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书籍 > 《外科证治全书》 > 耳部证治(计十四证)

耳部证治(计十四证)

筋脉耳中,(肾气通耳,耳中病,责在肾。)手太阳小肠、足少阳胆、手少阳三焦脉俱入耳中。

耳前,足阳明胃脉上耳前,筋结耳前。足少阳胆脉、手少阳三焦脉俱走耳前。三焦脉从耳前属目。

耳后,手太阳小肠筋、足太阳膀胱筋俱走耳后完骨。足阳明胃脉之支、足少阳胆脉、手少阳三焦脉俱过耳后。

(一名耳后毒。)

发在耳后,宜别阴阳治之。患色白者,按阴疽例治;患色红者,按阳痈例治。如发耳垂后,名耳根毒,辨治亦然。

耳孔内时出脓,曰脓耳。赤肿溃烂流脓,曰停耳。脓湿结块塞耳暴聋,曰耵耳。皆内火攻冲泻肝汤加柴胡。外俱用红棉散。

一、有耳忽大痛,如有虫在内奔走,或血水流出,或痛不可忍者,用蛇蜕烧灰存性,研细末,鹅翎管吹之立愈。

红棉散

海螵蛸 枯矾(各三钱) 干燕脂(一钱五分,烧存性) 麝香(五分)

上共研细末,瓷器收贮听用。每少许吹入耳内,或掺溃烂处俱效。

脓耳方(存验。)

菖蒲根(水洗净)

上捣取汁,先用棉碇卷干耳内脓,然后将菖蒲汁灌入荡洗,数次即愈。

耵耳方(存验。)

地龙粪 釜底墨 生猪脂上共捣匀,葱汁和,捏如枣核,绵裹塞耳,润则换。

归芍地黄丸(通用三七十。)

龙胆泻肝汤(通用九。)

三证皆生耳窍内,耳痔形如樱桃,亦有形如羊奶者;耳菌形如蘑菇,头大蒂小,耳梃形如枣皮破,偶一触犯,痛引脑巅。内俱用加味逍遥散,甚者,龙胆泻肝汤。外用鸡矢白炒研敷之,或黄白散点之,渐渐消化。又方,以火酒滴入,仰之半时,即可钳出。

加味逍遥散(通用十六。)

龙胆泻肝汤(通用九。)

黄白散(见前鼻部鼻痔。)

生耳窍暗藏之处,色黑,形如椒目,疼如锥刺,引及腮脑,破流血水。急服夺命汤,外用蟾酥、雄黄等分为末,水和浓,滴入耳内。

夺命汤(见发无定处疔疮。)

耳内不脓不肿,只作干痛,或作痒,或出水,或经年不愈,或交接便发,此皆肝肾二家虚火为病,加减八味丸主之。

加减八味丸(通用四十六。)

耳鸣者,耳中有声,或若蝉鸣,或若钟鸣,或若火 然,或若流水声,或若簸米声,或睡外,止于窍中, 有声。格外入之者,为其内声所混,听之不清,服摄阴煎;脾胃弱者,兼服补中益气汤。

一、有因怒而鸣者,乃三焦气逆,小柴胡汤加当归、川芎、山栀仁主之。

摄阴煎

活磁石(一两) 地黄 首乌 龟版 鳖甲(各五钱) 山茱萸肉 白芍 山药(各二钱)五味子(一钱五分)

上水煎二次,去渣,食前温服。治元阴虚损、高年逆上之气,屡有奇效。如为丸,将方内

补中益气汤(通用三十。)

小柴胡汤(通用十四。)

暴聋者,猝然闭塞无闻,肾气虚脱则有之,亦或三焦气逆、气郁而然者。其证必哄哄 ,胀闷烦热,四物汤加柴胡、山栀。中气弱者,加减归脾汤。亦或肝胆风热上攻而然者,其证必兼头痛,小柴胡汤加川芎、归身、山栀仁。亦或因损伤、挖伤、雷炮震伤,患 耳溃脓不止等证而聋者,则宜用开通之法。如肾亏精脱,或年衰,或病后,或劳倦过度,或大恐气结,渐至耳聋者,须大培根本,用八珍汤、地黄丸、补中益气汤之类。然多难愈。

开通法

一、用酒浸针砂一日,至晚去砂,将酒含口中。取活磁石一块塞耳,左聋塞左,右聋塞右,此导气古法也。

一、用巴豆一粒去心皮,斑蝥一枚去翅足,二物合捣,绵裹塞耳中,再易,甚效。

一、用大蒜一瓣,中剜一孔,以巴豆一粒去皮膜,入蒜内慢火炮极熟,用新棉包定,塞耳中,三次效。

一、用全蝎四十九枚,以生姜浓片如数,铺锅内,置蝎于其上,轻烙姜片至黄色,取蝎去毒愈。

四物汤(通用二十三。)

小柴胡汤(通用十四。)

补中益气汤(通用三十。)

生耳后缝间,延及耳折上下,色红如刀裂之状,时流黄水,乃胆脾湿热,用穿粉散搽之即愈。

轻粉(隔纸微炒研) 穿山甲(炙) 铅粉 黄丹(各三钱,飞用)

上共研细末,香油调搽。

附方(存验。)

胡黄连上一味,研细末,麻油调搽。

耳窍中时流鲜血,肝肾火升所致。用地芩饮,或六味地黄汤加山栀仁、赤苓,外用蒲黄炒黑研末,掺入即止。

地芩饮

生地黄(一两) 黄芩(二钱,酒炒)

上加青荷叶五钱,水煎去渣,微温服。

六味地黄汤(通用四十三。)

凡虫偶入耳中,以生姜搽猫鼻,其尿自出,取尿滴入耳内,虫即出。或用米醋滴入,其虫不出亦死,用细芦管入耳吸之,虫随出。

一、蜈蚣入耳,用香鸡肉置耳边,猪肉炙香亦可。

一、飞蛾入耳,用鸡管极气吹之,或击铜器于耳边。

一、蚁入耳,用韭汁灌。

一、蜒蚰入耳,用盐撒耳内即化水,或以苦酒注之。

一、蚂蝗入耳,取田中泥一盆枕耳,闻气即出。

一、磕头虫(其虫按其后,即磕头有声。)入耳,灌以生油即出,不可杀之。

一、蚤虱入耳,用菖蒲末炒熟,袋盛枕之。

一、蛆虫入耳,用杏仁捣烂取油滴入,不出即死。

一、水银入耳,用金银着耳边即出。

一、水入耳中,用薄荷汁滴入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