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苓散
《金匮要略》卷中猪苓散
别名 | 三物猪苓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 |
制法 | 上三味,杵为散。 |
功能主治 | 健脾利水。治呕吐,膈上有停饮,吐后欲饮水。 |
用法用量 | 每次6克,温开水调服,每日三次。 |
摘录 | 《金匮要略》卷中 |
《妇人大全良方》:妊娠大小便不通方论第三 >> 猪苓散
疗妊娠小便涩痛,兼疗胎水。
猪苓(五两,去皮)
上为末,白汤调方寸匕,加至二匕,日三夜二。不瘥,宜转下之,服前药。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淋证治 >> 猪苓散
治伤风感寒,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
猎苓(去皮) 茯苓 泽泻 阿胶(炒) 滑石(碎研,各等分)
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煎七分,去滓,不以时。
五苓散 治伤暑疸热,小便不利。煎茅根汤调尤佳。(方见伤暑门)
【料简】
方书中所出淋病,证状不一,所谓诸淋,亦不能备尽。若随其所因而命名,如劳,如惊,如寒,如湿,如风,如暑,以至暴淋等,虽无定论,皆不出三因之所致也。当详此推治,无施不可。又有转胞,以胞系了戾,小便不通,证状自别,不可不辨。然治之亦当利其小便,古方令服肾气八味丸,其中有茯苓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