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书籍 > 《中医词典》r~s > (拼音R)第五篇

(拼音R)第五篇

热汗

证名。即阳汗。见《景岳全书·杂证谟》。详阳汗条。

热膈

病名。五膈之一。《诸病源候论·五鬲气候》:“热鬲之为病,藏有热气,五心中热,口中烂生疮,骨烦四支重,唇口干燥,身体头面手足或热,腰背皆疼痛,胸痹引背,食不消,不能多食,羸瘦少气及癖也。”参见五膈条。

热格

热邪阻格。《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阴之胜,火气内郁……甚则心痛热格,头痛,喉痹项强。”

热府

经穴别名。出《千金要方》。即风门。见该条。

热服

服药方法之一。指中药煎剂乘热服下,以充分发挥其疗效。热剂热服,适用于大寒证;寒剂热服,适用于假寒真热证。见清·景日昣《嵩崖尊生书》。

热伏冲任

病证名。指热邪伏于冲脉和任脉的病机。热伏冲任,可使阴精暗耗,肾阴亏损,或迫血妄行。临床表现为低热、腰酸痛、下腹疼痛、崩漏等妇科疾患。

热敷止痛法

外治法之一。见《外台秘要》卷二十九。指在未破皮之软组织损伤处用药物进行热敷,藉以达到散瘀消肿,活络止痛目的之方法。亦可用食盐或其它材料加热后热敷。该法属于现代物理疗法之范畴。施用本法应以疼痛缓解为度。

热遏

即热邪被郁遏于内而不能外发。参见热郁条。

热呃

病证名。因胃火上逆,或痰火郁遏所致的呃逆。见《丹溪心法·咳逆》。又称火呃。《证治汇补·呃逆》:“火呃,呃声大响,乍发乍止,燥渴便难,脉数有力。”胃火上逆,治宜和胃降火,用安胃饮、小柴胡汤等方。热结便秘者,用凉膈散。胃有痰火者,用栀连二陈汤、半黄丸。胃虚膈热者,用橘皮竹茹汤。参见呃逆条。

热毒下血

病证名。热毒蕴结大肠,引起的大便下血之证。见《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一。因嗜食炙煿,或饮酒过多,热毒蕴结大肠,迫血妄行所致。证见大便下血,颜色鲜红,腹痛口渴,肛门灼热,舌红干燥,脉弦数等。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选用黄连丸、凉血地黄汤、芍药黄连汤,或四物汤加黄连、槐花。热甚下血色黑者,用解毒汤合四物汤加大黄。病邪蕴久,大便色浊,后重疼坠,治用四物汤加木香、槟榔,或四味香连丸等(见《医学入门·杂病》)。本证见于细菌性痢疾、出血性小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参见热痢、便血等条。

热毒痢

病名。因骤受暑湿热毒所致的痢疾。见《医学传灯》卷下。《医门法律》卷五:“又有骤受暑湿之毒,水谷倾囊而出,一昼夜七八十行,大渴引水自救,百杯不止,此则肠胃为热毒所攻。”若有里急后重者,宜大黄黄连甘草大剂频服;无里急后重者,宜芩芍调中汤加黄连、肉桂。参见痢疾、毒痢、暑痢等条。

热毒风

病名。见《圣济总录》卷十三。由脏腑虚弱,风邪袭入,客于心胸,或服热药与饮酒过度,心肺壅滞,热积不散所致。证见头面肿热,心神烦躁,眼目昏暗,时复语涩,痰粘口干,皮肤壮热,肢节疼痛。治宜清热解毒祛风。

热毒

①病名。即时毒,一名温毒。《重订广温热论·论温热兼症疗法》:“其六兼毒,病名温毒,一名热毒,重称时毒。”详见时毒条。

②病邪名。指火热病邪郁结成毒。《素问·五常政大论》:“太阳在泉,热毒不生。”

热疮

病名。

①泛指夏暑季发生的浅表小疮。

②特指热病之后出于口角及颜面的疱疹性皮肤病。又名热气疮,燎疱。出《刘涓子鬼遗方》。症见患处皮肤小水泡密集成簇,形如米粒或小豆,内含疱液,由清变浊,瘙痒灼痛,常愈后复发。多由外感风热、肺胃积热上蒸所致。可内服黄连解毒汤,外涂金黄膏等。

热喘

证名。肺热炽盛所致的气喘。《古今医鉴·喘急》:“肺实肺热,必有壅盛胸满;外閧上炎之状。”由肺受热灼,痰火壅阻气道所致。多发于炎夏季节。《临证指南医案·喘》邵新甫曰:“实而热者,不外乎蕴伏之邪,蒸痰化火。”治宜清肺平喘,选用麻杏甘石汤、千金苇茎汤、双玉散(丸)、玉液散、泻火清肺汤、泻白散、桑白皮汤等方。参见火喘条。

热产

病证名。又名暑产。杨子建《十产论》:“热产者,言盛暑之月,产妇当温凉得宜。热甚,产母则头疼,面赤昏晕。若产室人众,热气蒸逼,亦致前患,名曰血晕。若夏月风凉阴雨,亦当谨避。”

热病五十九穴

穴位名。又名热病五十九俞。指治热病的五十九个腧穴。《素问·水热穴论》:“头上五行(中行为督脉,傍四行为足太阳经),行五者,(中行为上星、囟会、前项、百会、后顶五穴;次两傍二行各五穴为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又次两傍二行各五穴为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共二十五穴)以越诸阳之热逆也;大杼、膺俞(中府)、缺盆、背俞(风门),此八者,以泻胸中之热也;气街、三里、巨虚、上下廉(上巨虚、下巨虚),此八者,以泻胃中之热也;云门、髃骨(肩髃)、委中、髓空(腰俞),此八者,以泻四肢之热也;五脏俞旁五,此十者,以泻五脏之热也。凡此五十九穴者,皆热之左右也。”王冰注为上星、囟会、前顶、百会、后顶;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大杼、膺俞(中府)、缺盆、背俞(风门);气街(气冲)、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云门、髃骨(肩髃)、委中、髓空(腰俞);魄户、神堂、魂门、意舍、志室等五十八穴。按文中“云门、髃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泻四肢之热”。说明髓空当有二穴,而王注髓空为腰俞,便少一穴。今据《素问·骨空论》:“髓空在脑后三分,在颅际锐骨之下”之文。拟补风府一穴,以合五十九俞之数。热病五十九俞与五十九刺所含穴位不完全相同,但都是治疗热病的要穴。临床可相互为用。参见五十九刺条。

热病

病名。出《素问·刺热篇》。

①泛指一切外感热性病,意同广义的伤寒。《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参见伤寒、温病条。

②伤寒病五种疾患之一。《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③夏季伏气所发的暑病。《医宗必读·伤寒》:“热病者,冬伤于寒,至夏乃发,头疼,身热恶寒,其脉洪盛。”《温热逢源》:“伏气所发者,名为热病。而以暴感而病者,仍名曰暑病。”

热痹

病名。热毒流注关节,或内有蕴热,复感风寒湿邪,与热相搏而致的痹症。又称脉痹。出《素问·四时刺逆从论》。《证治准绳·痹》:“热痹者,脏府移热,复遇外邪,客搏经络,留而不行,阳遭其阴,故(疒帬)痹熻然而闷,肌肉热极,体上如鼠走之状,唇口反裂,皮肤色变。”并可见关节红肿热痛,发热,烦闷,口渴等症。治以清热祛邪,宣痹止痛,用白虎加桂枝汤、升麻汤。热毒盛者,用《千金要方》犀角汤加减。本病见于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及痛风急性发作期。

热闭

①病因病理学术语。泛指热邪壅闭于脏腑经络的病理。如邪热闭肺则咳逆喘促;膀胱热闭则小便痛涩,淋沥不通等。

②病证名。指中风闭证中以热象为主的病证,称为热闭。

①温暖。《素问·痹论》:“凡痹之类,逢寒则虫,逢热则纵。”

②自然界六气之中的火热之气,为夏时主气。淫盛则为致病因素,为六淫之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寒伤形,热伤气。”《素问·至真要大论》:“岁少阴在泉,热淫所胜,则焰浮川泽,阴处反明。”《素问·热论》:“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相薄,两热相合,故有所遗也。”

③各种原因导致的阳气偏胜的一种症状。《素问·痿论》:“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着……”《素问·厥论》:“阳气独盛,故手足为之热也。”《素问·逆调论》:“阴气少而阳气胜,故热而烦满也。”

④治法。包括温里、温经、补阳、祛寒等。《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论言治寒以热,……有病寒者,热之而寒。”

⑤方药四性之一。热性药剂有回阳、温中、祛寒等功用。《素问·至真要大论》:“寒热温凉,衰之以属。”

⑥人体体质类型的特点之一。属于阳盛,气多素质,能够耐寒。《灵枢·卫气失常》:“膏者,多气,多气者热,热者耐寒。”

⑦薰蒸、温养。《灵枢·五音五味》:“血气盛则充肤热肉。”⑧病证类型之一。见“热病”。

惹肥

病名。脚部感染肿痛的病证。出《治疔大全》。即乌茄疔。详见该条。

饶士守

明代医生。字述泉。江西进贤人。悬壶于南丰,历四十春秋。年六十归里,远近赖以全活者甚众,乡人敬之。年88岁卒。

饶鹏

明代医家。字九万,号东溪。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精医,挟技长期居于广东,名噪一时。以医功受冠带。学术上宗张仲景、李东垣为主。着《节略医林正宗》八卷。

饶进

明代医家。祁门(今属安徽)人。性笃厚,学医于休宁县丁氏,丁有异术,不轻传人,秘于其子,进从之学,日为其种园,夜读书,三年不倦,丁喜,遂口授之。学成归里,以术诊病,获良效。

瀼泄

古病名。又称瀼泻。

①指停饮积食所致的泄泻。《医学入门·杂病》:“停蓄饮食,数日乃泻,腹胀者,名瀼泻。枳术丸、没食子丸;烦渴或兼呕者,钱氏白术散、参苓白术散;食少肠鸣,四肢困倦者,升阳除湿汤;日止夜泻者,启脾丸。”

②肾泄的别名。《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肾泄,即五更泄。一名晨泄,又名瀼泄。”详见肾泄条。

染苔

诊断学名词。亦称假苔。舌苔被食物或药物染色,改变原有苔色。如食橄榄、杨梅可染为黑苔,食枇杷可见黄苔。望舌苔时需排除染苔的假象,以便准确诊断。

《冉雪峰医案》

医案著作。冉雪峰着。本书包括内、外、妇、儿科医案七十一则,案中结合中医理论较深入地分析病情,并能继承发扬传统治法,于临床辨证较有识见,1962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冉雪峰

(1877-1962年)现代医学家。四川奉节县人。早年攻读文史诗词,因受家庭影响而习医,弱冠之年即开始行医。后移居武汉,任武昌医馆馆长之职。适值武昌起义,冉氏亦参与其事,并任湖北省新闻社社长。1949年以后,任重庆中医进修学校校长。于1955年应聘参加中医研究院工作,为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尝着有《八法效方举隅》、《冉雪峰医案》、《中风临证效方选注》。擅长治疗流行病、糖尿病、妇女不孕症等。

髯(rán,音然)

两侧面颊的胡须。古人认为髯的多少及色泽的好坏与血气的盛衰有关。《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血气盛则髯美长,血少气多则髯短;故气少血多则髯少,血气皆少则无髯。”

然筋

指然谷穴下之筋。《素问·调经论》:“志有余,则泻然筋血者,不足则补其复溜。”王冰注:“然谓然谷。”新校正引杨上善注:“然筋当是然谷下筋。”

然骨之前

指然谷穴。《素问·缪刺论》:“无积者,刺然骨之前出血。”又:“下伤少阴之络,刺足内踝之下,然骨之前血脉出血。”王冰注:“然骨之前,然谷穴也。在足内踝前起大骨下陷者中,足少阴荥出。”

然骨之后

指照海穴。《灵枢·脉度》:“蹻脉者,少阴之别,起于然骨之后。”

然骨

①经穴名。即然谷穴。《针灸甲乙经》卷十二:“女子不孕,阴暴出,经水漏,然骨主之。”见然谷条。

②骨骼部位名。相当于舟状骨部分。《灵枢·脉度》:“蹻脉者,少阴之别,起于然骨之后。”杨上善云:“然骨在内踝下近前起骨是也。”

然谷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别名龙渊,然骨。属足少阴肾经。荥(火)穴。在足内侧缘,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末支及足底内侧神经,足底内侧动脉及跗内侧动脉分支。主治喉痹,咳血,消渴,阴痒,阴挺,月经不调,阴痿,遗精,脐风口噤,足跗肿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緛戾(ruǎn)

痧胀。指筋肉拘急短缩,肢体屈曲扭转。《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厥阴所至为緛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