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孙思邈《千金翼方》桔梗汤
功能主治 |
治伤寒咽痛。 |
用法用量 |
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食后服。 |
摘录 |
唐·孙思邈《千金翼方》 |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桔梗汤
炮制 |
上为粗末。 |
功能主治 |
除痰下气。治胸胁胀满,寒热呕哕,心下坚痞,短气烦闷,痰逆恶心,饮食不下。 |
用法用量 |
每服二钱,水一中盏,入生姜五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
摘录 |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伤寒论》桔梗汤
别名 |
如圣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 |
功能主治 |
宜肺利咽,清热解毒。治风邪热毒客于少阴,上攻咽喉,咽痛喉痹,风热郁肺,致成肺痈,咳嗽,胸满振寒,咽干不渴,时出浊沫,气息腥臭,久则吐脓者。 |
用法用量 |
以水300毫升,煮取21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
摘录 |
《伤寒论》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桔梗汤
别名 |
桔梗半夏汤(《类证活人书》卷十八)。 |
制法 |
上为粗末。 |
功能主治 |
除痰下气,消痞散满。治胸胁胀满,寒热呕哕,心下坚痞,短气烦闷,痰逆恶心,饮食不下。 |
用法用量 |
每服6克,用水300毫升,入生姜5片,同煎至210毫升,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
摘录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 |
《重订严氏济生方》桔梗汤
制法 |
上药哎咀。 |
功能主治 |
治肺痈,心胸气壅,咳嗽脓血,心神烦闷,咽干多渴,两脚肿满,小便赤黄,大便多涩。 |
用法用量 |
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煎服,不拘时。
若大便秘者,加大黄,小便秘者,加木通。 |
摘录 |
《重订严氏济生方》 |
《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桔梗汤
别名 |
宁肺桔梗汤(《外科正宗》卷二)。 |
功能主治 |
治肺痈咳而胸膈隐痛,两胠肿满。咽干口燥,烦闷作渴,浊唾腥臭。 |
用法用量 |
上药加生姜,水煎服。 |
摘录 |
《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 |
《焦氏喉科枕秘》桔梗汤
功能主治 |
肺痈,咳嗽吐脓血。 |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
摘录 |
《焦氏喉科枕秘》 |
《圣济总录》卷五十六桔梗汤
制法 |
上为粗末。 |
功能主治 |
心掣胸中不利,时咳泄利。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半分(拍碎),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五十六 |
《圣济总录》卷四十八桔梗汤
制法 |
上为粗末。 |
功能主治 |
肺实上气,面目浮肿,大便燥。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匕,水1盏,生姜1枣大(拍碎),煎至7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四十八 |
《圣济总录》卷一七二桔梗汤
制法 |
上为粗末。 |
功能主治 |
小儿脑疳。头发作穗,头皮光急,或有疮,或时腮颔肿,眼目不明,积渐羸弱。 |
用法用量 |
每服2钱匕,以水1小盏,加生地黄长2寸(拍破),同煎至4分,去滓,分温2服,早晨、日晚各1次。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七二 |
《圣济总录》卷一七五桔梗汤
制法 |
上为粗末。 |
功能主治 |
小儿月内及百晬暴嗽,吐乳呕逆,不得息。 |
用法用量 |
每服1钱匕,水7分,煎至4分,去滓温服。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七五 |
《幼幼新书》卷十六引张涣方桔梗汤
制法 |
上为细末。 |
功能主治 |
小儿咳嗽呀呷,咽膈不利。痰壅。 |
用法用量 |
《医方类聚》引《医林方》有人参。 |
摘录 |
《幼幼新书》卷十六引张涣方 |
《普济方》卷四十三引《卫生家宝方》桔梗汤
制法 |
上为粗末。 |
功能主治 |
中上焦不和,气道隘塞,水饮不利。 |
用法用量 |
每服2钱,水1大盏,加生姜5片,煎至6分,去滓带热服,1日2-3次,不拘时候。 |
摘录 |
《普济方》卷四十三引《卫生家宝方》 |
《普济方》卷二八六引《卫生家宝》桔梗汤
制法 |
上为粗末。 |
功能主治 |
肺痈初萌。 |
用法用量 |
每服5钱,水2盏,煎至1盏,去滓服。 |
摘录 |
《普济方》卷二八六引《卫生家宝》 |
《保命集》卷中桔梗汤
功能主治 |
和中。主上焦气热上冲,食已暴吐,脉浮而数。涩脉关前胃气并。 |
用法用量 |
《嵩崖尊生》有木香。本方方名,《玉机微义》引作“和中桔梗汤”。 |
摘录 |
《保命集》卷中 |
《兰室秘藏》卷中桔梗汤
制法 |
上为粗末,作1服。 |
功能主治 |
咽肿微觉痛,声破。 |
用法用量 |
水2大盏,煎至1盏,去滓,食后稍热服之。 |
摘录 |
《兰室秘藏》卷中 |
《圣济总录》卷一六六桔梗汤
制法 |
上为粗末。 |
功能主治 |
产后乳汁不下。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匕,水1盏,煎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六六 |
《医宗己任编》卷三桔梗汤
功能主治 |
痘疮五5-6日已过,痘脚已齐,浆势欲行。 |
摘录 |
《医宗己任编》卷三 |
《伤科补要》卷四桔梗汤
功能主治 |
跌扑损伤,大小便不通。 |
用法用量 |
加生姜3片,童便、酒各半,煎服 |
摘录 |
《伤科补要》卷四 |
《杂病源流犀烛》卷一桔梗汤
功能主治 |
火郁于肺,咳嗽。 |
摘录 |
《杂病源流犀烛》卷一 |
《一盘珠》卷七桔梗汤
功能主治 |
产后外感风寒,咳嗽。 |
用法用量 |
水煎,缓缓服。 |
摘录 |
《一盘珠》卷七 |
《伤寒大白》卷二桔梗汤
功能主治 |
痰结饱闷眩晕者。 |
用法用量 |
若恶寒发热,加羌活、防风;里有积热,加栀、连;阳明见症,加白芷、天麻;少阳见症,加柴胡、川芎。 |
摘录 |
《伤寒大白》卷二 |
《嵩崖尊生》卷十五桔梗汤
功能主治 |
小儿郁火,干咳无痰。 |
用法用量 |
加生姜,水煎服。 |
摘录 |
《嵩崖尊生》卷十五 |
《治痢捷要新书》桔梗汤
功能主治 |
表里两解。主感冒时疫挟热者。 |
用法用量 |
加灯心,水煎服。 |
摘录 |
《治痢捷要新书》 |
《证治汇补》卷四桔梗汤
功能主治 |
疏热开结。主咽喉诸病。风火结痰,喉痹疼肿,咽物妨碍。 |
用法用量 |
《医略六书》有荆芥穗,无升麻。 |
各家论述 |
《医略六书》:风火结痰,其喉为痹,故咽物妨碍,咽喉肿痛焉。牛蒡子疏风解热,乃喉痹要药;乌犀角清胃凉心,能善解热毒;桔梗清利咽喉之痛;玄参清降上浮之火;荆芥散热退肿;黄芩清肺凉膈;小木通降心火以热从溺泄;生甘草泻火毒能和药缓中。煎令微温,俾火化风消,则结痰自开而咽喉肃清,喉痹无不退矣。此疏热开结之剂,为喉痹疼肿之专方。 |
摘录 |
《证治汇补》卷四 |
《云岐子保命集》卷下桔梗汤
制法 |
上为细末。 |
功能主治 |
伤寒汗下后,喘嗽烦躁,气滞涩,邪气逆者。 |
用法用量 |
每服5钱,水2盏,加五味子、乌梅肉各1钱同煎服。 |
摘录 |
《云岐子保命集》卷下 |
《外科枢要》卷四桔梗汤
功能主治 |
肺痈咳嗽,胸膈两胁作痛,咽干口燥,烦闷作渴,时出臭浊。 |
用法用量 |
宁肺桔梗汤(《外科正宗》卷二)、十六味桔梗汤(《张氏医通》卷十六)。 |
摘录 |
《外科枢要》卷四 |
《医学正传》卷六引《录验》桔梗汤
功能主治 |
清热散肿。主肺痈。心胸气壅,咳嗽脓血,神烦闷,咽干多渴,两脚肿满,小便赤黄,大便多涩。 |
用法用量 |
《增订治疔汇要》有玄参、防风。 若大便秘者,加大黄;小便涩者,加木通。 |
摘录 |
《医学正传》卷六引《录验》 |
《普济方》卷二十七桔梗汤
制法 |
上为末。 |
功能主治 |
肺劳咳嗽,唾痰涎,上气喘急,时发寒热,疼痛;亦治肠风下血,诸气羸弱。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沸汤调下,不拘时候。 |
摘录 |
《普济方》卷二十七 |
《圣济总录》卷三十七桔梗汤
制法 |
上锉,如麻豆大,分为6帖。 |
功能主治 |
寒热似疟。 |
用法用量 |
每帖用童子小便2盏,加葱白3茎,豉半合,浸食顷,煎取1盏,去滓,食后分温2服,日1帖。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三十七 |
《麻症集成》卷四桔梗汤
功能主治 |
上焦风壅热毒,喉痹热肿。 |
摘录 |
《麻症集成》卷四 |
《圣济总录》卷三十八桔梗汤
制法 |
上锉,如麻豆大。 |
功能主治 |
霍乱。吐利已定,汗出厥冷,四肢拘急,腹中痛不解,脉欲绝。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三十八 |
《嵩屋尊生》卷十四桔梗汤
功能主治 |
妇人风寒咳嗽。 |
摘录 |
《嵩屋尊生》卷十四 |
《圣济总录》卷一○九桔梗汤
制法 |
上为粗末。 |
功能主治 |
目生鸡冠蚬肉。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6分,食后、临卧温服。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九 |
《圣济总录》卷四十一桔梗汤
制法 |
上为粗末。 |
功能主治 |
邪热客于肝经,气逆烦躁,面青多怒,怒已胁痛。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早、晚食前温服。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四十一 |
《圣济总录》卷一二三桔梗汤
制法 |
上为粗末。 |
功能主治 |
咽喉内生疮疼痛;咽喉干痛,吐咽不利。 |
用法用量 |
原书卷一二四本方用法:入竹茹一弹丸大。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二三 |
《圣济总录》卷一六一桔梗汤
制法 |
上为粗末。 |
功能主治 |
产后血气攻冲,心腹冷痛,烦满不食。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六一 |
《圣济总录》卷一五五桔梗汤
制法 |
上为粗末。 |
功能主治 |
妊娠惊胎。劳伤,心腹急痛,卒下血,胎动不安。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空心温服,日3次。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五五 |
《圣济总录》卷一五四桔梗汤
制法 |
上为粗末。 |
功能主治 |
妊娠阻病。心中愦闷,虚烦吐逆,恶闻食气,头眩体重,四肢疼痛,烦热,多卧少起,恶寒汗出,羸瘦。 |
用法用量 |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5片,同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1日2次。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五四 |
《圣济总录》卷一二四桔梗汤
制法 |
上锉,如麻豆大。 |
功能主治 |
风热搏于咽喉,如有物妨闷。 |
用法用量 |
每服5钱匕,水2盏,加生姜7片,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二四 |
《圣济总录》卷五十七桔梗汤
制法 |
上为粗末。 |
功能主治 |
腹胀雷鸣,胸背痛。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3次。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五十七 |
《圣济总录》卷二十四桔梗汤
制法 |
上为粗末。 |
功能主治 |
伤寒后咳嗽。 |
用法用量 |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大枣3枚(擘破),同煎至8分,去滓,食后温服。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二十四 |
《圣济总录》卷六十桔梗汤
制法 |
上锉,如麻豆大。 |
功能主治 |
酒疸。腹满如水状,心中懊憹不能下食,时时欲吐。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良久再服。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六十 |
《圣济总录》卷九十桔梗汤
制法 |
上为粗末。 |
功能主治 |
虚劳,惊恐不安,夜不得眠。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匕,以水1盏,加生姜半分(拍碎),煎至7分,去滓,下饴糖1分,空腹温服,夜卧再煎服。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九十 |
《圣济总录》卷一○六桔梗汤
别名 |
退热桔梗饮子 |
制法 |
上为粗末。 |
功能主治 |
眼睛突起。五脏毒风之突起睛高外障。 |
用法用量 |
退热桔梗饮子(《秘传眼科龙木论》卷四)。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六 |
《(外台》卷十引《古今录验》桔梗汤
别名 |
桔梗白术汤 |
制法 |
上切。 |
功能主治 |
肺脾双补,清肃余毒。主肺痈经时不愈。赤膈伤寒,毒蕴于肺成痈,经治诸证皆安,唯痰中血丝终不能除,胸中尚隐隐痛,大便已转嫩黄,时溏时燥。 |
用法用量 |
桔梗白术汤(《圣济总录》卷五十)。 |
注意 |
忌猪肉、芜荑、桃、李、雀肉、海藻、菘菜。 |
摘录 |
《(外台》卷十引《古今录验》 |
方出《千金》卷六,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二三桔梗汤
功能主治 |
喉痹及毒气。喉痹肿盛,语声不出。 |
用法用量 |
以水3升,煮取1升,顿服之。 |
摘录 |
方出《千金》卷六,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二三 |
方出《圣惠》卷三十八,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八四桔梗汤
制法 |
上为散。 |
功能主治 |
乳石发动,心膈痞满,腹内妨痛,不思饮食。心腹痛,冷热相搏。 |
用法用量 |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方出《圣惠》卷三十八,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八四 |
《普济方》卷一一九引《指南方》桔梗汤
功能主治 |
四肢发热。肺不调,邪热熏上焦,自胸以上至头发热,口鼻气色时如烟熏,目涩咽燥,唾如凝脂,时咳,毛疏,大便不利,小便赤,其脉疾大。 |
用法用量 |
上(口父)咀。水3升,煎至1升,去滓,分3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普济方》卷一一九引《指南方》 |
《局方》卷四桔梗汤
别名 |
桔梗半夏汤、半夏汤、枳梗半夏汤 |
制法 |
上为粗末。 |
功能主治 |
除痰下气。顺阴阳,消痞满。主胸胁胀满,寒热呕哕,心下坚痞,短气烦闷,痰逆恶心,饮食不下。伤寒冷热不和,心腹痞满,时发疼痛。 |
用法用量 |
桔梗半夏汤(《类证活人书》卷十八)、半夏汤(《瑞竹堂方·补遗》)、枳梗半夏汤(《得效》卷二)。 |
摘录 |
《局方》卷四 |
《圣济总录》卷一二四桔梗汤
制法 |
上为粗末。 |
功能主治 |
咽喉中如有物妨闷,咽喉疼痛。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匕,水1大盏,加生姜5片,同煎至6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二四 |
《圣济总录》卷五十七桔梗汤
制法 |
上锉,如麻豆大。 |
功能主治 |
臌胀。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6分,去滓,加芒消末半钱匕,空腹温服,如人行5-6里再服,日3次。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五十七 |
治咳胸中满而振寒,脉数咽干而不渴,时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是为肺痈方。
桔梗(三两,《集验方》用二两,《古今录验方》用一两) 甘草(二两)
上二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二服,必吐脓血也。(一方有款冬花一两半。
治咳脓腥血肺痈。
桔梗(炒) 贝母 知母(炒) 桑白皮(炒) 枳壳 黄 (炒) 当归 防己(各一钱) 地骨皮 栝蒌仁 薏苡仁 杏仁 甜葶苈(炒,各五分) 五味子(炒杵) 百合(炒,各一钱五分) 作三剂,水煎服。
除痰下气。治胸胁胀满,寒热呕哕,心下坚痞,短气烦闷,痰逆恶心,饮食不 .. 桔梗(细锉,微炒) 半夏(汤洗七次,姜汁制) 陈皮(去瓤,各十两) 枳实(麸 炒赤黄
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中盏,入生姜五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治肺痈吐脓。
桔梗(锉炒,一两半) 甘草(炙锉,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六、七钱,水二盏,煎至半盏,去滓,空心服,须臾,吐脓立愈
治咳而胸膈隐痛。两脚肿满。咽干口燥。烦闷多渴。时出浊涕腥臭。
桔梗(炒) 贝母(去心) 当归(酒浸) 栝蒌仁 枳壳(麸炒) 薏苡仁(炒) 桑白皮(炒) 甘草节 防己(去皮各一钱) 黄 (盐水拌炒) 百合(蒸各钱半) 五味子(捣炒) 甜葶苈(炒)地骨皮 知母(炒) 杏仁(各五分)
水钟半。生姜三片。煎七分。不拘时温服。咳加百药煎。热加黄芩。大便秘加煨大黄少许。小便涩加木通、车前子。烦躁加白茅根。咳而痛甚。加人参、白芷。
治肺痈,咳嗽脓血,咽喉多渴,大小便赤涩。
桔梗 贝母 当归 栝蒌子 枳壳 薏苡仁(炒) 桑白皮(蜜炙) 防己(各一两) 黄(一钱半) 甘草节(生) 杏仁(炒) 百合煎(各半两) 大便秘加大黄,小便秘加木通。每五钱,姜五片,水煎。
桔梗(一两) 甘草(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与甘草汤不瘥.既得甘缓之力.而经气尚阻而不通.仍用本方加桔梗一两.载药上浮.成开邪利咽之功.
(《济生》)中用防已,桑皮贝母栝蒌子。甘枳当归薏杏仁,黄 百合姜煎此。(桔梗、防己、栝蒌、贝母、当归、枳壳、薏苡仁、桑白皮各五分,黄 七分,杏仁、百合、甘草各三分,姜煎。)肺痈吐脓或咽干,便秘大黄可加使。(一方有人参,无枳壳。黄 补肺气,杏仁、薏仁、桑皮、百合补肺清火,栝蒌、贝母润肺除痰,甘、桔开提气血,利膈散寒,防己散肿除风,泻湿清热,当归以和血,枳壳以利其气。)
桔梗 炙草
服甘草汤,病不瘥,此必热气伤肺,咽中已现白点。白点者,肺家津液被热灼伤而成脓也。炙草补中降热,桔梗降肺排脓。有脓之处,热结难散,必须排脓,热乃能散,桔梗降肺排脓,是其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