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书籍 > 《气功外气疗法》 > 第三节 外气疗法与推拿针灸的关系

第三节 外气疗法与推拿针灸的关系

著名的气功家、中医学家周潜川先生在《气功药饵疗法与救治偏差手术》中说:“凡精通针灸、整骨、按摩的历代名家和前辈先生们,可以肯定地说,他们至少都会气功,而且有精湛的造诣。”周氏反复说明气功与中医的关系,特别是与按摩、整骨和针灸的关系更为密切。这是经验之谈和精辟分析后的总结。

气功外气疗法与推拿、针灸疗法都是祖国医学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

外气疗法是通过“发气”来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其突出的特点是“气”调。现代的一般推拿与针灸疗法则是通过推拿手法及针刺、行针手法之“力”来治疗疾病的,其突出特点是“力”调。古代高明的推拿和针灸医生很注重气功的锻炼,并使之与推拿、针刺手法相结合,在施用手法中采用“力”与“气”相结合的调整治疗方法,从而大大的提高了医疗效果,这就是周潜川所说的“针灸、整骨、按摩的历代名家和前辈先生们”的高明所在吧。

清·无名氏《按摩经》说:“患人水突穴……按定觉腋下微痛,手指发麻,将大指轻轻抬起,觉热气从胳膊手指出。”又说:“以手法按之,动乱者即邪气也……用右大指按动紧处……随呼吸二七数,抬起……邪热下降,随经而发,下两腿,犹如火热,而行至两足是也。”等等,该书用手法发热时,是用呼吸“二七数”,因“地二生火,天七成之”是阳火数。手按之“动乱者”,是医者运用手法体会邪气的感觉(“病理信息”),而“犹如火热而行至两足”、“觉热气从膊手出”等,是病人的气感。所以在做“运气推拿”手法时,很注重气感。王雅儒所著《按摩疗法脏腑图点穴法》所述一些推拿方法,实为“运气推拿”。因此法来于道人,此书以“颠倒、倒颠、颠颠倒,倒倒颠”的五行颠倒学说来指导推拿手法,是和道家的练功理论息息相通的。书中论述医者手法之感觉(气感)时提到多种气通的现象。如有感到突起一包或数包者“流水状者”,“支支作响者”,“水泡连珠而破者”等等,都是气将通之“朕兆”。在做一般推拿手法时,这些气感是很难感觉到的,也是很难判断“气分”通与不通的。只有气功与推拿手法相结合,既“运气”又用“力”时,才能体会到气分通与不通、热与寒、正与邪等气感现象。

只有气功与推拿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提高推拿手法的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疾病时需要以“力”的刺激、调整为主时,就以“力”调整为主,以“气”调为辅;需以“气”调为主时,则“力”调为辅。当然一般说“力”与“气”是很难分开的,这里的“气”是指发放之“气”而言;“力”是指用力之大小、方向、频率等而言,其手法是接触患者体表的。

明·杨继洲《针灸大成》很注重气功与针刺相结合。要求针刺时所采用的姿势、精神、意念、呼吸等都要符合气功基本要素“三调”的精神。他说:行针之补法时“必端以正,安以静,坚心无懈……用针之要,无忘其神。”又说:“必用方者,以气方盛也,以月方满也,以日方温也,以身方足也,以息方吸而内针。”这就是说行针刺补泻手法时,要与日、月、天时相适应,要调身以端正,聚精会神,以意行气,以息调气,以力行针,导引真气直达病所。《后汉书·方术列传》载郭玉之言曰:“腠理至微,随气用巧……神存于心手之际,可得解而不可得言也。”这就是说一个针灸医生针刺手法的水平如何,要看其行手法时是否“神存于心手之际”,因为“气”有一个特点,就是意到气到(指练功有素者),神存心手之际就可以以意“御气”,并能控制、导引患者之“经气”,使气至病所。《针灸大成》中详细介绍了针灸医生练气功的方法,指出练气功首先从任督两脉小周天循行练起,经过严格地、艰苦地周天锻炼,炼至“身心混沌,与虚空等,不知身之为我,我之为身,亦不知神之为气,气之谓神,不规中而自规中,不能胎息而自胎息,水不求而自行,火不求而自出,虚室生白,黑地引针,不知其所以然而然,亦不知任之为督,督之为任也。”若是针灸医生能练气功达《针灸大成》所说的境界,发放外气行针治病是易如翻掌的。所以他们行手法“烧山火”能烧得热,“透天凉”能透得凉。用“力”与发“气”有机的结合,其治疗效果就是一般人无法可及的了。

一般人认为气功外气疗法治病,是离开患者身体发气的,而且越远越高明、越好。这是一种偏见,实际上练功有素的医生发放外气的手法不论离开病人身体,还是接触病人身体,都可以将“气”发放给患者,不过离开人体发放外气是对患者进行“气”调的具体体现;接触人体以气摧力发气,是“力”调的具体体现。所以说一个高明的气功外气疗法医生,不但要练功有素,掌握发放外气的技术,还必须深通医理,并且精通推拿、针灸等医术,使之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提高疗效,不致误诊、误治,而给患者造成不应有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