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书籍 > 《思考中医》 > 一、阳明释

一、阳明释

读阳明篇也应该像读太阳篇一样,先来读它的篇题。在太阳篇题的讲解里,我们已经讨论过辨、病、脉、证、治,这里就不再作重复,这里我们只来看阳明的意义。

1、阳明本义

什么叫阳明呢?《素问·至真要大论》说:“阳明何谓也?岐伯曰:两阳合明也。”两阳相合为阳明。这个“合”是一个什么意思呢?对这个相合的不同解释,会带来阳明概念截然不同的内涵。两阳相合,是不是两个阳加起来就叫阳明?就像我们的多头吊灯。开了一个再开一个,两个加起来就更明亮了,这就是明,这就是阳明。现在的很多人都这样来理解阳明,古人很多也是这样理解的。两个阳加起来就是阳明,阳明不是多气多血吗?好像与这个相符。

但是,只要我们仔细地来分析这个问题,只要我们把阳明放到天地里,放到自然里,就会发现上述这个解释与阳明的本义并不相符。合是聚合的意思,是合拢的意思,这个合正好与开相对应,不是叠加的意思,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意思。是把阳气从一种生发的状态、释放的状态收拢聚合起来,使它转入蓄积收藏的状态,这个才叫“两阳合明”,这个才与阳明的本义相符。两阳合明,实际上与两阴交尽是对等的。厥阴提两阴交尽不是两阴相加,而是阴尽阳生,阳明怎么会是两阳相加呢?所以,合与尽是对等的,是闭合的意思,而非相加的意思。阳明的这样一个本义还会在今后的论述中陆续地得到证明。

2、阳明经义

阳明经义主要包括手阳明经和足阳明经,足阳明经行布于身之前正中,中,《内经》讲腹为阴背为阳,前阴主降,后阳主升,足太阳行于身之后正故太阳主开升,阳明主合降。从这个阳明的循行部位看,两阳合明是两阳叠加起来发散得更厉害?还是闭合起来,把明合起来?大家可以思考。

3、阳明府义

阳明之府主要包括胃肠,胃当然就与脾有关联,大肠当然就与肺有关联。而且在《伤寒论》中胃肠往往相连,胃肠往往相赅,言胃则肠在其中矣。过去有些西学中的人看到阳明篇的“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感到很费解,觉得很可笑。其实,如果知道这个互通的关系,知道同为仓廪之官,也就不足为笑了。

下法为什么能治百病?《素问》云:“六经为川,肠胃为海。”六经与肠胃,百川与大海的这个关系,不但在《伤寒论》中很重要,在整个中医里也很重要。尤其对于中医治法的研究,这就是一个关键处,这就是一个秘诀处。中医的下法为什么能治百病?六经的病变,其他藏府的病变,为什么都能聚于肠胃,然后通过攻下来解决,理论上就要依靠上述这个关系。而这个由川到海的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降的特征。我感觉上述这个关键处,上述这个秘诀,要是能够很好地研究开来,解决开来,中医在治法上,在治疗的技术手段上就会有一次飞跃。大家一道来攻关。

除了以上这些内容,阳明府的另外一层涵义亦值得我们关注,就是阳明与脑的关系。脑为髓海,属奇恒之府。在现代医学里,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所在地,它的功能定位是很清楚的。我们利用这样一个功能定位来关照《伤寒论》就会发现,在《伤寒论》中,凡是牵涉到精神异常的证几乎全都集中在阳明篇里,几乎都是用阳明的方法来治疗。这就使我们不得不联想到阳明与脑的特殊关系。阳明与脑的这个关系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人有四海,脑为髓海,阳明肠胃亦为海,我们打开世界地图,看到这个自然界的四海是相通的。那么,脑和阳明的这个海是否也相通?《参考消息》2000年9月27日登载了一篇题为“人有两个脑”的研究文章。文章作者系伦敦大学的戴维·温格特教授,戴维教授通过长期研究发现,成千上亿的神经元细胞除了主要聚集在大脑,构成我们所熟知的中枢神经系统外,还大量地聚集在肠胃。于是他提出了一门“神经元胃肠学科”,认为胃肠有可能成为人体的第二大脑。戴维教授的这项研究是否有助于我们对阳明与脑的关系的思考。

4、阳明的运气义

阳明的运气义有两层,一层就是前面提过的肺与大肠,另一层就是燥金。这一节我们要重点讨论后者。阳明者,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两阳合明为什么要配燥金呢?这与太阳为什么要配寒水的意义一样,弄清楚这个意义对于解决阳明篇的问题至关重要。

(1)燥义

两阳合明的关键是合,有关合的意义我们前面已作过讨论,就是聚合阳气勿使发散的意思。那么燥的意义呢?《说文》云:燥者,干也。燥就是干,所以,干燥往往连起来用。在这里大家应该注意“干”字我们用的繁体,而在繁体里,它与易中的干卦是一个字。干(干)与干(qián)是同体异音字。干为什么要与干同体呢?这就牵涉到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干卦在后天八卦里处在西北方位,一提西北,大家很可能就会自然地把它与干燥联系起来。在写这段文字之前,我刚好应邀到西北去会诊一个美国病人,上机前穿着衬衣,可一下飞机就得穿毛衣。天冷这还没什么,多穿几件衣服就解决了,作为南方人最受不了的就是这个干燥。到的第二天嘴唇就干裂了,等到第三天就起了焦巴。西北为什么会这么干燥?可见干乾同体不仅仅是一个借用的问题,还有深层的涵义。

干燥相对的是潮湿,就像寒热相对一样。前面我们讨论寒的时候是从热这个角度去谈,这里我们讨论燥也可以借用这个方法,就是从湿这个角度去论燥,看看燥在阴阳上是一个什么样的变化。

研究湿我们还是先从它的造字入手,湿的形符为“氵”,说明湿与水有关联;湿的声符为显,显是什么呢?我们常常与显连用的一个字就是明,明显或者显明。是什么东西能够让我们获得明显或者显明?白天是太阳,夜晚是灯火。太阳也好,灯火也好,都是阳的象征,阳能使之显,阳能使之明。故显者阳也,阳者显也。原来湿中也有阴阳。显义了知以后,湿义就很容易弄清楚。什么是湿?怎么形成湿?水加阳为湿,阳蒸水动以成氤氲者为湿。湿与水有关联,湿从哪里来?湿从水中来。所以很多地方我们是水湿并称,但,湿与水又有区别,这个区别就在“显”上,就在阳上。湿虽从水中来,但它毕竟不是水,必须是阳气散发以成蒸动之势,以成氤氲之势,这个时候才成为湿。所以,阳气的散发蒸动是构成湿的一个条件。我们看一个简单的例子,春夏秋冬四时里,哪些时候多湿,哪些时候少湿?当然是春夏的时候多湿,秋冬的时候少湿。我们再从方位来看,东南西北又是哪些地方多湿,哪些地方少湿呢?东南阳也,其地湿多;西北阴也,其地湿少。为什么会造成这个湿的差别?很显然就是因为在阳气散发蒸动的程度上有区别。

六气的本质是什么?春夏的阳气蒸蒸日上,所以连带出的这个湿就自然很多,而秋冬的阳气由发散转为聚合,聚合了就无以蒸腾。无以蒸腾,那构成湿的这个条件就缺少了,所以秋冬自然少湿。而由这个秋冬少湿又自然连带出一个重要的相关问题,就是燥的问题。燥湿相对,多湿了自然少燥,少湿了自然多燥。为什么秋冬干燥?为什么西北干燥?说穿了就是湿少了,就是阳气的蒸动少了。这样一来,湿燥的问题就又回到阴阳上来了。我们探讨事物就是要抓住它的本质,什么是事物的本质呢?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就是阴阳。所以,我们从这样一个层面来讨论湿,来讨论燥,这就抓到了本质,这就是《内经》所说的求本。

十九病机为什么不言“燥”?燥、湿在这个层面上的意义清楚了,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病机十九条,就觉得十九条中不言燥并不是什么疏忽,也不足为怪。实际上,言湿言热,燥在其中矣。阳气散发则为湿为热,阳气聚合则燥生矣。因此燥也好,湿也好,不过是阴阳的不同状态而已。刘河间、喻嘉言自以为高明,给病机补上一条燥,看起来很有必要,其实是着相了,是蛇足了。

有关湿燥的这样一个意义,我们还可以从易卦的方面看。湿的易象表达。《周易》的第五卦叫做需卦,用文字来表述这个卦象就是水天需。上卦为水为坎,下卦为天为乾。易系统本来有三个分支,我们常说的《周易》只是其中的一易,除此之外,还有连山、归藏二易。《周易》以乾天为起手,《连山》以艮山为起手,《归藏》以坤地为起手。在《归藏》易中,需卦叫作溽卦,溽是什么呢?溽者濡也,湿也。因此,需这一卦就是专门用来讨论“湿”的。我们要把湿这样一个概念、这样一个问题放到二维平面上来讨论,那就非需卦莫属。我们看需卦,看溽卦,看这个“湿”卦,什么叫湿呢?水在天上即为湿。水在空气中弥漫、氤氲即为湿。水何以在天?水何以弥漫空中?离开阳气的蒸腾是不成的。阳气不能蒸腾,阳气聚合了,水就无以在天,水就无以弥漫,这个时候水就只能润下,而不能“润”上为湿。没有湿,燥就自然产生了。

(2)燥何以配金

在《内经》里燥气配金,所以,燥金往往合称。燥何以配金呢?明白了上面所谈的燥义,这个问题就不难解决。

金在五行中是质地最重的一个,为什么它质地最重呢?就是因为它的聚敛沉降之性。而这个聚敛沉降之性正可以使阳气沉敛,沉敛则不蒸发,水下而不上,燥便产生了。燥金相配便是因为这个因缘。

老子云:“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合,前后相随。”其实燥湿也是这个关系。我们看与前面需卦相随的一个卦是讼卦,讼卦的卦象正好是把需卦倒过来,即上干下坎为讼。既然需卦表溽、表湿,那么,讼卦一定就是表干、表燥。(燥的易象表达。)讼卦表燥我们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方面是接前之义,乾上坎下,乾阳上升,坎水下降,水下而不上,故为燥也;另一方面,诉讼之事,古云官非,在五行属金,而金与燥的因缘前面已经述过了,从这两方面看,讼卦确实是一个表燥的卦。我们将讼、需两卦作一个对照,燥湿的关系就非常明确了。

(3)燥湿所配气

燥湿相对,燥湿所对应的气当然也应该相对。阳气聚敛收藏,则天气逐渐变冷;阳气聚敛收藏,则水不蒸腾,湿不氤氲,燥便随之而生。因此,燥的本性为凉,或者说燥气为凉。秋为什么主燥?秋气为什么会凉?道理就在这里。而整个春夏,阳气散发蒸腾,天气随之变温变热;而随着这个阳气的散发蒸腾,带着阴水往上走,这就形成了湿。所以,湿在《中基》里虽然定为阴邪,但,究其本性而言它是与温热相关的。这个道理大家不能不清楚,不能不明白。前面曾经说过,任何一个事物,你只要思考到了阴阳这个份上,那你就抓住了本质,你就不会动摇。任何人来你都不会动摇,就是黄帝、岐伯亲自来说你这个思考有问题,你也不会动摇!这就叫定解。当然,要是黄帝、岐伯真的能够亲临,他看到你这个后生小子能够这样来思考问题,他会觉得孺子可教,他会赞叹都来不及。春夏为什么多湿?东南为什么多湿?根本的原因就在这里。

以上我们说湿性本热,燥性本凉,这是从很根本的角度讲。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对苦何以燥湿,辛何以润燥,就能很好地理解。辛苦之性,《内经》已经作了很明确的定论,就是辛开苦降。开者开发阳气,降者降敛阳气。过去读本科的时候,学《中药》学到黄连、黄芩、黄柏的时候,这三味药都有一个共同的功用,就是“燥湿”。学《中药》是大学一年级的事,因此,这个问题在我脑海中一直困扰了十多年。《中基》明确告诉我们湿为阴邪,那么,祛除这个阴邪就必定要依靠阳的东西,这才符合治寒以热,治热以寒,治阳以阴,治阴以阳的基本原则。三黄是最苦寒的药,其性至阴,用这个三黄加在湿邪上,只能是雪上加霜,怎么能起到燥湿的作用呢?确实是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后来,十多年后,我开始学会用阴阳来思考问题,用阴阳来思考六气,这才发现困扰我十多年的问题原来是这么简单,这么清楚明白。

真实语!苦寒不就是清热泻火吗?不就是降阳吗?不就是为了形成秋冬的这个格局吗?不就是为了拿掉湿的这个“显”旁吗?火热泻掉了,阳气敛降了,秋冬的格局形成了,显旁没有了,还有什么湿气可言。这才想到苦寒乃是治湿的正法。这才想到《素问》的“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是真正的“真实语”。这才感受到辛翁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一个什么样的境界。

苦寒燥湿的问题解决了,辛以润之就不再会成为困难。辛温何以润燥呢?辛温不就是为了鼓动阳气,蒸发阳气;辛温不就是为了形成春夏的格局;辛温不就是为了还湿的这个“显”傍。阳气鼓动了,蒸发了;春夏的格局产生了;显傍还原了,湿润自然产生,还有什么燥气可言。

吴鞠通有一首治燥名方,叫杏苏散。润燥法门。这个方大家肯定学过,而且临床上会经常用到它。该方由苏叶,半夏,茯苓,前胡,桔梗,枳壳,甘草,生姜,大枣,橘皮,杏仁等十一味药组成。本科的时候背方歌,至今对前两句还有记忆,就是“杏苏散用夏陈前,枳桔苓甘姜枣研”,从杏苏散的这个组成,除了杏仁质润以外,其他的药物看不出什么润燥的成分,而且偏于辛温,可吴鞠通说它是润燥的。对杏苏散的这个方义,过去我也不甚理解,从《方剂》书去看,写《方剂》,讲《方剂》的这些人也未必就真正弄通了这个方润燥的实义。到后来燥的道理真正弄明白了,就知道这个方的确是一个润燥的方。

杏苏散与小青龙汤,一为时方,一为经方,一者性缓,一者性猛,然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记得先师在日曾治过一例咳嗽病人,患者女性,起病三年,每逢秋季即作咳嗽,咳则一二月方罢,西药中药皆不济事。至第四年上,患者到先师处求治,先师诊罢即云:此燥咳也,当守辛润之法,径处小青龙汤。服一剂咳止,连服三剂,随访数年皆未作秋咳。小青龙汤怎么润燥?我们只知道它是辛温之剂,我们只知道它能够治疗水气病,说它润燥,着实费解。然而一旦将它与燥的本义联系起来,就知道小青龙治燥一点也不足为奇。为什么叫青龙呢?青龙是兴云布雨的。云雨兴布以后,天还会燥吗?

头头是道。郑钦安于《医法圆通》一书中云:“阴阳务求实据,不可一味见头治头,见咳治咳,总要探求阴阳盈缩机关,与夫用药之从阴从阳变化法窍,而能明白了然,经方、时方,俱无拘执。久之,法活圆通,理精艺熟,头头是道,随拈二三味,皆是妙法奇方。”观先师以小青龙治燥咳,便知什么是“头头是道”了。学医贵乎明理,理精方能艺熟。大家在这个问题上应该很清楚,但得本,何愁末。不要瞧不起基础理论,不要我们讲阴阳你就打瞌睡,而讲某某方治某某病你就来精神。理不精,艺怎么熟?理不精就不可能有活法圆通,就不可能头头是道。

(4)燥热与寒湿

前面我们讲燥与湿的本性,这个应该容易理解。因为你一把它放到自然的背景里,就很容易感受到。《素问》里面把燥邪又叫做清邪,治清以温;《难经》的广义伤寒在谈湿的时候它讲湿热而不讲寒湿,这就是从本性上言。本性是大局,是整体。但是,燥与湿还有另外的一个方面,这就是燥热与寒湿的问题。

《易经》干卦里有一句话叫“火就燥”,而《说卦》则云:“燥万物者莫熯乎火。”燥字的形符为什么用火呢?看来是与这个意义相应。本来我们前面说得好好的,是凉就燥,阳气收聚,天气转凉,气候就随之干燥。秋冬你到北方走一走,就知道这个“凉(寒)就燥”真实不虚。怎么现在突然转到“火就燥”,突然转到“燥万物者莫熯乎火”呢?这一点看起来很矛盾,看起来不容易说清。但,其实这是两回事,说开了还是能够弄清。

火就燥,这个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会经常碰到。潮湿的东西往火上一烤就慢慢变干了,因此,火就燥拿到生活经验中是很容易理解的。潮湿的东西放到火上很快就变干燥了,那么,这个东西里原有的水分、原有的湿到哪里去了呢?是不是火把它消灭掉了?我想火还没有这个功能。我们在农村烧湿柴的时候就会发现,火一烧水就出来了,所以,火本身并不能把水湿消灭掉,只是把水蒸走而已。我们要是把一件刚刚洗过的湿衣用火烤干,就会看到湿气在蒸腾,如果这个时候我们把门窗都关闭起来,过不了多久,就会发现窗户上的串串水珠。因此,火的功能只是把这个水,把这个潮湿转移了,转移到另外的地方,转移到离火远一些的地方。所以,这个地方干了,那个地方就会潮湿。火就燥,就者近也,离火近的地方干燥,那必然离火远的地方潮湿。因此,燥热我们应该这样来理解,它讲的是局部的情况,它讲的是标,不是本。从这个火就燥亦使我们联想到一个全球关注的问题,搞中医的应该放眼全球。现在全球的气温不断升高,北极的冰川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日渐融化,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个现状呢?很显然与温室气体的日益大量地排放有关。我们现在的空调,我们现在的制冷设备,是不是真能将热变冷呢?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它只不过是将此地的热转到彼地去了,转到大气中去了。这绝对是一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所以,空调冷气越多,大气温度必然越高。而大气温度越高,使用空调冷气的时候就会越多。因此,这是一个难以避免的恶性循环。

从上面这个火就燥我们应该知道,火热到哪里,燥就到哪里。温病讲卫气营血辨证,热一入营到血,就会引起血热,血热就会导致血燥,血燥就要生风。这是就血这个局部而言,火热不入血,血燥必定不会发生,必须有血热这个前提,血燥才能发生。因此,血燥这个概念不是随便就能用的,血虚并不等于血燥,这一点大家要弄清楚。

前面讲治燥我们提到一个杏苏散,与杏苏散相对应的还有一个桑杏汤。桑杏汤由桑叶,杏仁,沙参,浙贝,豆豉,栀子,梨皮等药组成。该方的气味正好与杏苏散相反,它所对治的就是这个“火就燥”,这个燥热。对付这个燥比较简单,首先就是要拿掉火,让物远离火,不就火,自然就没有燥,这就需要清热。另外一个方面,已经被火蒸干了的水分我们需要补充,所以,还要养阴。一个清火,一个养阴,这就达到了润燥的目的。

一个辛温润燥,一个甘寒润燥,虽然都是润燥,但方法却截然相反。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细心地去琢磨,细心地去思考。思考清楚了,琢磨清楚了,那我们在阴阳的思维里又大大地前进了一步。

接下来我们看寒湿的问题,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湿性本热,所以,要祛湿就必须清热。温病讲湿去热孤,其实这个问题我们完全可以反过来看,热去湿亦孤。在春夏的回南天里,空气非常闷热,地下都是湿兮兮的,用什么办法防潮都不济事,可是一旦天气转北,北风一吹,气转凉爽,地面便立马变干。为什么北风一刮便干,南风越吹越湿呢?因为北风带来的是寒是降,南风带来的是热是升。从这个角度我们很容易理解湿,很容易理解如何燥湿。可现在一转到寒湿上来,治湿不但不能用苦寒,反过来还要用苦温苦热,这个弯好像一下转不过来。

吃透燥湿,道在其中矣。其实这个问题要与前面的燥热联系起来看,既然燥与湿是相对的,这个相对是从本性上言。那么,在标性上燥湿也应该相对。燥的标性是热,湿的标性是寒。所以,燥热与寒湿亦相对应。这个对应关系一建立,我们就知道潮湿的东西一近火就变干燥,这个过程就是燥湿的过程。这个潮湿就是寒湿。火就燥,火味苦,其性热。因此,以苦温苦热来化湿燥湿,其实就是讲的这个“火就燥”的过程。“火就燥”其实谈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燥热形成的过程,一个是寒湿的治疗过程。对于燥热与寒湿应该可以这样来思考。

(5)阳明病之燥

阳明病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讨论燥。但是,这个燥是本燥还是标燥却应该搞清楚。阳明的本燥我们前面已经论述过,它是凉燥。所以,《内经》又称为清气。当然,太过了就成为清邪。这与阳阴主合,主收,主降的特性相符合。而阳明病呢?就是阳明这样一个主合,主收,主降的本性被破坏了,这就成了阳明病。而最容易导致这个阳明的习性受损,最容易破坏阳明这个本性的,就是火热。因为火性炎上,火的这个性用就正好与阳明的性用相反,使阳明不能正常的收敛、沉降。所以,阳明病的这个燥显然与本燥相违,它是标燥,也就是热燥(燥热)。我们治疗这样一个燥要用白虎汤,要用三承气。白虎和承气是干什么的呢?它们都是清剂、降剂,都是泻火之剂。火热泻掉了,阳明的本性自然恢复。所以,阳明病主要讨论的是这样一个问题,是本性相违与本性恢复的问题。

另外,大家还应考虑到物性不灭的道理,这个地方有火热,这个地方蒸干了,另外一个地方就必然潮湿。反之亦然。燥湿相随。自然气候也是这样,大涝之后必大旱,大旱之后必大涝。为什么大涝之后必大旱,大旱之后必大涝呢?这就是自然的平衡,自然的调节,这就是物性不灭。老是下雨哪有那么多下的?那就必然要干旱。干旱久了,老在蒸腾,这个水总不会蒸到银河去,总不会蒸到外星球去。所以,蒸到一定的程度,升到一定的高度,它就要受一个降的因素制约,它就要降下来。升的时间久,降的时间就必然久;升的量大,降的量必然也大。所以,大旱之后必大涝,大涝之后必大旱。老子讲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都是相生、相成、相形、相盈、相合、相随,而寒热、燥湿、旱涝、昼夜、东西亦是如此。

阳明病何以神昏谵语?阳明病是气分热盛,是肠胃热盛。阳明热盛,蒸耗胃家津液,致胃肠干燥而成胃家实之病。那么,接着上面这个思路,胃家的这个津液被蒸耗到哪里去了呢?一部分从腠理排泄掉了,所以,阳明病有大汗,有手足濈然汗出。而另一部分呢?另一部分必往上走而形成湿。这个“湿”的产生过多,把清窍给蒙蔽住了,就会产生神昏和谵语。过去我们都说热盛神昏,热扰神明神昏,热盛怎么会神昏,热扰怎么会神昏?这个道理总不容易思考清楚。如果我们从上面这个角度去思考,是不是会清晰一些呢。

孟浩然的《春晓》云:“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眠为什么不觉晓?为什么我们整个上午都昏昏欲睡?夏天上大课,到了上午3、4节,总有一大片要“倒”下去。我看这并不是同学们不用心思,而是这个昏沉来了确实让人无法抗拒。除非你真的头悬梁,锥刺股。那为什么产生这个现象呢?这就是因为春夏的阳气升腾,水被蒸发成为湿,这个湿往上走,当然就会影响清窍的神明。不过这个影响是生理度上的影响,这个湿所造成的“蒙蔽”比较轻微,能为我们正常的生理所承受。所以它只是产生昏沉,只是产生嗜睡。但它毕竟是产生影响了,它毕竟使我们“不觉晓”。而一旦这个影响的度超过了生理的范围,这就是阳明病讨论的范围。

上面这些内容实际上亦牵涉到一个标本的问题。运气里阳明为什么要与太阴互为标本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地去思考。在六气的治法里,太阳太阴从本,少阳少阴从本从标,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气。阳明为什么不从标本而从乎中气呢?其实也可以从燥湿的关系去思考。阳明病有我们刚刚讲过的火气太过,火气太过,阳明就失去了它的本性,这个时候要用白虎、承气来治疗。大家思考过没有,用大黄、芒硝、枳实、厚朴这些药,为什么要叫承气汤呢?承什么气?就是承的这个阳明之气,就是承的这个降气。现在火热来了,阳明不降了,所以要承气,要使它重新恢复降。我的先师把承气汤读作顺气汤,就是这个意思。顺气者,顺阳明之气也,顺降气也。如果反过来,阳明降得太厉害了,那也会引起燥。这个燥就是阳明本性的燥,只是太过而已。《素问》把这个燥称为燥淫,淫就是太过的意思。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这个时候再不能用承气汤,再承气不就燥上加燥,雪上加霜了。这个时候要改用辛温苦温的方法来润燥。阳明篇不有一个吴茱萸汤吗?信手拈来。吴茱萸汤就是针对这种情况而设。大家不要光看吴茱萸这味药很辛燥,反过来吴茱萸汤还可以治燥,还可以润燥。所以,关键的还是一个理,理搞清了,事情就好办。吴茱萸汤为什么不可以治凉燥?为什么不可以治燥咳?当然可以!这就叫信手拈来,头头是道。

再一点就是今年是庚辰年,今年南方的雨水特别多。为什么呢?这与今岁的年之所加有没有关系?我想应该有关系。大家可以自己去思考、去分析,而方法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了,无非是一升一降,一出一入,一寒一热,一水一火的问题。而归结起来,就是阴阳的问题。

阳明的运气义就讨论到这里,阳明的篇题也就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