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书籍 > 《中医词典》h~j > (拼音J)第二篇

(拼音J)第二篇

急方

方剂学名词。指七方之一。治疗急病以及重病的方剂。《儒门事亲》卷一:“急方之说有五,有急病急攻之急方,如心腹暴痛,两阴溲便闭塞不通,借备急丹以攻之……;有汤、散荡涤之急方,盖汤、散之比丸下咽易散而施用速也;有药性有毒之急方,盖有毒之药能上涌下泄,可以夺病之大势也;有气味厚药之急方,药之气味厚者,有趋于下而气力不衰也……”其应用可归纳为四种情况:⑴病势危急,应即速救治者。㈡汤剂荡涤作用较速的;⑶药性剧烈,气味俱厚;⑷急则治标的方剂。急方如开关散、四逆汤等。

急风

病名。因毒厉之气乘虚入侵而见身背强直,口噤不语者。见《肘后备急方》卷三。又名急中风。《圣济总录》卷六:“急风,其证筋脉紧急,身背强直,面黑鼻干,口噤不语,须臾风入五藏,与清气相引,则通身壮热,汗出如油,直视唇青,痰涎结聚,咽溢壅塞,如拽锯声。”

急腹症

多种以急性腹痛为主要特征的腹腔病证之总称。证见发病后出现腹痛、腹胀、呕吐及大小便异常、寒热出汗等。具有炎症、梗阻、穿孔、出血、瘀血及机能障碍等病理性证候。中医学将其分为气滞血瘀、热盛肉腐(热毒极盛)及痞结不通等临床证型。中西医结合医学家认为急腹症包括有:急性腹膜炎与腹腔脓肿、上消化道出血、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急性肠梗阻、急性阑尾炎、胆道系统感染与胆石症、胆道蛔虫病、急性胰腺炎、腹部闭合性损伤及子宫外孕等。近数十年来,中西医结合工作者根据中医六腑“以通为用”的基本理论,提出了西医辨病,中医辨证,中西医结合分期分型诊治的原则,对急腹症治疗制定出通里攻下、清热解毒、理气开郁、活血化瘀、清热利湿、利水渗湿、温中散寒、补气养血等非手术方法的治疗法则,同时配合针灸、电针、穴位注射、电兴奋、拔罐、耳针、埋线、按摩及颠簸疗法等多种治疗措施。且正确掌握手术指征,适时采用胃肠减压、西药、输血输液、灌肠等治疗手段,使急腹症的疗效提高。为急腹症之治疗开辟了一个新领域。

急疳

病名。

①指小儿肾疳。

②指走马牙疳。《普济方》卷六十七:“夫急疳者,其候唇勿变青白,龂肿满,脓血俱出,朽烂疼痛。颊边有赤白色,或有黑晕,即须针却恶心,不然烙之。”详参走马牙疳条。

急喉闭

病名。指各种原因所致的咽喉迅速肿起,闭塞不通。该病甚急,可先切开气管,再以辨证治之。参见紧喉风条。

急喉痹

病名。指多种原因所致的急性阻塞性喉病。症见咽喉肿痛迅速,胸闷气促、吞咽不利,痰涎壅盛、声如拽锯。多因肺胃积热、邪毒内蕴、风痰上涌所致。治宜清热毒、祛风痰,方用清瘟败毒饮、普济消毒饮加减。外治初宜六神丸、双料喉风散,脓成时,可针刺排脓。

急喉风

病名。《中医喉科学讲义》:“本病因其来势迅速,其急如风,故名”。指各种喉证,凡发病急速,出现喉间呼吸不畅、痰涎壅盛,语言难出等症,统称急喉风。相当于现代医学咽喉、颈部各种急性炎症而引起的喉头水肿,呼吸困难。临床多见因风热外袭、外感时疫、肺胃蕴热等上干咽喉,壅塞闭阻而发。其治宜疏风祛邪,解毒消肿;或宣肺泄热、清胃降火。方选清咽消肿饮或清咽利膈汤。外吹冰硼散、青黛散,并以清咽消毒剂含漱。

急黄

病名。黄疸病病势急骤险恶者。见《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因温热毒邪深重,燔灼营血所致。证见高热烦渴,溲赤,卒然面目全身发黄,或初不发黄,死后身面发黄者,胸满腹胀,甚则神昏谵语,吐衄,便血,发斑等。脉多弦滑数,舌红绛,苔黄腻或燥。治以清热解毒,凉血开窍,方用犀角散、黄连解毒汤、栀子丸、神犀丹、安宫牛黄丸等。宜中西医结合抢救治疗。与后世瘟黄相似。参见瘟黄条。本病见于急性、亚急性肝坏死,化脓性胆管炎及钩端螺旋体病之黄疸出血型等。

急惊风

病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小儿常见病。以发病急为特征。突然高热惊厥,烦躁不安,面红唇赤,痰壅气促,牙关紧急,继而四肢抽搐,神识昏迷,头项强硬,甚则角弓反张,涕泪皆无。或时发时止,或持续不止。多因内热炽盛,外加风邪郁闭,痰凝气滞,热极生风所致。治疗:急用食指重掐患儿人中、合谷,或配合印堂、涌泉;并针刺中冲、少商,或合谷、太冲。同时用嚏惊散吹鼻取嚏,随即灌服苏合香丸或至宝丹,以助开窍醒神。施救时,如手足强直,不要强行牵引,俟其抽搐缓解,神识转清。如高热不退,应设法降温。并结合病情,辨证施治。镇肝熄风,清心涤痰为其大法。选用《小儿药证直诀》利惊丸、抱龙丸,《古今医统》消惊丸,以及泻青丸、五福化毒丹等方。

急惊风类证

见《幼科发挥》。与急惊风相类似的证候。包括天钓似痫,痉病似天钓,内钓似痫,盘肠似内钓,客忤似痫,中恶似痫,白虎证似痫,虫病似痫,马脾风似痫。详各条。

《急救良方》

医方著作。二卷。明·张时彻辑。刊于1550年。本书系作者据佚名氏《急救方》书中实用有效的单验方加以增删订正而成。内容以急救为主。全书共分五绝死、虚劳诸风、伤寒时疫,中诸毒等39篇。与《摄生众妙方》合刻问世。

《急救仙方》

方书。又名《救急仙方》。北宋时作品。撰年撰人均无考。本书原是道教徒抄录的若干种方书的汇编,现有《四库全书》本和《道藏》本二种。《四库》本系自《永乐大典》辑出和辑佚本,共六卷。内容有发背、疔疮、眼科、痔证、杂疮和杂证(包括内、妇、儿科)的一些治疗方剂。《道藏》本共十一卷,卷一-五为妇产科药方;卷六-七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卷八疔疮;卷九痔疮;卷十-十一为《上清紫(疒廷)追痨仙方论》;卷八、卷九与《四库》本略同。

《急救异痧奇方》

医方著作。又名《急救奇痧方》、《异痧杂证经验良方》。一卷。撰人不详(书前简介有“觉因道人识”字样),陈念祖原评。此书分述49种病状奇异的痧症症治,并介绍疟、痢、伤寒、瘟疫、中暑、霍乱、喉症、外科、伤科、皮肤科等病证的治疗与方药。内容简要,治法大多切于实用。其中疟、痢部分、辑自《倪涵初疟痢三方》。本书流行颇广,现有多种刊本。

急劳

病名。虚劳病兼有心肺壅热者。见《太平圣惠方·治急劳诸方》。《圣济总录·急劳》:“缘禀受不足,忧思气结,荣卫俱虚,心肺壅热,金火相刑,藏气传克,或感外邪。故烦躁体热,颊赤心忪,头痛盗汗,咳嗽咽干,骨节酸疼,久则肌肤销铄,咯涎唾血者,皆其候也。”选用乌梅散、退热汤、前胡饮等方。参见虚劳条。

急脉

经穴名。出《素问·气府论》。属足厥阴肝经。在耻骨结节的外侧,当气冲外下方腹股沟股动脉搏动处,前正中线旁开2.5寸。布有髂腹股沟神经,闭孔神经的前支,阴部外动、静脉的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的耻骨支和股静脉。主治少腹痛,月经不调,阴挺,疝气,阴茎痛,腿痛等。直刺0.5-0.8寸,避开血管。艾条灸5-10分钟。《素问·气府论》王冰注谓:“可灸而不可刺。”

急下存阴

治疗学术语。用承气汤一类的泻下剂迅速通便泄热,清除燥结,以保存津液,防止痉厥变证的方法。有釜底抽薪之意。临床上适用于里实热证,症见壮热、烦渴、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燥,或干黑起刺,脉沉实有力等。参阳明三急下、少阴三急下等条。

急性肠梗阻

急腹症之一。指肠管急性梗阻的病证。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治疗曾取得成功。该病在中医学中历代医家多于关格或肠结中记述。本病多因肠道功能失调,气机失司,加之饮食不节、寒凝热闭、血瘀湿阻、虫积、食滞、或肠管内外各种机械性病因(如肠扭转、狭窄、肠内外肿瘤压迫、疝嵌顿、肠粘连等)单一的或综合的因素而致肠道通降受阻而发。临床可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闷、大便闭、腹部拒按;晚期可吐出粪便,重症可见神志恍惚。常可并发严重脱水,或并发腹膜炎与中毒性休克。腹部多可扪及包块,或见便出瘀血、舌质暗红,苔多呈黄燥,脉见弦紧或沉弦而涩。治宜细审病因,辨析证候,确诊后当视病人全身状况等,审慎施治,非机械性因素所引起之肠梗阻,可考虑在严密观察下施以开结通下之法则,可选用大承气汤加减;或寒邪内结者可用大黄附子汤温下之。同时给予纠正脱水与电解质平衡,保持有效胃肠减压,亦属当务之急,一般情况下多可免于手术而治愈。对肠道肿瘤、畸形、绞窄性疝等器质性病变引起的肠梗阻或非手术疗法治疗无效的病例,则应力求尽早施行手术治疗。

急性阑尾炎

急腹症之一。阑尾之急性炎症。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曾取得较好的治愈率。该病相当于中医学历代医家所记述之肠痈。多因饮食失节,寒温不调,情志所伤,暴急奔走等所诱发。证见初起时上腹部或脐腹部走窜疼痛,但经数小时后疼痛多固定于右下腹部,局部有压痛及反跳痛,多数患者全身寒热不适,恶心呕吐,不思食饮。若证治或失治,则热盛肉腐,瘀结成块,形成阑尾周围脓肿。若热毒炽盛,正虚邪实,则易因阑尾穿孔而形成弥漫性胸膜炎,严重者并发中毒性休克,出现亡阴亡阳症状。如治不如法而使病势延,下焦湿热未尽,则可遗有盆腔脓肿。如病后气血失和,瘀阻肠道,可还形成粘连性肠梗阻。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通常分为三期,即瘀滞期、蕴热期、毒热期。瘀滞期以行气活血,辅以清热解毒;蕴热期则以清热解毒及行气活血并举,辅以通便或利湿药物;毒热期应以大剂清热解毒为主,通里攻下,行气活血为辅。方药可采用大黄牡丹皮汤及红藤煎加减。亦可配合使用针灸疗法及局部外敷中药。若体虚无大热者,可选用薏苡附子败酱散。同时在治疗过程中须严密观察患者血象、体温、体征等变化,必要时配合使用抗生素、输液等。对非手术治疗效果欠佳之病例,则应迅即作出判断,尽快施以手术治疗,若已引致阑尾周围脓肿,或并发弥漫性腹膜炎的病例,临床亦以尽快手术治疗为妥。

疾高而外

指病位在上部而属于六腑之病。外,指六府。《灵枢·九针十二原》:“疾高而外者,取之阳之陵泉。”

疾脉

脉象名。又称极脉。脉来急速,较数脉尤甚,成人一息七八至。《脉诀汇辨》:“六至以上,脉有两称,或名曰疾,或名曰极,总是急速之脉,数之甚者也。”主阳极阴竭,元气将脱。多见于急性热病。如虚损劳伤者见疾脉,多是危重证候。如孕妇无病见此脉,则为临产脉象,称离经脉。

疾心

急性,性情急。《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火形之人……行安地,疾心,行摇,肩背肉满。”(按以“行摇”律之,“行安地”之“行”下似脱“不”。)

疾行

快速行走。《素问·气厥论》:“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如囊裹浆。”

疾医

古代医官名。据《周礼·天官》记载,我国在周代已将医学分为食、疾、疡、兽四科。疾医科的医生称之为疾医。疾医,即内科医生。配备中士八人,其职责是掌养万民之疾病,凡民之有疾病者,分而治之。

《集验背疽方》

外科专着。一卷。宋·李迅撰于1196年。原书已佚,现存本为清代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者。书中介绍了背疽的主证兼证及其鉴别、诊治。并收多种经验药方。现有《三三医书》本。

《集验简易良方》

综合性医书。四卷。清·德丰辑。刊于1827年。卷一——二为内、妇、儿科及针治、膏药等验方汇录;卷三为草药图说,收载地方草药60种,详其主治并绘制药图;卷四为外科良方。本书新收草药多不见于一般本草著作。对于本草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现存多种清刻本。

《集验良方拔萃》

医方著作。又名《集验良方》、《拔萃良方》。二卷。清·恬素辑。刊于1841年。本书选收以外科疾病为主的验方近200首,分别介绍其主治、配方及用法。内容简要实用。现存初刻本等多种清刻本,又有石印本和铅印本。

嫉妒不孕

病名。不孕症型之一。包括肝气郁结不孕。《傅青主女科》卷上:“妇人有怀抱素恶不能生子者,人以为天心厌之也,谁知是肝气郁结乎!……以肝木不舒,必下克脾土而致塞,脾土之气塞,则腰脐之气必不利,腰脐之气不利,必不能通任脉而达带脉,则带脉之气亦塞矣。带脉之气既塞,则胞胎之门必闭,精即到门,亦不得其门而入矣。方用开郁种玉汤。”

瘦弱。《素问·五常政大论》:“火病者,有气从不康,病去而瘠。”

几几

病状名。指项背强硬,俯仰不舒,不能自如。《素问·刺腰痛》:“腰痛侠脊而痛至头几几(shū殊)然。”《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项背强几几。”

《几希录良方合璧》

书名。清·张惟善辑。刊于1821年。卷首以歌赋体裁论述旧的伦理道德,与医学无涉。卷1-2为验方选,收载治疗头、眼、耳、鼻、口、舌、牙齿、咽喉等各科病证方剂约800余首。末附庄一夔《遂生编》。现存多种清刻本。

①天干的第六位。常用以纪日、纪年。

②自己。

挤法

推拿手法名。又名挟按法。用单手或双手,在治疗部位对称用力向当中挤压。多用于治疗腱鞘囊肿等软组织损伤的疾患。

挤喉风

病名。指颈项两边伴喉内肿起,形如枣核,按之如石硬,日久挤紧咽喉、微痛、饮食不下,痰促气满的疾病。多由风火炽盛,肝经火灼而发。治宜驱风解毒、消肿散结。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

①脊背部。泛指人体背部包括脊柱、背肌等。《素问·热论》:“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

②背中,指脊椎骨(颈、胸、腰椎骨)及左右近侧。《素问·刺腰痛》:“足太阳之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

脊背强

证名。脊椎肌肉、筋脉强急之证。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因督脉、膀胱经脉病变所致。《杂病源流犀烛》:“脊背强,《灵枢》云,督脉之别,名曰长强,其病实,则脊强。又曰,足太阳之脉病,则腰脊强痛。此脊背强所由来也。”参见脊强、背痛条。

脊背五穴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大人癫,小儿惊痫,灸背第二椎及下穷骨两处,以绳度,中折绳端一处,是脊骨上也,凡三处毕,复断绳作三折,令各等而参合如厶字,以一角注中央灸,下二角侠脊两边,便灸之,凡五处也。”《类经图翼》列作经外穴,名脊背五穴。即第二胸椎棘突高点一穴,骶骨尖端一穴,两穴连线中点处一穴,再以此穴为顶点,以前两穴连线的1/6为一边,作一等边三角形,底边呈水平,下两角顶点二穴,共5穴。主治癫疾,惊痫等。艾炷灸3-5壮。

脊疳

病证名。宋·杨士瀛《仁斋小儿方论》:“脊疳者,虫蚀脊膂,身热羸黄,积中生热,烦渴下利,拍背如鼓鸣,脊骨如锯齿;或十指皆疮,频啮爪甲是也。”由于疳疾日久,消耗骨肉所致。治宜消疳为主,用方随证选用,如芦荟丸等。

脊骨

骨名。即脊柱骨。详该条。

脊梁骨

骨名。即脊柱骨。详该条。

脊脉

指足少阴肾脉。因其脉自股后贯脊,故称为脊脉。(一云指督脉。参《黄帝内经素问集注》)《素问·玉机真脏论》:“脊脉痛而少气不欲言。”

脊内俞

经穴别名。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即中膂俞。参见该条。

脊旁

经外穴别名。见《针灸学简编》(第二版)。即夹脊穴。参见该条。

脊强

证名。脊椎骨部筋脉、肌肉强急,身体不能前俯之证。出《灵枢·经脉》。亦称脊背强。多由督脉受病,或风寒外袭,湿凝瘀滞所致。治宜祛风湿散寒、活血化瘀、温阳补肾诸法。《类证治裁·肩背手臂痛》:“腰似折,项似拔,此足太阳经气郁不行,羌活胜湿汤。”《东医宝鉴·外形篇》卷二:“膀胱肾间冷气攻冲背膂,腰脊强俯仰不利,宜乌沉汤。”参见脊背强条。本症见于类风湿性脊柱炎及强直性脊柱炎后期。

脊三穴

脊上三个穴位的合称。见《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即位于后正中线哑门穴下一寸处一穴;陶道穴一穴;第五腰椎棘突下(十七椎下)一穴。主治脑脊髓膜炎,腰背神经痛等。各直刺0.5-1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脊痛

证名。指背部正中肌肉、筋脉、骨节疼痛。出《素问·风论》。多因督脉及足少阴肾经病变所致。《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七:“脊痛,督脉病也。背痛,肺经病也。”“二经虚,感受六淫之邪则害痛。”“脊以髓满为正,房欲过度,脊髓空则痛。”治宜滋阴补肾,用六味丸。膀胱经脉挟背,分左右上项,贼风乘虚入,倔强不能屈伸。治宜祛风止痛,用羌活、前胡、防风、茯苓。先脊痛,后及于背肩,是肾气上逆,宜和气饮。亦有因跌仆损伤、瘀血滞留,脊痛不可忍者,治宜活血通络,用地龙汤。阳虚脊背常感寒痛者,治宜温阳补肾,用八味丸加鹿角、狗脊等。参见背脊骨痛、脊强条。本症见于脊柱损害,如脊髓炎、骨结核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脊阳关

经穴别名。出《循经考穴编》。即腰阳关。参见该条。

脊俞

经穴别名。出《太平圣惠方》。即脊中。参见该条。

脊中

经穴名。出《素问·玉机真藏论》。别名神宗、脊俞。属督脉。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布有第十一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第十一肋间动脉后支。主治腰脊强痛,黄疸,腹泻,痔疮,脱肛,癫痫等。向上斜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脊柱骨

骨名。解剖学同名骨。又名脊骨、脊梁骨。由33个椎骨构成,是躯干的中轴,并保护着脊髓。脊柱骨可划分为五部,即颈椎7个,胸椎12个,腰椎5个,骶椎5个合并为一骶骨,尾椎4个合并为一尾骨。

脊柱旋转复位法

正骨手法之一。本手法适用于颈椎病,腰椎后关节紊乱及腰椎间盘突出症。具体方法为:患者正坐于凳上,医者用一手拇指按住棘突偏歪的一侧。同时应注意协调两手动作,使脊椎旋转。当脊椎旋转到一定范围时,即可感到拇指下棘突轻微错动,往往伴有“喀喀”响声,此时说明偏歪脊突已复位,且相邻椎体亦恢复正常状态。

脊椎

即脊椎骨。人体背部中间可触及的从上至下骨骼的统称,包括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尾椎。《素问·通评虚实论》:“少阴俞去脊椎三寸傍五。”详见“脊柱骨”。

脊椎法

人体量度方法。系计算脊柱各椎骨,或根据脊椎骨节寻找穴位的方法。《素问·气府论》:“大椎至骶下凡二十一节,脊椎法也。”

纪丛筠

清代医家。字竹伍。江苏句容人。工诗知医,尝着《瘟病辨》四卷,未见刊行。

纪桂芳

清代医家。字仲伟,江苏泰县人。以医名,尝着《河间宣明论方发明》七卷,《东垣用药大旨》及《庆余堂医案》等,今仅存有稿本。

纪朋

唐代医生。吴郡(今江苏吴县)人,望诊精明,曾治愈一宫人足不能履地、狂号笑骂之疾,言其得病之由,无不中的,后以“去母汤”治愈,医名大振。

纪天锡

金代医家。字齐卿,泰安(今属山东)人。先习儒,后弃儒学医,遂以医名。尝撰《集注难经》,并进献于朝,而授医学博士。

忌口

治疗学术语。见《金匮要略》。指根据病情及治疗需要,要求病人忌食某些食物。《灵枢·五味》:“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金匮要略》九痛丸方后注:“忌口如常法。”《伤寒论》桂枝汤方后注:“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临床常见水肿忌盐,黄疸、腹泻忌食油腻等。忌口还包括调节饮食,忌暴饮暴食等内容。

忌奶

见《妇科集》。指孕妇之奶,小儿饮之,易致吐泻等症。

忌时

指不适合病情的时令节气。《素问·阴阳别论》:“别于阳者,知病忌时。”

忌穴

某一时日不能施行针灸的穴位。古代有针灸择日之说,认为某日时宜针灸,或不宜针灸,或某部忌针灸。《千金翼方》针灸宜忌:“既得吉辰,当知忌穴”,即指此。

①(jì)量词。中药一贴或一付称一剂。《素问·腹中论》:“治以鸡矢醴,一剂知,二剂已。”

②药剂。《灵枢·终始》:“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至剂。”

③方剂分类的形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制方之体,欲成七方十剂之用者,必本于气味也。”

剂型

方剂学名。指根据外观、制做方法及服用方法划分的不同的方剂类型。常见中药剂型有汤、散、膏、丸、酒、丹、锭、片、条、线、露、霜、胶、茶、曲、灸、冲、针剂等。详各该条。

季春痹

病名。出《灵枢·经筋》。十二经筋病中的足阳明筋病。《灵枢注证发微》:“此证当发于三月(指农历)之时,故名之曰季春痹也。”详足阳明经筋病条。

季冬痹

病名。出《灵枢·经筋》。十二经筋病中的手少阴筋病。《灵枢注证发微》:“此证当发于十二月之时,故名之曰季冬痹也。”详手少阴经筋病候条。

季经

名词。见单南山《胎产证治录》。即居经。见居经条。

季肋

人体部位名。见《灵枢·经筋》。即季胁。参见该条。

季秋痹

病名。出《灵枢·经筋》。十二经筋病中的足厥阴筋病。《灵枢注证发微》:“此证当发于九月(指农历)之时,故名之曰季秋痹也。”详足厥阴经筋病候条。

季夏痹

病名。出《灵枢·经筋》。十二经筋病中的手少阳筋病。《灵枢注证发微》:“此证当发于六月(指农历)之时,故名之曰季夏痹也。”详手少阳经筋病候条。

季胁

①人体部位名。又名季肋、软肋、撅肋。相当于侧胸第十一、第十二肋软骨部位。《素问·脉要精微论》:“尺内两膀,则季胁也。”《灵枢·骨度》:“腋以下至季胁长一尺二寸,季胁以下至髀枢长六寸。”

②章门穴别名。《难经·四十五难》:“脏会季胁。”《针灸大全》作章门穴。属足厥阴肝经。位于腹侧,腋中线第十一肋骨端稍下处。

季胁痛

证名。软肋部疼痛。出《灵枢·经筋》。由肝虚所致。《医学刍言》谓两旁季胁痛,一属肝血虚,一属肝气虚也。肝血虚,兼见时时烦热,口干,持续隐痛或有拘急感,头眩眼花,舌质红等症,治宜一贯煎、补肝散等方。肝气虚,兼见胆怯善惊,疼痛绵绵不止,视物昏糊,耳鸣等症,治宜四君子汤合乌梅丸等方。亦可由肾虚所致。《张氏医通》卷五:“季胁痛,无不因肾虚者,加减八味丸、肾气丸选用。”参见胁痛条。

季指

手小指别名。即手第五指。

《济生拔萃》

医学丛书。元·杜思敬辑。刊于1308年。择要辑录金元时期医着十九种,包括:《针经节要》、《云岐子论经络迎随补泻法》、《窦太师流注指要赋》、《针经摘英集》、《云岐子七表八里九道脉诀论并治法》、《珍珠囊》、《医学发明》、《脾胃论》、《洁古家珍》、《此事难知》、《医垒元戎》、《阴证略例》、《云岐子保命集论类要》、《癍论萃英》、《田氏保婴集》、《兰室秘藏》、《活法机要》、《卫生宝鉴》和《杂类名方》。其中《杂类名方》为杜氏所撰集。现有元刻本和1938年上海涵芬楼影印本。

《济世方》

医方著作。十卷,又名《严氏济世方》。宋·严用和撰于1253年。内容包括中风、中寒、中暑等内、外、妇科疾病79篇。每篇先述病候,后记方剂,总收医方450余首。选方多经作者试用有效,因此切于实用。现存有1734年日本的复刻本和1782年《四库全书》据《永乐大典》的辑佚本二种。1949年后有辑本的影印本。

《济世良方》

医方著作。八卷。朱静一编。本书为验方汇编的一种。卷一为本草便读及伤寒温病方;卷二-八为真中风、类中风、感冒等90余种各科疾病的验方。本书记述各种疾病的病证比较简明扼要,而所辑验方却大多切于实用。1919年有铅印本。

《济世良方合编》

医方著作。七卷(包括卷首一卷)。清·周其芬辑,莹轩补辑。刊于1845年。本书选辑多种医书中的验方和成药,故称“合编”。选方颇多,涉及的病证范围亦广,有较高临床参考价值。但其中杂有某些涉及宗教迷信的论述。作者另有《济世良方补遗》四卷,除补辑验方外,并录有《慈幼篇》、《达生篇》、《竹林寺产科》等。现存几种清刻本。

《济世新编》

综合性医书。八卷。朝鲜·康命吉撰。刊于1799年。康氏参阅《内经》、《难经》及历代方书二十余种,删繁取要,分类归纳,编成此书。其中也包含了作者的学术见解和临床心得体会。卷一-七分述临床各科多种病症,首脉法、次证治;卷八药性歌,辑录《万病回春》、《寿世保元》所载药性歌括,并新增药物83种。现有朝鲜内阁刻本,清刻本。1983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济世续方》

医方著作。八卷。又名《严氏济世续方》。宋·严用和撰于1267年。本书为《济生方》的续集,内容为风评治、痫评治、头评治等以内科杂病为主的方论24篇,不仅对若干方剂的配伍规律和特点加以阐述,同时也对所涉若干病证进行了剖析。本书还介绍作者临床应用效方90首。现存1822年的日本复刻本,复刻时因而部分残缺,丹波元简又据《医方类聚》增入补遗一卷。

《济世养生集》

医方著作。又名《济世养生集医方》。清·毛世洪辑。刊于1791年。本书集录作者长期临床实践中试用有效方剂50首,予以简要介绍,可资临证参考,有的方剂后附以作者治验。现有《汇刊经验方》本。

《济阳纲目》

综合性医书。一百零八卷。明·武之望撰于1626年。武氏编完妇科专着《济阴纲目》后,认为还应编一部利济于男性患者的医书以成双璧。遂广参搏搜,“汇集众编,别异比类,总以议论特出,独具卓识者择而录之。……分门别类,或采其论证,而论必悉证之原;或摘其治方,而方必尽治之变”(见自序)。编辑体例一同《济阴纲目》。是一部具有精辟医学理论和独特临床实践的医学著作。全书内容包括内科杂病、外科、伤科、五官、口齿等病证。道光年间张楠曾予校注。1856年由姚锡三重刊印行。

《济阴纲目》

妇科著作。五卷。明·武之望撰。刊于1620年。本书是在《证治准绳·女科》一书基础上加以整理改编而成。1665年汪淇氏重订为十四卷,内容未变,仅加评注,为今之通行本。书中分为调经、经闭、血崩、赤白带下、虚劳、积聚症瘕、求子、浮肿、前阴诸病、胎前、临产、产后及乳病等13门,每门又分列多种病证,有论有方。其所论述独具卓见。所述方药,亦多有验。本书引录资料丰富,分类详细,选方较实用,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现存初刻本等明刻本,几十种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济阴近编》

妇科著作。五卷。本书为《证治大还》之一种。清·陈治撰。17世纪末刊行。前四卷论妇女经、带、胎、产诸病证治;卷一卷辑李士材《女科纂》,论述女科各病的简要治法,并附录杨子建的《十产论》。全书内容简要,辨证明晰,方药实用。现存《证治大还》本。

《济婴撮要》

儿科著作。十七卷。清·吴灿撰。刊于1796年。本书系作者搜集多种儿科著作撮其精要而成。书中对小儿病的诊治、推拿法及辨证治疗等作了概括的归纳整理。现存多种清刻本。

继病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幼科》。又名交乳、交奶、鬾病、被鬾、中鬾。由“鬾乳”或乳食停滞所致的营养不良性疾病。《古今医统大全》:“怀孕乳儿,致令黄瘦,腹大脚软,名曰鬾病。”《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其候精神不爽,身体痿痹,骨软发落。”治宜先用保和汤消乳积,再用龙胆泻肝汤清热,继用异功散或参苓白术散以健脾胃。

《继志堂医案》

医案著作。二卷。清·曹仁伯约撰于19世纪中期。本书是作者平生医疗实践的系统总结。治案分门辑录,以内科杂证居多,善于剖析病情,阐述医理,推论病原,审病较细致。能使读者体会到曹氏辨证施治特点和学术思想。曹氏治疗湿热夹阴虚等复杂病证颇有心得,处方灵变周密,切于病情。本书收入《柳选四家医案》,柳氏复加注按。曹氏医案还有《曹仁伯医案论》、《过庭录存》、《延陵弟子纪要》等,均收入《三三医书》中。现存光绪刻本,《柳选四家医案》本。

证名。出《灵枢·癫狂》。

①跳动不宁之证。心跳不宁称心悸,脐下搏动称脐下悸。《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

②心动不宁,恐惧不安之证。《赤水玄珠》卷六:“怔忡止于心不自安,悸则心既动而又恐恐畏惧,如人将捕之。”参见心悸、怔忡条。

悸心痛

病证名。心痛(此处实指胃脘部)兼悸者。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因病久气血虚损,心脾失养所致。《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岐骨陷处痛,名心痛。”“悸而痛,名悸心痛。”治用辰砂妙香散、加味四七汤、归脾汤等方。参见九种心痛、心痛条。

冀致君

元代医家。履贯欠详,尝撰《校附产育宝庆集》,该书为宋李师圣《产育宝庆集》之增补而成。

古代中医眼科手术器械名称。见《目科正宗》。多用老竹制成。用以治疗睑废、倒睫拳毛等。

夹持进针

进针法之一。其法:

①手指消毒后,左手拇、食指夹住针身下段,露出针尖,对准穴位,右手捏持针柄,两手同时配合用力,将针快速刺入穴位。

②左手拇、食指用消毒棉球夹持针身下段,露出针尖,其余操作同①。适用于长针直刺。

夹持押手法

针刺押手法之一。以一手持针柄,另一手拇、食二指夹持针身下部,露出针尖少许,协同用力将针刺入穴位的押手方法。适于长针进针。

夹缚

正骨固定方法名。出《理伤续断方》:“凡夹缚,用杉木皮数片,周回夹紧缚,留开皆一缝,夹缚必三度,缚必要紧。”该法多适用于四肢骨折整复后之固定。

夹裹

竹、木制正骨器械名。用于骨折整复后之局部外固定。又名夹板。《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治腕折四肢骨碎及筋伤蹉跌”,引《肘后救卒方》:“《小品方》(生地黄)烂捣熬之,以裹伤处,以竹编夹裹,令编缚令急,勿令转动,……若血聚在折处,以刀子破去血。”说明早期之夹板是用竹片编作竹帘所制成,晋唐后应用者多选树皮、木板制作,但形状仍如竹帘、杉篱、腰柱、通木等正骨器械,其原理也多本之于夹裹。《外科证治准绳》卷六中,发展有正夹与副夹之区别。近数十年在中西医结合思想指导下,在总结提高夹裹,发展小夹板固定治疗四肢骨折方面成绩卓著,使夹裹应用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现多选用塑性好、韧性强、弹性较大、质轻柔的木材或塑料,其面贴有一层薄绒毡,可按肢体不同部位骨折所需之不同形状制备各式夹板,已由工厂作成批生产。

夹喉疽

病名。《证治准绳·外科》卷三:“夹喉疽乃如何?曰:此名夹疽,由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火热毒上攻而然。”症见咽喉两旁肿起,饮食难咽,疼痛甚剧,或口臭便秘,身发寒热等。治宜解毒泻火,消肿利咽。可选用清咽利膈汤等加减。参见结喉痈等条。

夹喉痈

病名。系指痈发于喉之两旁,夹喉而生,故名。多由肝胃火毒上炎所引起。《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夹喉痈生喉两旁,肝胃毒热发其疮,疮与结喉痈同治,尤嫌痰壅不时呛。”治宜解毒、清热、消肿。方用仙方活命饮、黄连消毒饮等加减。参见结喉痈条。

夹挤分骨法

骨伤科整复手法名。现代中西医结合总结出之新正骨八法之一。其法:用手指相对夹挤两骨间隙,使靠拢之骨折段间之间隙分开,以防畸形愈合,按单骨折对位即可。该法适用于上肢尺桡骨、下肢胫腓骨、或手掌骨、跖骨等双骨干之骨折后发生相互靠拢移位者。

夹脊穴

经外穴名。

①指背部脊椎两旁的穴位。《素问·缪刺论》:“从项数脊椎侠背,疾按之应手而痛,刺之旁,三痏立已。”杨上善注:“脊有二十一椎,以两手侠脊当推按之,痛处即是足太阳络,其输两旁,各刺三痏也。”《华佗别传》:“又有人病脚躄不能行,……后灸愈。灸处夹脊一寸上下行,端直均调如引绳也。”即指脊椎旁0.5寸处为穴位。近代诸书多同此说。即自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左右共34穴。亦称华佗穴、华佗夹脊、佗脊、脊旁等。亦有以第1颈椎至第5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0.5-1寸为穴者,计48穴(《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

②《类经图翼》:“夹脊穴:《肘后》云,此华佗法。《千金翼》云:治霍乱转筋,令病者合面而卧,伸两手着身,以绳横牵两肘尖,当脊间绳下两旁,相去各一寸半所。”

夹惊吐

见《幼科证治准绳》。即惊吐。详该条。

夹疽

病名。《外科证治准绳》卷三:“或问喉之两旁生疽何如?曰:此名夹疽。”治宜用仙方活命饮加减。参见夹喉疽条。

夹口疮

病名。见《疡医大全》卷十四。即剪口疮。详该条。

夹冷痫

病证名。见《幼幼集成》。症见面色或青或白,冷甚者,面色暗淡,唇口爪甲皆青。多因脾气虚寒,伤于冷食所致。治宜温脾散寒。轻证用当归散,重证用烧脾散。亦可取中脘、天枢、关元、足三里针刺加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