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豆豉
《中国药典》淡豆豉
拼音 | Dàn Dòu Chǐ |
来源 | 本品为豆科植物大豆 Glycine max(L.) Merr. 的成熟种子的发酵加工品。 |
性状 | 本品呈椭圆形,略扁,长0.6~1cm,直径0.5~0.7cm。表面黑色,皱缩不平。质柔软,断面棕黑色。气香,味微甘。 |
鉴别 | 取本品1g,研碎,加水10ml,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数分钟,滤过。取滤液0.5ml ,点于滤纸上,待干,喷以1% 吲哚醌-醋酸(10:1)的混合溶液,干后,在100~110℃加热约10分钟,显紫红色。 |
炮制 | 取桑叶、青蒿各70~100g,加水煎煮,滤过,煎液拌入净大豆1000g 中,俟吸尽后,蒸透,取出,稍凉,再置容器内,用煎过的桑叶、青蒿渣覆盖,闷使发酵至黄衣上遍时,取出,除去药渣,洗净,置容器内再闷15~20天,至充分发酵、香气溢出时,取出,略蒸,干燥,即得。 |
性味 | 苦、辛,凉。 |
归经 | 归肺、胃经。 |
功能主治 | 解表,除烦,宣发郁热。用于感冒、寒热头痛,烦燥胸闷,虚烦不眠。 |
用法用量 | 6~12g。 |
贮藏 |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
摘录 | 《中国药典》 |
《全国中草药汇编》淡豆豉
拼音 | Dàn Dòu Chǐ |
别名 | 豆豉、杜豆豉 |
来源 | 豆科大豆属植物大豆Glycine max (L.) Merr.的成熟种子经过一定的炮制方法加工而成。 |
炮制 | 取桑叶、青蒿,置锅内加水煎汤,过滤,取药汤与洗净的黑豆拌匀,汤吸尽后置笼内蒸透,取出,略晾,再置容器内上盖煎过的桑叶、青蒿渣,闷至发酵生黄衣为度,取出,晒干即得。(每黑豆100斤,用桑叶4斤,青蒿7斤) |
性味 | 辛、甘、微苦,凉。 |
功能主治 | 解表,除烦。用于感冒发热,头痛,虚烦,失眠。 |
用法用量 | 2~5钱。 |
摘录 | 《全国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辞典》淡豆豉
拼音 | Dàn Dòu Chǐ |
别名 | 香豉(《伤寒论》),淡豉(《纲目》)。 |
出处 | 《本草汇言》 |
来源 | 为豆科植物大豆的种子经蒸罨加工而成。 |
原形态 | 植物形态详"黑大豆"条。 |
制法 | 取桑叶、青蒿加水煎汤,过滤,取药汤与洗净的黑大豆拌匀,俟汤吸尽后,置笼内蒸透,取出略凉,再置容器内,上盖煎过的桑叶、青蒿渣,闷至发酵生黄衣为度,取出,晒干即得。(每黑大豆100斤,用桑叶4斤、青蒿7斤)
《纲目》:"造淡豉法,用黑大豆二三斗,六月内淘净,水浸一宿,沥干蒸熟,取出摊席上,候微温,蒿覆。每三日一看,候黄衣上遍,不可太过。取晒簸净,以水拌干湿得所,以汁出指间为准,安瓮中,筑实。桑叶盖,厚三寸,密封泥,于日中晒七日,取出,曝一时,又以水拌入瓮。如此七次,再蒸过,摊去火气,瓮收筑封即成。" 淡豉制法,除上述加工法而外,尚有以其它药物如辣蓼、佩兰、苏叶、藿香、麻黄、青蒿、羌活、柴胡、白芷、川芎、葛根、赤芍、桔梗、甘草等,或煎取药汁,用以煮豆;或将药物研成粉末同煮熟的大豆拌和,然后闷置发酵等不同的加工方法。 |
性状 | 干燥品呈椭圆形,略扁,长0.5~1厘米,宽3~6毫米。外皮黑色,微有纵横不整的皱折,上有黄灰色膜状物。外皮多松泡,有的已脱落,露出棕色种仁。质脆,易破碎,断面色较浅。有霉臭,昧甘。以色黑、附有膜状物者为佳。 |
性味 | 苦,寒。
①《别录》:"味苦,寒,无毒。" ②《千金·食治》:"味苦甘,寒,涩,无毒。" ③《珍珠囊》:"苦咸。" |
归经 | 入肺、胃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经。" ②《本草经解》:"入足太阳膀胱、手太阳小肠、手少阴心、手少阳三焦经。" ③《要药分剂》:"入肺、胃二经。" |
功能主治 | 解表,除烦,宣郁,解毒。治伤寒热病,寒热,头痛,烦躁,胸闷。
①《别录》;"主伤寒头痛寒热,瘴气恶毒,烦躁满闷,虚劳喘吸,两脚疼冷。" ②《药性论》:"治时疾热病发汗;熬末,能止盗汗,除烦;生捣为丸服,治寒热风,胸中生疮;煮服,治血痢腹痛。" ③《日华子本草》:"治中毒药,疟疾,骨蒸;并治犬咬。" ④《珍珠囊》:"去心中懊憹,伤寒头痛,烦躁。" ⑤《纲目》:"下气,调中。治伤寒温毒发癍,呕逆。" ⑥《本经逢原》:"以水浸绞汁,治误食鸟兽肝中毒。" ⑦《会约医镜》:"安胎孕。"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2~4钱:或入丸剂。外用:捣敷或炒焦研末调敷。 |
注意 | ①《药性论》:"得酰良。"
②《本草经疏》:"凡伤寒传入阴经与夫直中三阴者,皆不宜用。" |
复方 | ①治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心中懊憹:栀子十四个(擘),香豉四合(绵裹)。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煎栀子,得二升半,纳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伤寒论》栀子豉汤)
②治温毒发斑,大疫难救:黑膏生地黄半斤(切碎),好豉一升,猪脂二斤。合煎五六沸,令至三分减一,绞去滓,末雄黄、麝香如大豆者纳中,搅和,尽服之,毒从皮中出。(《补缺肘后方》) ③治伤寒暴下及滞痢腹痛:豉一升,薤白一把(寸切)。上二物,以水三升,煮令薤熟,去滓,分为再服,不瘥复作。(《范汪方》鼓薤汤) ④治多年肺气喘急,呴嗽,晨夕不得眠:信砒一钱半(研飞如粉),豆豉(好者)一两半(水略润少时,以纸浥干,研成膏)。上用膏子和砒同杵极匀,丸如麻子太,每服十五丸,小儿量大小与之,并用极冷腊茶清临卧吞下,以知为度。(《本事方》紫金丹) ⑤治断奶乳胀:豆豉半斤,水煎,服一小碗,余下洗乳房。(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⑥治小儿丹毒破作疮,黄水出:焦炒豉,令烟绝为末,油调敷之。(姚和众) ⑦治阴茎上疮痛烂:豉一分,蚯蚓湿泥二分,水研和涂上,干易,禁热食韭菜、蒜。(《药性论》) |
各家论述 | ①《纲目》:"黑豆性平,作豉则温。既经蒸罯,故能升能散;得葱则发汗,得盐则能吐,得酒则治风,得薤则治痢,得蒜则止血;炒熟则又能止汗,亦麻黄根节之义也。"
②《本草经疏》:"豉,惟江右淡者治病。《经》云,味苦寒无毒,然详其用,气应微温。盖黑豆性本寒,得蒸晒之气必温,非苦温则不能发汗、开腠理、治伤寒头痛、寒热及瘴气恶毒也。苦以涌吐,故能治烦躁满闷,以热郁胸中,非宣剂无以除之,如伤寒短气烦躁,胸中懊憹,饿不欲食,虚烦不得眠者,用栀子豉汤吐之是也。又能下气调中辟寒,故主虚劳。喘吸,两脚疼冷。" ③《本草汇言》:"淡豆豉,治天行时疾,疫疠瘟瘴之药也。王绍隆曰:此药乃宣郁之上剂也。凡病一切有形无形,壅胀满闷,停结不化,不能发越致疾者,无不宣之,故统治阴阳互结,寒热迭侵,暑湿交感,食饮不运,以致伤寒寒热头痛,或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甚至反复颠倒,心中懊憹,一切时灾瘟瘴,疟痢斑毒,伏痧恶气,及杂病科痰饮,寒热,头痛,呕逆,胸结,腹胀,逆气,喘吸,脚气,黄疸,黄汗,一切沉滞浊气搏聚胸胃者,咸能治之。倘非关气化寒热时瘴,而转属形藏实热,致成痞满燥实坚者,此当却而谢之也。" ④《本经疏证》:"豆豉治烦躁满闷,非特由于伤寒头痛寒热者可用,即由于瘴气恶毒者亦可用电。盖烦者阳盛,躁者闭逆,阳盛而不得下交,阻逆而不能上济,是以神不安于内,形不安于外,最是仲景形容之妙,曰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惟其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正可以见上以热盛,不受阴之滋,下因阴逆,不受阳之降,治之不以他药,止以豆豉栀子成汤,以栀子能泄热下行,即可知豆豉能散阴上逆矣。" |
摘录 | 《中药大辞典》 |
《中药大辞典》淡豆豉
拼音 | Dàn Dòu Chǐ |
英文名 | Fermented Soybean |
别名 | 黄豆、白豆 |
来源 | 为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 max(L.)Merr.的种子的发酵加工品。 |
原形态 | 一年生草本,高50~150cm。茎多分枝密生黄褐色长硬毛。三出复叶,叶柄长达20cm,密生黄色长硬毛;小叶卵形、广卵形或狭卵形,两侧的小叶通常为狭卵形,长5~15cm,宽3~8.5cm;旗瓣倒卵形,翼瓣长椭圆形,龙骨瓣斜倒卵形。荚 果带状矩形,黄绿色或黄褐色,密生长硬毛,长5~7cm,宽约1cm。种子2~4粒,卵圆形或近球形。花期6~7月,果期7~9月。 |
生境分部 |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
性状 | 加工后的种子呈椭圆形,略扁,长0.6~1cm,直径0.5~0.7cm。表面黑色,皱缩不平。质柔软,断面棕黑色。气香,味微甘。 |
化学成分 | 种子含蛋白质、脂肪、胆碱、黄嘌呤(xanthine)、次黄嘌呤(hypoxanthine)、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烟酸、天冬酰胺、甘氨酸、笨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等。 |
性味 | 性凉,味苦、辛。 |
功能主治 | 解表,除烦,宣发郁热。用于感冒、寒热头痛、烦燥胸闷、虚烦不眠。 |
摘录 | 《中药大辞典》 |
《中华本草》淡豆豉
拼音 | Dàn Dòu Chǐ |
英文名 | Fermented Soybean |
别名 | 香豉、豉、淡豉、大豆豉。 |
出处 | 出自《本草汇言 》。 1.《肘后方》:伤寒有数种,今取一药兼疗。若初觉头痛,肉热,脉供,起一、二日,便作此加减葱豉汤。葱白一虎口,豉一升,锦裹,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取汗。若不汗更作,加葛根三两,不汗更作,加麻黄三两,去节。诸名医方皆用此,更有加减法甚多。今江南人凡得时气,必先用此汤服之,往往便瘥。 2. 陶弘景中豉,食中之常用,春夏天气不和,蒸炒以酒渍服之,至佳。暑热烦闷,冷水渍饮 |
来源 |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 max(L.)Merr.的黑色的成熟种子经蒸罨发酵等加工而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lycine max(L.)Merr.[Phaseolus max L.] |
原形态 | 大豆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60-180cm。茎粗壮,密生褐色长硬毛。叶柄长,密生黄色长硬毛;托叶小,披针形;三出复叶,顶生小叶菱状卵形,长7-13cm,宽3-6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两面均有白色长柔毛,侧生小叶较小,斜卵形;叶轴及小叶柄密生黄色长硬毛。总状花序腋生;苞片及小苞片披针形,有毛;花萼钏状,萼齿5,披针形,下面1齿最长,均密被白色长柔毛;花冠小,白色或淡紫色,稍较萼长;旗瓣先端微凹,翼瓣具1耳,龙骨瓣镰形;雄蕊10,二体;子房线形,被毛。荚果带状长圆形,略弯,下垂,黄绿色,密生黄色长硬毛。种子2-5颗,黄绿色或黑色,卵形至近球形,长约1cm。花期6-7月,果期8-10月。 |
生境分部 | 生态环境:全国各地广泛栽培。 |
性状 | 性状鉴别 本品呈椭圆形略扁,长0.6-1cm,直径0.5-0.7cm。表面黑色,皱缩不平,无光泽,一侧有棕色的条状种脐,珠孔不明显。子叶2片,肥厚。质柔软,断面棕黑色。气微,味微甘。以粒大、饱满、色黑者为佳。 |
化学成分 | 本品含蛋白质19.5%,脂肪6.9%,碳水化合物25%,维生素B10.07mg/100g,维生素B20.34mg/100g,烟酸2.4mg/100g;另含钙、铁、磷盐、氨基酸以及酶。又谓,从发酵大豆中分离出四甲基吡嗪(tetramethylpyrazine)。 |
鉴别 | 理化鉴别 (1)取本品1g研碎,加水10ml,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数分钟,滤过,取滤液0.5ml,点于滤纸上,待干,喷以1%吲哚醌-醋酸(10:1)的混合液,干后,在100-110℃烘约10min,显紫红色。 (2)取本品1g,研碎,加水10ml,在50-60℃水浴中温浸1h,滤过,取滤液1ml,加1%硫酸铜液与40%氢氧化钾溶液各4滴,振摇,应无紫红色出现。 |
炮制 | 取桑叶、青蒿加水煎汤,过滤,取药汤与洗净的黑大豆拌匀,俟汤吸尽后,置笼内蒸透,取出略凉,再置容器内,上盖煎过的桑叶、青蒿渣,闷至发酵生黄衣为度,取出,晒干即得。(每黑大豆100斤,用桑叶4斤、青蒿7斤)《纲目》: 造淡豉法,用黑大豆二三斗,六月内淘净,水浸一宿,沥干蒸熟,取出摊席上,候微温,蒿覆。每三日一看,候黄衣上遍,不可太过。取晒簸净,以水拌干湿得所,以汁出指间为准,安瓮中,筑实。桑叶盖,厚三寸,密封泥,于日中晒七日,取出,曝一时,又以水拌人瓮。如此七次,再蒸过,摊去火气,瓮收筑封即成。淡豉制法,除上述加工法而外,尚有以其它药物如辣蓼、佩兰、苏叶、藿香、麻黄、青蒿、羌活、柴胡、白芷、川芎、葛根、赤芍、桔梗、甘草等,或煎取药汁,用以煮豆;或将药物研成粉末同煮熟的大豆拌和,然后闷置发酵等不同的加工方法。 |
性味 | 苦;辛;平 |
归经 | 肺;胃;心;膀胱;小肠;三焦经 |
功能主治 | 解肌发表;宣郁除烦。主外感表证;寒热头痛;心烦;胸闷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5-15g;或入丸剂。外用:适量,捣敷;或炒焦研末调敷。 |
注意 | 1.《药性论》:得XI良。 2.《本草经疏》:凡伤寒传人阴经与夫直中三阴者,皆不宜用。 |
复方 | ①治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心中懊憹: 栀子十四个(擘),香豉四合(绵裹)。上二味, 以水四升,先煎桅子,得二升半,纳豉,煮取一升华,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伤寒论》栀子豉汤)②治温毒发斑,大疫难救: 黑膏生地黄半斤(切碎),好豉一升,猪脂二斤。合煎五六沸,令至三分减一,绞去滓,末雄黄、麝香如大豆者纳中,搅和,尽服之;毒从皮中出。(《补缺肘后方》)③治伤寒暴下及滞痢腹痛: 豉一升,薤白一把(寸切)。上二物,以水三升,煮令薤熟,去滓,分为再服,不瘥复作。(《范汪方》豉薤汤)④治多年肺气喘急,呴嗽,晨夕不得眠:信砒一钱半(研飞如粉),豆豉(好者)一两半(水略润少时,以纸浥干,研成膏)。上用膏子和砒同杵极匀, 丸如麻子大。每服十五丸,小儿量大小与之,并用极冷腊茶情临卧吞下,以知为度。(《本事方》紫金丹)⑤治断奶乳胀: 豆豉半斤,水煎,服一小碗,余下洗乳房。(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⑥治小儿丹毒破作疮,黄水出: 焦炒豉,令烟绝为末,油调敷之。(姚和众)⑦治阴茎上疮痛烂: 豉一分,蚯蚓湿泥二分,水研和涂上,干易,禁热食韭菜、蒜。(《药性论》) |
各家论述 | 1.《纲目》:黑豆性平,作豉则温。既经蒸署,故能升能散;得葱则发汗,得盐则能吐,得酒则治风,得薤则治痢,得蒜则止血;炒熟则又能止汗,亦麻黄根节之义也。 2.《本草经疏》:豉,惟江右谈者治病。《经》云,味苦寒无毒,然详其用,气应微温。盖黑豆性本寒,得蒸晒之气必温,非苦温则不能发汗、开腠理、治伤寒头痛、寒热及瘴气恶毒也。苦以涌吐,故能治烦躁满闷,以热郁胸中,非宣剂无以除之,如伤寒短气烦躁,胸中懊憹,饿不欲食,虚烦不得眠者,用栀子豉汤吐之是也。又能下气调中辟寒,故主虚劳、喘吸,两脚疼冷。 3.《本草汇言》:淡豆豉,治天行时疾,疫疠瘟瘴之药也。王绍隆曰:此药乃宣郁之上剂也。凡病一切有形无形,壅胀满闷,停结不化,不能发越致疾者,无不宣之,故统治阴阳互结,寒热选侵,暑湿交感,食饮不运,以致伤寒寒热头痛,或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甚至反复颠倒,心中澳憹,一切时灾瘟瘴,疟痢斑毒,伏痧恶气,及杂病科痰饮,寒热,头痛,呕逆,胸结,腹胀,逆气,喘吸,脚气,黄疸,黄汗,一切沉滞浊气搏聚胸胃者,咸能治之。倘非关气化寒热时瘴,而转届形藏实热,致成痞满燥实坚者,此当却而谢之也。 4.《本经疏证》:豆鼓治烦躁满闷,非特由于伤寒头痛寒热者可用,即由于瘴气恶毒者亦可用也。盖烦者阳盛,躁者阴逆,阳盛而不得下交,阴逆而不能上济,是以神不安于内,形不安于外,最是仲景形容之妙,曰反复颠倒,心中澳憹。惟其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正可以见上以热盛,不受阴之滋,下因阴逆,不受阳之降,治之不以他药,止以豆豉栀子成汤,以栀子能泄热下行,即可知豆豉能散阴上逆矣。 5.《别录》:主伤寒头痛寒热,瘴气恶毒,烦满闷,虚劳喘吸,两脚疼冷。 6.《药性论》:治时疾热病发汗;熬末,能止盗汗,除烦;生捣为丸服,治寒热风,胸中生疮;煮服,治血痢腹痛。 7.《日华子本草》:治中毒药,疟疾,骨蒸;并治犬咬。 8.《珍珠囊》:去心中懊憹,伤寒头痛,烦躁。 9.《纲目》:下气,调中。治伤寒温毒发癍,呕逆。 10.《本经逢原》:以水浸绞汁,治误食鸟兽肝中毒。 11.《会约医镜》:安胎孕。 |
摘录 | 《中华本草》 |
《本草备要》:谷菜部 >> 淡豆豉
宣,解表,除烦
苦泄肺、寒胜热(陈藏器曰∶豆性生平,炒熟、热煮食寒,作豉冷)。发汗解肌,调中下气。治伤寒头痛,烦躁满闷,懊 不眠,发斑呕逆(凡伤寒呕逆烦闷,宜引吐,不宜用下药以逆之。淡豉合栀子,名栀子豉汤,能吐虚烦),血痢温疟(时珍曰∶黑豆性平,作豉则温,既经蒸 ,故能升能散。得葱则发汗,得盐则能吐,得酒能治风,得薤则治痢,得蒜则止血,炒熟又能止汗。孟诜治盗汗,炒香渍酒服。《肘后》∶合葱白煎,名葱豉汤,用代麻黄汤,通治伤寒,发表,亦治酒病)。
造淡豉法,用黑大豆水浸一宿,淘净蒸熟,摊匀,蒿复,候上黄衣,取晒,簸净,水拌,干湿得所,安瓮中,筑实。桑叶浓盖,泥封。晒七日取出,曝一时,又水拌入瓮。如此七次,再蒸,去火气,瓮收用。
《医学入门》:食治门(谷) >> 淡豆豉
淡豆豉苦寒无毒,表汗吐烦及劳复,定喘止痢更安胎,脚痛痈肿敷且服。
即常用豆豉,不入盐者佳。纯阴。主伤寒头痛寒热,一切时行瘴毒,和葱白服之,发汗最速。又能吐虚烦躁闷,心中懊 ,劳复食复,兼定虚劳喘急,暴痢腹痛,血痢,胎动血下。两脚疼冷,浸酒服之,以渣外敷。
作饼灸发背痈肿。又杀六畜胎子诸毒,中毒药蛊气,殴跌瘀血聚腹,疟疾骨蒸,犬咬。单方∶治阴茎疮痛烂,豉一分,蚯蚓湿泥二分,水研涂,干则易之。又中蛤蟆毒,便闭脐痛,水煮服之。头风痛煎汤浴之即瘥。
《中医饮食营养学》:第一章 解表饮食 >> 淡豆豉
【基原】为大豆经加工而成。
【异名】又名香豉、淡豉、豆豉,做调味品供食。
【性味归经】苦,寒。归肺、胃经。
【功效】解表、除烦、宣郁、调中。
【应用】
1.用于感冒风寒或风热,多配伍应用。
2.用于胃脘胀闷、食欲不振以及断乳后乳胀。可单用煮汤食。
3.用于伤寒暴下及滞痢腹痛。常用豉薤汤:豆豉、薤白,煮汤食。
【使用注意】
诸养生不忌。
【按语】
本品为调畅气机养生食品。日常食之可调畅脾胃气机、安胎养孕。适于脾胃气滞体质以及孕妇食用。常用养生方如豆豉炖鸡。
《顾松园医镜》:谷部 >> 淡豆豉
〔甘苦微温,入肺、脾二经。江西者佳。炒熟又能止汗。〕能解肌而发汗,头疼寒热同除;〔伤寒时疾热病,及瘴气恶毒,皆用以发表。因经蒸窨,又能调中下气。〕作宣剂而涌吐,烦躁满闷可安。〔仲景于汗吐下后,余邪热郁胸中而懊 者,用栀、豉涌吐其邪。若热结胸烦闷,宜陷胸汤,不宜用此。〕伤寒直中阴经者勿用。。
《本草求真》:散热 >> 淡豆豉
(造酿)升散膈上热邪
淡豆豉(专入心肺。)本于黑豆蒸 而成。按其味苦气寒。(陈藏器曰。豆性平。炒熟热。煮食寒。作豉冷。)似属苦降下行之味。而无升引上行之力也。然经火蒸 。味虽苦而气则馨。气虽寒而质则浮。能升能散。故得葱则发汗。得盐则引吐。得酒则治风。得韭则治痢。得蒜则止血。炒熟又能止汗。是以邪在上而见烦燥。头痛满闷。懊 不眠。发斑呕逆者。合于栀子。则能引邪上吐。不致陷入。而成内结之症也。然必江右制者方堪入药。按古制豉法。用黑大豆水浸一宿。淘净蒸熟。摊匀蒿覆。候上黄衣。取晒簸净。水拌干湿得所。安瓮中筑实。桑叶盖。浓泥封。晒七日。取出曝一时。又水拌入瓮。如此七次。再蒸去火气。瓮收用。
《本草从新》:麻麦稻类 稷粟类 菽豆类 造酿类 >> 淡豆豉
宣、解表除烦.
苦泄肺.寒胜热.(藏器曰∶豆性生平、炒熟热、煮食寒、作豉冷.)发汗解肌.调中下气.
治伤寒寒热头痛.烦躁满闷.懊 不眠.发斑呕逆.凡伤寒呕逆烦闷、宜引吐、不宜用下药以子豉汤、能吐虚烦.血痢温疟.疫气瘴气.(豆经蒸罨、能升能散、吐、得酒则治风、得薤则治痢、得蒜则止血、炒熟又能止汗、孟诜治用代麻黄汤、通治伤寒发表、亦治酒病.)伤寒直中三阴与传入阴经者勿用.热结胸烦闷.宜下不宜汗.亦忌之.造豉法、用黑豆.
六月间水浸一宿.淘净蒸熟、摊芦席上.微温.蒿覆五六日后.黄衣遍满为度.不可太过.
取晒簸净.水拌干湿得所.以汁出指间为准.筑实瓮中.桑叶浓盖三寸.泥封.晒七日.取出曝一时.又水拌入瓮.如是七次.再蒸过.摊去火气.瓮收.
《得配本草》:谷部(造酿类十三种) >> 淡豆豉
得醋良。
苦,寒。入手太阴经。调中下气,发汗解肌。治伤寒温疟,时行热病,寒热头痛,烦躁满闷,发斑呕逆,懊 不眠,及血痢腹痛。得薤白,治痢疾。配葱白煎,发汗。(肘后用代麻黄汤。)配生栀子,探吐烦闷。佐杏仁,开膈气。
伤寒时症,宜下不宜汗者禁用。
怪症∶肉出如锥、痛痒非常、不能饮食、此血壅也。若不速治,溃脓不已,服豆豉汤则愈。
外用赤葱皮烧灰淋洗之。
《本草思辨录》:淡豆豉
淡豉别录苦寒。李氏谓∶黑豆性平,作豉则温,既经蒸 ,故能升能散。窃谓仲圣用作吐剂,亦取与栀子一温一寒,一升一降,当以性温而升为是。
别录主烦躁,而仲圣止以治烦不以治躁。若烦而兼躁,有阳经有阴经∶阳经则用大青龙汤、大承气汤,阴经则用四逆汤、甘草干姜汤、吴茱萸汤,皆无用淡豉者。盖阳经之烦躁,宜表宜下;阴经之烦躁,宜亟回其阳。淡豉何能胜任。别录以主烦躁许之,殊有可商。
烦有虚有实∶虚者正虚邪入而未集,故心中懊 ;实者邪窒胸间,故心中结痛。虽云实,却与结胸证之水食互结不同,故可以吐而去之。证系有热无寒,亦于肾无与。所以用豉者,豉苦温而上涌,栀泄热而下降,乃得吐去其邪,非以平阴逆也。
张氏谓淡豉主启阴精上资,而邹氏遂以此为治伤寒头痛及瘴疠恶毒之据,不知其有毫厘千里之失。盖伤寒初起,与瘴疠恶毒,虽身发热,实挟有阴邪在内,故宜于葱豉辛温以表汗,或协人中黄等以解毒。何资于阴脏之精。且淡豉亦何能启阴脏之精者。试煎淡豉尝之,便欲作恶,可恍然悟矣。
淡豉温而非寒,亦不治躁,确然可信。邹氏过泥别录,遂致诠解各方,忽出忽入,自相径庭。黑大豆本肾谷,蒸 为豉,则欲其自肾直上。因其肾谷可以治肾,故千金崔氏诸方,用以理肾家虚劳。因其为豉不能遽下,故与地黄捣散与地黄蒸饭。邹氏谓于极下拔出阴翳诚是。乃其解葱豉汤,既谓宜于病起猝难识别,又谓是热邪非寒邪。不知葛稚川立方之意,以初起一二日,头痛恐寒犯太阳,脉洪又恐热发阳明,投以葱豉,则邪解而阴阳两无所妨,正因难辨而出此妙方,宜后世多奉以为法。煎成入童便者,以葱豉辛温,少加童便,则阴不伤而与藏气相得。如淡豉本寒,更加以童便之寒,葱白虽辛而亦寒,外达之力,必致大减,恐无此制剂之理也。
邹氏又以素问气寒气凉,治以寒凉,行水渍之,注家谓热汤浸渍,则寒凉之物能治寒凉,于是引伤寒论用豉诸方,皆不以生水煮,为合以寒治寒之旨。金匮栀子大黄汤,不以治寒,则四味同煮,不分先后。噫!邹氏误矣。所云注家,殆近世不求甚解者耳。按气寒谓北方,气凉谓西方,跟上节西北之气句来,治以寒凉行水渍之,跟上节散而寒之句来,上言其理,此明其治。王太仆注云∶西北方人皮肤腠理密,人皆食热,故宜散宜寒。散谓温浴,使中外条达,行水渍之,是汤漫渍。张隐庵云∶西北之气寒凉,人之阳热遏郁于内,故当治以寒凉。行水渍之者,用汤液浸渍以取汗。合二说观之,经所谓渍,定是浴以取汗,今西北方人惯用此法,并非以热汤渍寒药。若谓以热汤渍寒药,即可以治寒病,则药物不胜用矣。然则栀子豉汤,先煮他药后煮淡豉何故?盖此与泻心用麻沸汤渍之绞汁无异耳。豉本肾谷,欲其上达,故不多煮,大凡用豉以取吐取汗,法皆如是。取汗如枳实栀子豉汤,煮豉止一二沸,以有枳实抑之,故用豉至一升,而煮则一二沸无妨也。栀子大黄汤四味同煮,则以不取吐不取汗,自宜多煮,豉用一升,亦以所偶为大黄枳实,而豉尚欲其治上也。他若金匮瓜蒂散,则以生水煮取吐矣。但豉用七合,不云下水若干,以生水任煮而不为之限,可见必欲竭豉之力。味浓则下趋易,或疑此与吐法不悖乎。不知吐宿食与吐寒饮不同,吐宿食自当少抑其上浮之性。虽抑之,而以苦温之淡豉,偶苦寒之瓜蒂,甘酸之赤豆,终必激而上行。且苦寒甘酸者杵为散,苦温者煮取汁,皆有一升一降,故拂其性以激发之义,安在不为吐法。邹氏于经旨方意,咸未彻悟,强为扭合,不免自误以误人矣。
《本草择要纲目》:淡豆豉
【气味】
苦寒无毒.阴中之阴也.
【主治】
伤寒头痛.懊 不眠.烦躁满闷.虚劳喘吸.下气调中.兼时疾瘟毒.发 呕逆.盖豆性平.作豉则温.故能升能散.得葱而发汗.得盐而能吐.得酒而治风.得薤而治痢.得蒜而止血.炒熟又能止汗也.
《本草撮要》:五谷部 >> 淡豆豉
味苦寒.入手太阴经.功专泄肺清热.下气调中.得葱则发汗.得山栀则吐.得盐亦吐.得酒治风.得薤治痢.得蒜止血.炒熟又能止汗.若伤寒直中三阴与传入阴经及热结胸烦闷.宜下不宜汗者.均须忌服.
《药性切用》:谷部(麻麦 稻稷 粟 菽 豆 造酿) >> 淡豆豉
性味甘平,入肺肾而解肌发汗;泄热和中,为伤寒、温疫、斑疹发散专药。即细黑罨成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