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
中药材
中药方剂
作者:王肯堂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自序
卷之一
痈疽之源(一)
痈疽之别(二)
脉法(三)
分经络(四)
善恶(五)
虚实(六)
内消(七)
内托(八)
灸(九)
针烙(十)
砭镰(十一)
敷贴(十二)
淋洗(十三)
将护(十四)
禁忌(十五)
肿疡(十六)
发表
辛凉解表
辛平解表
辛温解表
辛热解表
攻里
发表攻里
半表半里
内托
内消
敷贴温药
敷贴热药
敷贴凉药
点药
灸法
砭法
卷之二
溃疡
大法
辨脓
取脓
发表
攻里
清热
已寒
补虚
作痛
发热
恶寒
呕逆
禁忌
追蚀脓蠹
去死肉
搜脓
膏药
膏药
收口
久漏疮
痈疽所兼诸证
渴
呕
痛
出血
疮僵肉
疮挛急牵阴入腹
咽喉口舌生疮
大便秘结
大便泻利
小便淋闷频数
头痛眩晕
烦躁
自汗盗汗
多痰
喘急
胸痞
目斜视上
四肢沉重
寒热往来
厥逆
面目浮肿
阳气脱陷
内痈
肺痈
肠痈
胃脘痈
心痈
肾痈
疔疮
发表
攻里
表里
消瘴解毒
托里
外治
入腹
走黄
危困
内疔
卷之三
痈疽部分
痈疽部分·头部(一)
百会疽
顶门痈
额疽
太阳疽
鬓疽
发际疮
癞头疮
脑疽
痈疽部分·面部(二)
发眉
目疡
鼻疽
发髭
颧疡
颊疡
发颐(腮)
面疮
牙叉发
承浆痈
痈疽部分·耳部(三)
耳发
耳内疮
耳根毒
耳后疽(参发颐)
总论
痈疽部分·口齿部(四)
口疮
牙痈
骨槽风
上痈
唇疮
痈疽部分·项部(五)
百脉疽
项痈
项中疽
天柱疽
杼疽(参耳后)
夹喉疽
结喉痈
瘰马刀
痈疽部分·肩部(六)
肩疽
肩胛疽
左右串
缺盆疽
肩后疽
过肩疽
痈
腋发
夹肢痈
痈疽部分·臂部(七)
臂痈
肘痈(俗名病藕节。)
痈(俗名病藕包。)
痈疽部分·手部(八)
手发背(俗名蜘蛛背。)
手心毒
虎口疽
腕痈
手大指疽
天蛇头
手指节发
代指
痈疽部分·胸部(九)
井疽
甘疽
膻中疽
脾发疽
乳痈乳岩
卷之四
痈疽部分·胁部(十)
胁疽
内发丹毒
痈疽部分·腹部(十一)
脐上疽
脐痈
小腹疽
总论
痈疽部分·背部(十二)
发背
痈疽部分·腰部(十三)
腰疽
缠腰火丹
痈疽部分·下部(十四)
便毒
毛际疡
囊痈
阴疮
妇人阴疮
穿裆发锐疽涌泉疽
臀痈
悬痈
痈疽部分·股部(十五)
股阴疽
股阳疽
附骨疽
腿游风
委中毒
痈疽部分·膝部(十六)
鹤膝风
痈疽部分·胫部(十七)
胫疽
胫阴痈
三里发
接骨发
骗马坠
青蛇便
瓜藤缠
湿毒流注
下注疮
内踝疽
外踝疽
多骨疽(别见)
腓发
疮
肾风疮
风疽
痈疽部分·足部(十八)
脚发
脱疽
香港脚疮
甲疽(嵌甲)
脚指缝烂疮
足跗发
足跗发
足心痈
肉刺
卷之五
瘭疽(风疽)
反花疮
多骨疽
时毒
流注
杨梅疮
恶疮
丹毒
赤白游风
紫白癜风
乌白癞
瘾疹
疥癣
疥
癣
浸淫疮
天泡疮
痤
热疮痱子
卷之五
结核
瘿瘤
疣
痣
手足皴裂
冻疮
漆疮
发痉
类破伤风
水入疮
马汗入疮
跌扑伤损
瘀血停积论
亡血过多论
脉法
治法
头目鼻耳伤
舌唇口喉齿腮伤
颈骨肩胛胁肋伤
手伤
胸腹伤
腰臀股膝伤
脚伤
背脊骨伤
阴囊阴门伤
筋骨伤
束缚敷贴用药
用药诀
十不治证
整骨麻药
外治方药
内服方药
金疮
箭头入肉
竹木刺针入肉
杖疮
薛氏分证主治大法
胁肋胀痛
腰脊痛
腹痛
小腹引阴茎作痛
肌肉间作痛
创口痛
瘀血作痛
血虚作痛
骨伤作痛
湿痰作痛
肝火作痛
青肿不消
腐肉不溃
新肉不生
出血
瘀血泛注
昏愦
眩晕
烦躁
发热
阳气脱陷
胸腹痛闷
作呕
呕吐黑血
喘咳
作渴
大便秘结
手足伤损
手足疼痛
破伤风
发痉
行气之非
下血之非
寒药之非
不砭之非
不补之非
汤火疮(灸疮)
诸虫兽螫伤
通治
毒蛇咬
蜈蚣咬
蠼伤
蝎螫
蜂螫
蜘蛛咬
刺毛虫伤
蚯蚓伤
蝼蛄咬
蚕咬
犬咬
癫犬咬
马咬
鼠咬
人咬
虎咬
熊咬
驴涎马汗疮
诸肿
石痈、石疽
首页
>
中医书籍
>
《证治准绳·疡医》
>
卷之二
卷之二
溃疡
大法
辨脓
取脓
发表
攻里
清热
已寒
补虚
作痛
发热
恶寒
呕逆
禁忌
追蚀脓蠹
去死肉
搜脓
膏药
膏药
收口
久漏疮
痈疽所兼诸证
渴
呕
痛
出血
疮僵肉
疮挛急牵阴入腹
咽喉口舌生疮
大便秘结
大便泻利
小便淋闷频数
头痛眩晕
烦躁
自汗盗汗
多痰
喘急
胸痞
目斜视上
四肢沉重
寒热往来
厥逆
面目浮肿
阳气脱陷
内痈
肺痈
肠痈
胃脘痈
心痈
肾痈
疔疮
发表
攻里
表里
消瘴解毒
托里
外治
入腹
走黄
危困
内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