸脘痞闷、大便稀溏、小便短赤,治宜清暑化湿为主。

暑痧

病名。常见痧证之一。暑季感受秽浊之邪而发病。《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暑痧,头眩恶心,自汗如雨,脉洪拍拍,上吐下泻,腹痛或紧或慢。”治宜清暑化浊逐秽法,用薄荷汤加减。参见痧条。

暑入营分

暑病证型之一。见《伤寒指掌》卷四:“凡身热,心烦面赤,舌绛神呆,夜寐不安,此暑邪入心也。辰砂六一散加川郁金、川连之类;或犀角尖、鲜生地、石菖蒲、川郁金、连翘、银花之类。”

暑入阳明

暑病证型之一。见《伤寒指掌》卷四。吴坤安谓:“凡大热大渴,干呕唇燥,舌苔黄厚,六脉洪数,此暑邪入于阳明也。黄连香薷饮及益元散;大热、大渴、大汗者,白虎汤。”

暑入膻中

暑病证型之一。见《伤寒指掌》卷四。吴坤安谓:“如暑邪初伤气分,发热口渴,失治则邪传膻中,舌形绛缩,小便赤涩,鼻煤裂血,耳聋神昏。此邪由气分蔓延及血分。最怕内闭外脱,急用犀角尖、石菖蒲、川郁金、鲜生地、银花、连翘、元参、西黄之类。”

暑入膜原

暑病证型之一。见《伤寒指掌》卷四。吴坤安谓:“暑秽从口鼻吸入,结于募原,如广藿梗、川郁金、槟榔、厚朴、草蔻、青皮、滑石、连翘、紫苏、黄芩之类。”

暑热证

病证名。出《三时伏气外感篇》。婴幼儿季节性疾病。又名小儿夏季热。多见于三岁以下小儿,长期发热不退,口渴多饮,多尿,少汗。均在夏季发病,却无一般暑温病发病规律,病程中无其他合并症发生,至秋凉后,发热及其他症状随之消退。多由于患儿平素体质较弱,不能适应外界酷热的气候环境,胃受暑气,熏蒸肺胃二经所致。治宜清暑益气,养阴生津,用人参白虎汤或王氏清暑益气汤。久病阴虚者,用六味地黄汤合生脉散。

暑热泻

小儿泄泻证型之一。症见腹痛即泻,色绿或黄,气臭,口渴,微热等。因暑热内伤脾胃所致。治宜清热利湿,方用葛根黄芩黄连汤加银花、六一散、车前子。

暑热

①病因。即暑邪。

②证候名。外感暑邪的热证。《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暑热深入,伏热烦渴。”

暑气呕吐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卷二。由暑气入于肠胃,中气不足所致。症见头眩目暗,呕吐暴作,身热恶寒,烦渴引饮,齿干唇焦,腹中疼痛,小便赤色,或混浊涩短。脉多虚大而涩,或可见沉细、躁疾、伏脉。明·秦景明提出用家秘香薷饮、人参石膏汤、土藿香汤调益元散等方;亦可用重剂藿香正气散煎服亦效。

暑气

夏季的主气,六淫之一。参暑条。

暑疟

病名。疟疾中的一种。

①《杂病源流犀烛·疟疾源流》载述由“受暑而得”,症见“但热不寒,或多热,里实不泄,烦湿而呕,肌肉消削。”治“宜益元散、香薷饮、小柴胡汤参用之,或加竹沥。”李用粹则谓:“暑疟者,其症大寒,大烦,大喘,大渴,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单热微寒,宜清暑解表(见《证治汇补》)。

②即瘅疟。见《普济方·诸疟门》③即湿疟。见《症因脉治》卷四。参见瘅疟、湿疟、疟疾条。

暑迷

病证名。中暑之轻证。(《医碥》卷一)“暑迷一证,似中而轻,欲睡懒语。壮人香薷饮加黄连一钱,虚人星香散加香薷一钱;醒后冷汗不止,手足尚逆,烦闷多渴者,香薷饮。”参见中暑条。

暑令疡毒小疖

病名。指暑天发生的热疖。见《医宗金鉴》卷七十四。其病多因感受暑天湿热,蕴蒸肌肤而成。症见初起时皮损如小豆,根部红晕,继而肿痛,常伴有发热心烦,呕吐舌干等症状。治宜清热解毒。可内服荆防败毒散加藿香、黄连、石膏之类。相当于汗腺炎。

暑令

指暑热之气的行布作用。《素问·五常政大论》:“寒清数举,暑令乃薄。”

暑淋

病名。感受暑邪或暑令发病之淋证。见《医学入门·淋》,实证宜用五苓散、益元散加栀子;虚证用生脉散。汗多而小便赤涩者,宜春泽汤、桂苓甘露饮加减。参见淋条。

暑痢

病名。感受暑邪引发之痢疾。见《丹溪心法·痢》。《证治要诀·大小腑门》:“若感暑气而成痢疾者,其人自汗发热,面垢呕逆,渴欲引饮,肠内攻刺,小便不通,瘀血频并。宜香薷饮加黄连一钱,佐以五苓散,白汤调服,不愈则用蜜水调。感暑成痢,疼甚而食不进者,六和汤、藿香正气散各半名木香交加散。”脉虚者,治以清暑益气汤。参见热痢条。

暑劳

病名。

①指暑月劳伤火动之病证。《不居集》卷四:“盛暑之月,火能烁金,不禁辛酒劳热躁攘,火动心脾,令人咳嗽气喘,骤然吐血衄血,头目不清,胸膈胀闷,烦渴不宁,即童稚老夫,亦有此病,昧者以为痨瘵,不知火载血而上升,非真阴亏损而为虚劳者比也。”宜黄连解毒、二陈汤合方去黄柏、半夏,加贝母、桔梗、薄荷、麦冬、生地、当归、五味子,或加童便、藕汁,或用黄连香薷饮等方加减。

②即暑瘵。见《增订伤暑全书》。详见暑瘵条。

暑渴

证名。因炎暑而致之口渴(多为大渴引饮而不易解渴者)。见《丹溪心法·中暑》。治宜清解暑热,育阴生津。用玉露散、麦冬汤、生津汤等方。

暑厥

病证名。暑病以昏厥或四肢逆冷为主症者,多属中暑之重证。《医学传灯》卷上:“夏月猝然僵仆,昏不知人,谓之暑厥。当分阴阳二证。阳证,脉来洪数无力,身热汗出,谓之阳厥,此因暑食伤脾,食多而热亦多,宜用连芍调中汤,或辰砂六一散,先治其热,俟其人事清白,再看食之多寡调治。……”如见中暑昏厥、手足逆冷者,常兼见体热汗微,气喘,牙关微紧,或口张、状若中风、脉多洪濡、滑数。治宜苏合香丸、来复丹研灌,或以蒜水灌服。待其苏醒,再以益元散、生脉散等方治之。参见暑病条。

暑痉

病证名。又名暑风。感受暑邪而致的痉证,多见于小儿。《温病条辨·解儿难》:“夏月小儿身热头痛,项强无汗,此暑兼风寒也,宜新加香薷饮。有汗则仍用银翘散,重加桑叶。身重少汗,则用苍术白虎汤。脉芤面赤多言,喘渴欲脱者,即用生脉散。神识不清者,即用清营汤加钩藤、丹皮、羚羊角。”

暑解

膝骨隙中发热的病证。《素问·骨空论》:“立而暑解,治其骸关。”一说“暑解”是“引解”之误。又一说“暑解”当作“骨解”。

暑疖

病名。指夏季发生的化脓性疖肿。见《外科启玄》卷七。亦名暑疡、暑令疡毒小疖。“夏日受暑热而生,大者为毒,小者为疖。令人发热作胀而痛,别无七恶之证。”治宜清热解毒之法。方选清暑香薷饮,内加黄芩、黄连、大黄之类。证治可参见疖、外痈条。

暑霍乱

病名。

①即湿霍乱。见李梴《医学入门·霍乱》。详该条。

②指感受暑热引发之霍乱。详见伤暑霍乱条。

暑秽

病名。感受暑湿秽浊之气而发病者,统称暑秽。《时病论》:“是证多发于夏秋之间,良由天暑下逼,地湿上藤,暑湿交蒸,更兼秽浊之气交混于内,人受之由口鼻而入,直犯募原。初起头痛而胀,胸脘痞闷,肤热有汗,颇欲恶心,右脉迟钝者是也。然有暑湿之分。……如偏于暑也,舌苔黄色,口渴心烦,为暑秽也。”治宜芳香化浊为主。参见暑病条。

暑风慢惊

病证名。症见小儿夏季泄泻后,额热,肢冷,四肢抽搐。因小儿脾胃稚弱,感受暑风病邪,以致吐泻并作,重伤脾胃而成。治宜健脾清暑。用四君子汤加黄连、香薷、扁豆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