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第二篇
胠胁痛
证名。腋下至胁部疼痛。出《素问·气交变大论》。详胠胁肋痛条。
胠胁肋痛
证名。因气郁、血瘀、痰饮、食积及外邪侵袭,所致胠胁肋部疼痛。《杂病源流犀烛·肝病源流》:“胠胁肋痛,固由于肝邪之实,而所谓肝邪者,不越气、血、痰、食、风寒五端。”详见肝郁胁痛、死血胁痛,食积胁痛、停饮胁痛、感冒胁痛条。
胠(qū区)
人体部位名。腋下胁上部位。《素问·玉机真脏论》:“春脉……不及,则令人胸痛引背,下则两胁胠满。”王冰注:“胠,谓腋下,胁也。”
祛瘀止血
止血法之一。是去瘀血以止血的方法。血液瘀结,损伤脉道,血不循经而溢出,可用祛瘀止血法。例如,妇女崩漏证,下腹胀痛拒按,出血量多,色紫黑有块,块去痛减,舌苔灰暗,脉涩,用当归、川芎、白芍、蒲黄、桃仁、三七、山楂炭等。又如产后恶露淋沥日久不绝,颜色紫黑、有块,腹胀痛拒按,舌边紫暗,用当归、川芎、益母草、赤芍、桃仁、炮姜等,恶露量多加失笑散。
屈肘反背翻掌通臂
推拿手法名。见《中医正骨经验概述》。一手按于肩部,一手握住腕部,将病人上肢向后,屈肘翻手于背部。适用于肩部寒凝气聚等症。
屈曲漏
病名。漏管屈曲多支之肛漏。《外科大成》卷二:“其管屈曲不直,难以下药至底也。”
屈骨端
曲骨穴。《千金要方》:“失精,五脏虚竭,灸屈骨端五十壮,阴上横骨中央宛曲如却月中央是也。”
屈骨
人体部位名。即曲骨。《千金要方》作屈骨。参见曲骨条。
屈法
推拿手法名。见《诸病源候论·风冷候》。是对活动功能障碍的关节帮助其屈曲的一类手法,多用于上、下肢关节。
驱虫
治法之一。又称杀虫。指用杀虫药治疗人体寄生虫的方法。主要治疗蛔虫、蛲虫、绦虫、钩虫等肠道寄生虫病。症见绕脐腹痛,时作时止,不思饮食,或多食善饥,或嗜食异物,形体消瘦,而色萎黄等。亦可治疗血吸虫、阴道滴虫等非肠道寄生虫。常用药物有使君子、苦楝皮、甘楝子、榧子、鹤草芽、南瓜子、槟榔、雷丸、鹤虱等。
曲转处
解剖部位名。见《理伤续断方》。系关节部位之可以活动处,指有屈曲、旋转功能之部位。
曲转
骨关节损伤整复或治愈后之功能锻炼方法之一。《理伤续断方》:“凡曲转,如手腕、脚凹、手指之类,要转动,用药贴,将绢片包之。后时时运动,盖屈则得伸,得伸则不能屈,或屈或伸,时时为之方可。”如此则可预防关节僵直等功能障碍之并发症。
曲周
相当于颊车穴。又称曲隅。《灵枢·杂病》:“顑痛,刺足阳明曲周动脉见血,立已。”马莳注:“此穴在耳下曲额端,动脉环绕一周,故曰曲周也。”
曲折处
解剖部位名。关节之可屈曲活动处。见《江氏伤科学》。即指肢体关节之屈侧活动之部位。详参关节条。
曲泽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手厥阴心包经。合(水)穴。在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布有正中神经本干和肱动、静脉。主治心痛,心悸,热病烦躁,胃痛,呕吐,肘挛,臂痛等。直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艾条灸3-5分钟。
曲垣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太阳小肠经。在肩胛部,冈上窝内侧端,当臑俞与第2胸椎棘突连线的中点处。布有第二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及副神经,深层为肩胛上神经肌支,并有颈横动、静脉降支,深层为肩胛上动、静脉肌支。主治肩背疼痛,颈项强急,以及冈上肌腱炎,肩关节周围炎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曲隅
隅,两边相交成角。即曲周。详该条。
曲牙
①人体部位名。亦称曲颊。《灵枢·经筋》:“手太阳之筋……上曲牙……”。详曲颊条。
②经穴别名。《素问·气穴论》:“曲牙二穴。”王冰注:“为颊车穴也。”后《针灸聚英》等作颊车别名。见该条。
曲蟮拱头
证名。以其疖疮形似曲蟮拱头之状者。出《外科备要》卷中,即蝼蛄疖,证治参见该条。
曲泉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太阴肝经。合(水)穴。在膝内侧,屈膝,当膝关节内侧面横纹内侧端,股骨内侧髁的后缘,半腱肌、半膜肌止端的前缘凹陷处。布有隐神经,膝最上动脉,前方为大隐静脉。主治少腹痛,小便不利,遗尿,尿闭,泄泻,痢疾,阴挺,阴痒,遗精,膝痛等。直刺0.5-0.8寸。艾条灸5-10分钟。
曲眉
经外穴别名。出《千金翼方》:“曲眉穴,位在两眉间。”即印堂穴。参见该条。
曲节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少海。见该条。
曲颊
人体部位名。又名曲牙。颊,即面的两旁,因其屈而向前,故称曲颊。相当于下颌骨角。《灵枢·本输》:“手太阳当曲颊,足少阳在耳下曲颊之后。”
曲剂
方剂学名词。系药物剂型之一。将药末与面粉混合掺匀,使之不干不湿,经发酵后切块而成。多入脾胃而助消化。如六神曲、半夏曲等。
曲骨
①人体部位名。指耻骨联合部。
②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回骨。属任脉。任脉、足厥阴之会。在下腹部,当前正中线上,耻骨联合上缘的中点处。布有髂腹下神经的分支,腹壁下动脉及闭孔动脉的分支。主治小腹疼痛,月经不调,带下,遗精,阳萎,疝气,遗尿,尿闭等。直刺0.3-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曲发
经穴别名。《太平圣惠方》:“曲发二穴,在耳上发际曲禺陷者中,鼓颌有穴。”后《针灸聚英》等作曲鬓。见该条。
曲尺痔
病名。肛门部位多发屈曲之漏管。《外科十三方考》下编:“肛门侧边一寸处,如疽如疖,穿头后,时出脓水不干,延数日后,患部即肿起化脓,再数月后又有一枚肿起成脓,脓水不干,延穿至三四孔后,内中结(尔^土)。”治宜内服槐角丸,外治以熏洗,按病情可选插药线治疗,或挂线治疗,或手术切除疗法。
曲尺
经外穴名。《医心方》引“《小品方》曰:在一脚跌上,胫之下,接腕曲屈处,对大指岐,当踝前,两筋中央陷者中,是也。”在足背内侧,内踝前下方,当胫骨前肌腱与(?母)长伸肌腱之间凹陷处。主治少腹疼痛,遗精疝气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曲池
①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别名阳泽、鬼臣、鬼腿。属手阳明大肠经。合(土)穴。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内侧深层为桡神经,并有桡侧返动、静脉的分支通过。主治发热,咽喉肿痛,目赤,齿痛,臂肘疼痛,上肢不遂,腹痛,吐泻,痢疾,瘰疬,丹毒,疮疡,湿疹,荨麻疹,及中暑,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②推拿穴位名。出《针灸大成》卷十。又名洪池、拱池。即肘窝部。《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臂弯名曲池。”
曲差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鼻冲。属足太阳膀胱经。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5寸,即神庭与头维连线的内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上。布有额神经外侧支和额动、静脉。主治头痛,目眩,鼻塞,鼻衄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曲鬓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曲发。属足少阳胆经。足太阳、少阳之会。在头部,当耳前鬓角发际后缘的垂线与耳尖水平线交点处。布有耳颞神经颞支和颞浅动、静脉顶支。主治偏头痛,齿痛,颌颊肿,口眼歪斜等。沿皮刺0.3-0.5寸。艾条灸5-10分钟。
曲(月秋)骱出
病名。即肘关节脱臼。见《伤科补要》卷二,参见曲(月秋)骱。证治参见手臂出臼条。
曲(月秋)骱
解剖部位名。指肘关节。《伤科补要》卷二:“肘骨者,胳膊中节上下支骨交接处也。俗名鹅鼻骨,上接臑(肱)骨,其骱名曲(月秋)。”该骱由尺骨鹰嘴与肱骨鹰嘴窝构成。或以其形而命名。
曲(月秋)
肘的别名。《证治准绳·疡科》:“凡脚腨及曲(月秋)中痒,搔则黄水出,名风疽。”
鼽嚏
证名。系指鼻流清涕兼有喷嚏之候。多见于今之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等病。《素问·至真要大论》:“少阴之复,燠热内作,烦躁鼽嚏。”
鼽衄
病名,指鼻流清涕或鼻腔出血的病证。《素问·金匮真言论》:“春善病鼽衄。”王冰注:“鼽,谓鼻中水出。衄,谓鼻中血出。”详见鼻流涕、鼻衄条。
鼽骨
骨名。即颧骨。《素问·气府论》:“鼽骨下各一。”
鼽鼻
病证名。系指鼻塞流清涕的证候。见《千金翼方》。详见鼽条。
鼽
①人体解剖部位名称。系指面颊、颧骨处。《素问·气府论》:“面鼽骨空各一。”
②病证名。系指鼻流清涕的证候。《素问·金匮真言》:“故春差病鼽衄。”《素问玄机原病式》卷一:“鼽者,鼻出清涕也。”
③病证名。系指鼻塞不通的证候。《释名·释疾病》解释为:鼽从久,涕久不通,遂至窒塞。
裘庆元(1873-1947年)
近代医学家。字吉生,以学行,浙江绍兴人。尝为清末痒生,后弃儒学医,于我国传统医学有甚高造诣,与当时名医张山雷、曹炳章、张锡纯、恽铁憔等齐名,且有密切交往。裘氏尝投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为反对当时政府“废止旧医”,维护中医利益而奔走。裘氏自办“三三医社”、“三三医院”,并编辑出版大量医着,于弘扬传统医学方面,贡献甚大。其思想主要为发扬中医之优秀医学传统,亦主张吸收西洋医学之长处,以补己之短,亦为中西医汇通之行列。其著作甚丰,计编有《三三医书》(99种)、《珍本医书集成》(90种)等大型医书及《皇汉医学书目一览》、《三三医书书目提要》、《珍本医书集成总目》等书目类。其他著作尚有《古今医学评论》、《杏林文苑》、《医士道》、《医药杂著》等甚多著作行世。
球后
经外穴名。在眶下缘的外1/4与内3/4交点处。布有面神经分支及颧面神经分支,眶下神经和眶下动、静脉。主治视神经萎缩,视神经炎,近视,青光眼,玻璃体混浊,内斜视等。直刺,嘱病人眼向上看,固定眼球,朝视神经孔方向刺1-2寸。勿用强烈手法。出针后轻轻压迫局部1-2分钟,以防出血。
求子
妇科名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亦名求嗣。指不孕妇女要求生育或要求生育男孩。
求嗣
妇科名词。出《妇人大全良方》卷九。即求子。详该条。
鳅肚疔
病名。指发生于手指中节掌面之疔。出《疡科心得集》卷上。即蛇腹疔。详见该条。余证治参见指疔条。
秋燥
病名。感受秋季燥气而发的热性病。见《医门法律·秋燥论》。一般病情较轻,传变较少。《六因条辨·秋燥辨论》:“因秋令太温,雨泽愆期,风阳化燥,鼓荡寰宇,以致消烁之势,乘虚袭肺,肺失清肃,则洒洒恶寒,翕翕发热,鼻鸣干燥,咳逆衄血,舌赤齿枯,诸症丛生。”肺受燥热,证见发热咳嗽,甚则喘而失血,用清金保肺汤;肺受燥凉,证见咳而微喘,气郁不下,用润肺降气汤(见《医醇剩义·秋燥》)。一般可用滋燥。本病见于发于秋季之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疾患。参见温燥、凉燥条。
秋月咳嗽
证名。秋月感受湿热或燥热所致的咳嗽。见《不居集》卷十五。身热自汗,口干便赤,脉虚而洪者,用白虎汤。身热而烦,气高而短,心下痞满,四肢困倦,精神短少者,用香薷饮。深秋感受燥气之肺燥咳嗽,当清金润肺,或兼清散。《类证治裁·咳嗽》:“秋季咳,燥气乘金也。治宜清润。玉竹、贝母、杏仁、阿胶、百合、枇杷膏之属。”参见咳嗽、肺燥咳嗽等条。
秋应中衡
脉学术语。衡,即秤杆。秋季阳气收敛,脉象轻浮,如秤杆之平衡。《素问·脉要精微论》:“秋应中衡。”马莳注:“秋时之脉。其应如中乎衡。秋脉浮毛,轻涩而散,如衡之象,其取在平,故曰秋应中衡也。”
秋温
病名。发于秋季的热病。可按一般温热病辩证治疗。《温热经解·客气温病治法》:“秋温,不大便五六日,舌苔焦燥者,热病也,大承气汤主之。秋温,化热十余日,邪入厥阴,唇焦齿燥,耳聋,舌根焦黑,手指蠕动欲痉者,三甲复脉汤主之。秋温,温邪下陷为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秋温下陷,泄泻不止,欲作痢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参见温病条。
秋暑
病名。初冬感受暑热所致的病证。《时病论》卷五:“七月大火西流,暑气渐减,而凉气渐生,其时炎(高炎)尚存,一如盛夏,亦有较盛夏更热之年,人感其热而病者,为秋暑,即世俗所称‘秋老虎’是也。”证见壮热烦渴,蒸蒸自汗,脉洪濡或数,治法与阳暑相同,宜清凉涤暑。参见阳暑条。
秋时晚发
病名。伏天感受暑邪,于秋后发病。即伏暑。《时病论》卷五:“伏天所受之暑者,其邪盛,患于当时,其邪微,发于秋后,时贤谓秋时晚发,即伏暑之病也。”其证脉必滞,舌必腻,脘痞气塞,渴闷烦冤,每至午后则甚,入暮更剧,热至天明得汗,则诸恙稍缓。详伏暑条。
秋石
养生名词。外丹术指丹鼎内所生芽状物,内丹术借指药物(元神、元气)。《周易参同契》:“古记题龙虎,黄帝美金华。淮南炼秋石,至阳嘉黄芽。”俞琰注:“古记之龙虎,黄帝之金华,淮南之秋石,至阳之黄芽,无非托号以寓其微意而已。”又称龙虎石。另宋《苏沈良方》将从青少年男女尿中提取的一种养生药物称为秋石,并记载了其“阳炼法”与“阴炼法”及养生效果。淡秋石含有少量激素,可能对抗衰老有积极意义,但尚待现代科学研究的进一步证实。
秋脉如毛
脉象名。指秋季正常脉象。秋季阳气开始收敛,其脉象相应轻微而浮。参毛脉条。
秋脉如浮
脉学名词。指秋季应时的脉象。《素问·玉机真脏论》:“秋脉如浮,……其气来轻虚以浮,来急去散,故曰浮。”
秋冬养阴
养生术语。系中医因时制宜养生原则之一。谓秋冬之时,万物敛藏,养生者宜顺时而养,须护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养五脏。凡有损失阴精的情况皆应避免。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丘哲
宋代医家。生平履贯欠详,尝着《备急效验方》三卷,未见行世。
丘墟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少阳胆经。原穴。在足外踝的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一说“去临泣一寸”(《针灸甲乙经》)。布有足背中间皮神经分支,腓浅神经分支和外踝前动脉分支。主治胸胁满痛,颈项强,腋下肿,下肢痿痹,疟疾,脚气,足跟痛,以及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直刺0.5-1寸。艾条灸5-10分钟。
丘希彭
明代医生。字商臣,邵武府(今属福建)人,其叔丘珏为当地名医,人皆赞其术超过其叔。于金元各家及《内经》等古典著作,均有深研,治病有奇效,且医德高尚。
丘浚
明代医家。一作邱浚,字仲深,号琼台。琼山(今属海南)人。尝任官职至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等。后旁通医术,尝博览群医书共三十六家,并录其中之效方验方,成《群书抄方》一卷行世。
丘珏
明代医生。邵武(今属福建)人,初习儒,后改而攻医。治人颇众,医术高明,邑人称赞之。其子丘希颐,亦为当地名医。
丘古则
清代医家。原名克孝,生平履贯欠详。着有《隘村医诀》五卷,又名《今古医诀》,现有刻本行世。
丘处机
著名道士、养生家。1148-1227年,字通密,自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今属山东省)人。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之一。曾应元太祖成吉思汗之诏前往西域雪山,应其“有长生之药否”之问时,答以“有卫生之道,无长生之药。”“敬天爱民之本”“清心寡欲为要”,并以戒杀、清心寡欲等养生之理劝喻太祖。太祖深深折服,并予虎符及玺书赠之。后定居北京,建白云观,卒葬后殿中,墓今尚存。养生专着有《摄生消息论》一卷等。
丘xx
清代医家。字浩川,广东南海人。以经商与外人有所接触,并获悉得牛痘之法,以身试之果验,再施于人亦验。遂将牛痘法加以详记,并着于书,名《引痘略》,为我国早期介绍牛痘之专书。后来刻本曾予更名,或称《西洋点痘论》、《引痘方书》、《引痘新法》等。
琼瑶真人
托称宋代人。着有《琼瑶神书》四卷。书前虽有崇宁元年(1101年)序,但序中又提及元代滑伯仁,可见为伪序。然书中所述针刺手法甚详,并列述男女诸杂证针灸方法等,内容颇为丰富。
《琼瑶神书》
针灸著作。又名《琼瑶发明神书》、《针灸神书大成》、《琼瑶捷径灸疗病神书》。有二卷本、三卷本和四卷本数种。旧题宋·刘真人(又作刘党或琼瑶真人)撰。撰年不详。明、清间有数种不同的刊本。重点论述用针手法及诸病的针灸治疗。其中确有真识卓见。切于临床实用,现存两种清刻本。
琼布孜孜
唐代藏医学家。公元710年,唐金城公主入藏与藏王赤德祖赞联姻。公主入藏时,带去各种中原典籍。其中包括医经。后经藏汉学者共同译为藏文。为后来之藏医经典《月王药诊》之。琼布孜孜参与这一工作,为藏汉医学之交流做出贡献。
穷骨
骨名。指尾骨。《医宗金鉴》:“尾骶骨即尻骨也,……其末节名曰尾闾,一名骶端,一名橛骨,一名穷骨,俗名尾椿。”
擎珠毒
病名。指手心处红肿高突,疼痛剧烈者。出《疡科心得集》卷上。即手心毒。详该条,
擎疽
病名。指掌心处所生之痈疮。出《辨证录》卷十三。即手心毒。详该条。
情志三郁
证名。因情志抑郁所致怒郁、思郁、忧郁三种郁证。见《景岳全书·论情志三郁证治》。详见怒郁、思郁、忧郁条。
情欲
养生习语。指人的各种情感和本能欲望。一般而言,中国古代养生学比较强调节制情欲。其中,道家养生学说、道教全真道内修学说、儒家宋明理学修身之道及佛教禅定之说等对此要求甚为严厉,医家养生学说也深受影响。合理节制情欲以助于养生的观点是应予肯定的。
清浊
①指清气和浊气。《灵枢·阴阳清浊》:“愿闻人气之清浊……受谷者浊,受气者清。清者注阴,浊者注阳……清浊相干,命曰乱气。”参清气、浊气条。
②相气十法之一。诊察病人面部颜色的清亮与浊暗,以了解疾病的阴阳属性。《望诊遵经》:“清者病在阳,浊者病在阴,自清而浊,阳病人阴;自浊而清,阴病转阳。”
清者温之
治则之一。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清稍次于寒,温稍次于热。即偏于寒性的病证,可用温性的方药治疗。
清者为营
营,指营气。营气与卫气均源于水谷精微,其清稀部分化生为卫气,其浓浊部分则化生为营气。《灵枢·营卫生会》:“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一说清者指柔和言,唐容川曰:“清浊以刚柔言,阴气柔和为清,阳气刚悍为浊。”一说清者指精气言。张介宾曰:“清者,水谷之精气也。”
清燥救肺
治疗学术语。系治燥法之一。治疗燥热伤肺及其变生肺痿诸证的方法。症见头痛身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喉干燥、鼻燥、心烦口渴、舌干无苔。《温病条辨·秋燥》:“诸气膹郁,诸痿喘呕之因于燥者,喻氏清燥救肺汤主之。”
清燥
润燥法之一。又称凉燥。治疗外感燥热伤肺的方法。症见身热头痛、干咳无痰、或气逆喘急、咽干鼻燥、口渴心烦、舌干红无苔或薄白而燥。代表方剂为清燥救肺汤。
清营透疹
温病治法之一。清营分热结合透疹的治法。症见高热烦躁、夜寐不安、口不甚渴、皮肤疹点隐隐、舌绛而干、苔少、脉细数等。可用生地、麦冬、丹皮、大青叶等清营分热邪,用金银花、连翘、竹叶、牛蒡子等以透疹。
清营
温热病治疗法则之一。又称清营泄热。是清除热性病在营分的治法。热邪入于营分,症见高热夜甚、心烦不眠、时有谵语、舌绛而干、脉细数、口渴不甚等。代表方剂为清营汤。
清饮
指清冷的饮料。《灵枢·杂病》:“齿痛不忍清饮。”
清液
指透明稀虚的痰液。《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阴之复……呕而密默,唾出清液。”
清阳不升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水谷化生的轻清阳气不能正常濡养头部、肌表、四肢的病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出上窍”,“清阳发腠理”,“清阳实四肢”。清阳不升多因脾胃阳气不足,升清降浊的功能障碍所致。症见头晕、眼花、视蒙耳鸣、耳聋、畏寒肢冷、困倦乏力、食不知味、纳减便溏、舌淡嫩、苔白、脉弱或虚等。治疗上,阳虚者宜补中益气,湿重者须芳香化浊。
清阳
即阳气。阳气清轻上升,故称清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又:“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府。”
清血
证名。大便下血之证。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亦作圊血。详见圊血、便血条。
清心开窍
即清热开窍。详该条。
清心涤热
详清心条。
清心
治疗学术语。又称清心涤热或清宫。是治疗热性病邪入心包的方法。热入心包,症见神昏谵语、高热、烦躁不安、舌质绛、脉细数等,可用清宫汤使心包热邪向外透达而解。
清泄少阳
治疗学术语。系和法之一。用清热泄湿的药物以治疗湿热病邪在半表半里(少阳)的方法。症见往来寒热、口苦、胁痛、胸闷欲呕、小便浑浊,舌质红,苔黄白腻,脉弦滑数等,常用蒿芩清胆汤。
清邪
雾露轻清之邪。《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清邪居上,浊邪居下。”
清胃降逆
治疗胃热呃逆的方法。临床用于因胃热而引起呃逆的证候。常用《温病条辨》新制橘皮竹茹汤。
清天河水
小儿推拿方法名。参见天河条。
清涕
透明而稀薄的鼻腔分泌液,即水样鼻涕。《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阳司天……出清涕,感寒则咳。”参见鼽条。
清肃肺气
治疗肺气上逆的方法。
①肺气以肃隆为顺,上逆则为喘咳,故凡喘咳病症,均应降肺利气,使肺气能清肃下降。用药如旋复花、前胡、苏子等。
②邪热迫肺,引致肺失清肃而上逆,则出现咳嗽气急、咯黄痰、口干渴、身热不恶寒、舌红苔黄、脉浮数等症。药用桑白皮、鱼腥草、石膏、芦根、前胡、枇杷叶等清肺热以降肺气。
清水
①澄彻透明的水。《灵枢·外揣》:“若清水明镜之不失其形也。”
②河名。据《水经注》,在今河南省北部。《灵枢·经水》:“足太阳外合清水,内属膀胱。”
③冷水;凉水。《素问·刺疟篇》:“心疟者,令人烦心甚,欲得清水。”
④指透明而稀的痰液。《素问·评热病论》:“真气上逆……正偃则咳出清水。”
清暑益气
清热法之一。治疗暑病耗伤津气的方法。如病者高热不通、口渴心烦法汗多、神疲少气、苔黄白而干、脉虚数无力,可用《温热经纬》清暑益气汤。若虚人挟湿而病暑者,则以《脾胃论》清暑益气汤为宜。
清暑利湿
清热法之一。治疗夏季暑湿病的方法。暑多挟湿,故清暑常须利湿。症见身热、心烦、口渴、小便不利、或呕吐泻泄等,代表方剂如六一散。
清湿
寒湿类病邪。《灵枢·百病始生》:“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
清热止血
止血法之一。是治疗因血热妄行而出血的方法。如肝胃火盛、气火上冲、迫血上逆而出现的呕血、咯血、衄血诸上部出血。症见血色鲜红、口干咽燥、唇舌绛红、苔黄、脉洪数。常用十灰散、四生丸之类。
清热利湿
利湿法之一。治疗下焦湿热的方法。湿热下注,或蕴结下焦,症见小腹胀满、小便浑赤、尿频涩痛、淋沥不畅,甚则癃闭不通,舌苔黄腻,常用方剂如八正散。
清热开窍
治疗学术语。系开窍法之一。又称清心开窍。是治疗温热病神识昏迷的方法。此法多以芳香开窍与清热药同用。适用于温病邪热内陷心包,而致高热烦躁、神昏谵语、唇焦齿燥、四肢抽搐,以及小儿热证惊厥等。常用紫雪丹或安宫牛黄丸合清营汤。
清热解暑
清热法之一。用清热药结合解暑药治疗外感暑热的方法。症见头痛、身热、有汗、心烦口渴、小便黄赤、苔薄而黄、脉浮数等。常用药如鲜荷叶、扁豆花、青蒿、香薷、金银花、连翘、芦根、黄连等,代表方如黄连香薷饮、新加香薷饮等。
清热解毒
清热法之一。适用于瘟疫、温毒及多种热毒病证或疮疡疔毒的治法。症见高热烦扰、口燥咽干、便秘尿黄、或吐衄发斑,或红肿热痛,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常用药有黄连、黄芩、黄柏、石膏、连翘、板蓝根、蒲公英等,代表方有普济消毒饮、黄连解毒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