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书籍 > 《格致余论》 > 生气通天论病因章句辩

生气通天论病因章句辩

《礼记》曰∶一年视离经。谓离析经理,在乎章句之绝。《内经·生气通天论》病因四章,第一章论因于寒,欲如运枢。以下三句与上文意不相属,皆衍文也。体若燔炭,汗出而散两句,当移在此。夫寒邪初客于肌表,邪郁而为热,有似燔炭,得汗则解。此仲景麻黄汤之类是也。第二章论因于暑。暑者君火为病,火主动则散,故自汗烦渴而多言也。第三章论因于湿。湿者土浊之气,首为诸阳之会,其位高而气清,其体虚,故聪明得而系焉。浊气熏蒸,清道不通,沉重而不爽利,似乎有物以蒙冒之。失而不治,湿郁为热,热留不去,大筋软短者,热伤血,不能养筋,故为拘挛。小筋弛长者,湿伤筋,不能束骨。故为痿弱。因于湿,首如裹,各三字为句,湿热不攘以下各四字为句,文正而意明。第四章论因于气,为肿。下文不序病证,盖是脱简。四维相代二句,与上文意不相属,亦衍文也。王太仆曰∶暑热湿气三病,皆以为发于伤寒之毒,次第相仍,展转生病。五段通为一章,余有疑焉。暑病不治,伏而生热,热久生湿,湿久气病,盖有之矣。《内经》止有冬伤于寒,不即病,至夏有热病之言。未闻寒毒伏藏,至夏发于暑病。至于湿病,亦蒙上文之热,谓反湿其首,若湿物裹之,望除其热,当以因于湿首为句。如裹湿又为句,则湿首之湿,裹湿之湿,皆人为也。与上下文列言寒暑之病,因文义舛乖,不容于不辩。或曰∶先贤言温湿、寒湿、风湿矣。未闻有所谓湿热病者,攻之《内经》,亦无有焉,吾子无乃失之迂妄耶?予曰∶六气之中,湿热为病十居八九。《内经》发明湿热,此为首出。至真要大论曰∶湿上甚而热,其间或言湿而热在中者。或曰热而湿在中者,此圣人爱人论道之极致,使天下后世不知湿热之治法者,太仆启之也。君其归取《原病式》熟读而审思之,幸甚!

太仆章句

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

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因于湿首(句),如裹湿(句),热不攘(句),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

因于气为肿。(云云)。

新定章句

因于寒,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

因于湿(句),首如裹(句),湿热不攘(句),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

因于气为肿。(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