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书籍 > 《中医词典》h~j > (拼音J)第六篇

(拼音J)第六篇

脚拳

病证名。指脚趾挛缩不展。《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九:“夫小儿脚拳,由在胎之时,其母脏腑内有冷积,为风邪所乘,儿生之后,肾气不足,气血未营,故令脚指拳缩不展。”治宜益肾和血祛风舒筋之剂。

脚软

证名。指足软弱无力。《医学入门》卷五:“脚软、筋痛者,大补阴丸去地黄,加白芍、知母、甘草、倍牛膝。”《古今医案·痿》谓两脚软弱无力,不能起者,乃淫热成痿,治以独味杜仲,空心,酒水各半煎服,日进清燥汤。《类证治裁·脚气》:“风毒甚,头痛身热,肢节痛,或一脚偏软,小续命汤加木瓜。”疰夏证亦可见脚软。《(鱼孚)溪医述·足》:“夏令日长暴,身倦,脚软者何?曰:名曰疰夏,此时令之火为患。”参见痿症、疰夏条。

脚弱

①病名。即脚气。《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五:“夫脚气者,晋宋以前名曰缓风,《小品》谓之脚弱。”详脚气条。

②证名。指脚膝软弱之证,包括脚气和气脚。见《中藏经·论脚弱状候不同》。参见气脚条。

脚手先下难产

病证名。《傅青主女科》卷下:“妊妇生产之际,有脚先下而儿不得下者,有手先下而儿不得下者。人以为横生倒产,至危之症也,谁知是气血两虚之故乎。……产母之气血足,则胎必顺,产母之气血亏,则胎必逆。顺则易生,逆则难产。气血既亏,母身必弱。子在胞中,亦必弱。胎弱无力,欲转头向下而不能,此胎之所以有脚手先下者也……。总用转天汤(人参、当归、川芎、川牛膝、升麻、附子)。以救顺之。”

脚踏莲花生

见亟斋居士《保生篇》。即倒产。详该条。

脚膝脱臼

病名。指髌骨脱臼者。出《世医得效方》卷十八。亦名膝头骨出臼,膝盖骨离位,膝骱出。该病多因跌仆,撞击,扭闪所致。症见膝部明显肿胀,疼痛,膝关节呈半伸屈位,行走艰难,通常髌骨向外侧移位者较多见。治宜用推膝盖归原手法复位,然后抱膝固定。初期用药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可服七厘散,或复元活血汤,外敷栀乳散。肿消痛减后,宜补气,养血,舒筋,可服当归补血汤加牛膝、木瓜、伸筋草、续断等,外宜用五加皮汤温洗,同时配合肢体功能锻炼。

脚膝痿弱

病证名。两脚和膝关节软弱无力者。《儒门事亲》卷一:“凡见腰膝痿弱,难于行步,或一足不伸,便作寒湿脚气治之。”或因肾水衰少,精血不足,筋骨失于濡养所致。见于痿证、半身不遂、脚气等疾患。

脚下痛

证名。脚底肌肤、筋脉着地作痛。《素问·脏气法时论》:“脾病者,身重,善饥,肉萎,足不收,行善瘈,脚下痛。”多由脾病湿盛,或气血瘀滞,经脉不畅所致。见于痿、痹、脚气等病证。

脚心毒

病名。指足心涌泉穴处发生痈疽者。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即涌泉疽。详见该条。

脚心痛

证名。见《证治要诀·脚气》。即足心痛。参见该条。

脚心痈

病名。指痈疽生于足心处者。出《外科活人定本》卷二。即涌泉疽。详见该条。

脚丫

即脚趾。《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臭田螺疮最缠绵,脚丫搔痒起白斑。”

脚隐

病名。指脚底处见有热痛红肿者。见《梅氏验方新编》第三集。有:“脚底板红肿热痛,名为脚隐。”治宜用大蒜头和盐捣烂敷。余可参见外痈条。

脚趾骱

解剖部位名。即脚趾关节。见《伤科补要》卷二。

脚趾骱失

病名。指因外伤而致脚趾关节脱臼者。见《伤科补要》卷二。即趾关节脱臼。该病多由跌仆伤损所致。症见局部肿胀,疼痛剧烈,趾骨突向一侧,功能活动受限。治宜先用手法复位,内服复元活血汤或七厘散,外可用海桐皮汤温洗,适时配合功能锻炼。

脚肿

证名。水肿病的常见症状之一。见《证治要诀·肿》。一作足肿。因湿热太甚,脾虚不足,脾虚气滞,久病正虚所致。《医林绳墨》卷五:“足肿者,谓腿足作肿也。有湿热太甚而作肿者,其色红肿,当清湿热,如当归拈痛汤亦可。有脾虚不足而作肿者,其色白肿,当养脾气,如参苓白术散加牛膝、苡仁。有脾虚气滞而不行者,肿久必有水出,破之难痊,治宜实脾为要,如参苓白术散加升麻、泽泻。有病久而作肿者,其肿下连足趺,如皮肿可治,肉肿难除,当养正健脾,如补中益气汤加牛膝、续断。”参见水肿条。

搅肠痧

病证名。即干霍乱。《世医得效方》卷二:“心腹绞痛,冷汗出,胀闷欲绝,俗谓搅肠痧。今考之,此证乃名干霍乱。”《医碥》卷三:“若无吐泻而止转筋、腹痛者,名干霍乱。”参见干霍乱条。

叫伤咳嗽

病证名。因叫呼太过伤肺而致的咳嗽。见《不居集·叫伤咳嗽》。《医学入门·咳嗽》:“叫呼伤肺,咳而呕吐白沫,口燥声嘶者,润肺丸、人参清肺饮。”参见咳嗽、劳咳条。

窌穴

泛指穴位。《针灸聚英》:“此书以经络窌穴类聚为一卷。”或专指八窌穴。参见八窌条。

病名。痈疽根盘小而局限之轻症者。出《刘涓子鬼遗方》卷四,又名热疖、石疖,俗称疖子。《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之痈疽第二:“凡肿,根广一寸已下名疖,一寸已上名小痈,如豆粒大者名疱子。”夏日炎热多痱子,或局部化脓小肿点者为热疖。皆因热毒蕴结,或外受暑热之邪而发。证见疖肿肿势局限,色红,热痛轻微,根基浅在,脓出即愈。治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剂,可内外治兼施,证治参见外痈条。此即毛囊炎,或皮脂腺之急性炎症。

接法

正骨八法之一。接,有连接和接续之意。指运用手法或借助器械,使断骨接续,陷者复起,碎者复完,突者复平之方法。出《医宗金鉴》卷八十七。

接骨

经外穴别名。见《中国针灸学》即接脊。参见该条。

接骨发

病名。指生于小腿之下,跟骨之上的痈疮。见《外科大成》卷二。该病多因湿热流注于下肢而成。生于小腿之下,跟骨之上。症见初如核桃,色红漫肿,微胀痛。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使脓速溃,迟则脓毒伤筋。早期治同外痈;若迟溃则伤筋脉,日久治疗可参见无头疽条。

接骨手法

骨伤科治法之一。指医者用手之动作,使骨折、脱臼及软组织损伤复原之方法。见《伤科汇纂》卷一。即正骨手法。详见该条。

接脊

经外穴名。出《太平圣惠方》。别名接骨。在背部中线,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凹陷处。主治小儿痢疾、脱肛、癫痫、消化不良等。斜刺0.5-1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接经法

配穴法之一。指在同一条经脉上选用相近的几个穴位,相互连接以加强作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心痛与背相接,善恐如从后触其心,伛偻者,肾心痛也,先刺京骨、昆仑,不已刺合骨。……心痛卧若徒居,心痛间动作益痛甚者,其色不变,此肺心痛也,刺鱼际、太渊。宣通气行,无所凝滞,则病愈也。”

接经取穴

取穴法之一。又称同名经取穴。十二经脉中,手足同名经脉上下相连接。根据这种关系,对某一经脉的病变可选取与其相连接的手经或足经上的穴位来治疗。《太素》:“以其上下相接,故手太阴、阳明之(上)有病,宜疗足太阴、阳明。……足太阴、阳明之(下)有病,宜疗手太阴、阳明。”

接气通经

古代针刺法之一。古人根据各经脉的不同长度,按呼吸次数规定针刺手法所需要的时间。《流注指微赋》:“接气通经,长短依法。”其法据《灵枢·脉度》所记载的经脉长度,结合《灵枢·五十营》:“呼吸定息,气行六寸”的说法,定出各经的呼吸次数。《金针赋》:“通经接气之法,已有定息寸数:手足三阳,上九而下十四,过经四寸;手足三阴,上七而下十四,经过五寸。在乎动摇出纳,呼吸同法,驱运气血,顷刻周流。上下通接,……立时见功。”手三阳经长5尺,须运针九呼吸;足三阳经长8尺,须运针十四呼吸;使超过经脉4寸。手三阴经长3尺5寸,须运针六呼吸;足三阴经长6尺5寸,须运针十一呼吸,使超过经脉1寸。以使经气流通,上下相接。

揭唇

指人体口唇翻露于外。《说文》:揭者,高举也。出《灵枢·本藏》。谓;“揭唇者脾高,唇下纵者脾下。唇坚者脾坚,唇大而不坚者脾脆。唇上下好者脾端正,唇偏举者脾偏倾也。”如上所述,用唇的所见能估计本脏“脾”的情况。

①骨节。《素问·长刺节论》:“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

②节制。《素问·上古天真论》:“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③时节。《素问·六节脏象论》:“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

④关键。引伸为重要原因。《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

节凑

解剖结构名。指骨节之间。《素问·气穴论》:“留于节凑,必将为败。”

节疳

病证名。指疳疾患儿耳内生疮,肌肉消瘦,骨节皆露的证候。多由肾经虚热所致。治宜滋肾清热,用知柏地黄丸。

节解

解剖结构名。指关节腔。《素问·九针》:“野者,人之节解皮肤之间也。”

节髎

解剖部位名。《伤科汇纂》卷一:“节者骨之节髎也。”即关节。详该条。

劫刺

刺法名。《灵枢·经筋》:“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劫为快之意,指于痛处取穴,用火针速刺即出的刺法。

《洁古家珍》

综合性医书。一卷。金·刘完素撰。撰年不详。此书分述风、破伤风、疠风、伤寒、咳嗽、吐、热疟、眼、衄血、消渴、疮疡诸病证。论证简要,选方大多讲求临床实效而不泥于古,自拟效方也属平正取可取。现有《济生拔萃》本。

《洁古老人珍珠囊》

药学著作。一名《珍珠囊》。金·张元素撰。成书于12世纪左右。原书已佚。今仅存辑入《济生拔萃》一书的节录本。首载113种药物的阴阳、寒热、归经、性能、主治、及宜忌。次记君、臣、佐、使、通经等项。再述主要病候所用药以及药物的气味、炮炙等。内容较简略,是一部指导临床药法的专着。

洁净府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法。用通利小便的方法使膀胱净洁。净腑,指膀胱。《素问·汤液醪醴论》:“开鬼门,洁净腑。”王冰注:“洁净腑,谓泻膀胱水去也。”此法多用于小便不畅、尿频、尿急、小腹胀满等膀胱(下焦)湿热证候。方如五苓散、八正散等。

①结扣。《灵枢·九针十二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

②束,绑。《素问·至真要大论》:“腘如结,腨如别。”

③结聚,连结。《灵枢·经筋》:“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指,上结于踝。”

④凝结。《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大寒乃至,川泽严凝,寒雰结为霜雪,甚则黄黑昏翳。”

⑤指结脉。《素问·平人气象论》:“结而横,有积矣。”

⑥屈曲。《灵枢·本脏》:“六腑亦有大小长短厚薄结直缓急。”

⑦气血郁滞。《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结而不通者,此于身皆为痛痹。”

结代

①经脉之气结止不行。代,止也。《灵枢·岁露论》:“此两邪相传,经气结代者矣。”

②脉学名。系结脉和代脉的总称。泛指缓而不整的间歇脉。详结脉、代脉条。

结缔组织外痔

病名。外痔之一种。见《中西医结合治疗肛门直肠疾病》。临床可见肛门边缘部有皮瓣赘生,逐渐增大,有异物感,质地柔软无痛痒,不出血,只在体内热邪盛时则痛而肿胀。通常不需治疗。疼痛时可用药物熏洗。余参见外痔条。

结毒溃烂

证名。指梅毒晚期皮肤、肌肉、筋骨出现结肿溃烂之症。见《梅氏验方新编》第七集。治疗该证宜先用黑豆,生甘草节等分,煎浓汤,先熏后洗。再用鹅黄散(轻粉、熟石膏、川柏等分,研末,加入冰片研均),湿则掺,干则用胆汁或麻油调搽。余证治可参见杨梅结毒条。

结核

病名。指核样肿物生于皮里膜外者。《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有:“此症生于皮里膜外,结为果核,坚而不痛”。该病因风火气郁,或湿痰凝结而致。初起推之可动,久则推之难移,多不作脓。若因风火气郁结聚,初起伴有寒热者,宜用荆防败毒散解表,继服连翘解毒饮;如湿痰凝结气郁者,可行气化痰,用五香流气饮或千金指迷丸。本病相当于急、慢性淋巴结炎,或淋巴结核及部分皮下肿物等病。

结核穴

经外穴名。在后正中线旁开3.5寸,与大椎穴相平处。主治肺结核及其它结核病。直刺0.5-1寸。

结喉

①解剖名称。即指颈前之突出喉结。

②病名。似指咽喉阻塞不通一类病。《普济方》卷六十:“如圣胜金铤,治急喉风、缠喉风、飞飏、单蛾、双蛾、结喉、重舌、木舌、腮颈肿痛,属经用前不能吞水粥。”

结喉痈

病名。《证治准绳·外科》卷三:“问当谓喉生痈何如?曰:是名喉痈,又名猛疽。以其势毒,猛烈可畏也。”即疽生颈前正中,结喉之上,颏以下者,证见红肿灼痛,颈肿胀,甚则肿塞咽喉,汤水难咽,伴寒战发热等。多因肝肺积热壅痰,上冲塞喉所致。治宜:解毒、泻火、化痰、消肿。方选黄连解毒汤、普济消毒饮、清瘟败毒饮加减。若脓已成,宜速刺破排脓。外治参痈条。

结瘕

病名。指结聚兼有瘕病者。《圣济总录·积聚门》:“结瘕者,积聚之类也。结,伏聚积久不散,谓之结;浮流腹内,按抑有形,谓之瘕。结之症,形体瘦瘁,食不作肌肤,遇阴寒冷湿之气,则发而胁块硬,隐隐然痛者是也。瘕之症,腹中气痛动转,横连胁下,有如癖气,遇脾胃有冷,阳气不足而发动者是也。”治用防己散、芎?散、紫葛丸、羌活丸等方。参见积聚、症瘕等条。

结筋

证名。筋脉因风冷侵袭而出现结节。《诸病源候论·结筋候》:“体虚者,风冷之气中之,冷气停积,故结聚,谓之结筋也。”参见筋结条。

结疬

病名。亦名血胤疮。指痈疽、溃疡生于腋下,胁肋部位者。见《外科启玄》卷六。书中有:“血胤疮……,二三年变为结疬,三五年出黑水死。”证治参见腋疬条。

结络

①络脉交结处。《素问·刺腰痛》:“刺解脉,在郄中结络如粟米,刺之血射以黑。”

②筋的聚结和联络,合称为结络。《素问·皮部论》:“脉有经纪,筋有结络”。

③病理名。因脉络郁结,血行不畅,致瘀血停滞而产生各种病证。用泻血的方法疏通脉络,使血运正常。《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其结络者,脉结血不和,决之乃行。”

结脉

脉象之一。脉来迟缓而呈不规则间歇。主阴盛气结,寒痰血瘀,症瘕积聚。《脉经》:“结脉往来缓,时一止,复来。”《脉诀刊误》:“结、促者,因止以别阴阳之盛也……阴盛则结,脉徐而时止,虽有止非死脉也。”《诊家正眼》:“结属阴寒,亦由凝质。”

结舌

病证名。又名绊舌、连舌。由于舌系带短缩,舌尖受其牵绊,以致舌头转动伸缩不灵,妨碍吮乳。幼儿稍大,说话吐词不清。可用消毒钝头小剪刀将舌系带剪开,在剪口搽以枯矾水或龙胆紫,以收敛止血。切不可误伤舌体,以免发生出血不止。

结痰

病证名。脾肺火郁,痰气结滞之证。又名郁痰、顽痰、老痰。《景岳全书·痰饮》:“结痰有因脾经郁结而伤阴血者,有因肾水亏损而阴火上炎者,有因脾肺火郁而生痰者。”因七情郁结,痰涎滞于喉间者,先用《局方》四七汤舒郁化痰,后用归脾汤调补脾血;脾火伤血者,用加味归脾汤,肾水亏损者,用六味地黄丸,肺经郁火者,用知母茯苓汤。《症因脉治》卷二:“郁痰即结痰、顽痰。”详见结痰、顽痰条。

结胸

证名。因邪气内结,胸腹胀满疼痛,手不可近之证。因太阳病、太少并病误下,表热内陷或实邪传里,与胸中水饮互结所致。《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脉浮而动数,……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憹,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伤寒十余者,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因证候、病情不同,有大结胸、小结胸、寒结胸、热结胸、水结胸、血结胸之分,详见各条。

结阳

古病名。《素问·阴阳别论》:“结阳者,肿四肢。”四肢为诸阳之本,中焦阳气郁结,不得宣通于四肢,水液停滞不行,故四肢肿。

结阴

古病名。《素问·阴阳别论》:“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圣济总录·大小便门》认为是阴气内结所致便血,治用地榆汤;《卫生宝鉴》治用平胃地榆汤。《张氏医通》则认为是肝血内结,脾气不摄所致便血,治用补中益气汤倍黄芪加炮姜。

结阴便血

证名。

①风寒之邪结于阴分所致的便血。《景岳全书·杂证谟》:“结阴便血者,以风寒之邪,结于阴分而然,此非伤寒之比。盖邪在五脏留而不去,是谓之结阴,邪内结不得外行,则病归血分,故为便血。”治用平胃地榆汤。详见便血、结阴等条。

②即远血。《血证论·便血》:“先便后血为远血,谓其血在胃中,去肛门远,故便后始下,因名远血,即古所谓阴结下血也,黄土汤主之。”

结扎疗法

痔疾外治法之一。指利用线之张力及药物作用使痔核及疣及疣赘脱落者。出《五十二病方》。书中有:“牡痔居窍旁……(丰刀^纟)以小绳,剖以刀”。此法是利用线的张力,通过结扎和药物的作用。阻断患部血运,使病变组织坏死,脱落,从而达到治疗之目的。现代临床上又将其分为单纯结扎法、结扎注射法、胶圈套扎法三种。方法日趋完善,疗效也显着提高,另外,本法还可用于小疣赘的治疗。

结扎注射法

内痔疗法之一。该法实际是将结扎与注射两种疗法合为一体。可用于2、3期内痔的治疗。方法同单纯结扎法。所不同者是在结扎痔核后,再注射10%明矾液或内痔枯萎液,并压榨该痔核使其呈薄片状,术后处理同单纯结扎法。

结者散之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疗原则。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对结聚之证要用消散之法。如瘿瘤、瘰疬,须用软坚散结法以散之,常用海藻、昆布、海蛤壳、海浮石、瓦楞子等药。又如痰热互结心下,胸脘痞满,按之则痛,宜小陷胸汤以宽胸散结。

睫毛的简称。详该条。

睫毛

人体解剖名称。系指生于上下眼弦、排列整齐,有屏蔽灰尘及遮障强光作用的眼毛。见《秘传眼科龙木论》。

截肠

病名。脱肛之别称。即肛管直肠脱垂。《外科大成》卷二:“截肠者,脱肛症也。”说脱肛条。

截疟

①治疟疾方法之一。在疟疾发作前的适当时间,使用内服药或针刺等方法,以制止疟疾的发作。

②穴名。经外奇穴。《千金要方》:“一切疟无问远近,正仰卧,以线量两乳间,中屈,从乳向下,灸度头,随年壮。”《经外奇穴治疗诀》列作经外穴,名截疟。在乳头直下4寸处。主治疟疾,胸胁痛等。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解(xiè,音懈)堕

同“懈惰”。倦怠无力。《素问·上古天真论》:“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素问·痹论》:“脾痹者,四支解堕,发咳呕汁,上为大塞。”

解(亻亦)

病名。解,通懈。解(亻亦)是一种肢体困乏、筋骨懈怠、肌肉涣散无力的病证,或兼有脊痛、少言等证。《灵枢·论疾诊尺》:“尺肉弱者,解(亻亦)。”《素问·玉机真脏论》:“各脉太过,令人解(亻亦),脊脉痛而少气不欲言。”《杂病源流犀烛·虚损痨瘵源流》:“解(亻亦),肝肾虚病也。……解(亻亦)者,寒不寒,热不热,弱不弱,壮不壮,伫不可名。谓之解(亻亦)也。据此则知解(亻亦)一证,洵由肝肾两经之虚,盖肝主筋、肾主骨,肝虚则筋软缓而无力以束,无力以束则周身之肌肉皆涣散而若解;肾虚则骨萎(艹尔)而不能自强,不能自强则遍体之骨节皆松懈而多(亻亦)。”后世将解(亻亦)归入虚损类病证,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及热病恢复期。

 ㈠(jiě,音杰)

①涣散,流失。《素问生气通天论》:“失之则内守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素问·脉解》:“正月阳气冻解,地气而出也。”

②解释。《素问·刺齐论》:“余未知其所谓,愿闻其解。”

③消除。见“解惑①”。

④指骨解,即骨间隙。《素问·气穴论》:“孙络之脉别经者,其血盛而当泻者,亦三百六十五脉,并注于络,传注十二络脉,非独十四络脉也,内解泻于中者十脉。”《素问·缪刺论》:“邪客于足太阴之络,令人腰痛,引少腹控(月少),不可以仰息,刺腰尻之解。”

⑤理解,晓悟。《素问·著至教论》:“涌而未能解,解而未能别,别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彰。”《灵枢·禁服》:“细子得受业,通于九针六十篇,旦暮勤服之,近者编绝,久者简垢,然尚讽诵弗置,未尽解于意矣。”

⑥排除。指病证消失。《素问·评热病论》:“汗出而身热者风也,汗出而烦满不解者厥也,病名曰风厥。”

⑦分离,分开。《灵枢·淫邪发梦》:“肾气盛则梦腰脊两解不属。”⑧解开。《灵枢·九针十二原》:“夫善用针者,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

⑨滑利。《灵枢·大惑论》:“肠胃大则胃气行留火,皮肤湿(涩),则分肉不解,其行迟。”

㈡(xiè,音懈)通“懈”。松弛。《素问·生气通天论》:“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

解表法

治疗学术语。又名疏表法。即通过发汗以解除肌表之邪的方法,属八法中的汗法。临床上针对病证的寒热和体质强弱不同,可分辛温解表、辛凉解表和扶正解表等。

解处

解剖部位名。见《伤科汇纂》卷二。即关节。详见该条。

解毒

治疗学术语。泛指解除体内或体表的毒素。通常包括:

①血分热毒,宜凉血解毒。详该条。

②阴寒凝滞成毒,常用温中散寒而祛之。

③解除蛇虫犬兽螫咬所致的毒害。

④排除误食或接触的毒物,或解除所致的毒害。

⑤按特定的炮制方法减除药物的毒性,或通过药物的配伍协调而缓和药物的毒性。

解烦法

小儿敷贴疗法。《幼幼集成》卷三:“凡小儿实热之证,及麻疹毒盛热极,其候面赤口渴、五心烦热、啼哭焦扰、身热如火、上气喘急,扬水掷足,一时药不能及。用水粉一两,以鸡蛋清调匀,略稀,涂儿胃口及两手掌心。复以酿酒小曲十数枚研烂,热酒和作二饼,贴两足心,布扎之。少顷,其热散于四肢,心内清凉,不复啼扰。”

解惑

①解除迷惑。《素问·气穴论》:“令余所访问者真数,发蒙解惑,未足以论也。”

②五节刺之一。《灵枢·刺节真邪》:“余闻刺有五节……一曰振埃,二曰发蒙,三曰去爪,四曰彻衣,五曰解惑。”

解肌

治疗学术语。即解除肌表之邪。是对外感证初起有汗的治法。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来苏集》:“解肌者,解肌肉之汗也。”《温病条辨》:“伤寒非汗不解,最喜发汗;伤风亦非汗不解,最忌发汗,只宜解肌,此麻桂之异其治,即异其法也。温病亦喜汗解,最忌发汗,只许辛凉解肌,辛温又不可用。”故临床上应针对病症的寒热而采用辛温解肌法或辛凉解肌法。辛温解肌如桂枝汤,辛凉解肌如柴葛解肌汤。

解痉

治疗学术语。又称镇痉。用平肝、镇潜、祛风的药物解除震颤、手足痉挛及角弓反张等症,称解痉。参熄风条。

解颅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又名囟开不合、囟解。指小儿到一定年龄,囟门应合而不合,头缝开解以致囟门较正常为大,或可见囟门部稍稍隆起。正常小儿的颅骨缝,大都在出生六个月间时,开始骨化,后囟在二至四个月时闭合,前囟在一岁至一岁半时闭合。如延迟不合,多由父母精血不足,以致小儿先天肾气虚弱,不能充养脑髓而成。多见于脑积水、佝偻病等病症。治宜培补气血,滋肾充髓。用《医宗金鉴》扶元散内服;或用六味地黄丸久服。外用封囟散,以猪胆汁调匀,摊纱布上贴于囟门。针灸:取肾俞、气海、大杼、三阴交、复溜、足三里。

解颅眼白多

病证名。小儿解颅黑睛少,白睛多,伴头大,颅缝开解,囟大筋青等。见于脑积水。《小儿药证直诀》:“儿本虚怯,由胎气不成,则神不足,目中白睛多,其颅即解,面色(白光)白,此皆难养,……又肾气不足则下窜。”治宜补肾,六味地黄丸主之。参见解颅条。

解脉

足太阳经散在腘窝部的血络。“解”是分散或关节的意思。《素问·刺腰痛论》:“解脉令人腰痛,痛引肩,目(目巟)(目巟)然,时遗溲。刺解脉,在膝筋肉分间,郄外廉之横脉,出血,血变而止。”指刺浮郄、委阳部的血络。又说:“解脉令人腰痛,如引带,常如折腰状,善恐。刺解脉,在郄中结络如黍米,刺之血射以黑,见赤血而已。”此指刺委中部的血络。

解剖

分散。指用器械剖割尸体以了解人体内部各器官的形态、位置、构造及其相互关系。《灵枢·经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

解索脉

十怪脉之一。脉在筋肉之上,乍疏乍密,散乱无序,如解乱绳之状,多主肾与命门之气皆亡。

《解围元薮》

麻风专着。四卷。明·沈之问辑于1550年。内容有麻风病的病因、三十六风、十四癫及其与经络的关系、治疗方剂等。书中较详细地叙述了麻风的辨证和治疗,载方249首。现存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解溪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别名草鞋带。属足阳明胃经。经(火)穴。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当(?母)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布有腓浅神经,腓深神经和胫前动、静脉。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腹胀,便秘,癫狂,头面浮肿,下肢痿痹,脚腕无力等。直刺0.3-0.5寸。艾条灸5-10分钟。

解营

人体部位名。指骨缝间深部处。《素问·骨空论》:“鼠痿寒热,还刺寒府,寒府在附膝外解营。”王冰注:“解,谓骨解。营,谓深刺而必中其营也。”

吤(jiè,音介)

物梗于喉。《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大甚为喉吤,微大为心痹引背,善泪出。”

戒怒歌

养生歌括。《类修要诀》:“君不见,大怒冲天贯斗牛,擎拳嚼齿怒双眸。兵戈水火亦不畏,暗伤性命君知否?又不见,楚霸王、周公瑾,匹马乌江空自刎,只因一气殒天年,空使英雄千载忿!对时人,须戒性,纵使闹中还取静。假若一怒不老躯,亦至血衰生百病。耳欲聋,又伤眼,谁知怒气伤肝胆。血气方刚宜慎之,莫待临危悔时晚。”

疥疮

病名。一种传染性瘙痒性皮肤病。早见于《山海经》、《管子》等书已有记述。《管子·地员篇》已指出:“其泉皘,其人坚劲,寡有疥骚。”多因风、湿、热邪郁于皮肤,接触传染而成。《肘后备急方》:“深者,针挑得蠹子为疥虫。”《诸病源候论》中已分辨出疥虫为其病源体。该书卷三十五指出:“疥疮有数中……人往往以针头挑得,状如水内(疒呙)虫。”又卷五十有:“疥疮多生于足指间,染渐生至于身体,痒有脓汁……其疮生有细虫,甚难见。”本病以手指缝最为多见,亦常见于腋下、肘窝、脐周围、腹股沟、臀腿等处,甚则遍及全身。患处出现粟米样的丘疹和水泡,剧烈搔痒,夜间尤甚。治疗应以外治为主。如先以花椒9克,地肤子30克煎汤熏洗,再选用蛇床子散、臭灵丹、一扫光、硫黄软膏等外搽。近数十年来随着生活条件之改善和卫生习惯之养成,以及爱国卫生运动的大力开展,本病已少见。

借借

亦作“籍籍”,交横状。《素问·方盛衰论》:“肺气虚则使人梦见白物,见人斩血借借。”

骱(jiè介)

解剖部位名称。指骨节间相接之处,即关节。亦称骨髎。《叶氏医案》有:“接骨上骱。”

藉喻义

唐代医家。履贯欠详。尝着有《疮肿论》一书,未见行世。

巾针

XX针的前身,古时缝纫之针。出《灵枢·九针论》。《针灸甲乙经》称巾针。

①金属。《灵枢·淫邪发梦》:“客于肺,则梦飞扬,见金铁奇物。”

②金行。五行之一。《素问·脏气法时论》:“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

③指代肺脏。《灵枢·热病》:“金者肺也。”

④金运。五运之一。《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金木水火土运行之数,寒暑燥湿风火临御之化。”

⑤金气。六气之一。《素问·天元纪大论》:“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王冰:“金,五气也。”

⑥指金形之人。《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先立五行金木水火土,别其五色,异其五形之人,而二十五人具矣。”

⑦特指黄金。《张氏医通·凡例》:“选择方论,如披沙拣金。”⑧钟鼎上的碑刻。常用以比喻贵重。《类经·序》:“久则言言金石,字字珠玑。”

⑨指金朝。

金篦

眼科手术器械名称。系治疗白内障最早的手术器械。《外台秘要》卷二十一治疗圆翳内障方法中指出:“宜金篦决,一针之后,豁若开云而见日。”即金针。详见该条。

金疮中风痉

病名。因金疮而并发痉证者。《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六:“又名金疮痉。夫金疮痉者,此由血脉虚竭,饮食未复,未满月日,荣卫伤穿,风气得之,五脏受寒则痉。其状口急背直,摇头马鸣,腰为反折,须臾大发,气息如绝,汗出如雨,不及时救者皆死。”即破伤风,详该条。

金疮肿科

古代医学科目名。属于战伤、外伤救治的专门学科。此科在历代的称谓是不完全相同的。周代称金疡,为疡医科治疗内容之一。宋代称金镞兼书禁科。元代称金疮肿科。明代称金镞科。由于其治疗对象多为箭、剑、刀等武器的创伤,故历代多称金疮或金镞。参见十三科条。

《金创瘈疭方》

外科著作。见《汉书艺文志》。三十卷。已佚。

金丹

原为外丹术术语。指炼丹家选用某些矿物原料所炼制的丹药,又称“仙丹”,认为服后可以长生不死。内丹术借用金丹一词指内丹。参见内丹条。

金德鉴

清代医家。一作宝鉴,字保三。元和(今江苏苏州)人。精研医经,留心喉科。同治年间得《焦氏喉科枕秘》一书,见其针药并施,症图并茂,乃为之编订,并予刊印(1868年)。又增删刊刻华岳《急救霍乱方》。另辑有《烂喉(疒丹)痧辑要》一卷。

金疳

病名。系指白睛生颗粒,周围绕以赤丝,畏光流泪的病证。类今之泡性结膜炎。见《证治准绳·杂病》又名金疡。本病多因肺火亢盛或火邪瘀滞所致。治宜清肺泻火。方用桑白皮汤加减。经久不愈者,可用养阴清肺汤加减。

金寒水冷

病证名。即肺肾虚寒。肺属金,肾属水,金水相生,二脏为母子关系,生理上相互资生,病理上相互影响。肺肾虚寒,症见咳嗽,吐痰稀白,喘促气短,畏寒肢冷,腰膝冷,肢体浮肿,苔白脉迟等。治宜温肾纳气,祛痰止咳,方用苏子降气汤加减。

金花内障

病名。系指瞳人锁如不开,渐结成障膜如金花之样,端然失明,惟见三光的病证。本病类今之瞳孔闭锁及膜闭,或由虹膜睫状体炎引起的并发性白内障等。又名金星内障。本病多由肝经风热上冲于目所致。

金吉甫

宋代医官。原籍长安(今陕西西安)。南渡时以医官扈驾,迁居永丰(今属江西)。擅长妇科。后裔多继其业。撰《女科医门》一卷,今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