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书籍 > 《医学纲目》 > 四时伤寒不同

四时伤寒不同

冬为伤寒,春为温病,夏为暑病,秋为疟。

一岁长幼病相似,为温疫。多眠、多汗、脉浮,为风温。一身尽痛,为湿。身反张,为 。

阴阳大论曰∶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冷冽,此四时正气之序也。冬时严寒,万类深藏,若能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惟伤寒为毒者,以其最为杀厉之气也。中而即病者为伤寒,不即病者为寒毒,藏于肌肤中,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

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

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犹轻。五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七月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其病与温病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者,要在辨其病原寒、热、温三者之异,则用药冷热之品味判然矣。

其冬有非节之暖者,名冬温。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冬温复有先后,更相重沓,亦有轻重,治亦不同。(冬温应常纪者有三∶岁少阴司天之政,五之气;阳明司天之政,终之气;厥阴司天之政,终之气。皆病冬温。

其不应常纪而反常者,则不可候之,而随时变易也。)气候亦有应至而不至者,或有未应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太过者,皆成病气也。

凡四时伤寒,通宜补散。故丹溪治伤寒,多用补中益气汤。气虚者,四君子汤加发散剂。血虚者,四物汤加发散剂。东垣治风湿,用补中益气加羌活、防风、升麻、 本、苍术。海藏治风湿无汗者,用神术汤,有汗者,用白术汤;治刚 ,用神术汤加羌活、麻黄,治柔 用白术汤加桂心、 、术;治风湿用白术汤随证加药;治中 脉弦细芤迟者,用黄 汤。此皆与仲景所谓辛苦之人,触冒之病伤寒同意也。

〔丹〕仲景论伤寒而未及乎中寒,先哲治冒大寒昏中者,用附子理中汤,其议药则得之矣。曰伤、曰中,未有议其异同者。夫伤寒有即病,有不即病,因其旧有郁热,风寒外束,肌腠自密,郁发为热,病邪循经而入,以渐而深,初用麻黄、桂枝辈微表而安,以病体不甚虚也。若中寒则仓卒感受,其病即发而暴,因其腠理疏豁,一身受邪,难分经络,无热可发,温补自解,此气大虚,不急治则死矣。

伤寒、伤暑、伤湿,亦如伤寒之渐入也。中风、中暑、中湿,亦如中寒之暴受也。中寒治法见卒中暴厥门。

冬为伤寒

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治法除湿、暑、疟疾外,皆伤寒法也。)

春为温病

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寒,又不冰雪,而人有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外,冬时伏寒变为温病。(春温应常纪者有四∶岁少阳司天之政,初之气;太阳司天之政,初之气;阳明司天之政,终之气;太阴司天之政,二之气,皆病温。其不应常纪而反常者,不可候之,而随时变易也。)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全文见五脏。)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治见冬温。)

阳脉洪数,阴脉实大者,遇温热变为温毒。(论见大法。治见发 。《活人》云∶初春发 、咳嗽,为温毒。)

发汗不解,身灼热,为风温。其证脉浮汗出,身重多眠。盖其病不独见于春间,故另立风温门。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全文见诊。)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凡治温病,可刺五十九穴。成注云∶所谓五十九穴者,刺两手内外侧各三,凡十二 ,五指间各一,凡八 ,足亦如之。头入发际一寸傍三分各三,凡六 ,巅上一,囟会一,发际一,廉泉一,风池二,天柱二。(《内经》云∶气口静,人迎躁者取之,若气口人迎皆静者,勿刺也。人迎,谓结喉动脉也。)王太仆注《素问》五十九刺云∶刺头上五行。五行者,以越诸阳之热逆也。(谓头中行上星、囟会、前顶、百会、后顶五穴,头第二行两傍五处、承光、通天、络 、玉枕十穴,第三行两傍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十穴也。)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泻胸中之热也。气街、三里、巨虚上下廉,此八者,以泻胃中之热也。云门、 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泻四肢之热也。五脏俞傍五,此十者,以泻五脏之热也。(谓背第五行两傍魄户、神堂、魂门、意舍、志室十穴也。)

温病续法

〔《活》〕夏至前发热恶寒,头疼身体痛,其脉浮紧者,温病也。春月伤寒,谓之温病。冬伤于寒,轻者夏至以前发为温病,盖因春温暖之气而发也。治温病与冬月伤寒、夏月热病不同,盖热轻故也,升麻解肌汤最良。热多者,小柴胡汤主之。不渴,外有微热者,小柴胡加桂枝。嗽者,小柴胡加五味子。烦躁发渴,脉实,大便秘涩者,大柴胡汤微利之,虚烦,用竹叶汤次第服之。

仲景谓温病壮热不恶寒,《活人》谓温病发热恶寒,各不同,当以仲景为正。

升麻解肌汤 治伤寒温病天行头痛壮热。

葛根(一两) 黄芩 芍药(各半两) 甘草(炙) 桂心(各一分) 麻黄(三分,去节,汤泡)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枣子一枚,煮八分,日三服。三四日不解,脉浮者,宜重服取汗。脉沉实者,宜下之。

〔云〕伤寒汗下不愈而过经,其证尚在而不除者,亦温病也。经曰∶温病之脉,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动,随其经所在而取之。如太阳症汗下后过经不愈,诊得尺寸俱浮者,太阳温病也。如身热目疼,汗下后过经不愈,诊得尺寸脉俱长者,阳明温病也。如胸胁痛,汗下后过经不愈,诊得尺寸脉俱弦者,少阳温病也。如腹满嗌干,诊得尺寸脉俱沉细,过经不愈者,太阴温病也。如口燥舌干而渴,诊得尺寸俱沉,过经不愈者,少阴温病也。如烦满囊缩,诊得尺寸俱微缓,过经不愈者,厥阴温病也。是故随其经而取之,随其症而治之。如发斑乃温毒也。

夏为暑病

太阳中 者,发热恶寒,身重而头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汗则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

太阳中热 者,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活人》云∶夏月自汗恶寒,身热而渴,面垢,手足冷,脉微无力者,中暑也,白虎汤主之。)

太阳中 者,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由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汤主之。

一物瓜蒂汤 用瓜蒂二十七个,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渣顿服。

上瓜蒂汤,后贤罕用,盖其剂缓故也。若果疼痛不退者,亦宜用之。

暑病续法

〔《活》〕中暑与热病,外证相似。但热病者脉盛,中暑者脉虚,以此别之。《甲乙经》云∶脉盛身寒,得之伤寒;脉虚身热,得之伤暑。盖寒伤形而不伤气,所以脉盛;热伤气而不伤形,所以脉虚。又有湿温与中暑同,但身凉不渴为异耳。

〔丹〕暑热病,用黄连香薷饮。挟痰者,加半夏;挟虚者,加参、 。或用清暑益气汤。

〔《活》〕夏月发热恶寒,头疼,身体肢节痛重,其脉洪盛者,热病也。冬伤于寒,因暑气而发为热病,治热病与伤寒同。有汗宜桂枝汤,无汗宜麻黄汤。如烦躁者,宜大青龙汤。然夏月药性须带凉,不可大温,桂枝、麻黄、大青龙,须用加减。夏至前,桂枝加黄芩半两。夏至后,桂枝、麻黄、大青龙加知母一两,石膏二两,或加升麻半两。盖桂枝、麻黄汤性热,及暖处非西北之比,夏月服之,必有发黄、斑出之失。热病三日外,与前汤不瘥,脉势仍数,邪气犹在经络,未入脏腑者,桂枝石膏汤主之。此方夏至后,代桂枝证用。若加麻黄半两,可代麻黄、青龙证用也。若三月至夏,为晚发伤寒,栀子升麻汤亦可选用之。

桂枝石膏汤 治法见前论。有汗脉缓为桂枝证,无汗脉紧为麻黄、青龙证。

桂枝(半两,去皮) 石膏(一两,碎) 黄芩(半两) 甘草(炙,一两) 栀子(三钱) 白芍药 升麻 干葛 生姜(以上各三分)

上 咀,每服五钱半,水一盏半,煮至八分,去渣,食顷再服。若得汗,即停后服。

栀子升麻汤 治晚发伤寒,三月至夏为晚发。

生地(半斤,切碎) 栀子(十个) 升麻(一两半) 柴胡 石膏(各二两半)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顿服。病不解,更作。

〔垣〕静而得之为中暑,中暑者阴证,当发散也。或避暑热,纳凉于深堂大厦,得之者曰中暑。其病必头痛恶寒,身形俱急,肢节疼痛而烦心,肌肤大热无汗,为房室之阴寒所遏,使周身阳气不得伸越。世多以大顺散主之是也。(海藏云∶静而伤暑,恶寒脉沉细,静而湿胜伤形者,白虎加苍术汤主之。大顺散,见《局方》,甘草一钱半,干姜、杏仁、肉桂各一钱是也。)

动而得之为中热,中热者阳证,为热伤原气,非形体受病也。若行人或农夫,于日中劳役得之者,名曰中热,其病必苦头疼,发躁热,恶热,扪之肌肤大热,必大渴引饮,汗大泄,无气以动,乃为天热,外伤肺气,苍术白虎汤主之。(海藏云∶动而伤暑,身热、脉洪大,动而火胜伤气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活》〕中暑背寒面垢,手足微冷,烦渴口燥,倦怠,四肢不痛重,其脉微弱,按之无力,白虎汤主之。(方见发热。)

〔《本》〕有人头痛身热,心烦燥渴,诊其脉大而虚。予授以白虎汤,数服愈。仲景云∶脉虚身热,得之伤暑。又云∶其脉弦细芤迟,何也。《素问》曰∶寒伤形,热伤气。盖伤气不伤形,则气消而脉虚弱,所谓弦细芤迟者,皆虚脉也。仲景以弦为阴,朱、庞亦云中暑脉微弱,则虚可知。

〔海〕脉虚身热,自汗恶寒者,中暑也,白虎加桂汤主之。(方见疟。)

〔《活》〕酒蒸黄连丸 治暑毒深伏,累取不瘥,无药可治,伏暑发渴者。

黄连(四两,以无灰酒浸蒸,干)

上为末,糊丸,熟水下三十丸。胸膈凉、不渴为验。

橘皮汤 治中暑痰逆恶寒。

橘皮(二两,去白) 生姜(一两) 枣子(五枚,去核) 甘草(炙,半两) 人参(一钱)竹茹(半升)

上分五服,每服水一盏二分,煮取八分,去渣热服。

竹叶石膏汤 治中暑不恶寒。(方见劳复。)

五苓散 治中暑,头痛,恶心,烦躁,心下不快。(方见渴。)

〔海〕若先饮冷,后伤暑者,五苓散主之。此必心下痞 ,生姜汤调服佳。或四君子汤调中,亦可。中和后,或小便不利,或茎中痛,宜服下方。

蒲黄(三钱) 滑石(五钱) 生甘草(一钱)

中 ,脉弦细芤迟,黄 汤主之。

人参 黄 白术 甘草 茯苓 芍药(各等分)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大盏,生姜三片,煎至六分,去渣温服。

〔丹〕徐三官,六月间发热,大汗恶寒,战栗不自禁持,且烦渴。予曰∶此暑病。脉之皆虚微细弱而数。其人好赌,致劳而虚。遂以人参、竹叶作汤,调辰砂四苓散,八帖而安。

〔云〕口开前板齿干燥者,牙乃骨之精,今燥者骨热也,针药不能治,当灸大椎穴。

〔《活》〕湿温者,两胫逆冷,胸腹满,多汗,头痛妄言。其人常伤于湿,因而中暑,湿热相搏,则发湿温。其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治在太阳,不可发汗。汗出必不能言,耳聋,不知痛所在,身青面色变,名曰重。如此死者,医杀之耳。白虎加苍术汤主之。

〔《本》癸丑年,故人王彦龙作毗陵仓官。季夏时病胸项多汗,两足逆冷,谵语。医者不晓,杂进药已经旬日。予诊之,其脉关前濡,关后数。予曰∶当作湿温治之。盖先受暑,后受湿,暑湿相搏,是名湿温。先以白虎加人参汤,次白虎加苍术汤,头痛渐退,足渐温,汗渐止,三日愈。此名贼邪,误用药,有死之理。

有人难曰∶何名贼邪?予曰∶《难经》云五邪,有实邪、虚邪、正邪、微邪、贼邪。从后来者为虚邪,从前来者为实邪,从所不胜来者为贼邪,从所胜来者为微邪,自病者为正邪。又曰∶假令心病,中暑为正邪,中湿得之为贼邪。今心先受暑,而湿邪胜之,水克火,从所不胜,斯谓之贼邪,五邪之中最逆也。《难经》曰∶湿温之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濡弱见于阳部,湿气搏暑也;小急见于阴部,暑气蒸湿也。故经曰暑湿相搏,名曰湿温,是谓贼邪也。不特此也,予素有停饮之疾,每至暑月两足汗 未尝干,每服此药二三盏即愈。

〔海〕湿温汗少者,白虎加苍术;汗多者,白虎加桂枝。(白虎加桂枝方见疟。)

〔孙〕保庆门外有酒家姓姜者,善歌唱,孙爱之。忽数日不见,使人问之,则曰病久,将命绝。孙诊之,遍身皆润,两足冷至膝下,腹满,不省人事,六脉皆小弱而急。问其所服药,取而视之,皆阴病药也。孙曰∶此非受病重,药能重病耳。遂用五苓散、白虎汤十余帖,病少苏,再服全愈。姜氏既安,诣孙谢,因请问曰∶某得病剧,蒙尚药一治而苏,愿闻治法。孙曰∶汝病伤暑也,始则阳微,厥而脉小无力。众医谓阴病,遂用阴药,其病愈厥。予用五苓散,大利小便,则腹减;白虎解利邪热,则病愈。凡阴病胫冷,则臂亦冷,汝今胫冷臂不冷,则非下厥上行,所以知是阳微厥也。

〔《保》〕立夏之后,至立秋、处暑之间伤寒者,身多微凉,自汗,四肢沉重,谓之湿温,苍术石膏汤主之。(即白虎加苍术汤是也。)

苍术(半两) 石膏(三钱) 知母(二钱半) 甘草(一钱)

上 咀,水一盏,煎至一半,温服。谓内有湿也,多不欲饮水。如身热、脉洪、无汗、多渴者,热在上焦,积于胸中,宜桔梗散。(此非湿温证,乃热病也。)

桔梗散

薄荷 黄芩 甘草 栀子(各一钱) 桔梗(三钱) 连翘(二钱)

上锉,每服五钱,水煮加竹叶。如大便涩,加大黄半两。

〔海〕消暑丹

半夏(一斤) 茯苓(半斤) 生甘草(半斤)

上以醋五升,煮半夏,尽醋熬干,姜汁作糊,无见生水为丸,每服五十丸,熟水咽下。精意修治,用之极效。中暑为患,药下即苏。伤暑发热头痛,服之尤妙。夏月常服,止渴,利小便,虽饮水多,亦不为害。应是暑药,皆不及此。若痰饮停节,并用生姜汤下。入夏之后,不可缺此。

又方,消暑丸 治头疼,恶心烦躁,消渴,霍乱。

绿豆粉(四两) 石膏(四两) 白矾(枯) 硫黄(各一两)

水浸蒸饼为丸弹子大,辰砂为衣。用姜汁醋点,新汲水化开服之。

〔丹〕暑风挟痰挟火实,可用吐法。

玉龙丸 治一切暑毒伏暑,腹胀疼痛,神效。

硫黄 硝石 滑石 明矾(各一两)

用无根水调丸。

秋为疟

夏伤于暑,秋必病疟。(治法见疟门。)

〔《脉》〕阴阳俱盛,重于阴者,变为温疟。

一岁长幼症状相似为温疫

春应暖反寒,夏应热反凉,秋应凉反热,冬应寒反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为时行瘟疫病也。(论见伤寒。)

温疫续法

〔《活》〕一岁之中,病无长幼率相似,此则时行之气,俗谓之天行是也。老君神明散、务成子萤火丸、圣散子败毒散,不拘日数浅深吐下,随症施行。所以圣散子不问阴阳表里也。

老君神明散 治瘟疫。

白术(一钱) 桔梗(一分) 细辛(一两) 附子(一两,炮去黑皮) 乌头(四两,炮去皮尖)

上五味,为粗末,缝绢袋盛带之,居闾里皆无病。若有疫疠者,温酒服方寸匕,覆取汗,得吐则瘥。若经三四日,抄三寸匕,以水一碗,煮令大沸,分三服。

圣散子 苏内翰序,全文见《活人书》,时毒流行,用圣散子者,一切不问阴阳之感,连服取瘥,不可与伤寒比也。若疾疫之行,平旦辄煮一釜,不问老幼良贱,各一大盏,实时气不入。

草豆蔻(十个,面裹,煨,去皮) 猪苓(去皮) 石菖蒲 茯苓 良姜 独活(去芦) 附子(炮制,去皮脐) 麻黄(去根) 浓朴(去皮,姜制) 本 芍药 枳壳(炒,去穣) 柴胡 泽泻 细辛 防风(去芦) 白术 藿香 半夏 吴茱萸(汤洗) 苍术 甘草(各半两)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煮取八分,去渣热服,余渣再煎,空心服之。

上二方治疫,虽不分阴阳,然亦寒多、表多者宜之。

〔丹〕众人病一般者,是谓天行时疫,有宜补宜散宜降方。

大黄 黄芩 黄连 人参 桔梗 防风 人中黄 滑石 香附 苍术

上曲糊为丸,每服五七十丸,分气、血、痰,作汤使送下。气虚者,四君子汤送下。血虚者,四物汤送下。

痰多者,二陈汤送下。热甚者,用童便和前药同送下。

〔《本》〕粪清,腊月截淡竹,去青皮,浸渗取汁。治天行、热狂、热疾、中毒,并恶疮、蕈毒。取汁浸皂角、甘蔗,治天行热疾。

〔丹〕解一切灾病。用粉草五两,细切,微炒,量病患吃得多少酒,取无灰酒一处研,去渣温服。须臾大泻,毒亦随出,虽十分渴,亦不可饮水,饮水难救。

上三方,热多、里多者宜之。

〔洁〕雄黄丸 治疫,不相染。

雄黄(一两,研) 赤小豆(炒熟) 丹参 鬼箭羽(各二两)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温水下五丸,可与病同床共衣,亦不相染矣。

〔《活》〕务成子萤火丸 主辟疫疾,恶气,百鬼、虎、野狼、蛇、虺、蜂、虿诸毒,五兵白刃,盗贼凶害皆辟之。

萤火 鬼箭羽(去皮) 蒺藜(各一两) 雄黄 雌黄(各二两) 矾石(一两,烧汁尽) 羚羊角 锻灶灰 铁锤柄(入锻处烧焦,用一分半)

上九味,捣为散,以鸡子黄,并雄鸡冠一具,和之如杏仁大。作三角缝囊,盛五丸,带左臂上,仍可挂于户上。

春应暖而清气折之,则实邪在肝,升麻解肌汤主之。(方见温病。)夏应暑而寒气折之,则实邪在心,调中汤、射干汤、半夏桂枝甘草汤选用之。

调中汤 治夏月初秋忽有暴寒折于盛热,结于四肢,则壮热头痛,寒伤于胃则下利,或血、或水、或赤,壮热晕闷,脉数,宜下之。

大黄(去皮,三分) 黄芩 芍药 葛根 桔梗 茯苓(去皮) 本(择真者,无则川芎代之) 白术 甘草(炙。以上各半两)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煮取一盏,移时再服之。得快利便止,小儿减与服。(虚冷,不壮热,但下利,或霍乱者,不宜服此。)

射干汤(方见哑。) 半夏桂枝甘草汤(方见咽痛。)

秋应凉而反大热,抑之则实邪在肺,白虎加苍术汤、茵陈汁调五苓散。(白虎苍术汤见暑,五苓散见渴。)

〔丹〕冬温为病,非其时而有其气者,冬时严寒,君子当闭藏而反发泄于外,专用补药带表药。

人中黄方

以竹筒两头留节,一节中作一窍,内甘草于中,仍以竹木钉塞其窍,置大粪缸内浸一月,取出晒干,用治瘟毒。(用此药一味,入补药带表,同煎服之。)

〔《活》〕冬应寒而反大温,抑之则实邪在肾,宜葳蕤汤。(方见风湿。)

多眠多汗脉浮为风温

阳脉浮滑,阴脉濡弱,更遇于风,变为风温。(论见大法。)

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禁,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螈 。若火熏之,一逆而引日,再逆促命期。(经云∶伤寒发汗已,则身凉。若发汗已,身灼热者,非伤寒,乃风温也。)

风温续法

〔《活》〕风温者,脉尺寸俱浮,头疼身热,常自汗出,体重,其息必喘,四肢不收,嘿嘿但欲眠,治在少阴、厥阴。不可发汗,发即谵言独语,内烦躁不得卧。若惊痫,目乱无精,如此死者,医杀之耳。

风温忌发汗,宜葳蕤汤。身灼热者,知母干葛汤。如渴甚者,栝蒌根汤。脉沉,身重,汗出者,汉防己汤。

葳蕤汤 治风温,兼疗冬温及春月中风,伤寒,发热,头眩痛,喉咽干,舌强,胸内疼痞,腰背强。

葛根(半两) 葳蕤(三分) 石膏(一两,杵碎) 白芷(半两) 麻黄(用沸汤泡,半两)羌活(去芦,一两) 川芎(三钱) 甘草(炙,半两) 杏仁(去皮、尖,双仁者半两) 青木香(一钱)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半钟,日三四服。

知母干葛汤 治风温,身体灼热甚者。

知母(三钱) 葛根(八钱) 石膏(六钱) 甘草 黄芩 木香 升麻(各一钱) 葳蕤(三钱)南星(二钱,生) 人参 川芎(各一钱) 麻黄(去节) 防风 杏仁 羌活(各二钱)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一钟,去渣服。

防己汤 治风温,脉浮、身重、汗出。(一方无人参)

防己(四钱) 甘草 黄 (各一两) 生姜(二两) 白术(三两) 人参(一两)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煮取一中盏,去渣,饮讫,仍坐被中,汗出如虫行,或被卧取汗出。(许学士云∶风温误汗,用防己黄 汤救之。)

〔海〕治风温。《活人》本方葳蕤汤,以有麻黄不敢用,宜白术汤主之。(方见前太阳病发热续法。)若头眩汗出,筋惕肉 者,加牡蛎。若腰背强硬者,加羌活。若舌干发渴者,加人参。若身灼热甚者,加知母。若身体重多汗者,加黄 。若内伤冷者,不加。

一身尽痛为湿

痛而发黄为中湿,痛不得转侧为风湿。《活人》又以身痛脉沉为中湿,脉浮为风湿,亦通。治法见太阳病体痛门。

身反张为

有汗为柔 ,无汗为刚 。(治法见柔 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