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书籍 > 《手穴手纹诊治》 > 第八节 穴位埋线疗法

第八节 穴位埋线疗法

穴位埋线和穴位穿线疗法是把一段羊肠线埋入穴位内或穿入邻近几个穴位下,使之保持较久的刺激以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新疗法。它的方法比较简便,对某些功能性和器质性疾病有较好的疗效。目前常用于一些慢性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腹泻,小儿麻痹后遗症,遗尿、遗精、阳萎、痛经等。常用的手穴为鱼际、合谷。

一、用具

(一)穴位埋线用具

一般可用9号注射用针头作套管,以26号的2~2.5寸毫针作针芯(毫针的针身与注射针头等长,剪去针尖后磨平),也可以小号的腰推穿刺针,但针芯要磨平。此外还须准备“0”~“00”号肠线剪成适当长度和段数,手术剪,无齿镊、弯盆等。

(二)穴位穿线用具

弯形三角缝针、持针钳、手术钳、注射器及针头“0”~“00”号肠线、弯盆、1%普鲁卡因、消毒纱布、洞巾等。

二、操作方法

(一)穴位埋线疗法

1.选好穴位,用2%的龙胆紫作好标志,穴位局部皮肤按常规消毒。

2.用无齿镊取剪断的肠线一段置入注射针头的尖端内(不使外露),针芯从注射针头尾部插入,注意不使肠线被推出或露出针尖部。

3.手握针头根部,快速刺入穴位的皮下,然后缓缓送针到一定深度,待患者有针感后,轻推针芯,将肠线推入穴位,拔出针头,压迫局部片刻。

4.如在两个附近穴位同时埋线时,可在埋完第一根肠线后,将针头退至皮下,再刺向另一穴位,有针感后,拔出针芯,钳取另一段肠线,从注射针头尾部放入,再用针芯把肠线送入穴位。

(二)穴位穿线疗法

1.选好进针和出针的穴位,用2%龙胆紫标记,皮肤消毒。

2.穴位皮下注射普鲁长因作局部麻醉。(皮试后)

3.用持针钳钳住带有肠线的缝针从第一个进针点刺入,深入肌层后,可利用缝针对肌层作反复的加压刺激约1~2分钟。务使患者有酸胀感,然后在出针处穿出缝针,用血管钳住肠线尾端,来回抽拉几次后,彻去针头,剪去两端露在皮肤外的线头,然后将肠线两端埋入皮肤内,予以包扎。

三、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

2.术后可在局部压迫以止血。

3.穴位穿线的两端不可露在皮肤外,如发现有异常反映,必要时可抽去肠线或作其他处理。

4.防止刺伤神经干及大血管。

5.如用丝线穿线,须在一个月后抽去丝线。

6.埋线一般可10~15天一次,5~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2个月。穿线20~4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