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W)第九篇
王勃
唐代文人(649-676年),知医。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有文采,为唐代著名文人,早殁。谓“人子不可不知医”,故平时颇留心医药。尝为《黄帝八十一难经》作序,另有《医语纂要》一卷,一说为《医语》撰序。均未见。
王伯伟
清代医家。字廷魁,山西晋阳人。精儿科,着有《天花八阵编》一书刊行于世。
王伯顺
宋代医家。生平履贯欠详,撰有《小儿方》三卷,出《宋史·艺文志》,未见刊行。
王丙
清代医学家。字绳林(一作绳孙),号朴庄,吴县(今属江苏)人,系徐州府学教授王瓒之曾孙,名医陆懋修之外曾祖父。自幼聪颖,攻读医学甚力,尤擅长于伤寒之学。著作甚丰,有《伤寒论注》,系其外曾孙陆懋修所校正,另有《脉诀引方论证》、《考正古今权量说》等,于古代药用度量衡制考订颇详。尚着有《伤寒序例新注》、《读伤寒论心法》等,未见传世。
王冰
唐代医学家(710-805年)。履贯欠详,号启玄子,或作启元子。自幼喜好经方及养生,亦仰慕医道。于宝应年间(762-763年)任太仆令,人称“王太仆”。好研《黄帝内经》,尤以对《素问》更有深研,以当时所见之《素问》篇帙不全,没有完本;所得残卷存在目次重叠,谬误甚多。因而精心研读,并以其师所授之秘本《内经》与隋·全元起之注本相互参详,对《内经素问》加以编次、整理、注疏,并补入七篇大论如《天元纪大论》等,使其成为八十一卷之全璧,唯后世对此大论颇有微词,认为与原文不类。世称此本为《次注黄帝素问》,其中多有精辟见解,发古人所未及,于后世深有启迪,如有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之说,对后世命门学说之提出和形成,影响颇深。其对阴阳之互根关系,论述亦颇精当,不失为研究《内经》最早的大家。后世伪托王氏之作,亦复不少,如《素问六气玄珠密语》、《照明隐旨》等皆属此类。
王璧
宋元间医官。生平履贯欠详。元初曾任太医,并于其后成立之惠民药局任医官。
王
㈠(wáng)
①一国的君主。《灵枢·师传》:“且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
②最突出或特大的。如面王、圣王。
㈡(wàng,音旺)通“旺”。《灵枢·阴阳系日月》:“五行以东方为甲乙木,王春。”
亡阴
证名。由于高热、汗吐泻、出血或其它慢性消耗而发展成阴液严重缺损的状态。临床表现为身体干瘪、皮肤皱折或眼眶深陷,精神烦躁或昏迷谵妄。本症与亡阳之别在于:虽有汗出但身热而津液干涸,手足温,口渴而喜冷饮,呼吸气粗,唇舌干红,脉虚数无力或细数。治宜滋阴增液或养津固气。
亡阳症
证名。阳气亡逸之症。多因大汗后真阳亡脱所致。《杂病源流犀烛·诸汗源流》:“汗多不止,真阳亡脱,名曰亡阳症。其身体必冷,多成痹寒或四肢拘急,宜桂枝附子汤。”又指伤寒误用火法所致惊狂症状。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主之。”参见亡阳、亡阳汗条。
亡阳汗
证名。即阳气欲绝之汗多证。《医略六书·杂病证治》:“亡阳汗者,每每病笃虚极之人,多有头面汗淋,口鼻俱冷,而手足青色,气促不止者,急宜温补以追欲绝之阳。”
亡阳
证名。阳气失亡,以汗出不止为主症。见《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张氏医通·杂门》:“汗出不止,名曰亡阳。以附子理中加黄芪,外用温粉扑之。”
亡血家
有出血病史或出血倾向的人。《伤寒论》:“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
亡血
血液的失亡。可见于多科、多种病证。《注解伤寒论·辨脉法》:“病人脉微而涩者,此为医所病也。大发其汗,又数大下之,其人亡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失血量较多,血气亏损,亦称为亡血。参见血证有关各条。
亡津液
证名。指人体津液的耗失与消亡。又名亡津。多因于误治(如误汗、误吐、误下)或热邪炽盛所致。
亡津
证名,指耗失殆尽,又称亡津液。详该条。
亡
㈠(Wáng,音王)
①消亡,消失。《素问·疟论》:“夫疟之未发也,阴未并阳,阳未并阴,因而调之,真气得安,邪气乃亡。”
②失去,丢失。《灵枢·通天》:“少阴之人,小贪而贼心,见人有亡,常若有得。”
③死亡。《素问·移精变气论》:“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④犹言“去”,指去针。《灵枢·九针十二原》:“察后与先,若存若亡。”张景岳注:“察气之行不行,以为针之去留也。”
㈡(Wú,音无)通“无”。
汪元轼
清代医家。字正希,号古香,江苏长洲县人。父汪学舟亦为名医,尝自拟“保阴煎”一方。元轼曾任长洲医学训科,于《吴医汇讲》中发表《读先祖“保阴煎”谨记》。
汪文绮
清代医家。字蕴谷,安徽休宁县人。世医出身,承家学,研读《内经》及历代各家著作,尤其推崇张景岳之学说。尝着《杂证会心录》,治病强调扶阳抑阴。另有《脉学注释汇参证治》,又名《卫生弹求集》、《秋香馆求集汇参证治》现有刻本行世。
《汪石山医书八种》
个人医学丛书。又名《汪氏医学丛书》,明·汪机编辑。1522年后陆续刊出。包括《脉诀刊误集解》、《石山医案》、《读素问钞》、《运气易览》、《针灸问对》、《外科理例》、《痘治理辨》、《推求师意》八种。多属临证经验的论着,各详本条。现有明嘉靖刻本,近代石印本。
汪若源
明代医家。履贯欠详,尝着《痘疹大成》,又名《汪氏痘书》,刊刻于世。
汪汝懋
元代医家。字以敬,号遯斋,桐江野客。安徽歙县人,尝官于定海县凡五年,兼通医学。尝着《山居四要》,刊于世。
汪秋鹤
明代(?)医家。履贯欠详,着《痘疹》一书,未见行世。
汪绮石
明代医家。世称绮石先生,履贯欠详。尝着《理虚元鉴》,现有刻本行世。
汪淇
清代医家。字瞻漪,一字右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专攻妇人、幼儿科。曾注释《济阴纲目》,并自着《保生碎事》、《慈幼纲目》,刊刻于世。
汪嘉谟
清代医家。一作汪家谟,新安(今属安徽)人。生平欠详,辑有《妇科胎产经验良方》,现有刊本行世。
汪汲
清代医家。号海阳竹林人。广学博闻,于医学亦有研究,尝着《解毒编》、《汇集经验方》、《怪疾奇方》,现有刊本行世。
汪机
明代医家(1463-1539年)。字省之,号石山居士,祁门(今属安徽)人,父汪渭为名医。机幼年先习儒,尝补邑痒生。后随父习医,并与儒理、易学相印证,阐其奥理,疗病甚有效。治病主张强调辨证论治,诊断需四诊互参,力纠单以脉诊为务断人吉凶;治疗则主张博采众长,升阳随东垣,滋阴崇丹溪,反对滥用寒凉攻下,强调滋补元气。于针灸方面亦有所论述,著作甚丰,有《医学原理》。《本草会编》、《读素问钞》、《脉诀刊误集解》(校刊戴同文之《脉诀刊误》而作)、《外科理例》、《痘治理辨》、《针灸问对》、《伤寒选录》、《运气易览》、《医读》、《内经补注》。其中除《本草会编》及《内经补注》已佚外,均有刊本行世。
汪宦
明代医家。字子良,号心榖。新安祈门(今属安徽)人,初习举子业,后改学医,并曾任太医院吏目。与徐春甫等人合组“一体堂宅仁医会”,是为较早的医学学术团体之一。着有《医学质疑》,现有刊本行世。另有《证治要略》及《统属诊法》,未见传世。
汪琥
清代医家。字苓友,号青溪子。江苏长州人。于伤学有造诣,博览前人关于伤寒之各种著作,着有《伤寒论辨证广注》、《中寒论辨证广注》、《痘疹广金镜录》、《养生君主编》等多种著作行世。
汪和鼎
清代医家。江苏阳湖县人。生平欠详。尝辑医学丛书《毓芝堂医书四种》,其中包括《宜麟策》、《达生篇》、《保婴易知录》、《丛桂山房集验良方》,现有刊本行世。
汪光爵(1663-1718年)
清代医家。又名光园,字缵功,号学舟,江苏吴县人。初攻举子业,屡试不第,改攻医学,治病有奇效。尝着《医要》一书,未见梓行。另有其孙汪元亮、元轼整理之《虚劳论》一文,刊于《吴医汇讲》。
汪逢春(1882-1949年)
近代医家。原名朝甲,字风椿,先习举子业,后改从艾步蟾学医。博览群书,勤研不辍。于医理有较深钻研,尤对胃肠病有更深造诣。后悬壶京师,疗效甚佳,为北京“四大名医”之一。1938年设国医职业公会,汪任会长,培育人才甚多。现有著作仅存《中医药理学》、《泊庐医案》。
汪昂(1615-约1695年)
清代医家。字讱庵,安徽休宁人。先攻举子业,于经史百家均有深入研究,后弃儒业,潜心研究医着,虽未业医,然于医学造诣高深,其医学著述竟脍炙人口,着有《素问灵枢类纂约注》、《本草备要》、《医方集解》、《汤头歌诀》、《经络歌诀》、《药性歌赋》等等。大多为入门书,便于初学者阅读。且每书均能提纲挈领,深入浅出,由博反约,有很大影响,至今仍为初学者所乐用。
腕痈
病名。痈疽发于手腕部者。出《外科证治准绳》卷三。又名手腕痈,手屈发、手牛押屈、龟毒、鼓槌风、手腕疽。多因三阳经风火热毒凝结而成。证见患处高肿红赤作痛,腕部功能障碍。若痈疽易成脓,且易溃者为顺,治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可内服荆防败毒散,外敷洪宝膏。若溃后则提脓去腐,按溃疡治疗;若患处迁延日久,脓难成且不易溃烂者,或漫肿平塌,或溃而显露筋骨,脓液稀薄者为逆,难以收功,多可转为疽,应按无头疽治,内服补托之剂,外用去腐生肌之药。详见外痈条。
腕骱骨脱出
病名。腕关节脱臼之病证。见《外科大成》。即腕骨脱位。证治参见手腕骨脱条。
腕踝针疗法
针刺疗法之一。指针刺腕关节或踝关节上方特定刺激点(腕部、踝部各有六个刺激点)以治疗疾病的方法。于1976年首见报道。针刺时于选好的刺激点上,沿皮下向上刺入1.4寸左右,不必进行手法操作,亦不须出现针感,留针半小时以上,每日或隔日一次,10日为一疗程。主要用于神经性疼痛及某些功能性疾患,如头痛,牙痛,关节痛,腰腿痛,月经痛,失眠,哮喘,过敏性肠炎,神经衰弱,皮肤瘙痒等。
腕骨折
病名。腕部骨关节伤折之病证。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六。该病多因跌打、压轧所致。或伤一骨,或伤数骨,临床以腕舟骨骨折为多见。证见受伤处肿胀青紫,疼痛,局部压痛明显,或腕缝错开,局部功能障碍。一般断端很少移位,如手向后翻贴于臂者,医者可双手握其手背轻轻回翻整复,并夹缚固定。用药治疗参见骨折条。
腕骨
①骨名。共由八块组成,上接桡骨,下接掌骨。《灵枢·本输》:“腕骨,在手外侧腕骨之前,为原。”(指后一个腕骨。)②穴位名。属于太阳小肠经原穴,位于手背尺侧,当第五掌骨基底部与钩骨所构成关节部上方的凹陷处。见上例句前一个“腕骨”。
③指第一跖趾关节骨突。《灵枢·本输》“太白,腕骨之下也。”
腕
手掌和前臂关联处。《灵枢·经筋》:“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灵枢·骨度》:“腕至中指本节,长四寸。”
万杏坡
明代医家。豫章(今江西南昌)人。为著名医家万全之祖。善儿科痘疹症,有医名。
《万氏医贯》
儿科著作。三卷。明·万宁撰于1567年。前二卷列述胎原、初生诸病及五脏主病、兼证等,各病之后多附作者治案;末卷罗列上述二卷中的治疗方剂,多系家传效方。本书论理简明,不落窠臼;效方验案有章可循,于临床实用可资参考。现存多种清刻本。
《万氏女科》
书名。三卷。明·万全撰。刊于1549年。卷一为总论及妇科杂病;卷二为胎前诸病;卷三为产后诸病。大抵“调经专以理气补心脾为主;胎前专以清热补脾为主;产后专以大补气血行滞为主。”全书内容比较简要,切合临床实用。本书原收入《万密斋医学全书》,亦有单行本行世。
《万氏家传保命歌括》
综合性医书名。简称《保命歌括》。三十五卷。明·万全撰,撰年不详。前三十三卷介绍中风、中寒、内伤、瘟疫、气病、血病、虚损、痿痹、咳嗽、哮喘、泄泻、痢疾、疟疾等内科杂病为主的多种病证。每门皆先论后方,其论则征引旧说结合己见,颇为详尽。且以七言歌诀总括每证之病因脉证治则。其方则多为经方名方,备载主治药物和用法。后二卷为摄生经验方万氏在嘉靖、隆庆(1552-1570年)年间的一些治案。此书尝编入《万密斋医学全书》。1986年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点校本。
《万氏济世良方》
方书名。又名《万氏家抄方》、《医学入门良方》。明·万表选集。六卷(另有四卷本)。刊于1609年。卷一-五分别用以方带证的方式论述临床各科98类病证。卷六为痘疹、麻瘄、脉诀及小儿脉诀。现存多种明刻本。
《万氏积善堂集验方》
方书名。三卷。明·鹿元居士辑。(未着撰年)。卷上收男女服药论、调元、调经、安胎等医理短论,是为“广嗣要语”。并录金锁思仙丹、五子衍宗丸等嗣育方近50首。卷中载补益剂50首及五隐君两篇医论。卷下录各科杂方60余首。现存明嘉靖本。
万全
明代医家。字密斋,原为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后移居湖北罗田。世代均以医名,其祖为万杏坡、父万筐,医术高明,尤精儿科。万全潜心研究家学,颇有发挥。其所学均本自内、难、本草、脉学诸经,并深研钱乙之学,重视调补后天脾胃,生平著述甚多。计有《万氏家传保命歌括》(简称《保命歌诀》)三十五卷,旁征博引,详论内科之杂证;《伤寒摘锦》、《养生四要》五卷;《万氏女科》三卷及《广嗣纪要》十六卷。万氏对小儿疾病研究最深,著作亦丰,计有《家传幼科发挥秘方》(简称《幼科发挥》)、《片玉心书》五卷、《育婴家秘》(即《育婴秘诀》、《痘疹心法》二十三卷、《片玉痘疹》十三卷。其论儿科,皆发挥钱氏五脏辨证之理论,尤重调理脾胃,对小儿痘疹诸证,经验尤丰,兼通凉泻温补之法,方剂多简炼。诸著作又合成《万密斋医学全书》,或称《万密斋医书十种》。
万筐
明代医家。字恭叔,号菊轩。承父杏坡之传,擅长儿科,尤精于痘疹。曾为其子万全剖析钱仲阳用凉泻、陈文中以温补治痘疹之异同,使其顿开茅塞。
《万病回春》
综合性医书。八卷。明·龚延贤撰于1587年。龚氏“祖轩、岐,宗仓、越,法刘、张、朱、李及历代各家,茹其英华,参以己见,详审精密,集成此书”。卷一为总论,包括“万金一统述”以及药性歌、诸病主药、形体、脏腑、经脉等内容;卷二-五主述中风、伤寒、疟疾、痢疾泄泻、臌胀、水肿、虚劳等内科杂病七十余种。兼述若干五官口齿等病证。卷六-八论述妇科、儿科和外科常见病证,以及中毒、膏药、通治、奇病等内容。末附“云林月段笔”12条“龚氏家训”32条。全书共选临床各科病证186种,辨证详明治法方剂选辑颇精,对后世影响较大。现存明万历刻本,多种清刻本、民国石印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万表
明代官吏。字民望,号鹿园。鄞县(今属浙江)人。曾官至漕运总兵,并兼通医术。尝着《万氏家钞济世良方》五卷(简称《济世良方》)行世,其中之中风、厥逆、脚气等类证均有效方,兼述证候。
万邦孚
明代官吏兼医家。字汝永,号瑞严,浙江鄞县人。其祖万表、父万达甫,均为武官。邦孚世袭其职,曾任浙西运总及福建总兵,抗击倭寇,颇有武功。平生兼通医理,其先祖着有《万氏家钞济世良方》(又名《医学入门良方考》)予以增补,增入脉诀、药性及有关痘疹等内容及验方。另又自撰《痘疹方论》五卷及《万氏积善堂秘验滋补诸方》一卷等。
菀
㈠(yù,音玉)通“宛(郁)”:蓄积,郁积。《素问·针解》:“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王冰注:“菀,积也。陈,久也。除,去也。”
㈡(yùn,音酝)通“蕴”。
①郁结,积滞。《素问·生气通天论》:“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②闭积,郁伏。《素问·至真要大论》:“阳明司天,燥淫所胜,则木乃晚荣,草乃晚生……名木敛,生菀于下,草焦首。”
脘
胃的内腔,亦泛指胃部。《素问·评热病论》:“食不下者,胃脘隔也。”《素问·阴阳类论》:“阴气客游于心,脘下空窍,堤闭塞不通,四支别离。”
惋惋
抑郁消沉。《素问·着至教论》:“肾且绝,惋惋日暮,从容不出,人事不殷。”
惋
①(wǎn,音晚)凄惋,哀戚。《素问·解精微论》:“夫志悲者惋,惋则冲阴。”吴昆注:“惋,凄惨意气也。”
②(mèn,音焖)通“悗”。郁闷。《素问·调经论》:“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素问·阳明脉解》:“阳明厥则喘而惋,惋而恶人。”
晚期妊娠中毒症
现代医学病名。妊娠后期(约6个月以后)的一种并发症。其特征为水肿、高血压和蛋白尿;严重时出现头痛眩晕,抽搐或昏迷。表现以高血压为主症者,近于妊娠眩晕、先兆子痫;表现以水肿为主症者,属于子肿范畴;表现以抽搐或昏迷为主症者,属子痫。可据临床辨证施治。
晚嫁难产
病名。《胎产辑萃》:“三十后适人者,谓之晚嫁。盖少嫁则筋骨软,故产门易开;晚嫁则筋骨坚强,所以难产。”主要指高年初产妇,难产病发率高。临月可服苎麻根饮。
晚发
病名。伏气温病的别称。
①冬令受寒,邪伏至清明后始发的温热病。《时病论·晚发》:“晚发者,亦由冬令受寒,当时未发,发于来年清明之后,夏至之前,较之温病晚发一节,故名晚发病也。”
②夏受暑湿,留伏至秋冬而发的温热病。亦称伏暑晚发。《伤寒指掌》:“晚发者,夏受暑湿之邪,留伏于里,至秋新邪引动而发也。”《重订广温热论·湿火之症治》:“发于处暑以后者,名曰伏暑,病尚易治;发于霜降后冬至前者,名曰伏暑晚发,病最重而难治。参见伏暑、伏暑晚发条。
挽法
推拿手法名。出《诸病源候论·偏风候》。用手左右推拉或移动。《千金要方》卷二十七:“左右挽,前后拔。”
宛膲(jiáo焦)
病状名。指消瘦干枯。《灵枢·根结》:“皮肉宛膲而弱也。”
宛
㈠音碗(wǎn)。宛转,屈曲。《灵枢·刺节真邪》:“倾侧宛状。”
㈡音玉(yù)。通郁,郁结。《素问·汤液醪醴论》:“去宛陈莝。”
⑶音义同腕。《灵枢·杂病》:“刺宛骨下。”
宛(yù)陈
病证名。指血气郁滞。《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其宛陈血不结者,则而予之。”《灵枢·九针十二原》:“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张志聪注:“宛陈则除之者,去脉中之蓄血也。”
顽癣
病名。指一种慢性顽固性皮肤病。见《外科正宗》卷四。该病多因风、湿、热、虫四者为患。使血燥风毒克于脾、肺二经。临床可见发无定处,初为皮肤发痒,后起淡褐色粟粒样丘疹,表皮可有落屑产生,日久病损区域逐渐扩大,融合成片,形成肥厚粗糙皮损,形状不一,瘙痒明显,搔之不知疼痛,病程缠绵难愈,且有反复发作之特点。治宜养血疏风,可内服当归饮子或四物消风散。外可用土元。
顽痰
病证名。
①坚结胶固之痰。亦称老痰、结痰、郁痰。《症因脉治》卷二:“顽痰,坚结胶固,吐咯难出,脉见沉牢,……痰在咽喉,咯不出,咽不下,即老痰、结痰也。”“郁痰即结痰、顽痰。”详见郁痰、老痰、结痰条。
②指痰阻心窍而致癫狂者。《证治汇补》卷五:“若抚掌大笑,言出不伦,左顾右盼,如见神鬼,片时正性复明,深为赧悔,少顷态状如故者,此膈上顽痰泛滥洋溢,塞其道路,心为之碍,痰少降则正性复明,痰复升则又举发,名之曰癫。法当利肺安心,安神滚痰丸主之。”
顽疝
病名。指睾丸虽大而无痛苦者。多为先天疾患。即癫疝。出《寿世保元》卷五。详见癫疝条。
顽淋不痛症
证名。因淋症日久,虽溲行艰涩而不觉疼痛的病证。见《经验医库·溲淋》。因骨髓精血俱虚,心肾不交,心气下陷而成。证见小便滴沥不绝,臭气难闻,尿出不痛,脉弱无力。宜用威喜丸。参见淋条。
顽核疬
病名。指皮下生长之慢性肿物。出《疡医大全》。该病多由气血凝结所致。其临床特点为初起上见一核,圆若弹丸,不痒不痛,日久亦不增大,故名顽核疬,临床不需治疗。但平素须戒郁怒及燥火生痰之物即可。
顽疮
病名。出《辨证录》卷十三。
①即恶疮。参见该条。
②指经久不愈的疮疡,证见疮疡久不收口,难愈难敛,并可见有脓血样分泌物,治宜行气活血为主。用救顽汤加减。
顽痹
病名。皮肤肌肉麻木不知痛痒或手足酸痛之症。一作(疒帬)痹。见《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医林绳墨·痹》:“久风入中,肌肉不仁,所以为顽痹者也。”参见(疒帬)痹条。
完骨
①人体部位名。指颞骨乳突。《灵枢·骨度》:“耳后当完骨者,广九寸。”
②经穴名。出《素问·气穴论》。属足少阳胆经。在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下方凹陷处。布有枕小神经主干和耳后动、静脉。主治头痛,项强,颊肿,齿痛,咽喉肿痛,口眼?斜,失眠等。向下斜刺0.3-0.5寸。艾条灸5-10分钟。
③经穴别名。见腕骨条。
完壁
眼科手术术语。系金针开内障八法名称之一。即手术后出针的手法和要求。《目经大成》卷二:“回针将障送至护睛水内尽处,迟迟出针之半,少息再出,恐障复还原位。”参见拨内障手法条。
丸剂
中药的一种药物剂型。药物研成细末,用蜜或水、或糊、或药汁、或蜂蜡等拌和,制成圆球形的大小不等的药丸。分别称蜜丸、水丸、药汁丸、蜡汁丸等。服用方便,吸收较缓慢,药力较持久。凡药物不耐高热,难溶于水,容易挥发,毒性较剧烈的,多适合做丸剂,常用于慢性病,尤其是攻磨症积。但也有用于急证的丸剂。用水化开服用或水送服。如安宫牛黄丸等。
丸
①小圆球形物体,多用作丸药的计量单位。《素问·腹中论》:“以五丸为后饮。”
②揉物使成丸形。《素问·腹中论》:“以四乌鲗骨一(艹^虑)茹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
豌豆疮
见《外台秘要》。即天花。详该条。
弯针
针刺时由于某种原因而致针身在肌体内发生弯曲的现象。此多由进针过快,刺激太强引起局部痉挛收缩;或针体触及坚硬组织;或患者体位移动;或某种外力碰撞而引起。轻度弯针可缓慢退出,针体弯曲角度较大时,应轻为摇动,顺着针柄倾斜方向出针。如针体发生多个弯曲,则应仔细观察;顺着针柄倾斜方向分段逐步退出。若因患者体位移动造成,则需先矫正体位,再行起针。切忌急速猛抽,使患者增加痛苦,甚至发生折针。针刺时应根据上述的原因,予以防止。
外眦
解剖名称。出《灵枢·癫狂》。亦名锐眦、小眦、眼梢头、眼小嘴、眼小睫、眼小角。为上下眼弦颞侧的联合处,为足少阳经的起点。详目眦条。
外痔
病名。生于肛门齿线以下的痔,与内痔相对而名者。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证见肛门周围有鼠乳状突起,一般无痛痒,亦不出血,日久生成皮瓣样赘生物,多由此而产生异物感,若继发感染则疼痛明显。按其证候可分为血栓性外痔、赘皮样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炎症性外痔等四种。治疗以外治法为主,可根据症情选用熏洗、针灸、结扎、挑痔、手术切除等。如并发感染而局部红肿、疼痛甚至头痛体热者,可配合内服清热解毒、化瘀止痛之剂。
《外治寿世方初编》
方书名。四卷。清·邹存淦撰。刊于1877年。本书仿《理瀹骈文》体例,辑录了临床各科疾病的多种外治法的治疗方药,共分68门,载方约2200余首。现存清刻本、1936年台湾铅印本及《珍本医书集成》本。
外治法
医疗技术名。泛指非内服药物之外所用施术于体表或以药物、器具从体外进行治疗的方法,包括肛门、阴道、鼻腔、耳道以日光浴、沙疗、蜡疗、水疗、熏洗等等物理、化学疗法。《素问·至真要大论》:“内者内治,外者外治。”外治法在我国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早已是一门专门学问。《五十二病方》及《内经》已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张仲景撰《伤寒卒病论》时,已总结有针、灸、温、烙、熨、药摩、坐药、洗浴、润导、浸足、灌耳、人工呼吸等等外治法与外治技术。针灸疗法形成专门学问后,外治法范畴与概念产生了变化,针灸已由外治法概念中分离。因此,外治法专著多已不包括针灸疗法与理论。我国最有影响的外治法专书有赵学敏编《串雅内编》(1759年),吴尚先编《理瀹骈文》(1864年),邹存淦编《外治寿世方》(1877年)等。
外治
治疗学术语。外治法的简称。选用药物、手法或配合适当的器械,使用于体表或九窍等处,以治疗临床各科疾病。常用的有敷、罨、熨、熏蒸、吸入、热烘、浸浴溻渍、发泡、膏摩、点眼、搐鼻、漱涤、扑粉、导、塞、薄贴等。详各条。
外症喉痈
病名。又名外喉痈。系指痈发于颏下,对正咽喉以外者。多由风毒邪火挟痰循经上灼于咽喉所致。症见颏下,正咽喉之外、内外皆肿,外形如馒者,色红疼痛,有碍饮食吞咽。《喉科秘旨》卷下:“此症生于颌下天突穴之上,内外皆肿,饮食有碍”。治宜解毒、祛风、泻火、消肿。用普济消毒饮、清瘟败毒饮等加减。或外敷如意金黄散。
《外证医案汇编》
医案著作。四卷。清·余景和撰。刊于1894年。本书收集了清代医家陈学三、薛雪、叶桂等人的外科医案700余则,分为首、项、面、口等13部,共73种病证。医案除叙述病情治法外,还注有余氏的案语评论。其按语足以醒瞆,其评论亦得纲纪。
外证头痛
病证名。即外感头痛。《内外伤辨·辨头痛》:“外证头痛常常有之,直须传入里实方罢。”详外感头痛条。
外障
病证名。出《秘传眼科龙木论》。指发生在胞睑、两眦、白睛、黑睛的眼疾。多因六淫外侵,或内有郁热、痰火、积滞以及外伤等引起。此外,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或脾气虚弱,亦能致病。患眼可见红赤、肿胀、糜烂、流泪、眵多,亦或发生翳膜、胬肉。宜结合全身情况辨证论治。除药物内治外,外治法和手术亦常应用。
外郁
证名。因风寒暑湿燥火六气所伤,气血郁滞,而致寒热、吐衄等症,日久不愈,症似虚损痨瘵。《不居集·诸郁》:“外郁者,六气之郁也。六气伤人,皆有传变,由轻及重。惟外郁之症,只在本经,聚而不散,有失升降变化之权,胶结不开,厌厌有似虚损痨瘵之症。”又:“此外郁之类损者,盖气血充和,脉络贯通,百病不生,今为六淫所伤,气血抑窒,则有寒热吐衄之患,虽年深月久,郁有不开,不兼舒郁,治必不效。”参见风郁、寒郁、湿郁、热郁各条。
外痈
病名。发于体表的痈肿,与发于脏腑之内痈相对而言者。见《外科精义》卷上。该痈之初起,多于局部见红肿热痛而无头,肿胀之界限分明,根盘收束,多有易肿、易脓、易溃、易敛之特点。重者伴有全身症状:身寒热、口渴、舌苔黄、脉数等。治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之剂。若初起者,可选用仙方活命饮,或漏芦煮散,或防风散,或升麻汤;若兼见高热等全身症状明显者,当选服仙方救命汤,外用当急选如意金黄散,或远志膏,或五龙散敷贴。若不能内消或脓已成者,治宜内服透脓散,或黄芪内托散,并掌握时机早作切开引流。脓水多则可用猪蹄汤温洗,或选黄柏煎汤外洗。局部伤口宜选用二宝丹,或五五丹提脓去腐,或用去腐生肌散敷贴,保持引流之通畅。若因失治或误治而转成漏管者,则应手术切除漏管壁,注意引流以保证伤口从深处逐渐愈合,切不可但求外口之速愈。此刻必须待脓尽方可用生肌散,或生肌玉红膏,或地黄膏等。
外阴炎
西医病名。现中西医结合临床亦多用。指外阴部炎症。症见局部皮肤红、肿、热、痛,甚至有溃疡,起脓疱,分泌物增多。久治不愈,成慢性炎症者,可见皮肤增厚或有皲裂。多因肝经湿热下注所致。属中医学带下、阴痒、阴疮范畴。治宜清肝泻火利湿,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局部可辅以熏洗药:苦参、川椒、蛇床子、黄柏、枯矾、百部。
外阴白斑
病名。又名女阴白斑。指出现在妇女阴部皮肤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白色斑块,可向两下肢内侧、会阴及肛门蔓延,但很少侵犯尿道口及前庭。症见阴部瘙痒,皮肤干燥,肥厚变白,失去弹性,甚至萎缩破溃,有疼痛及烧灼感。临床病理检查有非典型细胞增生者属中医学“阴痒”、“阴疼”、“阴痛”范畴,多因肝经湿热下注侵渍外阴,或血虚肝旺、肝肾阴虚、肾阳虚衰等精血不能润养外阴所致。肝经湿热者症见阴部红肿而痒,皮肤色素减退,或伴湿疹、带多色黄,治以清肝泻火,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血虚肝旺症见外阴刺痛、瘙痒,局部皮肤干燥变白,失去弹性,头晕目眩,月经不调,治以补阴活血,清肝化风,用苏甲马鞭散(验方:苏木15克,炙鳖甲15克,马鞭草15克,生地30克,龙胆草9克,共研细末,每日3次,每次3克,或作汤煎);肝肾阴虚者兼见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等,治以滋补肝肾,用二至丸加味;肾阳虚衰,宜温肾助阳,治用右归饮。局部可用熏洗方:生川乌200克,生草乌200克,蛇床子150克,苦参150克,艾叶50克,加水4千克,煎至2千克,再加白矾150克,卤水600克,再煎至1千克,局部外洗。
外因
病因病理学名词。
①泛指各种外来致病因素。
②病因分类之一。指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邪气。参见三因条。
外阳
经穴别名。《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外阳,在外踝上三寸,阳蹻郄。”所指即跗阳。见该条。
外悬(疒其)风
病名。《重楼玉钥》卷上:“凡牙匡下浮肿,为外悬(疒其)……。凡外悬(疒其)属善症,易治。生于内属恶症,却难治。稍医差迟,即能伤人。若白烂延至咽喉,及落尽面颊肉者,不治”。亦称外悬(疒其),参见悬(疒其)风条。
外膝眼
经穴别名。即犊鼻。见该条。
外推云
病证名。见清·顾锡《银海指南》卷二。眼生翳障,凡自下而向上发展,且生在黑珠外者,则名外推云。治宜结合眼部及全身情况辨证施治。
外痛内快
病证名。《难经·四十八难》:“外痛内快,为外实内虚。”快与痛相对而言。指外部疼痛而内无疼痛,表示邪气实于外。
《外台秘要》
方书。四十卷。唐·王焘撰于752年。本书汇集初唐及唐以前的医学著作。“凡古方纂得五、六十家,新撰者向数千百卷”(自序),进行了编选整理。卷一-二伤寒;卷三-六天行、温病、疟病、霍乱等;卷七-二十心痛、痰饮、咳嗽等内科杂病;卷二十一-二十二眼、耳、鼻、齿诸病;卷二十三、二十四瘿瘤、痈疽等;卷二十五-二十七痢、痔、外阴诸病;卷二十八-三十中恶、金疮、恶疾等;卷三十一-三十二采药、丸散、面部诸病;卷三十三-三十四妇人病;卷三十五-三十六小儿病;卷三十七-三十八乳石;卷三十九-四十明堂灸法。全书共1104门,均先论后方,所载医方约6千余首。书中引录各书均注明出处,颇具文献价值。本书收罗宏富,内容广博。为研究我国唐以前医学的一部重要参考著作。1069年,本书曾经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刻。1640年又经程衍道校勘。现存宋刻本(残卷)、明刻本、康熙影宋刻本、抄本及日本刻本等。1949年后有影印本。
外枢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维道。见该条。
外湿
病证名。指外感湿邪。如气候潮湿,久居湿地,或感受雾露之邪,或涉水淋雨,或从事水中作业等。
外肾肿硬
病证名。阴囊皮肤由肥厚而变肿硬之病证。见《普济方》卷二百四十九,多见于小儿,治宜外用地黄散(干地龙研末),生薄荷汁调涂。
外肾吊痛
病证名。阴囊部重坠之引痛者。出《世医得效方》卷三。即因阴囊部或睾丸等疾病引发之坠胀、疼痛之证候。多发于狐疝等疝气病者。治宜灸疗,取足大趾、次趾下中节横纹中灸五壮。参见狐疝条等。
外肾
人体器官名。见《医学入门》。即男子外生殖器。
外伤滑胎
病证名。指孕妇因外伤而造成先兆流产,称外伤滑胎。多见于怀孕后跌扑闪挫,或过劳及房室不节,直接损伤冲任,致使胎动而有滑坠之势。症见腰酸腹痛,胎动不安,或有少量阴道流血,治宜益气养血安胎,预防滑堕,方用八珍汤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