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E)第二篇
耳目痹医
古代专科医生名称。也即专治耳目疾患之医生。类似今之五官科医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扁鹊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
耳目聪明
生理性名词。系指听力和视力良好。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肝肾之气充足,则耳聪目明。《景岳全书》卷二十七:“且耳为肾窍,乃宗脉之所聚,若精气调和肾气充足,则耳目聪明。若劳伤血气,精脱肾惫,必至聋瞆。”
耳目口齿科
古代医学分科之一。早在唐代,太医署将医科分为体疗、疮肿、少小、耳目口齿、角法等五个专科。其耳目口齿实际相当于现在的五官科。宋代始,眼科已独立成科,口齿与咽喉时分时合,唐代的耳目口齿科至宋代实际上已不存在。
耳内疮
病名。疖肿之发于耳内者。《外科证治准绳》卷三:“或问耳中生毒何如?曰:耳中所患不同,皆由足少阴、手少阴二经风热上壅而然,其证有五:曰停耳、亦曰耳湿、常出黄脓;有耳风毒,常出红脓;有缠耳,常出白脓;有耳疳,生疮臭秽;有震耳,耳内虚鸣,常出青脓。”证治参见各条。
耳脓
病名。《医贯》卷五:“耳脓即聤耳。”系指耳内流脓。详聤耳条。
耳衄
病证名。指血从耳中溢出的病证。《冯氏锦囊》:“耳中出血,少阴火动所致。”李东垣曰:“耳中无故出血,名曰耳衄。乃肝肾相火上逆,迫血而衄。”有虚实之分:因少阴虚火致者,血出淡红,不疼不肿,脉象细数无力。治宜养阴、清热、止血。用生地麦冬饮、知柏地黄汤加减。因厥阴肝经火盛致者。耳中出血多鲜红,肿痛并作,脉象弦大有力。治宜平肝、清火、凉血、止血。用柴胡清肝汤加减。肾开窍于耳,手足少阳经脉循行耳部,故耳衄常见于肝胆火旺、肾虚火旺以及饮酒多怒之人。肝胆火旺者,常有头痛烦躁,夜寐不安,口苦咽干,关脉弦数等症,治宜清泻肝胆实火,用龙胆泻肝汤。肾虚火动者,多见性欲亢进,烦躁遗精,舌干红,脉弦细数等症,治宜滋阴降火,方如知柏地黄汤、六味丸合导赤散。外治用十灰散或龙骨末吹耳中。《疡医大全》卷十三治耳衄用“白龙骨研细吹耳内。又方:人牙、麝香研细。每用少许吹耳内,即干。”
耳前动脉
即颞浅动脉。手少阳三焦经脉气所行之处。位于耳前凹陷中,以手按之,其动应指。为三部九候遍诊法的上部之人。《素问·三部九候论》:“上部人,耳前之动脉。”《灵枢·厥病》:“耳鸣,取耳前动脉。”可于耳前动脉处诊病治病。
耳沁
病名。《幼科金针》卷上:“耳沁,寒热交作,焮肿疼痛非常。”指聤耳之急性者。用千金不换丹研末,吹入耳窍,以棉塞之。详聤耳条。
耳塞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一。本病壅在心经,致伤于耳。可分五种:耳痔、耳蕈、耳雍、耳塞、耳烂。详各该条。治疗应根据各病之症状,辨证用药。
耳上
①经外穴名。《千金要方》:“治小儿暴痫者,……次灸两耳上,卷耳取之,当卷耳上头是也。一法:大人当耳上横三指,小儿自取其指也。”《经外奇穴图谱》列作奇穴,名耳上,定位在耳尖直上三横指。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②经外穴别名。见《类经图翼》。即耳上发际。见该条。
耳上发际
经外穴名。别名耳上。《千金要方》:“卒癫,灸耳上发际各五十壮。”位即耳尖直上入发际处。主治瘿气,癫痫等病症。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耳湿
病名。聤耳的别名。《疡科证治准绳》:“停耳亦曰耳湿,常出黄脓”。治宜除湿透脓。方用除湿汤和透脓散加减化裁。参见停耳、聤耳条。
耳停
病名。《寿世保元》卷八:“小儿耳肿、耳痛、耳聤、乃三阳风热壅遏所致。”治宜疏风泻热。方用驱风散热饮子加减。《疡医大全》卷十三载“水龙骨、硼砂研末,吹入耳窍,以绵塞之,二次根除。”参见聤耳条。
耳挺
病名。《外科正宗》卷四:“又有耳挺,结于窍内,气脉不通,疼痛不止,当用白降丹点之,化尽乃愈。”多由肝胃肾三经之火凝聚而成。症见耳孔内肿起赘生物,形若枣核,胬出耳外。《外科理例》:“耳挺治以栀子清肝汤。”外以硇砂散点耳挺上。参见耳蕈条。
耳痛
证名。出《灵枢·厥病》。属肝胆二经风热者,耳中干痛而痒。治宜疏风清热。用凉膈散加减。属火毒炽盛者,耳痛较剧,可兼见赤热肿胀。治宜清热凉血,泻火解毒。用龙胆泻肝汤、犀角地黄汤加减。属风邪挟湿者,疼痛而耳中溃烂流水。治宜祛风、除湿、清热。用甘露消毒丹加减。《疡医大全》卷十三:“耳痛不可忍者,磨刀铁浆滴入耳中即愈。”属肾经虚火上炎者,耳中微痛,或兼头晕眼花。治宜滋阴降火。用知柏地黄汤加减。《疡医大全》卷十三:“耳内忽作大痛,如有虫在内奔走,殊痛,或出血、或出水、或干痛,不可忍者,蛇退火烧存性,研末,鹅管吹入立止。一方加冰片。”
耳妄闻
病证名。《灵枢·癫狂》:“狂,目妄见,耳妄闻。”由肝火妄动,痰迷心窍所致,耳中时有幻听。即今之幻听症。治宜清肝热、泻心火,方用导赤散合龙胆泻肝汤加减化裁。
耳箫声
病证名。系指耳鸣如箫声的病证。《东垣十书》:“心脏虚邪,热风相合,妄听妄闻,耳箫声。”参见耳鸣条。
耳眩
病状名。指耳屏的软骨。在外耳门前侧,左右各一。
耳碹疮
病名。碹,即旋。耳碹疮,系指耳后缝间生疮。亦有谓之为月蚀疮。《外科大成》卷三:“耳碹者,生耳后缝间,延及上下,如刀裂之状,随月之盈虚,故名月蚀疮。”常见于小儿,多由胎毒未净,湿热炎上所致。治宜解毒清热。可选用黄连温胆汤等加减。外用胡粉散。可与耳疮或旋耳疮条互参。
耳穴
耳针用穴。为耳廓部通过探查而发现的敏感点。又称耳廓反应点。具有压痛和电阻低的特点。探查耳穴须通过探棒或耳穴探查器来确定,近年各地先后报道的耳穴甚多。
耳穴模型
针灸教具。是标示耳针穴位位置的模型。又称耳针模型。多用塑料、乳胶或石膏制成。供针灸教学和临床参考之用。
耳穴探测器
针灸仪器。即通过测定耳廓皮肤电阻确定耳穴位置的仪器。使用时,打开电源开关,将探棒插头插入“检查”插孔内,此时耳机无声,即可探测。将一电极在患者内关穴处压紧,探棒压于合谷穴或耳部脊髓穴,调正仪器灵敏度,使耳机发出一定声响,以此为准。探测耳穴,凡听到同样声音即为阳性;如尚有针刺样疼痛,则为强阳性;若无声响则为阴性。探测完毕后,拔出探棒和耳机,关闭电源。探测时应注意耳廓皮肤的个体差异,在同一点上,压迫的时间不宜过长,重复压迫的次数不宜过多。
耳蕈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一。
①由肝肾胃三经之火毒凝聚而成。症见耳孔内赘生物,头大蒂小,形似蘑菇。《证治准绳·外科》:“耳蕈、耳痔,则不作脓,亦不作寒热,外无壅肿,但耳塞不通,缠绵不已,令人耳聋。”治宜清热泻火,解毒止痛。内服栀子清肝汤加减。外用硇砂散点耳蕈上。
②古人泛指耳内赘生物,形如蘑菇者,为耳蕈;形如樱桃或羊乳者,名耳痔;形如枣核细而长者,名耳挺。详见各条。
耳痒
病证名。系指耳中作痒,甚则奇痒难忍的病证。见《医贯》。本病多由肝风内动、肾虚火炎所致。类似今之外耳道真菌病或外耳湿疹等病。治宜清肝益肾,祛风止痒。方用救痒丹加减或以胡桃油煨热滴耳中。《疡医大全》卷十三:“有耳中作痒以木刺之,尚不足以安其痒,必以铁刀刺其底,铮铮有声,始则快然,否则痒极欲死。此肾肝之火结成铁底于耳中,非汤药可救,宜救痒丹主之。愈后服六味地黄丸三十斤可也。”
耳痈
病名。
①指耳部脓肿而言,多由肝胃毒火上炎所致。痈生于耳,发于耳门者名耳门痈;发于耳根者名耳根痈。《外科证治准绳》:“耳痈,寒热间作,内外红肿,疼痛日增。”《锦囊》:“火壅上焦,或作大痛,或脓流于外,或脓塞胀痛,有因纵怒纵酒,湿热相乘,耳肿作痛者,所主宜平肝除热疏风。”方用仙方活命饮加减。
②指化脓性中耳炎而言。
耳胀痛
证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一。多由肝胆两经热郁化火所致。《证治准绳》:“脑里虚疡,耳中疼痛,不可当也。”治宜清肝胆湿热。用龙胆泻肝汤加羚羊角(磨水冲服)。《疡医大全》卷十三:“耳内忽作大痛,如有虫在内奔走,殊痛,或出血、或出水、或干痛,不可忍者,蛇退火烧存性,研末,鹅管吹入立止。……耳痛不可忍者,磨刀铁浆滴入耳中即愈。”窦汉卿曰:“耳胀痛用虎耳草汁滴入耳内,痛即止。”
耳针疗法
针刺疗法之一。指针刺耳廓特定穴位治疗疾病的方法。《灵枢·口问》“耳为宗脉之所聚”,指出了耳与全身经脉、脏腑的密切联系。利用针灸刺激耳廓治疗疾病,在历代医学文献中均有散在记载,民间亦有流传,但未形成系统。50年代以来,通过吸收国外研究成果,临床应用有了突出的发展,已成为一种系统的针刺疗法。耳针疗法目前已由单纯针刺发展为埋针、温针、电针、水针、穴位离子透入、艾灸、割治和放血等多种方法。治疗范围也很广泛,凡针灸适应病症均可酌情应用,并可用作针刺麻醉。
耳针麻醉
针刺麻醉之一。是在耳针疗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针刺麻醉方法。亦即以针刺耳穴以达到麻醉、施行手术的目的。以颅脑、五官、颈、胸部手术效果较佳。通常按心藏神,肺主皮毛的藏象学说选取耳部神门穴、肺穴为各种手术的基本穴;按手术部位选取耳部相应刺激点,如胃切除选胃穴、脾切除术取脾穴等等。并配合现代医学生理病理学知识选穴,如胸腹部手术常选取有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交感穴等。操作时采用捻转法,频率为每分钟180-300次;电麻仪则以双相尖波电脉冲为宜,频率一般亦为每分钟180-300次。刺激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
耳痔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三。本病多由肝、肾、胃三经湿火结聚而成。生耳孔内,黄豆粒大小,或形如鼠乳,红肿微痛。《外科证治准绳》:“耳痔,则不作脓,亦不作寒热,外无壅肿,但耳塞不通,缠绵不已,令人耳聋。”《外科理例》:“治以栀子清肝汤,外以白降丹或线蘸药插入。”点痔上,化尽自愈。本病类今之外耳道乳头状瘤。
耳中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耳中穴,在耳门孔上横梁是,针灸之,治马黄黄疸,寒暑疫毒等病。”《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定位在耳轮脚之中点处。直刺0.1-0.2寸。
耳肿
证名。见《丹溪心法》。系指耳部肿起疼痛。多由肝胆三焦风热上攻所致。可兼疼痛,或流脓水。治宜疏风、清热、利湿,可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肿盛疼痛者,用仙方活命饮加减,外敷蒲公英汁。
耳卒聋
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六。系指耳聋之卒然发生者。《疡医大全》卷十三记载治卒聋用“硫黄、雄黄(各等分)研匀,棉裹塞耳,数日即闻,又方,龟尿滴入耳中,即闻”。参见暴聋条。
二白
经外穴名。出《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4寸,桡侧腕屈肌腱的两侧,一侧二穴。主治痔疮,脱肛,前臂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二干
运气术语。见《素问·刺法论》。刚干与柔干。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阳干气刚,阴干气柔,故名。
二合
经脉表里关系的组合。出《灵枢·经别》。指足少阳与足厥阴经别相合而言。
二火
①指肝、心。《素问·逆调论》:“肝一阳也,心二阳也,肾孤脏也,一水不能胜二火,故不能冻栗。”
②指肺、心。《素问·示从容论》:“夫二火不胜三水,是以脉乱而无常也。”王冰注:“二火谓二阳脏,三水谓三阴脏。二阳脏者,心肺也,以在膈上故。三阴脏者,肝脾肾也,以在膈下故。”
二间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别名间谷。属手阳明大肠经。荥(水)穴。微握拳,在第二掌指关节前,桡侧凹陷处。布有桡神经的指背神经,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桡动、静脉的指背及指掌侧固有动、静脉。主治咽喉肿痛,齿痛,鼻衄,目昏,口?,颔肿,热病等。直刺0.2-0.3寸。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二陵
阴陵泉、阳陵泉两穴的合称。
二龙摆尾
小儿推拿方法名。见《幼科推拿秘诀》。详双龙摆尾条。
二龙戏珠
小儿推拿方法名。治小儿惊风抽搐等症。
①一手握住小儿腕部,另一手的拇、食、中指夹住小儿食、无名指作屈伸摇摆活动(见《厘正按摩要术》)。
②揉捏或牵拉小儿两耳耳轮(见《小儿按摩经》)。
③用两手小指分别掐住小儿治疗部位的两旁,两手食、中指分别并拢,在治疗部位上一前一后作来回推动(见《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
④用食、中两指指端在小儿前臂屈侧部正中,交替向前按压,自总筋穴起直至肘横纹处(见《幼科推拿秘书》)。
二蹻
①阴蹻、阳蹻两脉的合称。
②阴蹻、阳蹻两脉起始部的穴位,即照海、申脉。
二人上马
推拿穴位名。
①位于手背第四与第五掌骨小头之间。《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二人上马,在小指下里侧,对兑边是穴,治小便赤涩,清补肾水。”
②一手有二穴,位于手掌面第五掌指关节处横纹和第五掌骨底处。《幼科推拿秘书·推拿手法》:“二人者,我之大、食二指也。上马者,以我大指尖,按儿神门外旁;又以我食指尖,按儿小指根横纹旁;掐之,清补肾水,治小肠诸气,最效。”
《二如亭群芳谱·药谱》
药物学著作。又名《群芳谱·药谱》。三卷。明·王象晋约撰于17世纪初。实为《二如亭群芳谱》之“利部”第3-5册。卷首载夏良心、董思白二篇序文《本草纲目》及张鼎思之“论药”、“本草源流”等论述。本书总收药物54种,附15种。每种药物皆记其别名、产地、形态、功用和主治疾病,其中又每每述及药物的栽培、修治、考辨、单方和典故等。虽说内容多摘自现存多种明、清刻本,取材于《本草纲目》,但也不无新意。
二扇门
经外穴名。见《针灸大成》。位于中指与无名指之指蹼缘,当赤白肉下0.5寸处。掐此可出汗退热。一说灸三至七壮,可治疥疾、目疾。
二十八会
二十八条经脉会合之处。《灵枢·玉版》:“经脉二十八会,尽有周纪。”马莳注:“二十八会者,手足十二经左右相同,共有二十四脉,加以两蹻、督、任,共为二十八会也。”
二十八脉
①常见的二十八种脉象。即浮、沉、迟、数、滑、涩、虚、实、长、短、洪、微、紧、缓、弦、芤、革、牢、濡、弱、散、细、伏、动、促、结、代、大(一作疾)。
②二十八条经脉。《灵枢·五十营》:“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指手足十二经左右共二十四脉,如任脉、督脉、阳蹻脉、阴蹻脉共二十八脉。
二十七气
十二经脉和十五络脉之气的总称。《灵枢·九针十二原》:“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输也。”这些经络之气,循行人体上下手足之间,从井穴开始,入合于内,流注五腧,最后汇于脏腑,循环不已。
二十三蒸
古代二十三种蒸病的总称。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二十三蒸:一、胞蒸,小便黄赤;二、玉房蒸,男则遗沥漏精,女则月候不调;三、脑蒸,头眩闷热;四、髓蒸,髓沸热;五、骨蒸,齿黑;六、筋蒸,甲焦;七、血蒸,发焦;八、脉蒸,脉不调;九、肝蒸,眼黑;十、心蒸,唇焦;十一、脾蒸,舌干;十二、肺蒸,鼻干;十三、肾蒸,两耳焦;十四、膀胱蒸,右耳偏焦;十五、胆蒸,眼白失色;十六、胃蒸,舌下痛;十七、小肠蒸,下唇焦;十八、大肠蒸,鼻右孔干痛;十九、三焦蒸,亦杂病,乍寒乍热;二十、肉蒸;二十一、肤蒸;二十二、皮蒸;二十三、气蒸,遍身热。凡诸蒸患,多因热病患愈后,食牛羊肉及肥腻或酒或房触犯而成此疾。久蒸不除。则变成疳。”
二十五变
①指五脏的大小、高低、坚脆、端正、偏斜和六腑的大小、长短、厚薄、结直、缓急等的不同状态。《灵枢·本藏》:“五藏者,固有小大、高下、坚脆、端正、偏倾者;六腑亦有小大、长短、厚薄、结直、缓急。凡此二十五者,各不同。”古代以六腑配五脏,其中肾合膀胱、三焦,故六腑亦云二十五变。
②按五行和五音,因人的禀赋不同而异,分二十五种类型。《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五形之人二十五变者,众之所以相欺者是也。”
二阳
指阳明。《素问·阴阳类论》:“所谓二阳者,阳明也。”《素问·阴阳别论》:“二阳之病发心脾。”王冰注:“二阳谓阳明大肠及胃之脉也。”
二阳并病
病证名。指太阳证未解而阳明证已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又《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篇》:“二阳并病,太阳证罢 ,但发潮热,手足(执^水)(执^水)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所谓二阳,指太阳阳明。二阳并病,谓太阳证未解,而邪又传入阳明,两经俱病。以其邪入阳明,故证见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虽传入阳明,而尚有表证,故不可下,而当小发汗,可用麻黄桂枝各半汤。若太阳表证已罢,邪热全入阳明,其证但发潮热,手足汗出,大便难而谵语,是为阳明腑实,当用下法,宜承气汤。参见并病条。
二阳三阴
指阳明经和太阴经。《素问·阴阳类论》:“二阳三阴,至阴皆在,阴不过阳,阳气不能止阴。阴阳并绝,浮为血瘕,沉为脓胕。”马莳注:“二阳者,足阳明胃经也。三阴者,手太阴肺经也。”
二阳一阴
①指阳明、厥阴。《素问·阴阳类论》:“二阳一阴,阳明主病。”王冰注:“一阴厥阴,肝木也。二阳阳明胃土气也,木土相薄,故阳明主病也。”
②针刺寒厥的一种方法。《灵枢·终始》:“刺寒厥者,二阳一阴。”即刺阳经二次,用补法;刺阴经一次,用泻法。如此可使阳气盛而阴邪退,从而治愈寒厥。
二阴
①指少阴。《素问·大奇论》:“二阴急为痫厥。”张景岳注:“二阴,少阴也。”
②指前后二阴。《素问·金匮真言论》:“开窍于二阴。”《素问·五常政大论》:“肾主二阴。”
二阴二阳
指少阴、阳明。《素问·阴阳类论》:“二阴二阳,病在肺,少阴脉沉,胜肺伤脾,外伤四肢。”王冰注:“二阴谓手少阴心之脉也,二阳亦胃脉也,心胃合病,邪上下并,故内伤脾,外伤肺也。”
二阴一阳
①指少阴、少阳。《素问·阴阳类论》:“二阴一阳,病出于肾。”马莳注:“此言肾与三焦为病者,肾胜而三焦负也。二阴者足少阴肾经也。一阳者,手少阳三焦也。”
②针刺热厥的一种方法。《灵枢·终始》:“刺热厥者,二阴一阳。”谓阴经针刺二次,用补法;刺阳经一次,用泻法。如此可使阴气盛而阳邪退,以治愈热厥。
二之气
运气术语,主六气中之第二气。出《素问·六微旨大论》。为少阴君火之气,主春分后六十日八十七刻半。亦即由春分至小满,其中包括清明、谷雨、立夏三个节气。参见主气条。
二趾上
经外穴名。《类经图翼》:“主治水病,灸足第二指上一寸,随年壮。”在内庭、陷谷两穴连线之中点处。
二椎下
经外穴名。在后正中线,第二胸椎棘突下凹陷处。主治精神病,癫痫、疟疾等。斜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二浊
病名。即浊病。亦称赤白浊。见《杂病源流犀烛·五淋二浊源流》。因浊病有白浊、赤浊之不同,故名。
衈(ěr,音尔)
病证名。指耳内出血,即耳衄。见《红炉点雪·痰火失血》。临床上以肝经火热为多见,亦可见于肾肝阴虚、虚火上炎者。《证治准绳·杂病》:“耳中出血,以龙骨吹入即止。左关脉弦洪,柴胡清肝散;尺脉或躁或弱,六味地黄丸。”或可用知柏地黄汤、龙胆泻肝丸加减。参见耳衄条。
恶阻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亦名子病、阻病、病儿、病阻、病隔、选饭、恶字、恶子、恶食、妊娠呕吐等。是指怀孕初期出现恶心、呕吐,择食,或食入即吐,甚则呕吐苦水或血性物者,称为恶阻。有胃弱恶阻、胃热恶阻、胃寒恶阻、痰滞恶阻、肝热恶阻等。详各条。
饿马摇铃
针刺手法名。与凤凰展翅对称。指转针时以大指向前为主,缓缓捻转,如饿马无力,故名。《针灸大成》:“其补者有饿马摇铃:用右手大指、食指捻针头,如饿马无力之状,缓缓前进则长,后退则短。”大指向前使针向左转,故属补法。
腭
口腔的上壁。分硬腭和软腭两部分。硬腭在前,以骨质为基础;软腭在后,由粘膜及肌肉组成。
頞
解剖部位名称。鼻梁。《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张景岳:“頞,音遏,鼻梁。亦名下极,即山根也。”
①亦名山根、下极、王宫。指两目内眦间的鼻梁部分,为足阳明经的起点,②指整个鼻梁。《证治准绳·杂病》:“頞亦作齃……俗呼鼻梁。”
儿发不生
病证名。多因气血不荣于发所致。《普济方》卷三百六十三:“气血损少,不能荣于发,故令发不生也。”亦有因疮癣而秃落者,宜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
儿发成穗
病证名。小儿头发枯萎又胶结成穗状,为疳疾证候之一。《育婴秘诀》:“大病后,其发成穗,或稀少者,乃津液不足,疳痨之外候也。”
儿发干枯
病证名。指小儿头发干枯而不光泽。《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一:“足少阴之经血,外养于发,血气盛则光泽,若虚则血不能养发,故无光泽。”发为血之余,气血亏虚,不荣于发故头发干枯。常见于小儿慢性消耗性疾病,亦有气血不足所致者。治同儿发不生。
儿发疏薄
病证名。指小儿头发稀疏。多因气血不足所致。《普济方》卷三百六十三:“夫足少阴为肾之经,其荣在发。小儿禀性少阴,血气不足,则发疏薄。”宜六味地黄丸加参、芪、首乌、当归等味治之。
《儿科醒》
书名。一卷。清·芝屿樵客撰。撰年不详,本书将儿科疾病分别按表、里、寒、热、虚、实予以论证,说理清晰透彻,方药法度严谨,并有辨惊风之误一文,认为古无惊风之名。所谓惊风乃“大惊猝恐”等十病;次为小儿不可饿论及治痘、治疹二论。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儿寐不寤
病证名。见《儒门事亲》。小儿偶尔出现嗜睡不醒,因乳母酒醉乳儿所致。其脉和平,与惊睡之脉洪大而强不同,不能误作惊风治疗。宜用甘草、葛花、砂仁、贯众煎服,酒解即醒。
儿捧母心
病名。出清·叶其蓁《妇科切要》。即捧心生。详该条。
儿脐血出
病证名。出《本草纲目》。又名血脐。指断脐后,脐部有血渗出,经久不止。多因患儿脐带粗大,干缩后,所缚的结松脱而出血,一般在出生后第一个星期,脐带脱落的前后出现。如出血无其他症状者。重新结扎脐带。或因胎热内盛,迫血妄行所致,治宜凉血止血,用十灰散。
儿嗜灯花
病证名。出《本草纲目》。即拗哭。详该条。
儿衣
即胞衣。《外台秘要》卷三十三:“儿衣不出,吞此符吉。”详胞衣条。
儿枕
①指妊娠晚期,胞中余血成块有如儿枕,故名。《经效产宝·续编》:“十月足日,食有余,遂有成块,呼为儿枕。”又曰“胎侧则成形块者,呼为儿枕。”儿枕每成为难产之成因,故《经效产宝》指出:“欲生时块破,遂血裹其子,故难产。”
②病证名。出《医学入门》,即儿枕痛。详儿枕痛条。
儿枕不安
症证名。为儿枕痛之别名。指产后血瘀型腹痛。《郑氏女科家传秘方》指出:“恶露不行,脐腹作痛,俗名儿枕不安。”详儿枕痛条。
儿枕块
病证名。为儿枕痛之别名。《女科撮要》:“产后小腹作痛,俗名儿枕块。”详儿枕痛条。
儿枕痛
病证名。出《古今医鉴》卷十二。又名儿枕、儿枕不安、块痛、产枕痛、血枕痛、血块痛、血母块、产后儿枕腹痛、产后腹中块痛等。多因产后恶露未尽,或风寒乘虚侵袭胞脉,瘀血内停所致。恶露未尽者,症见小腹硬痛拒按,或可摸到硬块,兼见恶露不下或不畅,治宜活血去瘀,方用《傅青主女科》散结定痛汤;风寒侵袭者,症见小腹冷痛,得热痛减,兼见面色青白,四肢不温,恶露涩滞不下,治宜温经散寒祛瘀,方用《景岳全书》生化汤加减。
耳(疒呙)疣目
证名。见《本草纲目》卷四十八鸡胆。是指耳部的疣子而言。
耳
人体器官名。为五官之一。听觉和位觉(平衡感觉)的器官。耳的功能靠精、髓、气、血的充养,尤其与肾关系密切。肾气充足,则听觉灵敏。耳的疾患多与肾有关,也和心、肝、脾等脏有关。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等经脉均循行于耳。通过经络联系,全身脏器及肢体的生理、病理状态均可在耳部反映出来,故耳廓有与全身脏器及肢体相对应的反应点,即耳穴。通过耳穴可以诊治多种疾病,亦可进行针麻。《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五络……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灵枢·脉度》:“肾气通于耳,耳和则耳能闻五音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脏为肾,在窍为耳。”《素问·脏气法时论》:“肝病者……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灵枢·海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灵枢·口问》:“耳者,宗脉之所聚也。”
耳背高突
推拿穴位名。又名耳后高骨。在耳后颞骨乳突后缘微下处凹陷中。用揉按法,可治惊风抽搐,烦躁不安,外感头痛等症。《厘正按摩要术·立法》:“用两手中指、无名指,揉运耳后高骨,二十四下毕,再掐三下,治风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