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第二篇
白睛青蓝
病名。又名目珠俱青、白珠俱青、目青。见《证治准绳·杂病》:即目之白珠变青蓝色也。常出现于火疳症之后期,白睛病变处红肿消退,遗留紫蓝色或青灰色斑。《审视瑶函》认为:“病证尤急,盖气轮本白,被郁邪蒸逼,走入珠中,膏汁游出,入于气轮之内,故色变青蓝。瞳神必有大小之患。失治者,瞳神损而终身疾矣。”治宜用天麻汤加减。参见火疳条。
白睛溢血
病名。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讲义》。即色似胭脂证。详该条。
白菌
病证名。系指感受温热疫疠之邪,喉间疼痛,腐溃并覆有色白如菌状膜,故名。为白缠喉之俗名,即白喉。《喉白阐微》:“喉间白腐一证,俗名白菌,即白缠喉是也。”本病发病迅速,变化凶险,故治疗也应从速。参见白喉条。
白壳疮
病名。癣病分类之一种。《外科启玄》卷七:“白壳疮者,即癣也。”计有四种,即风癣、杨梅癣、花癣、牛皮癣。多因毛孔受风邪湿之邪而成,多见癣面白屑脱落。证治参见各该条。
白口疮
病名。系指口腔粘膜上生白色如豆大溃点的病证。可用:
①明矾0.6克,朱砂3克细研掺之。
②雄黄、没药、乳香各3克,轻粉1.5克共研细末少量掺之。参见口疮、鹅口疮等条。
白癞
病名。诸麻风病分类之一种。《诸病源候论》卷二:“凡癞病,语声嘶破,目视不明,四肢顽痹,支节火燃,心里懊热,手脚俱缓,……手足隐疹起,往往正白在肉里,鼻有息肉,目生白珠,当瞳子,视物无所见。此名白癞。”因恶风侵袭皮肤血分之间,郁遏化火,耗伤血液而成;或因接触传染而发。证见:初起皮色逐渐变白,四肢麻木顽痹无力,患部肌肤如针刺作痛,或声音嘶哑,目视不清。内服白花蛇散。相当于结核型麻风,治参麻风条。
白烂
病名。《喉白阐微》:“春温、夏热、秋燥、冬寒、四时皆患白烂。”泛指急性喉病伴有脓性糜烂面或似伪膜者。宜审证求因,标本兼治。春、秋季患此病时应酌用沙参、麦冬之类;夏季酌加牛蒡子、胖大海、芦根之类;冬季酌加苏叶、桔梗之类。
白痢
病名。痢疾便下白色粘冻或脓液者。古称白滞痢。临证须辨寒热。《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九:“白痢者,由肠虚而冷气客之,搏于肠间,津液凝滞成白,故为白痢也。”其症便下如冻胶或鼻涕,兼见腹痛,后重,不能食,小便清利,或手足厥冷等。由寒湿凝滞,脾阳受伤所致。治宜温中化湿,可选用当归散、除湿汤、十补汤等方。多见于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过敏性结肠炎等病。若症见痢下白色,粘冻多脓,腹痛,里急后重,小便赤涩者,属湿热为患。《张氏医通》卷七:“白痢初起,里急后重,频欲登圊,及去而所下无多,才起而腹中复急,皆湿热凝滞所致。”治宜清热祛湿,用胃苓汤加木香、砂仁,或香连丸、黄芩丸等。详湿热痢条。
白漏
病名。出《千金要方》卷四“赤白带下崩中漏下第三”篇“马蹄圆治白漏不绝方。”指经血漏下挟有白色液体,淋沥不断者为白漏。多因脾肺气虚所致。《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漏下白候”指出:“劳伤血气,冲任之脉皆起于胞内,为经脉之海,手太阳、少阴二经,主下为月水,伤损经血,冲任之气虚,故血非时而下,淋沥不断而成漏下。五脏皆禀血气,肺脏之色白,漏下白者,是肺脏之虚损,故漏下而挟白色也。”治宜补益脾肺,固涩止漏,方用马蹄圆(白马蹄、禹余粮,各120克,龙骨90克,乌贼骨、白僵蚕、赤石脂各60克,共为细末,蜜小丸,每服6-9克,空心黄酒送下);现临床亦常用补中益气汤、人参养荣汤施治。
白履忠
唐代官吏。号梁丘子,浚仪(今河南开封)人。攻读诗书文史,因厌弃仕途而未出仕。后于景云间(710-711年),上召为校书郎,不久弃官返邑,后又于开元十年入阁侍读,又拜朝散大夫。对养生甚感兴趣,尝注《黄庭内景经》,未见行世。
白轮
解剖名称。见《证治准绳·杂病》。即白睛。详该条。
白麻
病证名。麻疹的一种证型。又名白疹。《麻证新书》:“麻疹之粒头高耸,色红淡润而肤白者,此肺胃之火原轻。”见于麻疹轻证。如兼面色(白光)白,神疲,肢冷,则为正气虚弱,不能载毒外出。治宜益气透疹,用人参败毒散加减。
白蟒吐舌
推拿手法名。见《中医正骨经验概述》。使上肢作前伸动作。常用于漏肩风、肩部扭伤等症。
白霉苔
诊断学名词。舌面生白衣或糜点如饭粒。一般先见于舌根部,逐渐布满舌面,病属危重。多由胃中热极,津液化腐,蒸腾而上所致。可见于温毒、湿温、伏暑等病。急用甘淡养胃之法救治。
白面痧
病名。见《重刻烂喉丹痧辑要》。喉痧有烂喉、白喉之异。其有颜若渥丹,痧不出肌者……;亦有余处皆见,面部独否者,即俗呼为白面痧、白鼻痧也。指丹痧症唯面部或鼻部不发疹者。故名。治宜审证求因,辨证用药。
白膜
病证名。出《神农本草经》卷二。眼生膜障,因其血丝浅淡而稀疏呈灰白色者,故称白膜。
白膜蔽睛
病证名。俗称赤觑、赤瞎。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症初起,势甚轻微,次后始赤涩有泪,浑睛生障多,脉与眵,日久诸轮廓皆坏,虽略能行走,瞳子不见影动,且障稍高于睛,状如小小狗肾,故独以膜名。”其睑内常有椒粟颗粒。类今之沙眼角膜血管翳,参见赤膜下垂条。
白膜侵睛
病证名。《古今医统》:“此症肝虚肺盛,故有白膜侵上黑睛。白珠多赤,亦肺有火邪”。治宜清热养阴,明目退翳等法。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减。
白膜遮睛
病证名。见清·王子固《眼科百问》。指黑睛生白色翳膜甚至遮障视力的证候。参见翳条。
白内障针拨套出术
手术方法名称。在古代针拨障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西医结合的白内障手术方法。其拨障手术与金针拨障术大体相同,但因用特制器械将拨下的晶状体从切口套出,就避免了由于脱落的晶状体存积于眼内可能引起的后患。本法安全有效,目前在眼科临床中已较广泛地推行。
白脓疳靛
出《颅囟经》。即白脓痢。详各条。
白脓疳痢
病证名。出《颅囟经》。指疳痢,腹痛,痢下白色,或青蓝色粘液的症状。治同冷毒疳痢,详该条。
白脓痢
病证名。见《幼科证治准绳》。又名白脓疳靛。指小儿肠寒,下利似白脓。多由小儿素体阳虚,寒湿入内,蕴阻肠道,气机失利所致。治宜温中利气,用胃苓汤。
白气狸
病名。发于秋季,以暴嗽、呕逆、身热、发斑为主证的一种疫病。见《伤寒总病论》卷五。《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叙疫论》:“夫疫病者……秋时应凉,而热气抑之,则责邪在肺,病曰白气狸。”其症“乍寒乍热,损肺伤气,暴嗽,呕逆,或体热,发斑,喘咳,引气。”治宜清解疫毒,选用石膏杏仁汤、石膏葱白汤、治白气狸方等方。
白仁
解剖名称。见《银海精微》卷一:“肺属金曰气轮,在眼为白仁。”即白睛。肺脏的病变常在白睛上有所表现。如肺热常见白睛红赤。因此,临床上应将它们联系起来辨证施治。参见白睛条。
白刃疔
病名。疔之初起状如白疱者。出《外科正宗》卷二。又名肺疔。此因肺经毒火郁结而成。其初起多见局部出现白色疱状,顶部硬而根突,破则渗流血水,痒痛兼作,或疼痛明显者。该疔多生于鼻孔、两手部,易腐易陷,尤以鼻部易致险证。重则腮损咽焦,咳吐痰涎,鼻焮气急。治同疔疮。参见鼻疔条、疔条。
白肉
解剖结构名。
①指肌肉外层呈白色者。
②在掌(跖)与指(趾)腹(阴)面的肉,与其背(阳)面的肉相对而言。《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趾之端,循趾内侧白肉际。”
白如枯骨
诊断学名词,出《素问·五藏生成篇》。指出苍白无华的颜色。喻肺的真脏色。见于久病气血俱虚,胃气衰败。参见真脏色条。
白色喉痹
病名。指喉痹之色白者。见《喉科杓指》卷二:“此证因肺胃受寒。脉迟身热,色白不红。”治宜散寒、利咽、活络解毒。方用清咽散加减。若寒邪较重,则用荆防败毒散加减。外用苏叶60克,煎水作蒸气吸入。若色转红,干痛已除者则愈;若痛不除,则清咽散加山栀、黄柏、木通、生地等。
白色喉蛾
病名。指喉蛾之被有白膜者。《喉科指掌》卷三:“白色乳蛾,肿塞满口,身发寒热,六脉浮弦。此症因肺受风寒,用六味汤。”也可用麻黄汤加减治之。若有其他兼症者,应审证求因,辨证用药。
白色喉风
病名。多由寒邪外袭,火热内蕴致使喉关节及喉核等处色白,咽喉不适,或呈现溃烂而斑色红紫。《喉科秘旨》卷上:“此症因寒包火,伏于肺经。白而不肿,上有红紫烂斑,脉象不数,身热怕寒、火欲外发。”用六味汤加味治疗,也可用麻杏石甘汤治之。若素体虚弱又患本病而见他症者,宜结合全身情况辨证用药。
白涩症
病名。出《审视瑶函》。南人俗呼白眼。多由肺阴不足或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亦可因湿热蕴结,火伏气分而发。本症眼无明显外症,不肿不赤,爽快不得,沙涩昏朦疼痛。秋天多患此病。治法:肝肾阴虚火旺者,宜养阴清热,可选服养阴清肺汤或十珍汤加减。脾肺湿热者,治宜清热利湿,可用桑白皮汤加减。
《白氏内经》
书名。见《汉书艺文志》。已佚。
《白氏外经》
书名。见《汉书艺文志》。已佚。
白水
病名。水肿先从脚起,伴上气喘嗽的病症。为十水之一。《中藏经·论水肿脉证生死候》:“白水者,其根起于肺,其状先从脚肿,而上气喘嗽也。”
白苔
诊断学名词。正常的白苔是胃气所生,薄薄平铺于舌的中部和根部,颗粒均匀,干润适中,舌色如常。病理上的白苔主风寒湿邪,主表邪,一般证情尚轻;又根据白苔的干湿厚薄,舌质的红淡以及兼证的不同,而有寒热虚实之分。
白苔黑根舌
诊断学名词。指舌苔白而舌根黑苔,宜辨别寒热真假。《辨舌指南》:“若黑根无积腻,白苔薄滑,刮之即净,舌上多津,口不渴,或渴而不消水者,真寒假热也。宜十全辛温救补汤加减;若黑根粘腻粗涩,干厚刮之不净,燥苔无津,口渴引饮,真热假寒也。宜十全苦寒救补汤加减。”
白苔红地舌
诊断学名词。见《外感温热篇》。指舌苔白而舌质深红。由湿浊遏阻胸膈,营分伏热不能外透所致。多见于瘟疫病。治宜先辛开苦降以泄其湿,后用苦辛甘凉透发邪热。
白苔如积粉舌
诊断学名词。见《外感温热篇》。指舌苔白滑如积粉,舌尖边色紫绛。由秽浊内阻,热邪遏伏所致。见于湿热疫证,邪在膜原。治宜开泄透解。
白痛
证名。即白眼痛。《审视瑶函》卷三:“白眼痛有表里等症,或疼极而痛,从外走内者,宜温之散之;有不红肿而涩痛者,火伏气分,泻白散为主;有白珠变青蓝色,乃郁邪蒸逼,走散珠中,亟宜调气以养之”。参见白眼痛条。
白头疮
病名。痈疽疮疡之顶部呈白色者。《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白头疮者,由体虚带风热,遍身生疮,疮似大疥痒,渐白头而有脓,四边赤疼痛是也。”因湿热蕴结肌肤而成,证见皮肤生疮而有白头,逐渐发展而成脓,疮周红赤,微有痒感,伴有疼痛,甚则可延及全身。治宜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方选黄连解毒汤之类内服。外搽可用青黛膏敷贴。相当于毛囊炎。
白秃疮
病名。头部白癣之俗称。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五。又名癞头疮、秃疮、白秃。多因风邪袭入头皮腠理而结聚不散者,或由接触传染而发。该证多见于儿童,初起时头皮毛发根部出现灰白色屑斑,小者如豆粒,大则若硬币,日久可逐渐蔓延融合而扩大成片,毛发干枯,断折易落,参差不齐。搔痒或甚明显,久则毛发黄枯脱落,形成秃斑,一般愈后毛发可以再生,亦有永不再生者。病程较长,经年不愈,一般在青春期到来后或多不治自愈。治疗多取局部用药,可选苦楝膏,秃疮油,或肥油膏外擦即可。
白为寒
诊断学名词。五色主病之一。出《灵枢·五色》。面色白为阳气虚弱、寒从内生所致。
白雾
病证名。见《银海指南》卷二。指翳之色白而淡薄者,详翳条。
白陷
五陷之一。《痘疹精详》:“痘出稠密,其色淡白,根无红晕而顶陷者,白陷也。”为气血两虚所致。治宜大补气血,用人参养营汤或当归补血汤加味。
白陷鱼鳞
病名。指黑睛之白翳形如鱼鳞者。《银海精微》:“白陷鱼鳞者,肝肺二经积热,克壅攻上,致黑睛遂生白翳,如鱼鳞铺砌之状。”或如枣花。中有白陷,发歇不时,或发或聚,疼痛泪出……用摩顶膏摩擦封贴于额头处,用阴二阳四丹吹点或用青盐黄泥固济包煨熟研末,以鸭毛蘸点于鱼鳞中,日一次,又能除此翳耳。参见花翳白陷条。
白象
病证名。见《白喉忌表抉微》。白喉初起,症象轻而白未见者,即服此方。俟一见白象,即改服养阴清肺汤。相当于白喉伪膜。
白屑风
病名。头皮白屑脱落为主的一种病证。《外科正宗》卷四:“白屑风多生于头、面、耳、项发中,初起微痒,久则渐生白屑,叠叠飞起,脱之又生,此皆起于热体当风,风热所化。”该证主要发于头皮,重者可见头部弥漫、均匀的糠秕样干燥白屑脱落,自觉痒甚,搔抓时脱落更甚,越搔抓越觉奇痒难止。白屑落而又生,日久则可使毛发失泽易断落。相当于干性皮脂溢性皮炎。治宜祛风清热润燥,内服可选用祛风换肌丸,或消风散。多以外治为主,可调敷颠倒散洗剂,或选用润肌膏。
白癣痹
病名。多由风邪犯肺,肺气闭郁致喉内色暗红而出现白点者。《喉科种福》卷五:“喉内红色暗而不解,于暗红色中,现出白点,疼痛而痒。”用广笔牛子汤等加减,也可外吹矾精散。
白血
证名。咳血呈浅红色的病证。《素问·至真要大论》:“阳明司天,清复内余,则咳衄溢塞,心鬲中热,咳不止而白血出者死。”王冰注:“白血,谓咳出浅红色血,似肉似肺者。”《张氏医通·咳嗽》:“咳嗽吐粉红痰,谓之吐白血,仅可绵延岁月。”一说,若服小剂异功散、保元汤,大剂六味地黄汤、都气丸,亦能得生,不可委之于无救(见《中国医学大辞典》)。本证可见于二尖瓣膜病变所致肺郁血,心力衰竭等疾患。
白眼
①解剖名称。《灵枢·大惑论》:“其窠气之精为白眼”。即白睛,详该条。
②病名。系指白涩症。《审视瑶函》卷三:“此症南人俗呼白眼,其病不肿不赤,只是涩痛,乃气分隐伏之火,脾肺络湿热,秋天多患此。”详白涩症条。
③眼向上看或向旁看,以表示对别人的鄙视,也称白眼。
白眼病
证名。见《杂病·证治准绳》。
①指白睛部位的病痛。
②又名白痛,俗称害白眼。指白睛无红肿而疼痛之证候。《审视瑶函》卷三谓:“白眼痛有表里等症。或疼极而痛,从外走内者,宜温之散之。有不红肿而涩痛者,火伏气分,泻白散为主。有白珠变青蓝色,乃郁邪蒸逼,走散珠中,亟宜调气以养之。”
白翳
病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翳之色白者称白翳。详翳条。
白翳黄心内障
病名。《秘传眼科龙木论》:“此眼初患之时,肝脏劳热。先从一眼先患,以后相牵俱损。初觉即须急疗,先须服用汤药丸散。将息谨护,即宜针刺诸穴脉。后更用金针轻拨,然后服坠翳散即效。”黄心翳四边皆白,中心一点微黄色,隐在黑珠内,映出珠外。属圆翳内障范围,详见该条。
白淫
病名。
①指男子尿出白物如精及女子带下病。《素问·痿论》:“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乃为白淫。”王冰注:“白淫,谓白物淫衍,如精之状,男子因溲而下,女子阴器中绵绵而下也。”
②指男子受外界色欲刺激而滑精。《证治要诀·遗精》:“甚者耳闻目见,其精即出,名曰白淫。”《理虚元鉴·白浊白淫论》:“初出茎中痛而浓浊如膏,谓之白浊。久之不已、精微弱而薄,痛亦渐减,至后闻淫声,见女色而精下流,清稀而不痛,则谓之白淫也。”
③指蛊病。《杂病源流犀烛·五淋二浊源流》:“白淫,热郁病也,一名蛊。”宜用半苓丸、清心莲子饮等方。
白硬苔舌
诊断学名词。见《伤寒舌鉴》。舌苔干硬,多由痰火壅结或热邪传入阳明,胃津耗损所致。宜速下,佐以甘寒生津。
白礜
古代炼制外丹的常用矿物原料。即硫化砷铁(FeAsS)。为五石之一。
白粘腻苔
诊断学名词。舌面白苔上罩着一层浑浊粘液,状如鸡蛋清样附于苔面,苔的颗粒互相粘连成一片,多属寒痰湿盛。若口中粘腻而带甜味,涎沫浓稠,胸腔痞闷,则属脾热湿聚。
白障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指宿翳之色白而厚者。《审视瑶函》卷三:“(凝脂翳症)待长大而蔽满黑睛者,虽救得珠完,亦带疾矣。治后,珠上必有白障,如鱼鳞圆状等翳,终身不能脱,若结在当中,则视昏渺耳。”用四顺清凉饮子加减治疗。相当于今之角膜白斑。或可结合眼部及全身情况辨证用药。参见宿翳条。
白针
单纯针刺,不用温针等其他辅助方法。又称冷针。《千金要方》:“但其孔穴与针无忌,即下白针,若温针讫,乃灸之。”
白轸
病证名。出《千金要方》。指隐疹皮疹色白者。详隐疹条。
白疹
①出《麻证新书》。指麻疹粒头高耸,色红淡润而肤白。《临证指南》卷六:“赤疹遇清凉而消,白疹得温暖而解。”参见白麻条。
②出《温病条辨》。即白(疒咅)。详该条。
白疹瘙痒
病证名。体表疹之并有瘙痒者。见《本草纲目》卷三十六枸橘下附方。附方引自《救急方》。引文谓:白疹瘙痒“遍身者,小枸橘细切,麦麸炒黄为末,每服二钱,酒浸少时,饮酒。初以枸橘煎汤洗患处。”
白滞痢
病名。即白痢。《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白滞痢者,肠虚而冷气客之,搏于肠间,津液凝滞成白。”参见白痢条。
白肿舌
病名。系指舌肿而色白者。见《喉科秘钥》卷下。此症因风寒积内而致六脉弦紧,舌肿硬痛。用六味汤加减。若表寒明显者,可酌加麻黄,荆芥、防风等发表散寒。如有白苔黑点而滑者,用淡附子、干姜各五分煎服。外用干姜、冰片、麝香、青皮等分为末擦之。
白昼青盲证
病证名。据路际平《眼科临症笔记》载述:此病症见二目不痛不赤,瞳孔无异常人,外视如无病,但夜明而昼昏。类今之昼盲,引起本病的原因较为复杂,应结合全身症状辨证施治。但多数情况下是由肾水不足,虚阳浮越所致。《审视瑶函》:“……水不升而火不降,神光失序,不能收藏,故黑暗精明。”治宜滋养肾阴,以制阳光。方用杞菊地黄汤加减。参见黑夜精明证条。
白珠
解剖名称。《一草亭目科全书》:“气之精为白珠,属肺”。即白睛。详该条。
白珠俱青
病名。《审视瑶函》:“此症乃目之白睛忽变青蓝色也。病症尤急。盖气轮本白,被郁邪蒸逼,走入珠中,膏汁游出,入于气轮之内,故色变青蓝。瞳神必有大小之患,失治者,瞳神损而终身疾矣”。治宜解郁散邪,方用还阴救苦汤加减。参见白睛青蓝条。
白浊
病证名。
①小便浑浊色白。《诸病源候论·虚劳小便白浊候》:“胞冷肾损,故小便白而浊也。”亦称便浊、溺浊、尿浊,详便浊条。
②溺孔常流白色浊物而小便自清的疾患。又称精浊。《证治准绳·赤白浊》:“今患浊者,虽便时茎中如刀割火灼而溺自清,唯窍端时有秽物如疱脓目眵,淋沥不断,初与便溺不相混滥。”详精浊条。
百病始生
①多种疾病开始发生。百病,泛指外感内伤等各种致病因素所致的多种疾病。
②特指外感六淫之邪引起的各种疾病。《素问·至真要大论》:“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王冰注:“风寒暑湿燥火,天之六气也。静而顺者为化,动而变者为变,故曰之化之变也。”
③《灵枢经》篇名。该篇重点论述外感内伤疾病的发病因素,病邪侵入人体的途径,病邪传变规律及其常见证候。
百虫
推拿穴位名。位于大腿前方。能止惊搐。《幼科推拿秘书》:“百虫穴,在大腿之上外边。”
百虫窠
①经外穴名。出《针灸大成》。别名血郄。在大腿内侧,当血海穴直上1寸处。主治风疹,湿疹,皮肤瘙痒症等皮肤疾患。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②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即血海。见该条。
百虫入耳
病名。《肘后备急方》卷六。系指昆虫误入耳道。《外科正宗》卷四:“百虫入耳,乃偶然误入之。如蝇、纹细虫入耳,以麻油数点滴入窍中,虫亦自死取出。”参见虫入耳条。
《百大名家合注伤寒论》
伤寒著作。十六卷。吴考(般^木)编纂。刊于1924年。编者认为《伤寒论》注本虽多,各家也有不少精辟的见解,但“以辞害义,依样葫芦,亦复不少”(见自序)。遂广采百家注文颇具一得之见者选择《伤寒论》各篇。非但能折衷各家,而且能发皇古义。在编次上删去脉法、序例、可汗等篇,并将霍乱、阴阳易、差后劳复删并于《金匮》痉湿暍证下。现存初刊石印本。
百发神针
艾条灸的一种。见《种福堂公选良方》。以乳香、没药、生川附子、血竭、川乌、草乌、檀香末、降香末、大贝母、麝香各三钱。母丁香四十九粒,净蕲艾绵一两或二两,卷制如雷火针。治偏正头风,腰痛疝气,痈疽,发背,对口,痰核初起不破烂,俱可用,各按穴针之。
百骸
全身骨骼的泛称。骸,即骨骼。《庄子·消遥游》:“百骸九窍六藏,赅而存焉。”
百合病
病名。以神志恍惚、精神不定为主要表现的情志病。因其治疗以百合为主药,故名百合病。或谓百脉一宗;其病举身皆痛,无复经络传次,而名百合。起于伤寒大病之后,余热未解,或平素情志不遂,而遇外界精神刺激所致。《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然,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而身形如和,其脉微微。”其病邪少虚多,属阴虚内热之证,治以补虚清热,养血凉血,用百合地黄汤。亦可选用百合知母汤、百合鸡子汤、百合滑石散等方。
百会
①人体部位名。指巅上,相当于百会穴处。《素问·骨空论》:“巅上一灸之。”王冰注:“百会穴也,在顶中央旋毛中陷容指,督脉、足太阳脉之交会。”
②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三阳五会、天满、巅上。属督脉。督脉、足太阳之会。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布有枕大神经分支,左右颞浅动、静脉和左右枕动、静脉的吻合网。主治头痛,昏厥,耳鸣,鼻塞,眩晕,癫狂,阴挺,脱肛,痔疮,中风失语等。沿皮刺0.5-0.8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百会疽
病名。出《外科证治准绳》卷三。又名玉顶发、玉顶疽。多因火毒凝结上攻,生于百会穴者。初起形如粟米,根渐肿大如葡萄状,高坚红肿,焮热疼痛。宜服黄连消毒饮;若漫肿平塌,紫暗坚硬,宜服托里消毒散;外治随证选用冲和膏,回阳玉龙膏;已溃可选黄灵药去腐,并用太乙膏盖贴,余见外痈条。
百疾
泛指各种疾病,与百病同。见《灵枢·五变》。
百节
①泛指全身关节。《素问·诊要经终论》:“少阳终者,耳聋,百节皆纵。”
②中药马陆的别名。
《百科百效全书》
外科著作。又名《外科百效秘授经验奇方》、《新刻秘授外科百效全书》。四卷。旧题明·龚居中原编。撰年不详。卷一为史国公药酒方、经验方、痈疽总论;卷二为头面、牙、舌、咽喉诸病;卷三为胸腹背及二阴诸病;卷四为四肢、全身、皮肤外伤诸病。均先论证候,次述治法和方药。文字简明,切于实用。现存明刻本、多种清刻本和石印本。
百刻
古代计时法。古时以漏壶为计时器,上有刻度,百刻为一昼夜。《灵枢·五十营》:“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
百劳
①经外穴名。《针灸资生经》:“妇人产后浑身疼,针百劳穴,遇痛处即针,避筋骨及禁穴。”所述位置不详,或作阿是穴。《针灸集成》曰:“百劳,在大椎向发际二寸点记,将其二寸中折墨记,横布于先点上,左右两端尽处是。主治瘰疬,灸七壮,神效。”在项部,当大椎直上2寸,后正中线旁开1寸。主治咳嗽,气喘,落枕及淋巴结核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②经穴别名。《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百劳,在背第一椎骨尖上,针三分,灸二七壮。”后《针灸大全》等作大椎别名。见该条。
百脉
全身血脉的总称。《素问·经脉别论》:“肺朝百脉,而主治节。”
百日疮
病证名。
①见《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即小儿出生后百日内出现的瘙疹。详瘙疹条。
②见《诚书痘疹》。即痘疮。详该条。
百日儿疟
病证名。出《本草纲目》。指百日内婴儿患疟。《幼科要略》:“疟因暑发居多”,“幼稚之疟,都因脾胃受病,然气怯神弱,初病惊痫、厥逆为多。”临床上婴儿疟疾急性发作无定型,可无寒战,或仅见四肢厥逆,面白唇紫,到发热时才被发觉,或仅有躯干灼热,四肢反觉冰凉,汗多;或呕吐,泄泻,脾脏肿大,腹部拒按。初起以清热截疟为主,随证选方,并加入青蒿、常山等药。
百日咳
病名。又名顿咳、顿呛、时行顿呛、鸡咳、鹭鸶咳、呛咳、疫咳、天哮呛、天哮、迫咳。是一种流行于冬春之季的传染病,以五岁以下婴幼儿为多见。临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和痉咳后伴有特殊的吸气性回声为特征。由时行疫毒犯肺,肺气不宣,气郁化热,酿液成痰,阻于气道,气机上逆而成。久咳伤及肺络,则可引起咯血。初起邪袭肺卫,治宜辛温化痰,顺气降逆,用射干麻黄汤。中期邪热恋肺,宜清热宣肺,用麻杏石甘汤,或泻白散加减。日久肺脾气虚,宜兼顾脾肺,用人参五味子汤。验方如鹭鸶涎丸、鸡苦胆等,均可选用。针灸:取定喘、天突,配大椎、丰隆。
百日内嗽
出《幼科发挥》。即百晬嗽。详该条。
百药
泛指各种药物。《素问·血气形志》:“病生于咽嗌,治之以百药。”
《百症赋》
针灸歌赋名。撰人不详。见《针灸聚英》。内容列举多种病症的针灸配穴,便于诵读,影响很广。
百晬嗽
病证名。又名百日嗽、百晬咳、百晬内嗽、乳嗽、奶嗽、胎嗽。指婴儿出生百日内,患咳嗽、气急、痰涎壅盛等症。包括一般感冒以及新生儿肺炎等病。多由外感风寒、湿热之邪,郁于肺卫,聚液成痰,痰热阻肺,肺失肃降,气机逆乱所致。轻者,治宜清热宣肺豁痰,用麻杏石甘汤合泻白散加银花、连翘;重者气憋唇绀,治宜解毒平喘化痰,用射干麻黄汤加减。必要时可用中西医两法结合治疗。
败血
败坏之血。参恶血条。
败血冲肺
病名。产后三冲之一。见《张氏医通》卷十一。多因恶露当下不下,或下之不畅,冲逆于肺的病证。多见胸闷烦躁,面赤气急,呕道,鼻衄等症。方用二味参苏饮(人参、苏木),甚则加芒硝。属产后危重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