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第十四篇
舌系
解剖名称。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舌下紫筋为舌系,下通于肾”。指舌下静脉丛及系带。
舌痿
病状名。舌体软弱伸卷无力。脾主肌肉,舌以肌肉为本,脾虚则舌痿。痿而舌淡,多为气血两虚。新病舌干红而痿,多为热盛伤阴。久病舌绛而痿,多属阴亏已极。
舌萎
证名。舌体萎废,不能转动。《灵枢·经脉》:“足太阴气绝者。则脉不荣肌肉。唇舌者,肌肉之本也。脉不荣则肌肉软,肌肉软则舌萎。”《张氏医通》:“舌萎不能动者。肝绝。”见于脏气衰竭等危重病候。
舌为心苗
生理学名词。因心开窍于舌,故舌为心之苗。心有病变,可从舌反映出来。如心火上炎,则舌尖红,舌糜烂。心血瘀阻,则舌质紫暗或有瘀斑。心神失常,则舌强舌謇,语言障碍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心主舌……在窍为舌。”马莳注:“舌为心之苗,故心主舌。”参心主舌条。
舌歪
病状名。舌伸出时歪斜不正,偏向一侧。见于中风或中风先兆,与口眼?斜及半身不遂同时出现。多因肝风内动,邪中经络,舌的一侧肌肉弛缓所致。
舌痛
证名。见《中医临证备要》。由火热上炎所致者,症见舌上起红刺,舌痛而难举。治宜清热泻火。用黄连解毒汤、导赤散等加减。由阴液伤者,症见口舌干燥而痛,或舌光剥。治宜养阴清热。可选用甘露饮、六味地黄汤等加减。
舌态
诊断学名词。舌体活动状态。正常时舌体伸缩自如,活动灵活。发生病理变化后舌体可出现强硬、痿软、颤动、短缩、歪斜等状态。参见舌强、舌痿、舌颤、舌短、舌歪等条。
《舌苔图谱》
舌诊著作。北京中医学院编着。前为舌苔简介,次用彩色片摄取舌苔图谱共55帧,以舌为纲,以苔为目,分正常舌,淡白舌,淡红舌,红绛舌,紫青舌,其他舌等6类。每类均有简要说明,每图均注明形态及病理,图文对照,易于理解,可供教学、临证与科研的参考。1963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舌苔厚
病状名。厚苔主里。舌红苔黄厚而干。为气分热盛伤阴,里实已成。舌红苔黄腻,为气分湿热。淡红舌白腻苔。为痰饮、湿浊、食滞。淡红舌苔白厚堆积如粉,可见于温疫初起或有内痈。
舌苔薄
病状名。薄苔主表。舌淡红苔薄白,见于正常人或风寒表证。舌淡白苔薄白,多为阳虚,气血两虚。舌红苔薄黄,气分热初胜。舌苔由薄转厚,反映病邪由表入里,病情由轻转重。《辨舌指南》:“苔薄者,表邪初见;苔厚者,里滞已深。”
舌苔
诊断学名词。又称舌垢。指舌面上的一层苔状物。正常舌面上均有一层薄白苔,由胃气所生。外感六淫之邪或七情内伤、食积停饮均可导致舌苔发生变化。观察其变化,可以判断病变的性质、病位的浅深、正邪的消长、津液的存亡,是舌诊重要内容之一。察舌苔,主要是察其颜色、厚薄、荣枯、形态及分布。诊察时需注意因食物或药物染色造成的假象。
舌缩
证名。舌体短缩之证。出《千金要方》卷十四。《医学心悟》:“凡舌硬、舌强、舌短缩、舌卷、神气昏乱、语言不清者,皆危证也。”参见舌卷条。
舌笋
病证名。见《串雅内编》。指小儿舌上起白泡,妨碍吮乳,令儿啼哭不止。治宜鲜生地取汁,涂患处。
舌祟
病名。多由心脾火旺上攻所致。症见舌上生疮;吐出口外,上结黄靥,难以饮食。治宜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方可选用五味消毒饮等加减。参见舌上疮条。
舌舒
出《保婴撮要》。即吐舌。详该条。
舌生白(疒咅)
病证名。
①系指白(疒咅)之生于舌体者。多由瘟疫邪毒熏蒸,致舌上白点如珍珠。
②指白喉患者舌生白(疒咅)。《喉白阐微》附录“秋斋偶记”烂喉风篇:“(白喉)或曰白菌,或曰白缠喉,又曰白(疒咅),其名种种不一。”乃白喉的假膜布在舌上而出现本证候。
舌神
诊断学名词。舌诊内容之一。舌神有无标志人体正邪盛衰。具体表现为舌质的荣枯。荣是红润鲜明,活动灵敏,津液充足,预后良好。枯是晦暗干瘪,失却灵活,津液枯竭,病势危重。曹炳章《辨舌指南》:“荣润则津足,干枯则津乏。荣者谓有神,神也者,灵动精爽,红活鲜明,得之则生,失之则死。明润而有血色者生,枯暗而无血色者死。”
舌上珠
病名。系指舌上生泡如珠的病证。《喉科秘旨》卷下:“舌上珠此心脾积热,舌生白泡大小不一,六脉洪大。”治宜凉血解毒,可选用犀角地黄汤、导赤散,凉膈散等加减。该病发于舌下者名舌下珠。
舌上痈
病名。系指痈生舌上的病证。《喉科秘旨》卷下:“舌上痈生于舌中心如梅子大,不能言语,此症因热入心包络而发,左寸脉宜洪大数,不宜细缓,红肿者可治,黑者不治。”治宜清热解毒,可内服凉膈散或黄连解毒汤等。参见舌痈条。
舌上生菌
病名。《鲍氏验方新编》卷一:“舌上生菌,此恶症也。初起如豆,渐大如菌,疼痛红烂,由心脾热毒所致。”即舌癌。参见舌岩条。
舌上龟纹
病证名。系指舌上白斑细点,或显露龟纹的病证。舌上龟纹,《焦氏喉科枕秘》卷一认为:“此症思虑太甚,多醒少睡,虚火动而起,口破舌苔无皮,色淡而白斑细点,甚者陷露龟纹,脉虚不渴。治者用四物汤加黄柏、知母、丹皮、肉桂为引道,从治法也,外以柳花散搽之。不可误作实火,用寒凉之剂。”也可结合全身情况辨证施治之。
舌上疮
病名。系指舌上生疮,舌裂时流鲜血,肿胀疼痛的病证。见《外台秘要》卷二十二。本病多由心脾二经积热熏蒸或妊娠胎火上冲所致。宜清热解毒,用导赤散、清胃散等加减化裁。舌疮经久不愈,身体虚弱者,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若兼腰膝酸软,小便清长者,可用六味地黄汤加减。
舌上出血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七:“心主血脉而候于舌,若心脏有热,则舌上出血如涌泉。”即舌衄。详该条。
舌色
诊断学名称。指舌质的颜色。舌诊重要内容之一。舌质正常颜色是淡红色,活泼光润。临床常见病理舌色有淡白、红、绛、紫等。淡白舌主虚证、寒证,见于血虚、阳虚,外感风寒或阴寒内生。红舌主热证,有虚热实热之分。绛舌主内热深重,是热入营血的重要标志;如久病重病中出现绛舌而无苔或少苔,多为阴虚火旺,津液亏竭。紫舌有寒热之分。紫绛干枯为邪热炽盛;淡紫带青为阴寒内盛;青紫有瘀斑瘀点,多为瘀血,见于心脏病、血液病、死胎、月经病或中毒等。现代研究证明舌色变化与舌的血循环有关,如贫血及水肿则色淡,充血则色深红,瘀血或缺氧则青紫。
舌强
证名。舌体伸缩不利的症象。见于外感热病热入心包,内伤杂病之中风症,亦可由热盛伤津或痰浊壅阻所致。《诸病源候论·风舌强不得语候》:“今心脾二脏受风邪,故舌强不得语也。”《医林绳墨》卷七:“涎痰壅盛,则舌强而难吞。”《杂病源流犀烛·口齿唇舌源流》:“痰迷而舌强者,宜防己、僵蚕、木通、菖蒲、竹沥、山栀、南星、半夏、荆芥、陈皮。亦有中风病而舌强、舌卷、不能言者,宜大秦艽汤,若天热加知母五分。”参见中风条。
舌起芒刺
病状名。指舌苔隆起如刺,摸之碍手。为热极之象。邪热越盛,芒刺越多,多为胃肠燥热所致。也可根据芒刺部位大致区分邪热所在。如舌尖芒刺为心热,舌中芒刺为脾胃热,舌边芒刺为肝胆热。
舌起白如雪花片
病状名。指苔色洁白,光亮少津,形如片片雪花布散舌上,属脾阳衰微,运化失职,寒湿凝滞中焦,津液不得输布。治宜甘温养阳,健脾燥湿,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舌旁
解剖名称。系指舌之两侧。《赤水玄珠》卷三:“心之脉系舌本,脾脉络舌旁系舌下。”
舌衄
病证名。舌体出血之证。见《证治要诀·诸血门》。又称舌上出血。舌乃心苗,舌本又为肝脉所络。故舌衄多因心肝火盛,热邪迫血外出。《景岳全书·杂证谟》:“舌上无故出血如缕者,以心、脾、肾之脉皆及于舌,若此诸经有火,则皆能令舌出血。”因心火上炎者,伴见舌红舌胀,心烦不寐,治宜清泄心火,方用泻心汤,或导赤饮加黄连、连翘、蒲黄。因肝火上扰者,伴见头痛目赤,胁痛舌干,治宜清肝泻火,方用文蛤散、龙胆泻肝汤、当归龙荟丸等。外治用炒蒲黄末、炒槐花末等末敷。《杂病源流犀烛·诸血源流》:“有舌硬而出血者,宜木贼煎;有舌肿出血如泉者,宜涂舌丹;有舌上出血,窍如针孔者,宜紫金沙丸。”《血证论》谓“胃火熏之,亦能出血。”治宜清胃泻火以止血。参见衄血有关条。
舌木
病证名。系指舌麻木的病证。《景岳全书》卷二十六:“肝热则舌木而硬。”参见舌痹条。
舌膜
病证名。多因小儿胎中感受热毒,蕴于脾胃,熏蒸于上焦所致。《疡医大全》卷十五:“初生小儿舌上白膜裹住,若不刮去,则发惊,不可不知。”《保生碎事》:“先将舌上白膜刮出血,以白矾少许擦之。”内服三黄汤加减。
舌面如镜
病状名。又称镜面舌。舌面无苔,光滑如镜。多因肝肾真阴亏损,津液耗伤所致。《辨舌指南》:“更有病后,绛舌如镜,发亮而光。或舌底嗌干而不饮冷,此亦肾水亏极也。”
舌麻
证名。舌体自觉麻木。《嵩崖尊生书》卷六:“血虚亦舌麻,火痰居多。”《证治汇补·麻木章》:“脾肾亏,湿痰风化乘间而入,均使舌本麻木。”治宜清热化痰、祛湿化痰、养血祛风、补肝肾等法。参见舌痹条。
舌瘤
病名。《咽喉经验秘传》:“舌上生恶肉,渐肿不痛,名舌瘤。”参见舌疳条。
舌裂而疮
病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心热则舌裂而疮。”本病乃多由心经火炽上炎所致。症见舌裂生疮、疼痛、饮食有碍。《证治准绳·杂证》第八册:“风热口中干燥,舌裂生疮”。治宜清心泻火。用导赤散、犀角地黄汤、甘露饮等加减。参见舌上疮条。
舌裂
病证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心热则舌裂而疮。”本病系由心火上炎所致。症见舌破裂疼痛,口干燥的病证。治宜清心泻火。用黄连解毒汤、导赤散等加减。由阴津耗伤致口燥咽干,舌裂声嘶者,治宜养阴润燥。可选用甘露饮、养阴清肺汤或六味地黄汤等加减。参见舌上疮条。
舌烂
病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七。由肝胃两经湿热所致者,症见舌边起白点溃烂,口苦善怒,小便短赤,脉象弦数。治宜清泻肝胆湿热。用龙胆泻肝汤。由心脾热毒熏蒸所致者,则舌面和舌体溃烂,肿痛皆甚,饮食有碍。治宜泻心脾之热毒。用导赤散、大黄黄连泻心汤。外吹锡类散等。
舌菌
病名。系指舌上肿起如菌者。《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舌菌属心经,多因气郁而生。舌上如菌状,或如木耳,其色红紫”。治法:一般应清热解毒,方用犀角地黄汤。参见舌疳条。
舌卷囊缩
证名。舌体卷曲不能伸直,阴囊向上收缩。《素问·热论》:“六日厥阴受之,……故烦满而囊缩。”《难经·二十四难》:“足厥阴气绝,即筋缩引卵与舌卷。”《医学心悟》卷二:“肝主周身之筋,热邪内灼,则津液枯,不能荣养于筋,故舌卷而囊缩,宜急下之。”证见烦满消渴,唇焦口燥,舌卷不伸,舌面无津者,宜急下存阴,用承气汤。若寒邪直中厥阴,证见下利清谷,四肢厥逆,口鼻气冷,舌卷囊缩而润泽,脉沉迟,用当归四逆汤。或代灸涂脐膏贴关元穴。
舌卷卵缩
病名。系指在上部舌卷曲不伸,在下部则阴囊收缩不下的病证。又名舌卷囊缩。《灵枢·经脉》:“足厥阴气绝……筋急则引舌与卵,故唇青舌卷卵缩……”。本病不独与肝经有关,心、肝、肾三经均与本病有关。应根据其症状性质,结合全身脉症辨证用药。参见舌卷条。
舌卷
证名。舌体卷缩,不能伸出。出《素问·脉要精微论》:“心脏搏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因邪火热灼、寒邪直中或风痰扰动所致。《灵枢·经脉》:“筋急则引舌与卵,故唇青舌卷卵缩。”《医林绳墨》卷七:“因风痰之所中,则舌卷而难言。……津液结(革卯),则舌卷而难伸。”《嵩崖尊生书》卷六:“舌卷,亦是伤寒见证,系足厥阴肝经,烦满、消渴、谵妄,邪热传脏,宜下。无身热、口渴、四肢厥冷过肘膝,为直中真寒病,急温。直中少阴亦有舌卷囊缩者,急温补。”证属危候。
舌绛
诊断学名词。即舌色深红。《温热论》:“其热传营,舌色必绛。绛,深红色也。”绛色初起而有黄白苔,是邪在气分,未尽入营。全舌鲜绛,是热入营分,心包络受邪。绛而中心干,是胃火伤津。舌尖独绛,是心火亢盛。舌绛而有大红点,是热毒攻心。绛而光亮,是胃阴已亡。绛而干枯不鲜,为胃阴已竭。若干非干,手摸觉有津液,是湿热上蒸或痰浊壅滞。绛而粘腻,似苔非苔,是中焦有秽浊。绛而舌瘦有裂纹,光剥无苔,属危重证。
《舌鉴总论》
舌诊著作。原题清·徐大椿撰。简述白、黄、黑、灰、红、霉酱、紫蓝等舌的病理及治法,并附妊娠伤寒舌,是一篇专谈舌诊的论文。有的刊本附有舌鉴图。现有《徐灵胎医学全书》等刊本。
《舌鉴辨正》
舌诊著作。二卷。清·梁玉瑜传,陶保廉录。书成于1894年。据本书凡例记载:“四川万县王文选所刻《活人心法》四册,内有《舌鉴》。据云:合张(登)氏一百二十舌,《薛氏医杂》三十六舌,梁邑段正谊瘟疫十三舌,择录一百四十九舌,……今即取此为原本”,逐条予以辨正。卷首有全舌分经图,称系明代良医所秘传。书中叙述各种病舌的证治比较简明,较有临床价值。梁氏并对原书中一些拘执五行生克以颜色推断病人预后的观点,持批评态度。现存初刻本、石印本等。
舌蹇(jiǎn剪)
证名。又名舌涩。系指舌体转动不灵语言蹇涩之病证。多因脾胃积热,津液灼伤所致。症见舌体卷缩,转动不灵,语言不清。治宜清热生津,方用导赤散加减。或升麻葛根汤加减。若因中风、痰阻心窍者,宜豁痰开窍,用温胆汤加减。
舌謇(jiǎn检)
病状名。又名舌涩。謇,口吃,言语不清。舌謇即舌体转动迟钝,言语不清。因热盛伤津者,治宜清热生津。因痰阻心窍者,治宜涤痰开窍。
舌尖
人体解剖部位名称。也即舌之尖端。《辨舌指南》第一编第一章:“舌尖,内应心。”舌尖的情况往往反映心脏功能情况,舌尖红赤,往往说明心经有火,宜清心泻火,用导赤散等。
舌黄风
病名。《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舌黄风,舌上黄色肿痛。”多由心脾二经痰火上炎所致。治宜清热化痰。可选黄连温胆汤、导赤散等加减。
舌黄鹅口
出《幼科证治准绳》。即木舌。详该条。
舌红痈
病名。清·程永培《咽喉经验秘传》:“舌红痈,因心经壅热,生于舌上。”色红肿痛,如豆如樱。治宜清心凉血、解毒泻火。可选用犀角地黄汤,导赤散等加减。参见舌痈条。
舌红
诊断学名词。舌质比正常的淡红色较深。主热证。《伤寒舌鉴》:“夫红舌者,伏热内蓄于心胃,自里而达于表也。”深红而苔黄为实热,鲜嫩而红为虚热,嫩红无苔为阴虚火旺,鲜红起芒刺为营分有热,舌尖红为心火上炎,舌边红为肝胆郁热。
舌横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外台秘要》作横舌,《东医宝鉴》作舌肿。即哑门。见该条。
舌骨
解剖结构名。骨名。位于下颌骨的后方,呈马蹄铁形,系于舌根。筋脉相连。司舌之活动,与吞咽和发音有关。
舌根痈
病名。多由时病热毒不清引起。《重楼玉钥续篇》:“舌根生痈,红而且肿。”甚至连喉肿痛。治宜清热凉血解毒。可选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等加减。参见舌痈条。
舌根
解剖名称。系指舌之根部。《世医得效方》卷十二:“血气俱盛,附舌根而重生一物……”“心之脉系于舌根。”即舌本。详该条。
舌疳
病舌。亦名舌菌。《医宗金鉴》卷六十六:“舌疳心脾毒火成,如豆如菌痛烂红。”本病发于舌部。多由心脾二经毒火上炎所致。初则舌肿如豆,渐之肿如菌样,头大蒂小,故也称之曰舌菌。若顶部溃破,余处仍坚硬者,称为绵溃。若穿透腮部和舌体,食入之物漏出者,称为瘰疬风。本病类似今之舌癌。一般应清热泻火解毒,方用犀角地黄汤加减。具体治疗,应结合全身情况辨证论治。
舌断
病名。多由外伤所致舌体部分断裂或断落。《伤科补要》卷二:“含刀误割其舌,将断而未落者,用鸡子内软衣袋舌,将止痛生肌散,蜜调敷舌上,频频添换,使患人仰卧,薄粥灌喉,不动其舌,则易愈。”也可用接舌金丹,即由生地、人参、龙齿、象皮、冰片、土狗、地虱等组成。今多用手术治疗。
舌短
病状名。又称舌缩、舌短缩。舌体紧缩难以伸长。舌红绛而短缩多属热病伤阴。舌胖粘腻而短缩多属痰湿内阻。舌淡、青而湿润多属寒凝筋脉。舌短强硬,神昏不语多属邪入心包之危重证。
舌疔
病名。系指舌上生紫疱、坚硬疼痛,其形如豆的病证。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所谓:“舌疔舌上生紫疱,其形如豆寒热增。”本病多因脾失健运、痰湿内阻,蕴久化热,热化为火毒;又因心经蕴热,心火上炎而致。热盛于湿者,发为舌疔。症见患处生紫疱,形如豆粒,质地坚硬,疼痛涉心,妨碍饮食和语言,兼有寒热往来。初起治宜清热解毒,方用黄连解毒汤,蟾酥丸。由瘟疫火毒上炎所致者,舌疔大如樱桃,易致化脓出血。治宜解毒消肿,可选用粘子解毒汤或清瘟败毒饮。外治可在患处涂搽冰硼散,或含化紫雪散。
舌殿风
病证名。出《幼科指南》。指初生儿舌上发黄泡出水。由胎毒所致。治用大螺丝炒研,拌入雄黄、灯心灰涂舌。
舌垫
病名。《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有舌下忽高肿起核名舌垫。”治宜祛风解毒。方可用荆防败毒散加减。《外科正宗》:“舌下痰包者,乃痰饮乘火流行,凝注舌下,结成瓠肿,绵软不硬,有妨言语,作痛不安。治当用利剪当包剪出黄痰,若鸡蛋清,稠粘难断,捺尽,以冰硼散搽之,内服二陈汤加芩、连、薄荷。”参见痰包条。
舌疸
病名。见《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为九疸之一。因饮食过度,醉酒劳伤,脾胃有瘀热所致。症见身面发黄,渴而数便。
舌疮
病名。《证治准绳·杂病》:“风热口中干燥,舌裂生疮。”《疡医大全》卷十五:“咽喉有肿兼舌上生疮,此心经受热也。邪热存心日久,则为喉闭,余毒在心,则舌生疮也。须用冰片散、元参升麻汤加减治之。”《冯氏锦囊》:“昔有人舌上生疮,久融成穴,服凉药不效。此下元虚寒,虚火不降,投养正丹遂愈。”由上可知:舌疮的病因较多,应审证求因辨证用药。参见舌上疮条。
舌出不收
病证名。系指舌吐出口外不收的病证。《证治准绳·杂病》认为:“舌出不收,心经热甚及伤寒热毒攻心及伤寒后不能调摄往往有之。宜用珍珠末、冰片等分敷之即收……。”心火炽盛所致者,内治宜清热泻火,用黄连温胆汤等加减。伤寒热病伤阴者,治宜养阴清热,方用养阴清肺汤加减。由其他原因所致者,均应审证求因,辨证用药。
舌出
病证名。舌体伸出口外而不能收。出《伤寒论》。舌伸口外而不收,肿胀多涎,属心火亢盛、痰涎壅滞,治宜清心泻火,涤痰开窍,用黄连解毒汤加竹沥、大黄、木通。舌伸口外而不收,舌质红绛有裂纹,多属热病后伤阴,治宜养阴清热,用知柏地黄丸。
舌长
病证名。系指舌长吐出口外而收缩无力,口吐清涎,四肢逆冷的病证。本病多由胃气虚寒所致。治宜温胃散寒,方用桂附理中汤加减。此外,心火炽盛,热病伤阴、肾阴亏损等也可致本病。应审证求因,辨证用药。参见舌纵条。
舌颤
病状名。又称战舌。即舌体颤动,不能自停。多因动风或酒毒所致。舌淡红或淡白而蠕蠕微动,多属心脾两虚,血虚生风。舌紫红而颤动,多属肝风内动,热极生风。舌紫红或紫暗,挺出颤动,多为酒精中毒。
舌边
人体部位名。指舌的边缘,属肝胆。色赤为肝胆有热,有紫色斑点为血瘀。
舌痹
病名。系指舌麻木而又活动不灵的病证。《赤水玄珠》卷三:“舌痹或麻,此因痰气滞于心包络。舌无故自痹者,不可作风热治,由心血不足,用理中汤合四物汤治之。”舌乃心之苗,血瘀亦可致舌失养而痹,中风亦可致舌痹。《疡医大全》卷十五:“舌痹者,强而麻也。乃心绪烦扰,忧思暴怒,气凝痰火而成。”方用荆芥穗、雄黄研末,木通煎汤调下。若痰壅舌麻,生矾研末掺之。
舌本缩
病证名。见《千金要方》卷九。系指舌体短缩的病证。《疡医大全》卷十五:“人舌缩入喉咙,不能言语者,乃寒气结于胸腹之故。”可见舌本缩而四肢厥冷,脉沉伏。治宜温中祛寒,用附子理中汤。因心脾积热者,症见舌本缩难言,蒸蒸发热,脉数。治宜清热泻火。可用黄连解毒汤、凉膈散等加减。参见舌卷等条。
舌本强
病证名。系指舌根强硬的病证。《灵枢·经脉》:“阴之脉……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本症有虚实寒热之不同,临症宜详审脉症,辨证用药。由风寒湿引起者,宜用三因矾石散加减。舌肿舌强者,宜用牛黄散加减或用蛇蜕烧存性与全蝎等份为末外敷。参见舌强条。
舌本烂
病证名。出《灵枢·热病》。系指舌体溃烂。《世医得效方》卷十七:“舌本烂,热不止者逆。”本病多由肝胃两经湿热所致。治宜清泻肝胆湿热。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参见舌烂条。
舌本
①人体部位名。即舌根。《素问·金匮真言论》:“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王冰注:“脾脉上连于舌本,故病气居之。”此外,足少阴之脉挟舌本,手少阴之别系舌本。足厥阴之脉络舌本,故舌本与脏腑经络关系密切。参见舌条。
②指舌之整体。《灵枢·热病》有“舌本烂”的记载。《世医得效方》卷十七:“舌本烂,热不止者逆。”指舌体之溃烂。
③风府穴别名。见《针灸甲乙经》。详该条。
④廉泉穴别名。见《针灸资生经》。详该条。
舌
解剖学同名器官。又名灵根、心窍。位于口腔。舌之尖部称为舌尖,中部称舌中,根部称舌本,两侧称舌旁。舌内应于心,故《景岳全书》卷二十八认为:“舌为心之苗,心病则舌不能转。”舌又司味觉,故《灵枢·脉度》认为:“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也”。舌又与发音有密切关系,故《灵枢·忧恚无言篇》:“舌者,音声之机也。”舌的色、质、形态及舌苔的色泽厚薄等是中医诊断学中重要的诊查内容。参见舌诊条。
《绍兴校定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药学著作。简称《绍兴本草》。系绍兴29年(1159年)南宋政府修订刊行《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时所用的书名。其内容全与《证类本草》同。只是作了部分改订,即“考证名方五百(或作三百)余首,证舛错八千余字。”现此书仅存各种旧钞的残卷。有1933年日本春阳堂的影印本(残存图卷一-五卷)。
邵英俊
唐代(?)医家。履贯欠详,尝着《口齿论》、《排玉集》,均未见传世。
邵以正
明代医家(?-1462年)。道士。号通妙真人,云南人(一说江西雩都县人),为名道士刘渊然之道徒。于明·正统年间(1436-1440年)在京城主管道教事,景泰年间(1450-1456年)赐道号为“悟元养素凝神冲默阐微振法通妙真人”。尝辑集其师,师祖平日所收集之胎产、小儿、追痨、济急、济阴、理伤、续断等著作及方剂,汇集成帙,取名《青囊杂纂》,其中包括《仙传济阴方》、《徐氏胎产方》、《仙传外科集验方》、《小儿痘疹证治》、《秘传外科方》、《济急仙方》、《上清紫庭追痨仙方》、《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秘传经验方》。现有刻本行世。
邵同珍
清代医家。字葆诚,号四九居士。湖北江夏(今武昌)人。先业儒,后兼习岐黄术,常以易学之理喻医道,着成《医易一理》,现有刻本行世。
邵澍(?-1827年)
清代医家。字作霖、子雨,浙江平湖人。医术精明,活人无数,求医者甚众。晚年将其所用方剂之有效验者荟为一帙,对药物疏证甚详,以供不谙医术者应用,成《成方辑要》一书;另有《济世外科辑要》,简称《外科辑要》,均有刊本行世。
《邵氏医书三种》
个人医学丛书。清·邵登瀛撰。内容为《四时病机》、《温毒病论》、《女科歌诀》。现存三种清刻本。
邵念山
明代医生。江苏长洲人。其父邵釜山为当代名儒。后父病重,延医治之无效,临终训示念山:“不为良相,且为良医”,念山遂转而攻医。悬壶五十余年,活人无数,尤精于痘疹,名重于时。
邵讷
明代医家。浙江余杭人。生平欠详,尝着《本草摘要》、《易简经验方》。未见行世。
《邵兰荪医案》
医家著作。清·邵兰荪撰。近人曹炳章整理。曹氏将经邵氏治愈的病家所留存方案200余则,予以分门别类整理大致分为风暑温热病、虚劳病、内科杂病、妇产科病治案。作者擅治温暑湿热及妇科病证,案语简明。现有稿本、抄本、《珍本医书集成》本、《中国医学大成》本。
邵登瀛
清代医家。字步青,吴县(今属江苏)人。尝就名医薛雪学,得其传,成吴中名医。着有《温毒病论》、《女科歌诀》,尚有《四时病机》,后世把三书合为《邵氏医书三种》。
邵达
明代医家。字行甫,从皋,号纯山,人称人山先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世医出身,善治伤寒痘疹。达先习举子业,因体弱,难络举子业,遂随父学岐黄术,并以皇甫中《明医指掌》为底本,参以己意,着《订补明医指掌》,刊行于世。
邵炳扬
清代医家。字杏泉,江苏吴县人。先习举子业,后攻医。尝着有《三折肱医书》,未见行世。另有《经验方》存世。
少泽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别名小吉。属手太阳小肠经。井(金)穴。在手小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及指背神经,指掌侧固有动、静脉和指背动、静脉形成的动、静脉网。主治热病,中风昏迷,头痛,项强,咽喉肿痛,鼻衄,目翳,乳痈,缺乳等。斜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
少俞
上古时代传说中医家,尤精针灸术。据传系俞跗之弟、黄帝之臣。据传与黄帝论述医药。黄帝因与他及岐伯等多名臣子论述医药而着《内经》。
少阴俞
经穴别名。即肾俞。《素问·通评虚实论》:“少阴俞去脊椎三寸,傍五。”王冰注:“少阴俞谓第十四椎下两傍肾之俞也。”
少阴咽疮
病名。本病多由肾阴亏损,虚火上炎,熏灼咽喉所致。症见咽喉干痛,睡醒后尤甚。咽生疮而溃烂,其色不鲜,饮食有硬,甚或懒言。治宜滋阴降火。方用知柏地黄汤、大补阴丸等加减。《景岳全书》卷二十八:“肾足少阴也,是所生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因此,长期慢性咽喉病变,应从滋补肾阴入手。
少阴郄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阴郄。见该条。
少阴为枢
生理学名词。指经脉生理特点。出《灵枢·根结》。少阴是三阴之中,为出入之枢纽,故为枢。
少阴头痛
三阴头痛之一。《兰室秘藏·头痛门》:“少阴经头痛,三阴三阳经不流行而足寒,气逆为寒厥,其脉沉细,麻黄、附子、细辛为主。”《症因脉治·头痛论》:“心疼烦闷,头痛,痛连胲骨,少阴症也。”
少阴四逆证
证名。邪传少阴,心肾阳衰,阴寒内阻而致四肢逆冷之证。参见少阴病、厥逆条。
少阴热化
①运气术语。为六气施化之一。少阴的热气加于受少阴(火)所克的阳明(金)而为热化。《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夫六气之用,各归不胜而为化……少阴热化,施于阳明。”
②伤寒少阴病的病理变化。少阴病多阳气虚寒证,但亦有少阴阴虚而热化之证。《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伤寒贯珠集》:“少阴之热,有从阳经传入者,亦有自受寒邪,久而变热者,曰二三日以上,谓自二三日至五六日,或八九日,寒极而变热也。”
少阴脉
经脉名。即足少阴经。马王堆汉墓帛书载:“少阴脉:系手内腂(踝)外廉,穿腨,出(月谷)(腘)中央,上穿脊之□廉,系于肾,夹(挟)舌。[是动则病]:(忄亡勹)(喝)(忄亡勹)(喝)如喘,坐而起则目膜如毋见,心如县(悬)病机,气不足,善怒,心肠(愓),恐[人将捕之],不欲食,面黭若(炭也)色,咳则有血,此为骨蹶(厥)。是少阴脉主治其所产病:□□□□□□舌析(坼),嗌干,上气,(鱼^大壹)(噎),嗌中痛,阐,耆(嗜)卧,咳、音(瘖)、为十病。[少]阴之脉,灸[则强食产(生)肉,缓带],皮(披)发,大丈(杖),重履而步,灸几息则病已矣。”
少阴厥
六经厥之一。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叙厥论》。证见口干,溺赤,腹满,心痛。
少阴痉
病名。少阴病出现痉症。见《医宗金鉴·订正伤寒论注》证见恶寒蜷起,尻以代踵,脊以代头,俯而不能仰。《张氏医通·诸风门》谓足三阴痉,俱手足厥冷,筋脉拘急,汗出不止,项强脉沉。少阴痉则闭目合面,治以参附汤加甘草、干姜。
少阴经脚气
脚气病之一。风寒暑湿流注足少阴肾经而成脚气病。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三。见腰脊痛,小趾之下连足心,循内踝入跟中,上臑内出腘中内廉及股内皆痛,气上冲胸咽,饥不能食,面黑,小便淋闭,咳唾不已,善恐,心惕,小腹不仁。若自汗者为风胜,无汗痛甚者为寒胜,热烦者为暑胜,重着肿满者为湿胜。治用温法,如八味丸等方。
少阴病
病名。六经病之一。多因邪传少阴,心肾阳气衰微,阴寒内盛所致。以脉微细,但欲寐为主要临床表现。其发病或为素体阳虚,抗邪无力,寒邪直中少阴;或为太阴病久,邪传少阴;或太阳之邪,内传少阴。分为寒化、热化两种证型。寒化证为少阴本病,证见恶寒蜷卧,下利清谷,四肢逆冷,是由心肾阳虚,阴寒内盛所致,治宜温经回阳,用四逆汤。热化证见心中烦,不得卧,口燥,咽痛,舌红,脉细数等,是由邪从火化,阴虚阳亢所致,治宜育阴清热,用黄连阿胶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