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耆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黄耆丸
制法 | 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益气温阳,祛风舒筋。治男子肾亏,虚风上攻,头面虚浮,耳内蝉鸣,头目昏眩,项背拘急;下注腰脚,脚膝生疮,行步艰难,筋脉拘挛,不得屈伸,四肢少力,百节酸痛,腰腿冷痛,小便滑数,及风痹瘫痪,遍身顽麻。妇人血风,肢体痒痛,脚膝缓弱,起坐艰难。 |
用法用量 | 每服15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盐汤送下;妇人醋汤送下。 |
摘录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
《圣惠》卷九十八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入阳起石,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久服令人五脏内实,肌肤外充,面色红光,反老为少。主男子五劳七伤,风虚羸瘦,腰疼膝冷,阴盛阳虚,身力衰残,夜梦遗泄。 |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空腹以温酒送下,晚食前再服。渐加至50丸。 |
摘录 | 《圣惠》卷九十八 |
《圣惠》卷二十六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充肌调中助力。主脾劳羸瘦,脚膝疼痛。 |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送下。 |
摘录 | 《圣惠》卷二十六 |
《圣惠》卷八十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散,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产后蓐劳。寒热进退,头痛目眩,百节酸疼,气力羸弱。 |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
摘录 | 《圣惠》卷八十 |
《圣惠》卷七十三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妇人腑脏冷热相攻,心腹绞 (疒丂)痛,腰间时疼,赤白带下,面色萎黄,四肢羸乏。 |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食前以暖酒送下。 |
摘录 | 《圣惠》卷七十三 |
《圣惠》卷七十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补气益精,养血安神,清肺热,解劳热,宽胸膈。主妇人骨蒸烦热,四肢羸瘦疼痛,口干心躁,不得眠卧。 |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不拘时候,以清粥饮送下。 |
注意 | 郁李仁、杏仁虽能润燥,然大便滑者不宜。 |
摘录 | 《圣惠》卷七十 |
《圣惠》卷六十六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瘰疬结肿生脓。 |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粥饮送下。 |
摘录 | 《圣惠》卷六十六 |
《圣惠》卷六十五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干疥瘙痒久不愈。 |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食后以荆芥汤送下。 |
摘录 | 《圣惠》卷六十五 |
《千金》卷十九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以枣膏与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五劳七伤,诸虚不足,肾气虚损,目视(目巟)(目巟),耳无所闻。 |
用法用量 | 每服15丸,以酒送下,每日2次。渐加至30丸。 |
摘录 | 《千金》卷十九 |
《局方》卷五黄耆丸
制法 | 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丈夫肾脏风虚,上攻头面虚浮,耳内蝉声,头目昏眩,项背拘急;下注腰脚,脚膝生疮,行步艰难,脚下隐疼,不能踏地,筋脉拘挛,不得屈伸,四肢少力,百节酸疼,腰腿冷痛,小便滑数;及瘫缓风痹,遍身顽麻;妇人血风,肢体痒痛,脚膝缓弱,起坐艰难。刺风,气血内虚,风寒蕴滞,寒热相搏,遍身如针刺;肾脏风攻注腰脚生疮,或虚肿热痛,行步不得。 |
用法用量 | 每服15丸,空心以温酒送下,盐汤亦得,妇人醋汤送下。 |
摘录 | 《局方》卷五 |
《圣惠》卷二十七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
功能主治 | 虚劳。羸瘦烦热,口舌干燥,不欲饮食。 |
用法用量 | 每服1丸,绵裹含咽津,尽即更含咽之。 |
摘录 | 《圣惠》卷二十七 |
《普济方》卷三五二黄耆丸
制法 |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产后喘乏气羸,腹内绞痛,自汗出。 |
用法用量 | 每服30-4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日再服。 |
摘录 | 《普济方》卷三五二 |
《圣济总录》卷十三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热毒风上攻,头旋目眩,耳聋心烦,手足(疒帬)痹,皮肤瘙痒。 |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空心食前以温酒送下,加至30丸。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十三 |
《圣惠》卷八十八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
功能主治 | 小儿羸瘦体热,面色萎黄,不欲乳食。 |
用法用量 | 每服5丸,不拘时候,以粥饮送下。 |
摘录 | 《圣惠》卷八十八 |
《圣惠》卷二十八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虚劳。惊悸不安,心膈烦满,不能嗜食。 |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不拘时候,以温酒送下。 |
摘录 | 《圣惠》卷二十八 |
《圣惠》卷十八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入牛黄、麝香,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热病后,虚劳四肢无力,或时寒热盗汗,心中虚悸,不能饮食,日渐瘦羸。 |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如不饮酒,用粥饮送下。 |
摘录 | 《圣惠》卷十八 |
《圣惠》卷二十七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虚劳。口干烦渴,腰疼胯痛,小便白浊。 |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不拘时候以粥饮送下。 |
摘录 | 《圣惠》卷二十七 |
《圣惠》卷六十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肠风。积年不愈,转加羸困。 |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
摘录 | 《圣惠》卷六十 |
《圣惠》卷五十三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消中。渴不止,小便赤黄,脚膝少力,纵食不生肌肤。 |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不拘时候以清粥饮送下。 |
摘录 | 《圣惠》卷五十三 |
《圣惠》卷六十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五痔下血不止,疼痛,壅塞不通。 |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食前煎柏叶汤送下。 |
摘录 | 《圣惠》卷六十 |
《普济方》卷一七八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消肾肾虚,小便滑数。 |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煎枣汤送下,每日3次。 |
摘录 | 《普济方》卷一七八 |
《普济方》卷二九五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痔。 |
用法用量 | 每服2丸,空腹以米饮送下,日2次。增之以知为度。 |
注意 | 忌一切油腻、苋菜。 |
摘录 | 《普济方》卷二九五 |
《校注妇人良方》卷三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妇人肾脏中风,腰疼不得俯仰,或麻痹肿痛,少气,肢体乏力。 |
用法用量 | 每服20-30丸,温酒送下,日2服。 |
摘录 | 《校注妇人良方》卷三 |
《圣济总录》卷一五三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妇人血伤兼带下不止。 |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温酒送下。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五三 |
《圣济总录》卷一一四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耳聋出脓。 |
用法用量 | 每服20-30丸,食后良久煎枸杞根汤送下。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一四 |
《圣惠》卷九十八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益肾气,强骨髓,治风气,补虚乏。主 |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晚食前再服。渐加至40丸。 |
摘录 | 《圣惠》卷九十八 |
《圣惠》卷五十三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大渴后,上焦烦热不退,下元虚乏,羸瘦无力,小便白浊,饮食渐少。 |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食前以清粥饮送下。 |
摘录 | 《圣惠》卷五十三 |
《圣惠》卷五十八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消渴小便频数,小便量多而汤食渐加,至肌肉渐减,乏气力,少颜色者。 |
用法用量 | 本方原名“黄耆散”,与剂型不符,据《普济方》改。 |
注意 | 忌猪肉,冷水。 |
摘录 | 《圣惠》卷五十八 |
《圣济总录》卷一三五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瘘疮。连年不愈,出脓水不止。 |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晚再服。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三五 |
《圣惠》卷四十四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阴(疒颓),核肿疼痛。 |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送下。 |
摘录 | 《圣惠》卷四十四 |
《圣惠》卷五十三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消肾。心神虚烦,小便无度,四肢羸瘦,不思饮食,唇口干燥,脚膝乏力。 |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
摘录 | 《圣惠》卷五十三 |
《圣惠》卷五十三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消肾。小便白浊,四肢羸瘦,渐至困乏。 |
用法用量 | 方中栝楼,《普济方》引作“菝葜”。 |
摘录 | 《圣惠》卷五十三 |
《圣惠》卷三十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虚劳。四肢羸瘦,心神虚烦,筋脉拘挛疼痛,少得睡卧。 |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不拘时候以温酒送下。 |
摘录 | 《圣惠》卷三十 |
《圣济总录》卷一二九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酒醉汗出,风入经络,久成风疽。 |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空腹以生姜汤送下;食后再服,即煎麦门冬汤下。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二九 |
方出《圣惠》卷六十,名见《普济方》卷二九八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酒痔。风热壅滞大肠,下血疼痛。 |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
摘录 | 方出《圣惠》卷六十,名见《普济方》卷二九八 |
《幼幼新书》卷二十引《庄氏家传》黄耆丸
制法 | 上细锉,焙燥,捣为末,炼蜜为丸,如大樱桃大。 |
功能主治 | 壮气补虚。主小儿因患体虚,时复发热,不思饮食,或多惊悸。 |
用法用量 | 以麦门冬熟水磨下。 |
摘录 | 《幼幼新书》卷二十引《庄氏家传》 |
《圣惠》卷九十八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补虚乏,长肌肉,调中助力,美颜色,益精志,利腰膝。主 |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送下。 |
摘录 | 《圣惠》卷九十八 |
《圣济总录》卷九十二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虚劳有热,虚烦口干,腰胯疼痛,小便白浊如米泔。 |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空心以米饮送下。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九十二 |
方出《证类本草》卷七引孙用和方,名见《鸡峰》卷十七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
功能主治 | 肠风泻血。 |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米饮送下。 |
摘录 | 方出《证类本草》卷七引孙用和方,名见《鸡峰》卷十七 |
《医钞类编》卷四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 |
功能主治 | 气虚血弱,羸瘦拘挛。 |
用法用量 | 温酒送下。 |
摘录 | 《医钞类编》卷四 |
《圣惠》卷十四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散,入铁粉,金银箔,都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伤寒后,心虚惊悸,恍惚不定。 |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十四 |
《圣济总录》卷一三六黄耆丸
制法 | 上为细末,以软饭和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风毒肿满;肠风,行步艰难。 |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三六 |
《济生》卷八黄耆丸
制法 | 上为细末,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五痔出血疼痛。 |
用法用量 | 每服70丸,空心以米饮汤送下。 |
注意 | 气壮多热之人不宜服。 |
摘录 | 《济生》卷八 |
《妇人良方》卷五黄耆丸
制法 |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妇人骨蒸烦热,四肢羸瘦,疼痛口干,心躁不得眠卧。 |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清粥吞下,不拘时候。 |
摘录 | 《妇人良方》卷五 |
《本事》卷六黄耆丸
别名 | 内固黄耆丸 |
制法 | 上为细末,入真生龙脑1钱(研细),用生藕汁和丸,如绿豆大。 |
功能主治 | 清心内固,调元益气。主疮疡溃脓之后,本虚心热。 |
用法用量 | 内固黄耆丸(《准绳·疡医》卷一)。 |
各家论述 | 《本事方释义》:黄耆气味甘平,入手足太阴;人参气味甘温,入足阳明;又佐以生真龙脑之辛凉入手太阴;生藕汁之甘平而润,入足太阴。此疡疾溃脓之后,本虚心热,非峻补不能固内清心,乃调元益气之方也。 |
摘录 | 《本事》卷六 |
《本事》卷五黄耆丸
制法 | 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肾虚耳鸣,夜间睡着如打战鼓,觉耳内风吹,更四肢抽掣痛。 |
用法用量 | 每服30-40丸,空心、晚食前以煨葱盐汤送下。 |
各家论述 | 1.《医略六书》:肾虚风动,真阳之气不振,故听户不静,耳痒耳鸣焉。黄耆补气以下通于肾,附子补火以上通于耳,羌活散肾脏之风,蒺藜祛肝脏之风,羊肾以补肾脏也。再用盐汤以润下,温酒以通行,使肾脏阳气内充,则虚风自释,而听户肃清,耳痒耳鸣无不并退矣。此补肾祛风之剂,为虚风耳痒耳鸣之专方。 2.《本事方释义》:以酒糊丸,葱盐汤送,取其先升后降也。夜睡耳鸣如闻打战鼓,四肢掣痛,由乎肾虚,下不收摄,以上升之药引虚阳下降,再以咸辛温血肉之味补其下,则虚阳不致再升。古人有云,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也。 |
摘录 | 《本事》卷五 |
《圣济总录》卷五十一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肾风虚冷,小便多,腿细脚弱,渐渐羸瘦。 |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空腹煎黄耆汤送下。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五十一 |
《鸡峰》卷十九黄耆丸
制法 | 上为细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大渴后,上焦烦热不退,下元虚乏,羸瘦无力,小便白浊,饮食微少。 |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食前以米饮送下。 |
摘录 | 《鸡峰》卷十九 |
《圣济总录》卷十八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大风癞疾。 |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空腹煎枳壳汤送下,每日2次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十八 |
《医略六书》卷三十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 |
功能主治 | 蓐劳,脉数弦软微涩者。 |
用法用量 | 每服5钱,以米饮送下。 |
各家论述 | 产后血气两虚,肝阴不足而阴不维阳,故潮热憎寒,自汗不止,势必将成蓐劳。熟地补阴滋血,柏仁养心宁神,黄耆补气益卫阳,当归养益营阴,鳖甲滋肝阴以散结,白芍敛脾阴以和营,川芎引入血海,五味收敛津液,续断续完筋脉,桂心温暖营血,蜜丸饮下,使血气内充,则肝阴自复而营卫调和,何虑寒热自汗不止,蓐劳将成不痊乎? |
摘录 | 《医略六书》卷三十 |
《圣济总录》卷一八三黄耆丸
制法 | 上除麝香外,捣罗为末,入麝香研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乳石发动,痈疽发背,一切热毒及恶疮。 |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生姜汤送下。未效,加至30丸。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八三 |
《圣惠》卷十四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伤寒后,风虚气满,背膊烦疼,不能饮食,四肢无力,时复盗汗,日渐虚羸。 |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
摘录 | 《圣惠》卷十四 |
《外科大成》卷四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酒糊为丸。 |
功能主治 | 石痈、石疽。因寒气客于经络,肿坚如石,痈则微红,疽则皮色不变,久不作脓。 |
用法用量 | 每服1钱,每日2服,空心食前以黄酒送下。 |
摘录 | 《外科大成》卷四 |
《外科精义》卷下黄耆丸
制法 | 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肾脏风虚,攻注手足,头面麻痹痛痒,或生疥癣肿焮。 |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 |
摘录 | 《外科精义》卷下 |
《圣惠》卷六十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酒痔。风热壅滞大肠,下血疼痛。 |
用法用量 | 《医方类聚》引《神巧万全方》有葛根。 |
摘录 | 《圣惠》卷六十 |
《圣济总录》卷一一四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耳聋。 |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食后煎枸杞根汤送下。加至30丸。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一四 |
《圣济总录》卷一一二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肝虚劳,兼膀胱久积虚冷,目眩见花不明,渐成内障。 |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加至30丸。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一二 |
《普济方》卷二七五黄耆丸
制法 | 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内虚,精寒髓冷,恶疮多时不效者。 |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空心以酒送下。 |
摘录 | 《普济方》卷二七五 |
《圣济总录》卷一一○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血气不足,肤睑下复睛轮,垂缓难开,又名睢目。 |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一○ |
《圣济总录》卷一八五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补虚益气,润泽肌肤。主下脏积冷。 |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空心以温酒或盐汤送下。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八五 |
《本事》卷五黄耆丸
别名 | 黄耆枳壳煎丸 |
制法 |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远年肠风痔漏。 |
用法用量 | 黄耆枳壳煎丸(《普济方》卷二九七)。 |
摘录 | 《本事》卷五 |
《圣惠》卷九十八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补虚养气,益精壮血,安神定志,长肌肉,美颜色。主 |
用法用量 | 每日3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渐加至40丸。 |
摘录 | 《圣惠》卷九十八 |
《圣济总录》卷十八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大风癞。面上生疮,身多盗汗,腹痛。 |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空心、日午、夜卧以温水送下.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十八 |
《千金》卷十九黄耆丸
别名 | 补益黄耆丸 |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虚劳。 |
用法用量 | 补益黄耆丸(《圣济总录》卷二十)。 |
摘录 | 《千金》卷十九 |
《外台》卷十二引《延年秘录》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风虚盗汗不能食,腹内有痃癖气满者。 |
用法用量 | 每服15丸,酒送下,1日2次,加至20丸。 |
注意 | 忌醋物、猪肉、冷水、苋菜、生葱。 |
摘录 | 《外台》卷十二引《延年秘录》 |
《外台》卷十五引《广济方》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风毒发即眼睛疼,脚纵,中指疼连肘边,牵心里闷,两肋胀少气力,喘气急欲绝,不能食。 |
用法用量 | 空腹以大豆浸酒下20丸,渐加至30丸,日2服,不知增之。 |
注意 | 忌海藻、菘菜、猪肉、冷水、热面、炙肉、荞麦。 |
摘录 | 《外台》卷十五引《广济方》 |
《外台》卷二十六引《广济方》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痔下血。 |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空腹以酒送下,日2服。更不加减。 |
摘录 | 《外台》卷二十六引《广济方》 |
《圣惠》卷七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膀胱及肾脏久虚积冷,上焦烦热,小便滑数,如米泔。 |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
摘录 | 《圣惠》卷七 |
《圣济总录》卷一五三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妇人血伤兼带下,脐腹冷痛,腰脚酸疼,肢体倦怠,心烦渴躁。 |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米饮送下,空心、日午、临卧时各1服。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五三 |
《圣惠》卷八十四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
功能主治 | 小儿往来寒热,多汗心烦,小便赤黄,不欲饮食,四肢羸瘦。 |
用法用量 | 每服5丸,以粥饮送下,日3-4次。 |
摘录 | 《圣惠》卷八十四 |
《圣济总录》卷五十八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研令细,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消渴。小便数少,虚极羸瘦。 |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用何首乌汤下。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
《圣济总录》卷九十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补虚益气。主虚劳。阳气不足,四肢逆冷,虚羸少气。 |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温酒送下,饮下亦得,每日2次。稍加至30丸。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九十 |
《圣惠》卷二十六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五劳六极七伤,骨髓虚惫,四肢无力。 |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送下。 |
摘录 | 《圣惠》卷二十六 |
《圣惠》卷二十六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肉极。体重怠堕,四肢不欲举,关节疼痛,不嗜饮食。 |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送下。 |
注意 | 忌饴糖、湿面。 |
摘录 | 《圣惠》卷二十六 |
《圣济总录》卷六十五黄耆丸
制法 | 上先捣前4味为细未,与杏仁、马牙消同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呷嗽。声音不出,喉中作声。 |
用法用量 | 每服15丸,空腹以温水送下,每日2次。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
《圣惠》卷八十一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产后风虚劳损,体瘦乏弱,肢节疼。痛,不欲饮食 |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不拘时候,以温酒送下。 |
摘录 | 《圣惠》卷八十一 |
《圣济总录》卷一○七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风攻头目,多泪昏涩,身体痹,皮肤风痒。 |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茶送下。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七 |
《圣济总录》卷八十黄耆丸
制法 |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消肿定端。主水气。 |
用法用量 | 每服10丸,煎水通、桑根白皮汤送下。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八十 |
《圣济总录》卷九十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本,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五劳七伤,髓液虚惫,四肢逆冷。 |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食前以酒送下。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九十 |
《圣济总录》卷十二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风气有热,烦惋,头面生疮。 |
用法用量 | 方中黄耆、防风、地骨皮用量原缺,据《普济方》补。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十二 |
《圣济总录》卷九十二黄耆丸
制法 |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虚劳。肾气冷弱,小便余沥。 |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空心煎枣汤送下,午食前再服。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九十二 |
《圣济总录》卷九十三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骨蒸。热虽稍退,瘦弱无力,饮食不为肌肉。 |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食前以人参汤送下,每日2次。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九十三 |
《圣济总录》卷九十四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阴疝气攻肿痛。 |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空心、食前以温酒或盐汤送下。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九十四 |
《圣济总录》卷九十六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以湿纸裹粟米饭,于煻火内烧过,和捣令匀,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小便利,饮水多者,又非淋疾。 |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以微温牛乳汁送下,早、晚2服。渐加至30丸,多饮乳汁为妙。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九十六 |
《圣济总录》卷九十八黄耆丸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肾虚膀胱冷,淋沥不利。 |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盐酒送下,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九十八 |
《圣济总录》卷五十九黄耆丸
制法 |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虚燥,渴不已。 |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浆水送下,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