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典》天麻丸
性状 |
为黑褐色的水蜜丸或黑色的大蜜丸;气微香,味微甜、略苦麻。 |
炮制 |
以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40~5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90~110g制成大蜜丸,即得。 |
功能主治 |
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活血止痛。用于肝肾不足,风湿瘀阻,肢体拘挛,手足麻木,腰腿酸痛。 |
用法用量 |
口服,水蜜丸一次6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3次。 |
注意 |
孕妇慎用。 |
贮藏 |
密封。 |
摘录 |
《中国药典》 |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天麻丸
炮制 |
上除朱砂、牛黄、麝香、龙脑另碾,余药碾为细末,同朱砂等药和匀,炼蜜和捣三五百下,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治脾脏中风,身体怠惰,四肢缓弱,恶风头疼,舌本强直,言语蹇涩,皮肤顽麻,并宜服之。 |
用法用量 |
每服三五十丸,不拘时服,温酒下。 |
摘录 |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天麻丸
炮制 |
上为细末,炼蜜和捣三五百下,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治肾脏气虚,风邪所中,腰脚缓弱无力,视听不聪,腰脊酸痛,脐腹虚冷,颜色不泽,志意昏沉,并宜服之。 |
用法用量 |
每服二十丸,空心及食前,温酒送下。 |
摘录 |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天麻丸
炮制 |
上除安息香外,捣研为末,却入别研药,以安息香膏和剂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治中风,四肢筋脉拘挛,骨节疼痛少力。 |
用法用量 |
每服二十丸,不拘时以薄荷酒下。素有热人,减川乌一半。 |
注意 |
忌羊血。 |
摘录 |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
《太平圣惠方》卷三天麻丸
制法 |
上药为细末,研入朱砂、麝香等,炼蜜和捣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治肝风筋脉拘挛,脚膝疼痛,心神虚烦。 |
用法用量 |
每服10丸,不计时侯,温酒下。 |
注意 |
服药期间,忌食鸡、猪、鱼、蒜等。 |
摘录 |
《太平圣惠方》卷三 |
《太平圣惠方》卷十九天麻丸
制法 |
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酸枣大。 |
功能主治 |
治风痉口噤,腰背强直,不可转侧。 |
用法用量 |
每服不计时候,以温酒研下1丸。 |
摘录 |
《太平圣惠方》卷十九 |
《圣济总录》卷五天麻丸
制法 |
上二十三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治脾脏中风,身体倦怠,四肢缓弱,恶风头痛,舌本强直,言语謇涩,皮肤脚膝酸痹。 |
用法用量 |
每服10~15丸,不拘时用温酒送下。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五 |
《圣济总录》卷五天麻丸
制法 |
上二十味,捣罗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治肝脏中风,筋脉不利,四肢挛痹。 |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温酒下,日二服,不计时候。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五 |
《卫生宝鉴》卷九天麻丸
制法 |
上药研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治破伤风。 |
用法用量 |
每服10丸,温酒送下,不拘时。 |
摘录 |
《卫生宝鉴》卷九 |
《丹溪心法》卷一天麻丸
制法 |
上药研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治肝热生风,头晕头痛,手足挛痛麻木,或半身不遂。 |
用法用量 |
每服50~7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白汤送下。 |
注意 |
孕妇忌服。 |
摘录 |
《丹溪心法》卷一 |
治胎风。
天麻 半夏(姜制) 防风 羌活 胆星 僵蚕 全蝎(等分) 为末,面调丸,芡实大,朱砂为衣,钩藤煎汤下。
疗产后中风,恍惚、语涩,四肢不利。天麻丸。
天麻 朱砂 防风 羌活(各一两) 僵蚕(三分,炒) 干蝎(炒) 白附子(炮裂)
五灵脂(各半两) 雄雀粪(炒) 牛黄(各一分)
上为末,糯米软饭为丸如梧桐子大,以薄荷酒研十五丸服之。
治大人、小儿、妇人风热,气攻眼,昏暗赤涩, 肉,生疮,翳膜,久患偏正头痛,目小泪出,常夹脑风疼,多见黑花。
天麻 南星 川芎 旋复花 本 羌活 青皮 黑牵牛
上各等分,为末,生姜汁为丸,每服三十丸,盐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