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血咳血总论
秦子曰∶胃中呕出名吐血;肺中嗽出名咳血。吐血阳明胃家症;咳血太阴肺家症。丹溪以呕血嗽血,皆从口中吐出,总名之曰吐血,故呕咳不分,肺胃罔别。余今分别咽中胃管呕出名吐血;喉中肺管嗽出名咳血,则经络分明,治法不混。
外感吐血
【外感吐血之症】发热烦躁,面赤目赤,口干唇红,夜不得卧,从口吐出,纯血无痰,此外感吐血之症也。
【外感吐血之因】内有积热,诸经火盛,外有风寒,束其肌表,血络热甚,不得外越,妄行上冲,从口呕出,故外感吐血,责之邪热妄行。
【外感吐血之脉】脉必洪大;或见浮紧,表邪未解;或见沉数,里热炽盛;失血太多,若见芤涩。洪大和缓易治,沉细弦急难医。
【外感吐血之治】若身痛发热,表邪未解,此太阳邪热攻冲,脉浮大而数者,羌活冲加减治之,佐以清胃之药。若表邪已散,身仍发热,目痛不眠,此阳明经邪热;脉长而数者,干葛石膏汤,佐以凉血之药;或用犀角地黄丸;耳聋寒热,兼用小柴胡汤;脉芤而涩者,归芍地黄汤;血紫胸痛,红花桃仁汤。外感门衄血,乃是表邪,今吐血门,乃是热邪在里,
羌活冲和汤 治太阳失汗,表邪未解者。
羌活 黄芩 生地 荆芥 川芎 葛根 甘草
葛根石膏汤 治阳明热盛,吐血不止者。
葛根 石膏 山栀 黄芩 荆芥 丹皮 生地热甚者加川连;大便结,加大黄。
犀角地黄汤
生地 犀角 丹皮 山栀 白芍药 荆芥
小柴胡汤 治吐血兼少阳经见证。
柴胡 黄芩 广皮 甘草
归芍地黄汤
当归 白芍药 生地 丹皮 茯苓 山药 山茱萸 泽泻
红花桃仁汤
红花 桃仁 丹皮 楂肉 赤芍药 泽兰 归尾 红曲
大便结,加酒煮大黄。
内伤吐血
【内伤吐血之症】身无表邪,脉不浮大,起居如故,饮食自若,时而呕吐纯血,一连数口,此胃家吐血之症。若倾盆大出者,则肝家吐血也。
【内伤吐血之因】或积热伤血,血热妄行;或失饥伤饱,胃气伤损;或浩饮醉饱,热聚于中,或盐醋辛辣,纵口不忌;或恼怒叫喊,损伤膈膜,则血从口出,而内伤吐血之症作矣。
【内伤吐血之脉】两关独盛,或见洪大,或见浮数。右关独大,胃家有伤;左关独大,肝家之损。和缓沉小者易治,弦急细数者难治。
【内伤吐血之治】胃家之血,犀角地黄汤,加干葛、知母;积热甚者,加黄连、石膏;大便结,加酒蒸大黄,即釜底抽薪之法。酒客致咳,必至吐血者,干葛石膏汤,合泻白散,此胃火上冲伤肺之条。若倾盆大出,肝经血,犀角地黄汤,加黄芩、玄武胶,此清肝摄血之法。
面色白,脉沉迟,内无热,阳虚不能摄血,归脾汤主之,此即血脱益气之条。胸前痛,血色紫而成块,红花桃仁汤。失饥伤饱,调理胃气,饮食得法,则胃气自和,而病自愈。
犀角地黄汤
犀角 生地 丹皮 山栀 白芍药 荆芥 黄芩 玄武胶
干葛石膏汤合泻白散
干葛 石膏 桑白皮 地骨皮 甘草
归脾汤
当归 白术 人参 甘草 白茯苓 木香 远志 黄 龙眼肉 酸枣仁
红花桃仁汤
红花 桃仁 丹皮 红曲 楂肉 赤芍药 泽兰 归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