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书籍 > 《中医词典》h~j > (拼音J)第十一篇

(拼音J)第十一篇

惊振外障证

病证名。泛指因目外伤而引起的外障眼疾。《证治准绳·杂病》:“目被物撞触而结为外障也。”

惊振翳

病名。见《审视瑶函》。也即惊振内障。详见该条。

惊中

类中风病因之一。因突然惊骇,精神散乱而引起的类中风证。

①指视觉。《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

②眼珠。《玉篇》云:“目珠子也。”《济生方·眼论治》:“目为之病,睛色赤者,病在心。”

睛不和

证名。主要表现为视物不明晰,或眼珠转动不灵活。见《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钱潢注:“睛,目瞳子也。睛不和,精神不能贯注,故视而不明也。“(见《伤寒溯源集》)《医宗金鉴·订正伤寒论注》:“睛不和者,阳证也。此热结神昏之渐,危恶之候,急以大承气汤下之,泻阳救阴,以全未竭之水。”参见目中不了了条。

睛动

病证名。又名目睛瞤动。《保赤存真》卷四:“目为肝窍,肝藏血,血不足则肝火内生,故睛动。”治宜养血清肝,用四物汤加柴胡、山栀。若肝经血燥者,用六味地黄丸以滋其化源;若愈后惊悸不寐,或睡中咬牙,睛动者,为血虚所致,宜归脾汤加茯苓、五味子补血。

睛高突起

病证名。系指眼珠突起的病证。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也即突起睛高。详见该条。

睛光瞎

病证名。见《青囊真秘》卷一。也即睁光瞎。详见该条。

睛黄视眇证

病名。系指风轮黄亮如金色,视亦微眇的病证。类今之虹膜异色性睛状体炎。见《证治准绳·杂病》。本病多由恣酒嗜燥,湿热重而浊气熏蒸清阳之气所致。治宜清热除湿,方用葛花解毒饮加减。

睛帘

即黄仁。详该条。

睛明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备急千金要方》作精明。别名泪孔。属足太阳膀胱经。手足太阳、足阳明、阴蹻、阳蹻之会。在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布有滑车上、下神经,动眼神经,眼神经和内眦动、静脉,及眼动、静脉之本干。主治目赤肿痛,迎风流泪,胬肉攀睛,内外翳障,雀目,青盲,夜盲,色盲,近视,及急、慢性结膜炎,泪囊炎,角膜炎,电旋旋旋旋光性眼炎,视神经炎等。直刺,将眼球轻轻推向外侧固定,沿目眶边缘缓缓刺入0.3-0.5寸。

睛明骨

骨名。指构成眼眶的诸骨。《伤科汇纂》:“两眼眶骨,即左右睛明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睛明者,即目窠四围目眶骨也。”

睛明骨伤

病名。系指额骨眉弓部损伤的病证。出《医宗金鉴》卷八十八。本病多由跌打损伤所致。治宜按外伤和骨折的方法处理。

睛凸

病名。系指因火邪所致的目珠突出眼眶的病证。《目经大成》卷二:“此症通睛(整个眼珠)突然凸出眶外,非鱼睛(鱼睛不夜症)因滞而慢慢胀高者比……”本病之原因为水衰精败,脉络焦脆,邪火亢害,内无从泄则上走空窍,泄之不及故涨涌而出。参见珠突出眶证条。

睛陷

病证名。系指眼目内陷的病证。见《五官病》,即目内陷。详见该条。

睛胀

病证名。系指眼珠突起的病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认为该病之病因为“风热痰饮,渍于脏腑,蕴积生热,热冲于目”所致。即突起睛高,详见该条。

睛中

经外穴名。《针灸大成》:“睛中二穴,在黑眼珠正中,……治一切内障,年久不能视物。”后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金针拨白内障术。

睛中一点似银星

病证名。系指眼目宿翳的病证。《证治准绳·杂病》:“白点一颗,如星光滑,当睛中盖定,虽久不大不小,傍视瞳神在内,……肾络气滞膏凝,结为此病,虽服不退,点亦不除,终身之患。”本病也属宿翳,详见该条。

睛珠

人体解剖名称。

①系指目珠。见《银海精微》。详见目珠条。

②系指今之晶状体。见《中西汇通医经精义》。参见黄精条。

⑴生殖之精,包括男性之精及女性之卵。《灵枢·本神》:“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素问·上古天真论》:“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

⑵指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灵枢·决气》:“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灵枢·经脉》:“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素问·金匮真言论》:“夫精者,身之本也。”

⑶构成万物的灵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天有精,地有形。”

⑷专一;单纯。《素问·汤液醪醴论》:“夫病之始也,极微极精,必先入结于皮肤。”

⑸通“晴”。爽朗、清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

⑹水谷之精微。《素问·经脉别论》:“食入于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

⑺新生之谓。《素问·八正神明论》:“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杨上善注:“精者,谓月初血气随月新生,故曰精。”

⑻脏腑之精。《素问·大奇论》:“脉至如弦缕,是胞精予不足也,病善言。”

⑼指物质之纯净者。《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灵枢·营气》:“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注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

⑽振作、寤兴,精力充沛。《灵枢·营卫生会》:“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荣卫之行,不失其常,昼精而夜暝。”

⑾通“情”。情状。《灵枢·五音五味》:“圣人之通万物也,若日月之光影,音声鼓响,闻其声而知其形,其非夫子,孰能明万物之精。”

⑿精审,审度。《素问·汤液醪醴论》:“开鬼门,洁净府,精以时服。”(“精以时服”,即审时而服。)

⒀阴血、精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⒁指心神。《素问·经脉别论》:“惊而夺精,汗出于心。”

⒂通“清”。清楚、明白。《灵枢·本神》:“魂伤则狂妄不精。”

⒃指日月五星。《素问·五运行大论》:“形精之动,犹根本之与枝叶也。”

⒄深入,用功深。《伤寒论·序》:“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

精薄

病证名。见《辨证录·种嗣门》。指精液稀薄。多因心火不济,肾阳不足所致。其症泄精稀薄,常与滑精早泄并见,每影响生育。治宜温壮心肾,方用济火延嗣丹、补天育麟丹等。

精宫

经穴别名。《医学入门》:“精宫,专主梦遗,十四椎下各开3寸。”所指即志室穴。见该条。

精寒

病证名。见《辨证录·种嗣门》。又称精冷。由命门及心包火衰所致,症见泄精清冷,多影响生育。治宜温补心肾。方用温精毓子丹、胜寒延嗣丹等。

精华

指五脏之气中最精粹部分。《灵枢·疏五过论》:“愚医治之,不知补泻,不知病情,精华日脱,邪气乃并。”

精滑

病证名。见《济生方·虚损》。又称滑精。详见该条。

精积

病证名。指因行经期间行房事导致闭经症瘕症候。舒驰远《女科要诀》:“乃因经信当行,血海未净,而强交媾,精与污浊互结而积于胞中,以致阻塞经闭不通,状类有孕,而症不同,……精积之症,闷乱不安,饮食不下,胞无胎息可验,法主攻坚破积。”

精极

六极之一。指脏腑精气衰竭等疾患。见《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王怀隐曰:“夫精极者,通主五脏六腑之病候也。若五脏六腑衰,则形体皆极,眼视无明,齿焦而发落,身体重,耳聋,行不正”(《太平圣惠方·治精极诸方》)。可伴见羸瘦、惊悸、阳痿、遗精、白浊等症。宜用牛髓煎、磁石丸、巴戟丸等方。若见虚热,烦闷,骨疼痛者,宜天门冬散、竹叶汤等方。参见六极条。

精窠

指眼。五脏六腑的精气汇集于眼,故名。《灵枢·大惑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参目条。

精冷

病证名。见《古今医统·原始要终论》。又称精寒。详见该条。

精灵

推拿部位名。即精宁。见该条。

精露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石门。见该条。

精明

①指瞳神,或泛指眼睛。《素问·脉要精微论》:“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又《素问·脉要精微论》:“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

②经穴别名。见《千金要方》。即睛明。详该条。

精明之府

指头部。《素问·脉要精微论》:“头者,精明之府。”张志聪注:“诸阳之神气,上会于头,诸髓之精,上聚于脑,故头为精髓神明之府。”

精宁

推拿穴位名。又名精灵。其部位文献有多种记载:

①位于腕背横纹的桡侧端。有祛风、化痰、镇惊等作用。《小儿按摩经·阴掌图各穴手法仙诀》:“掐精宁穴,气吼痰喘,干呕痞积用之。”

②位于手背第4-5掌骨间,距掌指关节半寸处,约与外劳宫相平。《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掌背穴图》:“在四指、五指夹界下半寸,治痰壅,气促,气攻。”

③在无名指及小指间的夹缝中指蹼处。用揉法,有行气破积等作用。见《小儿推拿学概要》。

④与威灵为一个推拿穴组,故两穴位置时有互换的情况。见《小儿按摩经》、《小儿推拿广意》、《厘正按摩要术》。参见威灵条。

精气

①指生殖之精。《素问·上古天真论》:“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泄,阴阳和,故能有子。”《素问·上古天真论》:“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②构成生命和维持生命的基本物质和功能体现。《素问·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绝。”

③水谷之精微。《素问·奇病论》:“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

④指五脏之气。《素问·宣明五气篇》:“五精所并,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

⑤精和气的合称。《素问·调经论》:“人有精气津液,四支九窍,五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乃生百病。”

⑥指日月星辰。《素问·五运行大论》:“虚者,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

⑦精阳之气。《素问·奇病论》:“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颠疾也。”王冰注:“精气,谓精阳之气也。”⑧指正气。《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素问·调经论》:“按摩勿释,出针视之,曰我将深之,适人必革,精气自伏,邪气散乱。”

精气夺则虚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疾病过程中,正气过度耗损,出现虚证的病机。症见面色苍白、神疲体倦、心悸气短、形寒肢冷、或五心烦热、自汗盗汗,脉细弱无力等。《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治宜扶正补虚。

精窍

男性尿道口。《寓意草》:“其实漏病乃精窍之病。”

精清

病证名。指精液清冷稀薄者。清,即清冷、清薄之意。见《古今医统·原始要终论》。详见精寒、精薄条。

精热

病证名。见《辨证录·种嗣门》。其症入房甚久,泄精之时,女方胞宫有热灼感,多影响生育。治宜补益肾水,不宜泻火。

精伤

指精气、精血耗损的疾患。《灵枢·本神》:“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参见肾伤条。

精少

病证名。指精液稀少。见《辨证录·种嗣门》。又称少精,详见该条。

精神

①指正气。《素问·上古天真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②指精气和神志。《上古天真论》:“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灵枢·本脏》:“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固于性命者也。”

精神内守

指精神内存,即精无妄伤,神无妄动。以保持充沛的正气,从而抗拒病邪的伤害。《素问·上古天真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精时自下

证名。出《灵枢·本神》。即指滑精。详见该条。

精室

指命门。《难经·三十六难》:“命门者,诸精神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但通常指男子藏精之处。

精髓枯淋症

淋证之一。多因气血虚衰,精髓干枯所致(见罗应章《经验医案·溲淋》。多见于老年体弱者,症见小便滴沥不断,其痛难忍。治以干茯汤。参见淋条。

精脱

即失精。指人体精液遗失过甚。《灵枢·决气》:“精脱者,耳聋。”

精微

①食物精纯微小的部分。《灵枢·五味》:“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

②精气衰微。《素问·脉要精微论》:“五色精微象见矣,其寿不久也。”一说“精微”是真元之气。吴昆注:“精微象见,言真元精微之气,化作色相,毕现于外更无藏蓄,是真气脱也,故寿不久。”

④精深微妙。如《素问》第十七《脉要精微论》。

精虚三消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卷三。指因情志、房劳损伤阴精所致的三消。悲哀过度伤肺为上消,症见干渴而饮水不多,气怯喘咳,治以生脉散、人参固本丸等方;思虑太过伤脾为中消,症见时食时饥,饥不欲食,治以地黄膏、琼玉膏等方;纵欲无度伤肾为下消,症见小便频数,牵引作痛,滴沥如膏,治以三才封髓丹。如先见小便过多,然后多饮,为真阳失守,不能蒸动生津,宜用金匮肾气丸以益肾温阳。

精虚痰

指因元精虚亏所致的痰证。《症因脉治》卷二:“精虚痰,骨蒸潮热,虚火时升,脉多细数。”治宜补精化痰,方用地黄丸、加减二冬汤、固本丸加玄武胶,佐以理气药等。参见痰证条。

精血

生理学名词。系精与血的统称,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血本源于先天之精,而生成于后天饮食水谷;精的形成,亦靠后天饮食所化生,故有“精血同源”之说,精血的盈亏决定人体的健康与否。

精血同源

精和血都靠饮食营养所化生,故称。参精血条。

精阳气

指阳气的精微者。《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三络,其气血皆上注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

精液

①泛指体液。《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血溢流注,精液乃少。”一说“精”是“津”的误字,当作津液。

②生殖之精。

精液廓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系据相应脏腑的功能予以命名。清·顾锡《银海指南》卷一认为精液廓即为坎(水)廓。因其“络通膀胱之府,藏属于肾。肾与膀胱为表里,乃真水之源,以输精液,故曰精液廓。”详见水廓条。

精汁

①指胆汁。《难经·四十二难》:“胆在肝之短叶间,重三两三铢,盛精汁三合。”

②指血液。《难经·四十二难》:“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通常指第一种说法。

精浊

病证名。见《景岳全书·淋浊》。《证治要诀·白浊》:“如白浊甚,下淀如泥,或稠粘如胶,频逆而涩痛异常,此非是热淋,此是精浊窒塞窍道而结。”此病多因酒色无度,败精瘀阻;或肾精亏损,相火妄动,败精挟火而出;或湿热流注精室而成。症见阴茎口常流米泔样或糊状浊物,茎中或痒或痛,甚则如刀割火灼,而尿色自清。浊物色白者称白浊,挟血者称赤浊。或浊物淋沥,尿出灼痛甚者,多属火盛,宜抽薪饮、治浊固本丸、大分清饮等方。若兼见小便频数者,多属湿热流注精室,宜五苓散合益元散。若日久不愈,涩痛全无,多属心肾不足,宜九龙丹、固阴煎、秘元煎、菟丝子丸等方。如见肾气虚寒,则宜右归丸、附桂八味丸、益智汤等方。本证多见于淋病、慢性前列腺炎、精囊炎等疾患。

①偏胜。《素问·调经论》:“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

②加重。《素问·生气通天论》:“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

③偏聚。《素问·调经论》:“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

④交,通。《素问·生气通天论》:“上下不并。”王冰注:“并,谓气交通也。”

⑤齐同。《素问·脉要精微论》:“肝与肾脉并至。”

⑥指筋骨挛束不收。《素问·至真要大论》:“筋骨繇并”。即筋骨振摇强直。

井疽

病名。发于胸部鸠尾穴、中庭穴部位之痈疽。出《灵枢·痈疽》,又名井泉疽、胸发、穿心冷瘘、慢心锐毒、心漏、穿心毒、穿心疔。鸠尾穴位于剑突下半寸,中庭穴在膻中穴(两乳间陷中)下一点六寸处。膻中与鸠尾间为胸腹中线一陷凹区,故名发于此之疽为井疽,或井泉疽。由于该处传统名曰心口,故又有穿心、心漏之命名。该疽之发,多由心经火毒蕴郁而成。初起若粟若豆粒,逐渐出现肿胀疼痛,其色红肿而形高突凸者多系阳证之表现,甚则可见心烦肌热,唇干舌躁,喝思冷饮等阳毒之证,治宜清热解毒,治宜参见外痈、疔疮等病。若初起如豆粒而皮肤色不变者,积久日渐肿大,黑陷平塌,则多系冷气攻心而发,久则穿溃出脓,质稀难愈易成瘘证,患者渐觉倦怠而食少纳差,甚则精神恍惚,乃毒邪积久终犯心肾之证。治宜温补托毒益肾阳为主。参见无头疽、瘘、溃疡等条。

井栏骨折断

病名。即锁骨骨折。出《陈氏秘传》。井栏骨即锁骨,证治参锁子骨伤条。

井穴

五输穴之一。位于四肢末端。《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出为井”。意指此处脉气浅小,犹如泉水初出。《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病在藏者,取之井。”《难经·六十八难》:“井主心下满。”临床多用于发热、昏迷、胸中烦闷和急救。经络测定亦多用之。井穴又是十二经之“根”,参见根结条。

井灶

推拿穴位名。即两鼻孔。治小儿作寒作热,鼻流清涕,昏迷不醒,急慢惊风等。《厘正按摩要术》卷二:“须用葱姜煎汤,以左手托病者头后,用右手大指面,蘸汤摩洗两鼻孔三十六次,谓之洗井灶、以通脏腑之气。”

即脖子的前侧。古人把脖子分为前后两部,前部为颈。《素问·金匮真言论》:“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胁。”

颈臂

经外穴名。见《芒针疗法》。在锁骨内1/3与外2/3交点向上1寸,当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后缘处。布有锁骨上神经前支,深部在前斜角肌外缘稍内处,正当臂丛神经根,并有颈浅及颈横动、静脉的分支。主治上肢瘫痪、麻木、肩臂风湿痛等。直刺0.5-1寸,勿向下深刺,免伤肺尖。

颈骨

骨名。俗称天柱骨。《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颈骨者,头之茎骨,肩骨上际之骨,俗名天柱骨也。”详旋台骨条。

颈骨折

病名。指颈椎骨因外伤而损折者。出《证治准绳·外科》卷六。即天柱骨折。详见该条。

颈蝗

病名。指颈部所生痈疮之一种。《疡医大全》卷十八:“颈蝗其毒不红,其形坚硬无脓,一年半载长久如此,不能穿溃,两头锁颈,嗜人脂血,食血一饱,病人即将危矣。”治疗:毒发之初宜先服益气养荣汤十余剂,外治可施以三棱针或艾炷灸,次服神效栝楼散便自消。

颈脉

颈部的脉管,相当于人迎脉搏动处。《灵枢·水胀》:“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

颈脉动

证名。结喉两旁足阳明经人迎穴处动脉(即颈总动脉)搏动亢进之证。《灵枢·论疾诊尺》:“视人之目窠上微痈(“痈”,《脉经》作拥),如新卧起状,其颈脉动,时咳,按其手足上,窅而不起者,风水肤胀也。”见于水肿、喘证、怔忡等病证。

颈痛

证名。颈部肌肉筋骨疼痛。见《针灸甲乙经》卷七。《灵枢·经筋》:“手太阳之筋……绕肩胛引颈而痛。”见于瘿瘤、落枕等病症。参见颈项强痛、落枕条。

颈细

证名。见《幼科发挥》。小儿颈细,多伴有头倾而无力。多由胎元不足,精血亏虚所致。治宜填精益髓,用补肾地黄丸(方见头软条)。

颈项

人体部位名。又名脖项。古人把颈部分前、后两部分。前为颈部,后称项部。《素问·骨空论》:“大风颈项痛,刺风府。”

颈项强急

证名。颈项肌肉筋脉牵强拘急之证。为痉病主证之一。《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证治准绳·杂病》:“颈项强急之证,多由邪客三阳经也。”“颈项强急,发热恶寒,脉浮而紧,此风寒客三阳经也,宜驱邪汤。”“颈项强急,腰拟折,项似拔,加味胜湿汤。”参见项强、颈项强痛各条。

颈项强痛

证名。颈项肌肉筋脉牵强引痛之证。见《证治准绳·杂病》。《杂病源流犀烛·颈项病源流》:“颈项强痛,肝、肾、膀胱病也。三经感受风寒湿邪,则项强。见热胜,宜加味小柴胡汤;湿胜,宜加味逍遥散;肝血虚,肝火旺,亦筋燥强急,宜首乌汤。而其所属诸病,有项下卒肿坚硬者,由于肝肾之病,昆布、海藻、海带必用,外则于风热湿三者参之;有常惯项痛者,宜六味丸,间服和气饮;有感冒项强或痛者,宜驱邪汤;有痰盛项痛者,宜治风豁痰汤;有湿盛项痛者,宜加味胜湿汤;有项筋急,不得转侧者,宜木瓜煎,有肾气上攻,项筋连背痛,不可转侧者,宜椒附散;有腮项相连肿痛,发热便闭者,宜防风通圣散;有项面肿,众人一般者,是疫疠,宜普济消毒饮;有脑后肿者,恐是疽,宜黄连救苦汤;若兼坚肿木硬,口燥舌干,恶心,烦渴,便秘,宜石决明汤;有颈项肿痛,寒热头眩者,是气毒,宜加味藿香散;有颈项结核浮肿,先寒后热者,此风寒所搏,宜防风解毒汤;有颈项结核坚肿,色红渐热者,是热毒,宜连翘消毒饮;有项强不能回顾,动则脑痛,脉弦数实者,是痰热客太阳经,宜二陈汤加酒炒黄芩、羌活、红花;有伤寒后,项前后肿硬作痛,身热者,宜柴胡葛根汤;有伤寒后项肿痛,却不红,身不热者,宜牛蒡甘桔汤;有项强,卒口噤,背反张,成痓病者,宜乌药顺气散加羌活、独活、木瓜,以上皆项强之病。”参见项强、项痛等条。

颈腋

颈部及腋下。《灵枢·寒热病》:“寒热瘰疬在于颈腋者,皆何气使生?”

颈痈

病名。指位于颈部之痈疮。出《素问·病能论》。此痈多因感受风温,风热,肝胃火毒上攻,挟痰壅结于少阳,阳明之络而成。本病虽多生于颈旁两侧,但颌下、耳后、或颏下亦可发生。症见颈项部渐之肿赤,灼热疼痛加剧,渐至溃脓,且伴有寒热往来,头项强痛等全身症状。治宜应以疏风,清热,消肿为主。可用牛蒡解肌汤,或奇命丹加减;亦可用仙方活命饮加玄参、桔梗、升麻等;外用金黄散围箍。余证治可参见外痈条。

颈中

经穴别名。出《千金翼方》。即臂臑。见该条。

颈肿

证名。颈部单侧或双侧胀肿粗大。出《灵枢·经筋》。因气火郁逆,或痰滞内结所致。《杂病源流犀烛·颈项病源流》:“有颈项肿痛,寒热头眩者,是气毒,宜加味藿香散;有颈项结核浮肿,先寒后热者,此风寒所搏,宜防风解毒汤;有颈项结核坚肿,色红渐热者,是热毒,宜连翘消毒饮。”颈前粗大,食欲增进,心烦心悸,夜睡不安,呼吸困难,性情急躁忧郁,为肝火肝气交郁,用达郁汤法加夏枯草、青黛、丹皮、海藻(见《中医临床备要·颈粗》)。本证可见于瘿瘤、瘰疬、痈等。参见瘿瘤、瘰疬、痈等条。

《景景医话》

医论医话著作。陆锦燧撰于1913年。本书记述作者辨证论治的经验和心得为主,阐述温、凉、攻、补、因病而施、审病以定用药轻重等见解。符合临证的一般规律。陆氏对西洋医学采取排斥态度。所附《医谈录旧》辑录笔记小说中有关医事记载,多属怪症奇治等内容。本书收入《(鱼孚)溪陆氏医述》中。现存初刊铅印本。

景日昣(zhēn)

清初医家。字东阳(一作冬阳),号嵩崖。河南登丰人。康熙三十年(1691年)进士,官至户部侍郎。少习儒,因母病亦精研岐黄,并以医易同源,亦参易理。撰有《嵩崖(一作厓)尊生书》十五卷(1696年)。为综合性医书,述五运六气、脉法药性、及用药法则,分析病因病机、临床各科证治等,附有方剂。

《景岳全书》

综合性医书。六十四卷。明·张介宾撰于1624年。全书分传忠录、脉神章、伤寒典、杂证谟、妇人规、小儿则、麻疹论、痘疹诠、外科钤、本草正、新方、古方、外科方等。全书取材广泛,择取诸家精要,对内外妇儿等各科临床辨证论治作了较系统的分析。全面论述了中医基础理论,用辩证法的观点论述了阴阳在中医理论中的重要地位和二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并充分阐发他“阳非有余,真阴不足”的学说和经验。治法以温补为主,创制新方二卷。立论和治法有独到之处。现存明刻本、几十种清刻本。1949年后有影印本。

《景岳全书发挥》

综合性医书。四卷。题名清·叶桂撰(一作姚球撰)。刊于1844年。本书重点是对张景岳所主张的温补学说提出了不少论评,但其批评未必中肯,故本书未能造成较大影响,只不过是不同学派辩论之作。现有清刻本、近代石印本。

《景岳新方砭》

医论著作。又名《新方八阵砭》。四卷。清·陈念祖撰。刊于1804年。作者对张介宾《新方八阵》所载方剂及有关理论以书评的形式予以阐析辨驳,发表了个人的学术见解。陈氏认为该书所立新方,其配伍、方义多“杂沓模糊”,尤其是补阴、补阳之说,与张仲景立方之旨不合。现有《陈修园医书十六种》等刊本。

净府

人体器官名。即膀胱。《素问·汤液醪醴论》:“开鬼门,洁净府。”张志聪注:“洁净府,泻膀胱也。”详膀胱条。

胫(jìng竞)

解剖结构名。见《灵枢·经脉》、《素问·脉要精微论》等篇。

①泛指小腿部。

②指胫骨。详该条。

胫骨

解剖结构名。见《灵枢·经脉》。又名骭骨、成骨。解剖学同名骨。位于小腿内侧。参(骨行)骨条。

胫疽

病名。疽之发于小腿部胫骨处者。见《证治准绳·外科》卷四。“胫疽,发于胫名曰兔啮。”即附骨疽。相当于胫骨骨结核病。证治详见该条。

胫毛

解剖结构名。小腿部的汗毛。《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血多气少则胫毛美短。”

胫阴疽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黄鳅痈。参见该条。

胫阴痈

病名。出《证治准绳·外科》卷四。即黄鳅痈。证治可参见该条。

胫肿

证名。小腿浮肿。为水肿病常见症状之一。出《素问·藏气法时论》。亦称足胫肿、足胻肿、足胫胕肿。详见脚肿、水肿条。

病名。出《灵枢·经筋》。又称痓。以项背强急,口噤,四肢抽搐,角弓反张为主证。《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痉病有虚实之分。实证多因风、寒、湿、痰、火邪壅滞经络而成。虚证多因过汗失血,素体虚弱,气虚血少,津液不足,筋失濡养,虚风内动所致。《金匮要略心典》卷上:“盖病有太阳风寒不解,重感寒湿而成痉者,亦有亡血竭气,损伤阴阳,而病变成痉者。”实证以祛邪为主,可兼扶正。虚证以益气养血为主,兼予熄风。有刚痉、柔痉、阳痉、阴痉、三阳痉、三阴痉、风痉、风寒痉、风痰痉、痰火痉、湿热痉、热甚发痉、血虚发痉、虚痉等,详各条。

痉病似天钓

病证名。见《幼科发挥》。小儿痉病,表现有背项强直,腰身反张,摇头瘈疭,噤口不语,发热腹痛,目呆不省,病似天钓,但却有别。多由寒邪壅闭经脉所致。治宜祛寒解表,汗出者用桂枝汤加葛根,无汗者用葛根汤。

竟体发

病名。指背部所生范围较大之有头疽,因气血虚弱不得起发者。亦名椒眼发、体疽发。发背之一种。证治详见有头疽条。

竟体痈

病名。古人指所患痈疮之最大者。《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二:“肿一寸至二寸疖也,二寸至五寸痈也,五寸至一尺痈疽也,一尺至二尺者名曰竟体痈。”证治可参见外痈及有头疽条。

靖镇廓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系据相应脏腑的功能予以命名。《目经大成》卷一:“震为青睛,络通胆之腑,肝属于肝……,肝胆相为表里,主鼓发生机,怒不可逢,邪莫能犯,曰靖镇廓。”意即肝胆具有增强正气,促使生机旺盛,抗御外邪的作用而得名。详见八廓条。

①平静,与烦躁相对。《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

②志意安闲,无欲无求。《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

③平静、静止。与“动”相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

④指脉搏跳动平和,不躁急。《素问·阴阳别论》:“静者为阴,动者为阳;迟者为阴,数者为阳。”《灵枢·热病》:“热病三日,而气口静人迎躁者,取之诸阳。”

⑤指病情平稳。《素问·藏气法时论》:“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静。”

⑥同“净”。清净。《素问·天元纪大论》:“其色为黑,其化为肃,其虫鳞,其政为静。”

静定

安定。《素问·五常政大论》:“卑监之纪……其气散,其因静定。”

静伏

无精神气力的倚伏。《灵枢·五乱》:“故气乱于心,则燥心密嘿,俯首静伏。”

静功

养生术语。肢体不运动的功法。相对于动功而言。为气功及武术的常用功法。《保生秘要》:“所以《素问》首卷论曰:恬淡无为,敛神内守。盖以静功调养真气。”参见“动功”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