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第七篇
赤沃
证名。利下赤色粘沫。《素问·至真要大论》:“少阴之胜,……腹满痛,溏泄,传为赤沃。”王冰注:“沃,沫也。”张景岳注:“赤沃者,利血,尿赤也。”
赤瞎
病证名。有两种解释。
①《兰室秘藏》卷上:“目眶岁久赤烂,俗呼为赤瞎是也。”详目眶岁久赤烂条。
②白膜蔽睛俗称赤瞎。见《目经大成》卷二上。本病类今之沙眼角膜血管翳。详见白膜蔽睛条和赤觑条。
赤炎疮
病名。体表急性热疮灼热若火燎者。出《外科启玄》卷六,又名赤炎风。多因心火白炽,风热入于血分,郁结蕴蒸肌肤而发;或因风热犯肺,难以疏泄,郁结肌肤所致。证见:初起时,皮肌灼热,继则可见红色点斑,甚则蔓延遍身,疼痛剧烈,或如火燎,不治则赤烂成疮。治宜疏风清热,凉血解毒。内服可用防风通圣散,或凉血地黄汤。外用多选二黄散(黄连、黄柏、赤小豆、寒水石、紫草,共研细末),以麻油调匀涂敷患处。
赤眼
证名。见《千金要方》卷六上。指白睛赤候。《秘传证治要诀》卷十:“赤眼有数种:气毒赤者,热壅赤者,有时眼赤者,无非血壅肝经所致。”即目赤,治宜结合眼部及全身病情辩证论治。参见目赤条。
赤眼后生翳
病证名。系指白睛突然赤肿,甚者目胞赤肿,继而黑睛生翳,视物模糊,轻者无妨,重则疼痛的病证。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又名暴赤眼后急生翳外障。本病多由风热邪毒外侵,脏腑积热而致。早期应疏风清热,祛邪解毒,方用银翘散加减。若因肝肺火热炽盛而致者,宜清泻肝肺之火佐以解毒退翳之品。方用芦根饮合石决明散加减。
赤游丹
病名。小儿丹毒之一种类型。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七,多因患儿于胎中受热所致。证见:欲发之时,患儿先有身热啼叫,惊搐不宁,烦躁哭闹,继则可见肌肤渐生赤晕,皮肤赤肿,由小而渐大,色如涂丹之状,游走不定。先发于胸腹腰背,渐渐流散于四肢者为顺;若先起于四肢,并蔓延入胸腹者则为逆。治宜清热解毒,可先后内服大连翘饮,消毒犀角地黄饮。外治:传统方法先宜局部砭放恶血,或以牛、羊肉切成薄片贴敷红晕处,微干即换,以保持其湿润,换至肉片湿润不干时,以如意金黄散调合蓝靛汁敷贴。参见丹毒、小儿丹毒条。
赤游丹毒
出《婴童百问》。即丹毒。详该条。
赤游风
病名。丹毒之一种。见《医宗金鉴》卷五十一。即赤白游风之证见色赤者。或名胎热丹毒,详该条。
赤游肿
出《颅囟经》。即丹毒。详该条。
赤疹
病证名。出《临证指南》。指麻疹皮疹色红焮艳。参见白疹、麻疹紫黑条。
赤浊
病证名。
①以小便浑浊色赤为主要症状的疾患。见《世医得效方·大方脉科》。属便浊、溺浊。实即血尿,详血尿条。
②溺孔常流挟血浊物的疾患,属精浊。《证治要诀·白浊》:“精者血之所化,有浊去太多,精化不及,赤未变白,故成赤浊,此虚之甚也。”详精浊条。
痸疭
证名。义同瘛疭。参见该条。
瘛
病证名。一作瘈。指筋脉拘急,手足挛掣的疾患。《素问·玉机真脏论》:“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瘛。”参见瘈疭条。
瘛病
病名。《圣济总录》卷四三:“瘛病。论曰:《内经》谓病蛊弗治,肾传之心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瘛。夫精属肾,筋属肝,脉属心,精盛则滋育诸筋,荣灌诸脉,故筋脉柔和。今风客于肾,病蛊出白,则精已亏矣。经所谓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者如此,其证筋脉燥急相引而瘛是也。治瘛病筋脉相引而急,建中汤方。”
瘛坚
牵引拘急而坚劲。《灵枢·周痹》:“其瘛坚,转引而行之。
瘛疭
证名。亦作瘈疭、痸疭。又称抽搐、搐搦、抽风等。指手足伸缩交替,抽动不已的病证。《灵枢·热病》:“热病数惊,瘛疭而狂。”《伤寒明理论》卷三:“瘈者筋脉急也,疭者筋脉缓也。急者则引而缩,缓者则纵而伸。或缩或伸,动而不止者,名曰瘈疭。”多由热盛伤阴,风火相煽,痰火壅滞,或因风痰,痰热所致。治宜平肝熄风、清心泻火、祛风涤痰等法。亦有热伤元气者,四肢困倦,指麻瘛疭,宜人参益气汤。有脾胃虚弱者,呕吐泄泻,时作瘛疭,宜补中益气汤加桂枝、附子。有肝脏虚寒者,胁痛,眼目昏花,时时瘛疭,宜续断丸。有失血之后,气血耗伤,筋脉失养而瘛疭者,宜八珍汤加减。本证可见于外感热病、癫痫、破伤风等多种疾病。
冲
①上冲,直上。《素问·示从容论》:“譬以鸿飞,亦冲于天。”
②要冲,交通要道。《灵枢·淫邪发梦》:“客于小肠,则梦聚邑冲衢。”
③盛。《灵枢·邪客》:“是谓因冲而泻,因衰而补。”
④冲击。《素问·至真要大论》:“少腹控睾,引腰脊,上冲心。”
⑤迎。《素问·解精微论》:“是以冲风泣下而不止。”
⑥深沉。《灵枢·五色》:“薄泽为风,冲浊为痹。”
⑦冲脉。《灵枢·五音五味》:“冲任之脉。不荣口唇。”
冲道
经穴别名。出《循经考穴编》。即神道。见该条。
冲风泪出
外障病证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本书认为:“此眼初患之时,盖因毒风入眼,遂乃泪出,拭却还生……宜服细辛丸、暖肺汤。”《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风泪初起冬月甚,久则冬夏泪蒙蒙,肝虚冷泪不疼赤,实则热泪肿红疼。”治法:虚症宜养血补肝,祛风止泪,用止泪补肝散加减;实证宜疏风清热散邪,用川芎茶调散加减。若有其他兼证者,再随证加减用药。临床上对两书的意见均可参考。
冲风泣下
病证名。系指遇风流泪,甚则泪如雨下的病证。见《原机启微》。即迎风流泪。详该条。
冲服
中药学名词。指一种药物煎服法。某些药剂无须煎煮,而是先放在碗内,把煎好的药物冲入,搅匀后服。散剂(如琥珀末、田七末、白芨末)、丹剂(如紫雪丹),小丸(如六神丸)、自然汁(如鲜藕汁),及某些药物(如芒硝),均需冲服。
冲服剂
方剂学名词。
①药物制型之一。简称冲剂。将药物提炼成稠浸膏,加入矫味剂等,或加糖或不加糖,制成颗粒状内服制剂,用开水冲服。
②泛指不用煎熬的药,多属粉末状或精制品,可直接调入开水或药汁中服。如三七末、川贝末等。
冲疽
病名。痈疽之发于脐上或腰背部者。《刘涓子鬼遗方》卷一。又名中发疽、壅肾疮、脐上疽。指生于脐上二寸处之腹皮痈。多因心火炽盛,流入肾经所致。其证见局部高肿焮痛。其脓成速溃色黄稠者为顺,治宜清热解毒,可选用仙方活命饮治之,或以疮科流气饮。参见腹皮痈。若溃迟脓稀,并见七恶之证者为逆,治宜托里补虚之剂,证治参见流注条。又《疮疡经验全书》称:“冲疽者,生于腰肾也,发背骨作疮肿。”又名对脐,或名历肾,证治参见外痈条。
冲脉
奇经八脉之一。出《素问·骨空论》等篇。其循行路线,所载多有出入。《针灸甲乙经》:“冲脉任脉者,皆起于胞中,上循脊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口唇。”本脉自小腹内起始,下出于会阴部,向上行于脊柱之内,其外行者经腹股沟中央的气街(气冲)部,与足少阴肾经交会,沿腹部两侧,上达咽喉,环绕口唇。本脉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胸腹气逆而拘急,躁热,瘕疝,喘动应手,不孕,痿症等。
冲脉病
冲脉所发生的病候。《素问·骨空论》:“冲脉为病,逆气里急。”《难经·二十九难》作“冲之为病,逆气而里急。”又《灵枢·海论》称冲脉为血海。《灵枢·五音五味》:“血气盛而充肤热肉;血独盛则澹渗(《针灸甲乙经》作渗灌)皮肤,生毫毛。今归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冲任之脉,不荣口唇,故须不生焉。”说明冲脉与生殖关系密切。其病候有月经不调,崩漏,不育,气逆上冲心等。
冲脉穴
①冲脉交会穴。据《针灸甲乙经》等书记载,冲脉交会于任脉的会阴、阴交;足阳明经的气冲;足少阴经的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通谷、幽门。《灵枢·海论》:“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于大杼,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上、下巨虚)”;《素问·举痛论》:“冲脉起于关元。”王冰注:“言起自此穴,即随腹而上,非生出于此也。其本生出,乃起于肾下也。”
②指公孙穴。《针经指南》载:“公孙通冲脉”,为八脉八穴之一。
冲门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慈宫、上慈宫。属足太阴脾经。足太阴、厥阴之会。在腹股沟外侧,距耻骨联合上缘中点3.5寸,当髂外动脉搏动处的外侧。另说前正中线旁开4寸(《针方六集》);旁开4.5寸(《针灸资生经》)。布有股神经,内侧为股动脉。主治腹痛,疝气,小便淋沥,尿闭,带下,产后血崩等。直刺0.5-1寸,避开血管。艾条灸5-10分钟。
冲气
病证名。冲脉之气上逆的疾患。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因饮邪内伏,肾阳虚衰,冲脉之气挟饮上逆所致。证见气从少腹上冲胸咽,伴见手足厥逆,小便难,脉沉微,或面热如醉,头晕目花等。治宜敛气平冲,用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等方。参见气病条。
冲气犯肺
病证名。冲脉病误治,冲气犯肺之证。《杂病源流犀烛·冲脉病源流》:“汗之气躁而逆,故衄渴,苦烦,气隔,饮水即吐。下之津液内竭而不下,故咽燥鼻干,头眩心悸。皆冲气犯肺,肺受其害所见之症也,宜五苓散。”参见冲脉病条。
冲气犯肝
病证名。冲脉病误治,冲气犯肝之证。《杂病源流犀烛·冲脉病源流》:“汗之伤血而引肝上逆,故头眩,汗不出,筋惕肉瞤。下之伤气,故腹内拘急,食下动气反剧,身虽有热,卧则欲蜷。皆冲气犯肝,肝受其害所见之症也,宜防风白术牡蛎汤。”参见冲脉病条。
冲气犯肾
病证名。冲脉病误治,冲气犯肾之证。《杂病源流犀烛·冲脉病源流》:“汗之必寒起,无汗,心中大烦,骨节苦疼,目晕恶寒,食则反吐,谷不能进。下之腹胀满,卒起头晕,食则清谷不化,心下痞。皆冲气犯肾,肾受其害,且肾主五液,汗下则五液耗,故见如是等症也,宜大橘皮汤。”参见冲脉病条。
冲气犯心
病证名。冲脉病误治冲气犯心之证。《杂病源流犀烛·冲脉病源流》:“汗之气逆上冲,正在心端。下之掌握热烦,身上浮冷,热汗自泄,欲得水自灌。皆冲气犯心,心受其害。且汗下则心液泄,故见如是等症也。宜甘李根汤。”参见冲脉病条。
冲任不固
病因病机学名词。指妇女冲任二脉受损,气血两虚,虚不固摄的病机。症见崩漏、带下,流产等。参冲任损伤条。
冲任损伤
病因病机学名词。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与肝、肾、气、血关系密切。房室劳伤、孕育过频等易损伤冲任。症见月经不调,小腹疼痛,腰酸,崩漏,习惯性流产或不孕等。
冲疝
病名。中医学疝证之一种,《素问·骨空论》:“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此生病,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多因寒湿之邪,郁结为热,复为寒邪所袭而发。证见少腹疼痛,痛引睾丸,其气上冲于心而痛,大小便不利等。治宜理气散寒之剂,可选天台鸟药散加铁锈水调服;甚者可用禹功散加炮姜、枳实、青皮等散寒理气之品。
冲头痛
病证名。后世亦称正头痛。《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东医宝鉴·外形篇》:“足太阳之脉,上额交巅,直入络脑,别下项。其病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即正头痛也。”参见正头痛条。
冲为血海
冲,指冲脉;血海,指十二经脉之海。冲脉是十二经脉气血会聚的要冲,有调节诸经气血的作用,故称。《灵枢·海论》:“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王冰注:“冲为血海,任主胞胎。”
冲小
脉学名词。指脉冲细弱。《灵枢·本脏》:“皮薄而脉冲小者,小肠小而短。”
冲阳
①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别名会原、会骨、趺阳。属足阳明胃经。原穴。在足背最高处,当(?母)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足背动脉搏动处。布有腓浅神经的足背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腓深神经,并有足背动、静脉及足背静脉网。主治头痛,牙痛,口眼歪斜,胃脘痛,足背肿痛,足缓不收等。直刺0.3-0.5寸,避开血管。艾条灸5-10分钟。
②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迎香。见该条。
冲阳脉
脉学名词。切诊部位之一。即趺阳脉。《素问·至真要大论》:“冲阳绝,死不治。”见趺阳脉条。
冲要节
病名。痈疽之发于小指近掌节处者。出《疡医大全》卷十九。证见手小指近掌节部焮赤、肿痛,名曰冲要节。证治参阅掌心毒条。
冲阴
病证名。冲,上冲;阴,指脑。冲动上传于脑。《素问·解精微论》:“夫志悲者惋,惋则冲阴,冲阴则志去目。”王冰注:“冲,犹升也,……阴,脑也。去目,谓阴阳不守目也。”
冲真子
宋代医家。原名佚,生平履贯欠详,尝着《内经指微》十卷,未见行世。
冲浊
诊断学术语。冲,深重,指色泽深沉晦浊。《灵枢·五色》:“冲浊为痹。”张景岳注:“痹病在阴,肉骨受之,故色冲而浊。”
舂杵
正骨器械之一。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八。有:“肩胛上出臼,……须用舂杵一枚,小凳一个。令患者立凳上,用杵撑在下出臼之处,或低,用物簟起;杵长则簟凳起。令一人把住手尾,拽去凳,一人把住舂杵,令一人助患人放身从上坐落,骨节已旧窠矣。”此种复位法可用于肩关节脱臼等症之治疗。目前临床已较少采用。
虫
①泛指动物。《素问·五运行大论》:“其虫毛……其虫羽……其虫倮。”
②人体寄生虫。《灵枢·上膈》:“人食则虫上食,虫上食则下管虚。”
③通“痋”。疼痛。《素问·痹论》:“凡痹之类,逢寒则虫,逢热则纵。”
虫斑
病证名。发于颜面的一种浅色斑。相当于今之颜面糠疹。本病因饮食不洁,虫积内生,脾气失运,虫毒气滞郁于颜面皮肤而成。多发于儿童。面部白斑,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整齐,中间淡白,上覆少量灰白色糠状鳞屑,即单纯糠疹。亦有在巩膜出现蓝斑,呈三角型、圆形或半月型。虫斑可作为诊断蛔虫病的参考。
虫病
病名。因虫所致各种疾患。《景岳全书·杂证谟》:“或由湿热,或由生冷,或由肥甘,或由滞腻,皆可生虫,非独湿热已也。”《证治汇补·虫病章》:“凡虫症,眼眶鼻下必带青色,面上痿黄,或生白斑,或见赤丝,唇疮如粟,或红而肿,或缓而痛,饮食减少,肌肉不生,睡卧不安,肠鸣腹痛,口吐清水,目无睛光,甚则沉沉寒热,肚大青筋,或为鬼胎血鳖。”又“好食茶叶、生米、草纸怪异之物,当因倦少食,今反饮食如常,形健不渴,悉属虫症。”治用化虫丸、追虫丸、遇仙丹等。参见九虫病、狐惑等条。
虫病似痫
病证名。指蛔虫扰窜胆胃而致剑突下攻痛,伴有口噤或哭叫等类似痫证的临床表现。《幼科发挥》:“虫病乃蛔虫攻其心痛也。发则目直视,口噤不言,或大叫哭,口中流沫涎水,面色或青或白,手足强直。宜急攻之。”类似胆道蛔虫病。用牛黄丸,苦楝根皮煎汤服下;亦可用乌梅丸煎汤服。
虫齿
出《肘后方》。即龋齿。详该条。
虫鼓
病证名。因虫积所致鼓胀之证。《石室秘录》卷六:“虫鼓,微小腹作痛,而四肢浮胀不十分之甚,面色红而带点如虫蚀之象,眼下无卧蚕微肿之形,此时虫鼓也。”参见虫胀、虫积腹胀条。
虫积
病证名。腹内虫多积聚成块的病证。亦称九虫积。虫积,腹痛多在脐周,时作时止,或腹中有块,不坚硬,推时能动,面黄肌瘦,时吐苦水、清水,或睡时流涎,脘腹膨大等。《古今医统》卷六:“九虫积,腹中不时作块痛,面青,口吐青水。”《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症瘕痃癖痞源流》:“虫积,饮食积聚,变化生虫,时呕清水苦水,常生腹中咬痛也。”治宜驱虫消积。可用槟榔、雷丸、芜荑、榧子、使君子等药,或化虫丸、平安万应丸、乌梅丸等方,本证见于肠寄生虫病。
虫积腹痛
病证名。肠寄生虫积聚所致的腹痛。见《症因脉治》卷四。症见腹中有块,块或扛起,痛而能食,时吐清水,或下长虫,面见白点,唇无血色,或爱食一物,肚大青筋。治宜驱虫,用使君子散、乌梅丸、雄黄槟榔丸等方。腹中有块,秘方万应丸;时下长虫,用化虫丸;日常调理宜用健脾消积之药。参见腹痛、虫痛条。
虫积腹胀
证名。虫积肠内所致腹胀。《症因脉治》卷三:“虫积腹胀之症,肚大青筋,腹皮胀急,反能饮食,或面见白斑黑点,或喜食一物,或腹起块扛,大便偶见长虫。”治宜驱虫,用万应丸、使君子丸等。参见腹胀、虫积条。
虫积经闭
病证名。经闭证型之一。出顾膺陀《妇科集》。指因虫积而致经闭者。症见经闭而面色垢黄,多食善饥,或嗜食泥土、生米,皮肤不润,脐腹时痛而按之有块,此因虫积于内,耗伤阴血所致。治宜先予驱虫,继以扶脾胃、补气血,用《妇科集》雄砂丸、万应丸。
虫积胀
即虫胀。见《医学入门·鼓胀》。详虫胀条。
虫瘕
病证名。寄生虫结聚肠中所致的瘕病。《灵枢·厥病》:“肠中有虫瘕及蛟蛕,皆不可取以小针。心肠痛,憹作痛,肿聚往来上下行,痛有休止,腹热喜渴,涎出者,是蛟蛕也。”《类经·针刺类》:“此言虫瘕在肠胃中,亦为心腹痛也。”“虫瘕之证,其痛则懊憹难忍,或肚腹肿起而结聚于内,或往来上下而行无定处,或虫动则痛,静则不痛而有时休止,或腹热喜渴而口涎出者,是皆蛟蛔之为患也。”本证与虫积类似。详瘕病条。
虫疥
病名。疥之可见细虫者。出《疡科选粹》卷六。多因肝经风盛为虫所袭而发。证多发于手指缝间,瘙痒剧烈,奇痒难忍,搔抓虽甚而不知疼痛,久则可见手掌、指缝间生有细虫。证治参见疥疮,或治以内服芦荟丸,外搽蛇床子散。
虫渴
病证名。指消渴病兼有虫证者。《类证治裁·三消》:“有虫渴,脏腑生虫,耗津液而成消渴,苦楝子汤。”
虫瘤
病名。瘤体内之有虫者。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九。该书认为多因忧思而气结,兼湿热瘀浊不化而成。其证多生于胁下等处,可见瘤体内有虫,治以外治为主。此证较罕见。
虫入耳
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六。系指各种昆虫误入外耳道。应立即设法取出之。宜先选用油剂、葱汁、大蒜汁或氯仿液等滴耳,将昆虫杀死后取出,取出时切勿损及鼓膜。
虫兽伤
病因学名词。致病因素之一。指虫兽等各类动物伤害人体,如蛇伤、犬咬伤、昆虫螫刺伤等。《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虫兽螫伤
病证名。早于汉墓出土医书《五十二病方》中已有:蛇啮、虫蚀、蛭蚀、犬噬人等记述。《疡科证治准绳》卷六专列有虫兽螫伤。即诸种昆虫、兽类之咬伤人体而为病者。证见各详有关条。
虫痛
病名。因肠内虫扰动所致脘腹疼痛。其证心嘈腹痛,或上攻心如咬,饥则痛,得食痛甚,饱即安,时痛时止,以手按腹即止(《医碥·虫》)。《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五治以苦楝根之类。先以肉汁及糖蜜食下,引虫痛向上,然后服用驱虫药。《医学入门·腹痛》:“虫痛,吐水定能食,虫痛,肚大青筋,往来绞痛,痛定能食,发作有时,不比诸痛停聚不散,乌梅丸、化虫丸。”参见九虫病、蛔虫病条。
虫吐
病证名。蛔虫所致的呕吐。《医学入门》卷五:“虫吐时常恶心,胃口作痛,口吐清水,得食暂止,饥则甚者,胃中有蛔也。”治宜和胃驱虫,用二陈汤加苦楝根、使君子、白术、乌梅、槟榔等。参见吐蛔条。
虫痫
病证名。因肠寄生虫而引起的痫证,多见于小儿。《本草纲目》:“胃寒,虫上诸证,危恶与痫相似,用白芜荑、干漆烧存性等分为末,米饮调服。”或用囊虫丸。
虫心痛
病证名。虫扰所致的心痛。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圣济总录》卷第五十六:“诸虫在人身中,若府藏平调,则自安其所,若藏气虚弱,或因食肥甘过度,致动肠胃间诸虫,其虫往来上攻于心络,则令人心痛。”其症痛有休止,腹中热,喜吐涎出。《杂病源流犀烛·心病源流》:“曰虫,必面色青黄有白斑,唇红,能食或食后即痛,或痛后即能食,或呕哕涎沫,或吐青水。”(《杂病源流犀烛·心病源流》)。可用乌梅丸、芜荑散、万应丸、妙应丸等方。中气伤者,宜调中气。参见心痛、蚘心痛等条。
虫牙痛
病名。指齿牙蛀蚀间或食物残渣嵌于龋孔而致疼痛。《沈氏尊生书》卷二十三:“虫蛀痛,由饮食余滓积齿缝间,腐臭之气淹渍,致齿龈有孔,虫生其间,蚀一齿尽,又蚀一齿。”宜以五倍子、胡椒研末为丸,塞蛀孔中。常保持口腔清洁。参见牙痛条。
虫胀
病证名。由肠寄生虫所致的腹胀。亦称虫积胀。证见腹胀,嗜食异物。《证治汇补·胀满章》:“虫胀者,腹痛能食,善吃茶叶盐土等物。”《医学入门·鼓胀》:“虫积胀,腹痛,善吃茶盐之物。千金散、雷公丸、小儿使君子丸。大人虚者,木香槟榔丸、灵槟散、化虫丸。”参见胀病条。
虫痔
病名。肛门痔而兼有蛲虫感染者。《千金要方》卷十八:“蛲虫居胴肠之间,多则为痔。”《疡科选粹》卷五称:“侵淫淫烂,岁积月累,蚀肠穿穴者为虫痔。”治宜内服猬皮丸,或黑玉丹。外用杀蛲虫之剂。
虫疰痢
病名。见《痢证汇参》卷四。即蛊注痢。详该条。
崇骨
经外穴名。出《针灸集成》。别名椎顶、太祖。在后正中线上,第6颈椎棘突下缘。主治感冒,咳嗽,疟疾,项强,及支气管炎,癫痫等。直刺0.5-1寸。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崇实堂医案》
医案著作。一卷。清·姚龙光撰。首列“刍言”数条,阐发“医者以认症为最要”,强调医生治病需“目见、耳闻、口问、手诊四事合参”。而对医界不重四诊、忽视辨证的陋习予以批评,其医案以内科杂病为主,间有妇产、儿科治案。分析病因、病证较细致,但其叙述又过于烦琐。现存稿本、初刊本及《三三医书》本。
抽搐
证名。手足频频伸缩抽掣之证。瘛疭的别称。简称搐。《医碥》卷四:“抽搐者,手足频频伸缩也。”《伤寒明理论》卷三:“或缩或伸,动而不止者,名曰瘛疭,俗谓之搐者是也。”详瘛疭条。
抽筋痧
病证名。痧证见两足抽筋疼痛者。《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抽筋痧,两足筋抽疼甚,忽一身青筋胀起如筋粗。”外治宜放毒血,内治服丁香阿魏丸等。参见痧条。
抽气拔罐法
拔罐法之一。使用底部有橡皮活塞的特制拔罐,操作时先以罐口贴附于治疗部位皮肤,再用吸引器或注射器从罐底活塞处抽成负压,使罐吸着于皮肤上以治疗疾病。该法吸附力较强,并可随时调节负压大小。
抽添法
针刺手法名。抽,意为上提;添,意为按纳。其法与纳气法类似。先紧按慢提九数,得气后,慢慢转换针向,多用提按(或当呼气时按纳,吸气时上提)使气到病痛部位再直起针向下按纳。用于瘫痪、半身不遂等症。《金针赋》:“抽添之诀,瘫痪疮癞,取其要穴,使九阳得气,提按搜寻,大要运气周遍,扶针直插,复向下纳,回阳倒阴。”《针灸问对》解释:“抽添法:针入穴后,行九阳之数,气至,慢慢转换,将针提按,或进或退,使气随针到于病所。”又:“取其要穴,先行九阳之数,得气,随次按添,就随吸提抽。”
瘳
病愈。《素问·痹论》:“五脏有俞,六腑有合,循脉之分,各有所发,各随其过,则病瘳也。”
愁
焦心、忧虑。《灵枢·本神》:“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又“脾忧愁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悗乱,四肢不举。”
愁气
病证名。七气之一,属认知障碍性疾患。《诸病源候论·七气候》:“愁气,则喜忘不识人,置物四方,还取不得去处,若闻急即手足筋挛不举。”参见七气条。
稠痰
痰证之一。《不居集》卷十七:“稠痰,饮食衣褥过厚,火蒸津液成痰稠浊,又有火郁于心肺。”临床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及其他肺部感染性疾病、化痰药宜选用栝楼、半夏、海浮石、贝母、竹茹、五倍子、诃子等,热痰则宜选用黛蛤散等方药。参见痰证条。
丑
㈠(chǒu,音瞅)
①地支的第二位。常用以纪年、月、日、时。
②牛的替字。如“丑宝”。
㈡“丑”的简体字。恶劣;不美。《素问·方盛衰论》:“知丑知善。”
丑未主土
运气术语。以十二支分主六气,则丑未主湿土之气。《素问·五运行大论》:“丑未之上,太阴主之。”所指即为太阴湿土。
臭
①泛指各种气味。《素问·金匮真言论》:“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其臭臊。”《素问·腹中论》:“病至则先闻腥臊臭。”
②用鼻子闻气味。《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之臭。”
臭毒头痛
病名。臭,通嗅。因嗅吸污毒气体引起的头痛。见《证治准绳·杂病》。《杂病源流犀烛·头痛》:“有臭毒头痛,必烦闷恶心,宜炒香附一味煎。”亦有兼腹部疼痛者,亦辨别毒气性质进行救治。参见头痛条。
臭田螺
病名。《外科正宗》卷四:“此患多生足趾脚丫,随起白斑作烂,先痒后痛,破流臭水,形如螺靥。”即指脚气疮。治疗详见该条。
臭息
肾疳五证之一。指牙疳患者口气臭秽。出《小儿药证直诀》。详牙疳条。
出白
证名。《素问·玉机真脏论》:“脾传之肾,病名曰疝瘕,少腹冤热而痛,出白。一名白蛊。”王冰将“出白”解作“溲出白液”,亦有谓与“白淫”义同。参见便浊、白淫条。
出黄如糜
证名。泻下粪便色黄如糜糊状。为热迫肠道所致。《灵枢·师传》:“肠中热则出黄如糜。”参见热泻条。
出形紫黑
病证名。出《幼科全书》。痘疹见形的重证。痘疮已出见形之初,应视其痘的根窝,以辨别其轻重。如形充肥、色红活者,为气血和畅,毒气发越的吉兆。若见形扁而塌,色枯而黑者,此为内外毒气壅遏,营气不能流畅所致。常伴有喘急,躁烦,大便秘结等。治宜解毒活血,用《证治准绳》七物升麻丸。若痘点转红活,用紫草饮。若痘点反见干黑者,多属危症。
出针
将针从刺入的穴位内拔出。出《灵枢·厥病》。又称引针、去针、发针、拔针、退针,俗称起针。《流注指微赋》中指出:“出针贵缓,急则多伤。”目前一般是一手持消毒干棉球于针旁皮肤上,另一手轻转针体,轻轻退出。对于刺入较深的针,可分段退出,避免快速猛抽,以免引起出血和疼痛。如出现弯针或折针时,处理方法见各该条。
出针法
将针从穴位内退出的方法,又称起针、拔针、排针、发针。一般是一手拿干棉球按住针孔旁的皮肤,一手略为转动一下针体后轻轻退出。对于刺入较深的针,可分段退出,不要过快地用力猛抽,以免引起出血和疼痛。《流注指微论》:“出针贵缓,急则多伤。”《刺灸心法要诀》:“如欲出针,须待针下气缓,不沉不紧,觉轻动滑动,方以右指捻住针尾,以左手大指按其针穴及穴外之皮,令针穴门户不开,神气内存。然后拔针,庶不致出血。”
出爪亮翅
导引功法名。方法为:两手上举过顶,足尖着地,十指用力张开,然后两手左右分开而下,足跟着地,再推手向前,用力握拳后收回至两腰部。《易筋经》:“掌向上分,足趾拄地,两胁用力,并腿立直,鼻息调匀,目观天门,牙咬,舌抵上腭,十指用力,腿直,两拳收回,如挟物然。”
初潮
名词。亦名天癸水至、首经、天癸水等。指女子第一次来月经。
初持
刚开始诊脉。《难经·五难》:“初持脉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部也。”《诊家枢要》:“初持脉,轻手候之,脉见皮肤之间者,阳也,亦心肺之应也。”
初关
见《片玉心书》。即风关。详该条。
初生便血
病证名。小儿初生七日内,大小便有出血者,一般多为胎气热盛所致。治宜清热止血,用地黄汤加减。
初生不尿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幼科》。婴儿出生后,一般在36小时内初次排尿。如果出生后两天,仍无小便,即为此症。除由于缺肾或尿道畸形外,大多由于胎热蕴于膀胱,或禀赋不足,膀胱气化不行所致。蕴热者,治宜清热利尿,用导赤散。胎禀不足者,宜益气利尿,用春泽汤。
初生不乳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指婴儿出生12小时后,在并无兔唇等先天性缺陷的情况下,不能吮乳。元气不足者,息弱声低,无力吮乳,宜培补元气,先进独参汤,继进四君子汤;脾胃虚寒者,面白肢冷,曲背啼哭,声音低微,宜温中健脾,用理中汤加减;秽热郁积者,烦啼声粗,腹膨便秘,宜清热逐秽,用小承气汤加黄连。
初生不啼
病证名。出《全幼心鉴》。又名寤生、梦生、闷脐生、草迷、婴儿哭迟。均属新生儿窒息。多由难产,或寒气内迫,导致小儿气闭,不能啼哭,甚至气绝而闷死。其症轻者,唇口青紫,呼吸微弱;重者,颜色苍白,手足发冷,呼吸极微。气闭不通者,尽快将口中羊水清除,将儿倒置,用手轻拍儿背,便可回苏而发出啼声。如因寒闭,可用棉絮包裹,暂不断脐,以艾条或纸捻蘸油点火,温灸脐带,暖气入腹,寒气一散,自能啼哭,然后再断脐。气绝不啼,属重症,除用上述方法救治外,还需配合人工呼吸及注射中枢神经兴奋剂等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