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方剂 > 八味丸

八味丸

《寿亲养老新书》卷四八味丸

制法 上药研为细末,盐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温补肝肾,暖丹田,聪耳目,老人常服益寿延年。积年冷病,及遗精,白浊,妇人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 每服40~50丸,空腹时用盐汤或温酒送下。
摘录 《寿亲养老新书》卷四

方出《肘后方》卷四,名见《朱氏集验方》卷二八味丸

别名 八物肾气丸、肾气丸、陈氏八味丸
功能主治 平补气血,坚固牙齿,活血,驻颜益寿。主肾阴不足,虚火上炎,消渴,面赤足冷,大风冷,消渴,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 八物肾气丸、肾气丸(《御药院方》卷六)、陈氏八味丸(《饲鹤亭集方》)。《御药院方》本方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食前温酒送下,一日二次。
摘录 方出《肘后方》卷四,名见《朱氏集验方》卷二

《魏氏家藏方》卷九八味丸

制法 上为细末,酒煮山药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补肝肾,明眼目。主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心盐汤送下。
摘录 《魏氏家藏方》卷九

《普济方》卷三九七八味丸

制法 上为末,溶黄蜡为丸。
功能主治 赤白痢。
用法用量 赤白痢,甘草汤送下;白痢,白姜汤送下。
摘录 《普济方》卷三九七

《寿亲养老》卷四八味丸

制法 上为细末,盐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老人常服延寿延年,温平补肝肾,清上实下,分清浊二气,补暖丹田。主积年冷病,累岁沉疴,遗精白浊,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 每服40-50丸,空心、食前盐汤送下;温酒亦得。
摘录 《寿亲养老》卷四

《医述》杂证方论 >> 八味丸

生人之禀赋不齐,阴阳各有偏胜,药为补偏救弊而设。六味加桂、附,治相火不足,真阳衰惫。王冰所谓益火之原以消阴翳,尺脉弱者宜之。桂、附易知、柏名阴八味,治阴虚火动,骨痿精枯。王冰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尺脉旺者宜之。(《怡堂散记》)
《金匮》用八味丸治香港脚上入少腹不仁者。香港脚,即阴气;少腹不仁,即攻心之渐。故用之以驱逐阴邪也。其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则因过劳其肾阴,气逆于少腹,阻遏膀胱之气化,小便不能通利,故用之以收摄肾气也。其短气有微饮者,饮亦阴类,阻其胸中之阳,自致短气,故用之引饮下出以安胸中也。消渴病,饮水一斗,小便亦一斗,此肾气不能摄水,小便恣出,源泉有立竭之势,故急用以逆折其水也。夫肾水下趋之消,肾气不上升之渴,非用此以蛰护封藏,蒸动水气,曷从治哉!(喻嘉言)


《妇人大全良方》妊娠小便不通方论第四 >> 八味丸

治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以脬系了戾不得溺,故致此病,名转脬。
但利小便则愈,以此药有茯苓故也。(此药虽局中有卖,除非自合方有效)
熟地黄(八两) 山药 山茱萸(去核,各四两) 附子(炮) 桂心(各二两) 牡丹皮(去心) 茯苓(去皮) 泽泻(各三两)
上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下。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少阴经香港脚证兼治法 >> 八味丸

治少阴肾经香港脚入腹,小腹不仁,上气喘急,呕吐自汗。此证最急,以肾乘心,水克火,死不旋踵。
牡丹皮 泽泻 茯苓(各三两) 附子(炮去皮脐) 桂心(各二两) 山茱萸 山药(各四两) 熟地黄(八两)
上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温酒、米汤食前任下。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诸虚(附骨蒸) >> 八味丸

治肾气虚乏,下元冷惫,脐腹疼痛,夜多漩溺,脚膝缓弱,肢体倦怠,面色黧 饮食。又治香港脚上冲,少腹不仁,及虚劳不足,渴欲饮水,腰重疼痛,少腹拘急,或男子消渴,小便反多;妇人转胞,小便不通,并宜服之。
牡丹皮 白茯苓 泽泻(各三两) 熟干地黄(八两) 山茱萸 山药(各四两) 附 子(炮
上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五丸,温酒下,空心,食前,日二服。
久服壮元阳,益精髓,活血驻颜,强志轻身。


《医方考》痿痹门第四十五 >> 八味丸

熟地黄(八两) 山茱萸(去核) 山药(各四两) 牡丹皮(去木) 白茯苓 泽泻(各三两) 附
入房太甚,宗筋纵驰,发为阴痿者,此方主之。
肾,坎象也。一阳居于二阴为坎,故肾中有命门之火焉。凡人入房甚而阴事作强不已者,水衰而火独治也。阴事柔痿不举者,水衰而火亦败也。丹溪曰∶天非此火不足以生万物,人非此火不能以有生,奈之何而可以无火乎?是方也,附子、肉桂,味浓而辛热,味浓则能入阴,辛热则能益火,故能入少阴而益命门之火。熟地黄、山茱萸,味浓而质润,味浓则能养阴,质润则能壮水,故能滋少阴而壮坎中之水。水欲实,则泽泻、丹皮之咸酸,可以引而泻之。水欲实,则山药、茯苓之甘淡,可以渗而制之。水火得其养,则肾官不弱,命门不败,而作强之官得其职矣。


《外科理例》附方 >> 八味丸

治命门火衰。不能上生脾土。致脾胃虚弱。饮食少思。或食不化。日渐消瘦。及虚劳。饮水。腰肿痛疼。小腹不利。及肾气虚寒。脐腹作痛。夜多漩溺。脚膝无力。肢体倦怠。即肾气丸每料加肉桂一两。附子一两。每日用新童便数碗浸五六日。切作四块。再如前浸数日。以草纸包裹。水湿纸炮半日。出去皮脐尖。切作大片。如有白星。再用火炙。以无为度。


《仁术便览》虚损 >> 八味丸

治肾气虚乏,下元冷惫,脐腹疼痛,夜多旋弱,脚膝缓弱,肢体倦怠,面色痿黄,或黧黑。及虚劳不足,渴欲饮水,腰重疼痛,小腹急痛,小便不利。
熟地(拣,肥大,酒洗,八两) 泽泻(去毛) 牡丹皮(去心) 白茯苓(去皮。各三两) 山茱
上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温酒送下,或空心淡盐汤下,妇人淡醋汤下。
按∶六味地黄丸专补左尺肾水之药。八味丸既补左尺肾水,兼补右尺相火之药。少年水亏火旺,宜服六味地黄丸。老年水火俱亏,宜服八味丸。况老年肾脏真水既虚,邪水乘之而为湿热,以作腰痛,足痿,痰唾,消渴,小便不禁,淋闭等记,非桂附之温散而能治之乎。


《是斋百一选方》第二十七门(小儿诸疾 脾胃 急慢惊风 伤风 吐泻痢 走马疳 痰嗽 疮疹 疮疖 杂证) >> 八味丸

治小儿骨弱,至七、八岁不能行立者,只服八味丸一料自愈,功在泽泻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