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半夏散
炮制 |
上件为细末。 |
功能主治 |
治小儿咳逆上气,心胸痰壅,不欲乳食。 |
用法用量 |
三岁儿每服一钱,水一盏,入生姜一片,煎至五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加减服。 |
摘录 |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五半夏散
制法 |
上药捣粗罗为散。 |
功能主治 |
行气散结,化痰利咽。主气郁痰结,咽喉中如有炙脔者。 |
用法用量 |
每服9克,以水250毫升,入生姜4克,煎至15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
摘录 |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五 |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五半夏散
制法 |
上药捣筛为散。 |
功能主治 |
宜肺理气,化痰软坚。主气郁痰凝,结成瘿气,咽喉肿塞,心胸烦闷。 |
用法用量 |
每服12克,以水250毫升,入生姜4克,煎至15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
摘录 |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五 |
《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二半夏散
制法 |
上药捣筛为散。 |
功能主治 |
温中,降逆。主中焦虚寒,胃气上逆,喘息短气,不得安卧,胸满肠鸣者。 |
用法用量 |
每服15克,以水250毫升,入生姜4克,煎至15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
摘录 |
《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二 |
《圣济总录》卷一三七半夏散
制法 |
上一味,捣罗为散。 |
功能主治 |
一切癣。 |
用法用量 |
以陈酱汁调和如糊,涂摩患处,一日二三次。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三七 |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半夏散
别名 |
破棺散(《世医得效方》卷十)。 |
制法 |
上药为末。 |
功能主治 |
开窍苏醒。主魇寐突然死亡;诸物所压,水溺,金疮,卒致闷绝,产妇恶血冲心,诸暴绝证。 |
用法用量 |
每用少许,吹鼻中,即活。但心头温者,一日可治。 |
摘录 |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 |
《圣惠》卷十七半夏散
制法 |
上为散。 |
功能主治 |
热病7日,烦躁而渴,胸中痰热。 |
用法用量 |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粳米、小麦各100粒,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十七 |
《圣惠》卷十四半夏散
制法 |
上为散。 |
功能主治 |
伤寒10余日不解,往来寒热,发如疟,胸膈满闷。 |
用法用量 |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十四 |
《圣惠》卷四十六半夏散
制法 |
上为散。 |
功能主治 |
咳嗽呕吐,心胸满闷,不下饮食。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四十六 |
《圣惠》卷四十五半夏散
制法 |
上为散。 |
功能主治 |
脚气,烦闷呕逆,心胸壅闷,不能下食。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淡竹茹1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四十五 |
《圣惠》卷五十一半夏散
制法 |
上为粗散。 |
功能主治 |
胸中冷痰饮,气满,不欲食饮。 |
用法用量 |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五十一 |
《圣惠》卷四十五半夏散
制法 |
上为粗散。 |
功能主治 |
脚气上攻,心胸痰壅,头痛目眩,背膊烦痛,不欲饮食。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四十五 |
《圣惠》卷四十三半夏散
制法 |
上为散。 |
功能主治 |
腹虚胀,两胁妨闷,喘促,不思食。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四十三 |
《普济方》卷三○七半夏散
制法 |
上为末。 |
功能主治 |
蛇咬。 |
用法用量 |
敷之。 |
摘录 |
《普济方》卷三○七 |
《圣惠》卷四十二半夏散
制法 |
上为散。 |
功能主治 |
气上奔,胸中逆满,喘息短气,不得安卧,腹中冷气,肠鸣相逐。 |
用法用量 |
每服5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四十二 |
《普济方》卷一六七半夏散
制法 |
上药治下筛。 |
功能主治 |
消食,温胃止逆。主冷痰。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 |
摘录 |
《普济方》卷一六七 |
《圣惠》卷八十四半夏散
制法 |
上为粗散。 |
功能主治 |
小儿霍乱后,吐泻不止,烦闷。 |
用法用量 |
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八十四 |
《圣惠》卷五十三半夏散
制法 |
上为粗散。 |
功能主治 |
消渴、饮水腹胀,烦热呕吐,不思食。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竹茹1分,大枣2个,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五十三 |
《圣惠》卷五十半夏散
制法 |
上为粗散。 |
功能主治 |
五膈气,噎闷,饮食不下。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五十 |
《朱氏集验方》卷九半夏散
制法 |
用巴豆7粒(去皮油),合上药为细末。 |
功能主治 |
胙腮。 |
用法用量 |
用少许生姜自然汁调涂外面肿处。 |
摘录 |
《朱氏集验方》卷九 |
《普济方》卷三九二半夏散
制法 |
上为散。 |
功能主治 |
小儿吃食大多,伤脾,即不食吐逆。 |
用法用量 |
每服1钱,空心米饮调下。服之立效。 |
注意 |
乳母不可服。 |
摘录 |
《普济方》卷三九二 |
《圣惠》卷四十二半夏散
制法 |
上为散。 |
功能主治 |
上气,胸心满塞,不下食。 |
用法用量 |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四十二 |
《普济方》卷三九四半夏散
制法 |
上锉,焙。 |
功能主治 |
暑伏热生痰,呕吐中痞。 |
用法用量 |
加生姜,水煎服。不止,调姜茹服。 |
摘录 |
《普济方》卷三九四 |
《仙拈集》卷四半夏散
制法 |
上捣烂,与白面等分,新汲水调膏。 |
功能主治 |
消肿止痛。主 |
用法用量 |
涂之。 |
摘录 |
《仙拈集》卷四 |
《圣惠》卷四十七半夏散
制法 |
上为散。 |
功能主治 |
反胃,呕哕吐食,渴欲饮水。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四十七 |
《圣惠》卷四十二半夏散
制法 |
上为散。 |
功能主治 |
七气,脏腑虚冷,心胸气上,劳乏不能饮食。 |
用法用量 |
每服5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稍热服。 |
摘录 |
《圣惠》卷四十二 |
《圣惠》卷四十二半夏散
制法 |
上为散。 |
功能主治 |
胸痹噎塞,心下烦满。 |
用法用量 |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5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四十二 |
方出《圣惠》卷五十一,名见《普济方》卷一六七半夏散
制法 |
上为散。 |
功能主治 |
冷痰饮,胸膈气满吐逆,不思饮食。 |
用法用量 |
每服1钱,以姜汤、粥饮调下,不拘时候。 |
摘录 |
方出《圣惠》卷五十一,名见《普济方》卷一六七 |
《圣惠》卷四十二半夏散
制法 |
上为散。 |
功能主治 |
上气呕吐,不能下食。 |
用法用量 |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5分,去滓温服,日3-4次。 |
摘录 |
《圣惠》卷四十二 |
《圣惠》卷五十五半夏散
制法 |
上为散。 |
功能主治 |
癖黄。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五十五 |
《圣惠》卷四十七半夏散
制法 |
上为散。 |
功能主治 |
理中,通膈,破寒。主上焦虚寒,短气不续,膈间厌闷,饮食先吐而后下。 |
用法用量 |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四十七 |
《圣惠》卷四十九半夏散
制法 |
上为散。 |
功能主治 |
酒癖,宿食不消,胸心胀满,呕逆,不纳饮食,小便赤黄。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四十九 |
《圣惠》卷四十九半夏散
制法 |
上为散。 |
功能主治 |
痃癖气,急硬满胀。心肋多痛,不能食物,气攻胸背壅闷。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四十九 |
《圣惠》卷四十九半夏散
制法 |
上为散。 |
功能主治 |
胁肋下有癖急硬,气满不能饮食,胸背疼闷。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四十九 |
《圣惠》卷四十八半夏散
制法 |
上为散。 |
功能主治 |
伏梁气,心下硬急满闷,不能食,胸背疼痛。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四十八 |
方出《圣惠》卷四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一八七半夏散
制法 |
上为散。 |
功能主治 |
胸痹,心下坚痞,胸背缓急疼痛,不能下食。 |
用法用量 |
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半分,去滓温服。 |
摘录 |
方出《圣惠》卷四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一八七 |
《圣惠》卷四十二半夏散
制法 |
上为散。 |
功能主治 |
上气腹胀满,不能下食。 |
用法用量 |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四十二 |
《圣济总录》卷一二四半夏散
制法 |
上为散。 |
功能主治 |
铁棘竹木,诸鲤在喉中不下,及刺在肉中拆不出,箭镞毒药在内不出。 |
用法用量 |
每服半钱匕,酒调下,日3次。半夏戟人喉,以生姜汁解之。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二四 |
《圣惠》卷六半夏散
制法 |
上为散。 |
功能主治 |
肺脏外伤风冷,声嘶言不能出,胸膈气滞。 |
用法用量 |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
注意 |
忌生冷、热面。 |
摘录 |
《圣惠》卷六 |
《圣惠》卷二十六半夏散
制法 |
上为粗散。 |
功能主治 |
脾劳实,四肢不举,五脏不调,胀满气急。 |
用法用量 |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
注意 |
忌饴糖、苋菜。 |
摘录 |
《圣惠》卷二十六 |
《圣惠》卷十三半夏散
制法 |
上为粗散。 |
功能主治 |
伤寒后脾胃不和,不思食饮,心膈痰逆。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2个,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十三 |
《圣惠》卷十三半夏散
制法 |
上为散。 |
功能主治 |
伤寒不经发汗后成狐惑,下利,腹中愊坚,干呕肠鸣。 |
用法用量 |
每服5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十三 |
《圣惠》卷十三半夏散
制法 |
上为散。 |
功能主治 |
伤寒百合病,久不愈,大小便涩,腹满微喘,时复痰逆,不下食。 |
用法用量 |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十三 |
《圣惠》卷十三半夏散
制法 |
上为散。 |
功能主治 |
伤寒百合病,下利不止,心中愊坚而呕。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大枣3个,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频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十三 |
《圣惠》卷十二半夏散
制法 |
上为散。 |
功能主治 |
伤寒,心腹胀满疼痛,胸膈壅滞,或呕哕不能饮食。 |
用法用量 |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十二 |
《圣惠》卷十一半夏散
制法 |
上为粗散。 |
功能主治 |
伤寒后呕哕,心胸不利,头目昏重,不下饮食。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频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十一 |
《圣惠》卷十一半夏散
制法 |
上为散。 |
功能主治 |
伤寒干呕,不纳饮食,心神虚烦。 |
用法用量 |
每服2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十一 |
《圣惠》卷十半夏散
制法 |
上为粗散。 |
功能主治 |
伤寒呕吐,烦渴欲饮水。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十 |
《圣惠》卷十八半夏散
制法 |
上为粗散。 |
功能主治 |
热病,腹胃虚胀,心膈壅滞,呕哕不能食。 |
用法用量 |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去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十八 |
《圣惠》卷十四半夏散
制法 |
上为散。 |
功能主治 |
伤寒后脚气,心烦满闷,不下饮食,呕逆痰唾。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十四 |
《圣惠》卷二十六半夏散
制法 |
上为粗散。 |
功能主治 |
肝劳实热,易怒,精神不守,恐畏不能独卧,目视不明,胸中满闷。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空腹温服,晚食前再服。 |
注意 |
忌饴糖、羊肉、生菜。 |
摘录 |
《圣惠》卷二十六 |
《圣惠》卷十五半夏散
制法 |
上为散。 |
功能主治 |
时气,腹胁虚胀,心膈壅滞,呕逆不能食。 |
用法用量 |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十五 |
《伤寒论》半夏散
制法 |
上3味,各别捣筛已,合治之。 |
功能主治 |
少阴病,咽中痛。 |
用法用量 |
每服方寸匕,白饮调下,日3次。 |
各家论述 |
《伤寒集注》:方有执曰,此以风邪热甚,痰上壅而痹痛者言也。故主之以桂枝祛风也,佐之以半夏消痰也,和之以甘草除热也。 |
摘录 |
《伤寒论》 |
《外台》卷二引《深师方》半夏散
制法 |
上为末。 |
功能主治 |
伤寒病啘不止。 |
用法用量 |
每服1钱匕,生姜汤调下。 |
注意 |
忌羊肉、饧。 |
摘录 |
《外台》卷二引《深师方》 |
《圣惠》卷五半夏散
制法 |
上为粗散。 |
功能主治 |
脾胃气虚弱,见食呕吐。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五 |
《圣惠》卷六半夏散
制法 |
上为散。 |
功能主治 |
肺脏久积痰毒于胸膈不散,少思饮食。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注意 |
忌炙煿、热面、猪犬肉。 |
摘录 |
《圣惠》卷六 |
《圣惠》卷七半夏散
制法 |
上为散。 |
功能主治 |
肾脏虚损,上热下冷,心胸壅滞,痰毒结实,唾如筋胶,饮食减少。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
摘录 |
《圣惠》卷七 |
《圣惠》卷九半夏散
制法 |
上为细散。 |
功能主治 |
伤寒2日,痰逆头疼,四肢壮热。 |
用法用量 |
每服1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和滓热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九 |
《圣惠》卷九半夏散
制法 |
上为粗散。 |
功能主治 |
伤寒9日不解,往来寒热,状如温疟,胸膈满闷,时有痰逆不止。 |
用法用量 |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大枣3个,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九 |
《圣惠》卷二十半夏散
制法 |
上为散。 |
功能主治 |
风痰呕逆,汤饮不下,起则眩倒。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二十 |
《圣惠》卷十八半夏散
制法 |
上为细散。 |
功能主治 |
热病,毒气壅为疮肿。 |
用法用量 |
以葱白3两(细切),入诸药,同捣为膏。涂肿上,可厚3分,干即重换。 |
摘录 |
《圣惠》卷十八 |
《圣济总录》卷一五九半夏散
别名 |
半白散、二奇散 |
制法 |
上为散。 |
功能主治 |
横产及倒生,胎毙腹中,及衣不出,母欲绝。 |
用法用量 |
半白散、二奇散(《产宝诸方》)。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五九 |
《圣惠》卷十二半夏散
制法 |
上为粗散。 |
功能主治 |
伤寒头痛,壮热痰壅,心膈不利,食久不消。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十二 |
《圣惠》卷十三半夏散
制法 |
上为粗散。 |
功能主治 |
伤寒后,宿食不消,痰逆气胀。 |
用法用量 |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十三 |
《圣惠》卷二十六半夏散
制法 |
上为粗散。 |
功能主治 |
肉极,虚寒则胁下阴阴引背痛,不可以动,动则咳嗽胀满,留饮痰癖,大便不利,小腹切痛,膈上有寒。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
注意 |
忌饴糖。 |
摘录 |
《圣惠》卷二十六 |
《圣惠》卷十五半夏散
制法 |
上为散。 |
功能主治 |
时气,若吐下发汗后,心下痞满,气上冲胸,起即头眩,脉沉者。 |
用法用量 |
每服5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十五 |
方出《圣惠》卷八十二,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六七半夏散
制法 |
上锉细。 |
功能主治 |
小儿脑长头大,囟开不合,臂胫小,不能胜头,3岁不合。 |
用法用量 |
以酒4升,渍1宿,绵裹入器中煮令微热,温熨儿囟门上。朝暮熨20-30遍。 |
摘录 |
方出《圣惠》卷八十二,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六七 |
《圣惠》卷四十一半夏散
别名 |
半夏汤 |
制法 |
上为散。 |
功能主治 |
胸胁气不利,腹胀急痛。 |
用法用量 |
半夏汤(《圣济总录》卷五十七)。 |
摘录 |
《圣惠》卷四十一 |
《圣惠》卷五十半夏散
制法 |
上为散。 |
功能主治 |
膈气,心胸中积冷气痛,心中满闷,不能下食,或时呕吐。 |
用法用量 |
每服2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五十 |
《圣惠》卷五十半夏散
制法 |
上为散。 |
功能主治 |
五膈气,呕吐酸水,脾胃虚寒,不能下食。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五十 |
《圣惠》卷五十半夏散
制法 |
上为散。 |
功能主治 |
膈气,胸中壅滞,痰毒上攻,呕逆不能下食。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五十 |
《圣惠》卷七十八半夏散
制法 |
上为粗散, |
功能主治 |
产后伤寒咳嗽,咽喉不利,四肢烦疼。 |
用法用量 |
每服4钱,以水1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七十八 |
《博济》卷二半夏散
制法 |
上为细末。 |
功能主治 |
五膈气噎,心胸不利,涕唾稠粘,饮食进退。 |
用法用量 |
每服1钱,水8分,煎6分,和滓热服;酒后服,尤妙。 |
摘录 |
《博济》卷二 |
《圣惠》卷七十五半夏散
制法 |
上为散。 |
功能主治 |
妊娠伤冷,心腹痛,或痰逆,不纳饮食。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七十五 |
《圣惠》卷七十四半夏散
别名 |
半夏汤 |
制法 |
上为散。 |
功能主治 |
妊娠心中烦闷,恶闻食气,头眩重,四肢骨节疼痛,多卧少起,胸中痰逆,不欲饮食。 |
用法用量 |
半夏汤(《圣济总录》卷一五六)。 |
摘录 |
《圣惠》卷七十四 |
《圣惠》卷七十四半夏散
制法 |
上为散。 |
功能主治 |
妊娠4-5月伤寒,壮热头痛,心胸烦闷,呕吐痰涎,不思食。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七十四 |
《圣惠》卷七十半夏散
制法 |
上为粗散。 |
功能主治 |
妇人热劳,烦渴口干,体瘦无力,四肢疼痛,或时寒热,痰逆不欲饮食。 |
用法用量 |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七十 |
方出《圣惠》卷五十,名见《普济方》卷二○五半夏散
制法 |
上为散。 |
功能主治 |
五噎。 |
用法用量 |
以水2大盏半,加生姜半两,同煎至1盏半,去滓,不拘时候服。 |
摘录 |
方出《圣惠》卷五十,名见《普济方》卷二○五 |
《圣惠》卷六十九半夏散
制法 |
上为粗散。 |
功能主治 |
妇人风痰气逆,胸膈壅闷,难下饮食。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六十九 |
《圣惠》卷五十半夏散
制法 |
上为粗散。 |
功能主治 |
气噎不通,心悸喘急,胸背疼闷,咽喉壅塞。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五十 |
《圣惠》卷八十三半夏散
制法 |
上为粗散。 |
功能主治 |
小儿咳逆上气,心胸痰壅,不欲乳食。 |
用法用量 |
每服1钱,以水1小盏,加生姜少许,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八十三 |
《圣惠》卷八十四半夏散
制法 |
上为粗散。 |
功能主治 |
小儿痰气结实,烦壅。 |
用法用量 |
每服1钱,以水1小盏,加生姜少许,煎至5分,去滓温服,日3次。 |
摘录 |
《圣惠》卷八十四 |
《圣惠》卷五十五半夏散
制法 |
上为散。 |
功能主治 |
蚰蜒黄。 |
用法用量 |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五十五 |
《圣惠》卷八十九半夏散
制法 |
上为细散。 |
功能主治 |
小儿瘿气,心胸烦闷。 |
用法用量 |
每服半钱,以生姜酒调下,日3-4次。 |
摘录 |
《圣惠》卷八十九 |
《圣惠》卷五半夏散
制法 |
上为散。 |
功能主治 |
脾脏风壅痰滞,睡即多涎,头目胸膈不利。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五 |
《圣济总录》卷三十五半夏散
制法 |
上为细散。 |
功能主治 |
痰疟,发作有时,热多寒少,头痛,额角并胸前肌肉瞤动,食才入口即吐出,面色带赤。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匕,食后白汤调下。以吐为度,未吐再服。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三十五 |
《圣济总录》卷三十六半夏散
制法 |
上研匀。 |
功能主治 |
脾疟。足少阴疟呕吐。 |
用法用量 |
以温酒半升,未发前调匀,旋旋服之。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三十六 |
《圣济总录》卷三十六半夏散
制法 |
上为末。 |
功能主治 |
足少阴疟呕吐。 |
用法用量 |
每服半钱匕,未发日,以醋汤调下。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三十六 |
《圣济总录》卷四十七半夏散
制法 |
上为散。 |
功能主治 |
五饮酒癖,忪悸动气,心下痞满,呕逆吐酸,背寒中冷,身体寒战,心腹注痛,不思饮食,腹内虚鸣,便往滑利。胃虚气弱,心下有冷痰者。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匕,入盐少许,沸汤点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
《圣惠》卷六十八半夏散
制法 |
上为细散。 |
功能主治 |
金疮,箭头在肉中不出。 |
用法用量 |
每服1钱,以温酒调下,日3次。 |
摘录 |
《圣惠》卷六十八 |
《圣惠》卷六十九半夏散
制法 |
上为粗散。 |
功能主治 |
妇人脚气发动,心腹胀满,食饮不下,呕逆不止。 |
用法用量 |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六十九 |
《鸡峰》卷二十四半夏散
别名 |
半粟散 |
功能主治 |
小儿脾胃虚寒,吐泻及冷痰。 |
用法用量 |
半粟散(《普济方》卷三九五)。 |
摘录 |
《鸡峰》卷二十四 |
《圣惠》卷二十八半夏散
制法 |
上为粗散。 |
功能主治 |
虚劳痰饮,心腹烦满,不欲饮食。 |
用法用量 |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二十八 |
《圣惠》卷二十九半夏散
制法 |
上为散。 |
功能主治 |
虚劳心腹痞满,胸膈壅闷,不思饮食。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
注意 |
忌生冷、油腻、苋菜。 |
摘录 |
《圣惠》卷二十九 |
《圣惠》卷三十半夏散
制法 |
上为散。 |
功能主治 |
虚劳,胸中烦热,心下痞满,不欲饮食。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三十 |
《圣惠》卷三十五半夏散
制法 |
上为粗散。 |
功能主治 |
心脾风热,咽喉闭塞,口噤。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温灌之,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三十五 |
《圣惠》卷三十五半夏散
制法 |
上为粗散。 |
功能主治 |
咽喉中如有炙脔。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三十五 |
《圣惠》卷三十五半夏散
制法 |
上为散。 |
功能主治 |
瘿气,咽喉肿塞,心胸烦闷。 |
用法用量 |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三十五 |
《圣惠》卷十七半夏散
制法 |
上为散。 |
功能主治 |
热病,客热在脏,干呕,口中多痰,喘急烦闷,不能饮食。 |
用法用量 |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十七 |
《普济方》卷二○五半夏散
制法 |
上为散。 |
功能主治 |
气噎,饮食不下,腹中雷鸣,大便不通。 |
用法用量 |
每服2钱,以水1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普济方》卷二○五 |
《全生指迷方》卷四半夏散
制法 |
上为末。 |
功能主治 |
胎死腹中,其母面赤舌青者,亦治横生逆产。 |
用法用量 |
每服1钱,温酒调下。不能饮酒者用汤。 |
摘录 |
《全生指迷方》卷四 |
《幼幼新书》卷十六引丁时发方半夏散
制法 |
上为末。 |
功能主治 |
止泻润肺。主肺热咳嗽。 |
用法用量 |
每服1钱,薄荷1叶,绵裹,水1盏,加生姜1片,大枣半个,煎5分,盏盛放火上,时时温服。 |
注意 |
忌生冷毒物。 |
摘录 |
《幼幼新书》卷十六引丁时发方 |
《圣惠》卷五十半夏散
制法 |
上为散。 |
功能主治 |
五噎,心胸不利,痰壅食少。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小麦、小豆各50粒,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五十 |
《鸡峰》卷二十二半夏散
制法 |
上为细末。 |
功能主治 |
诸疮肿,结实不散,或有脓出。 |
用法用量 |
先将温浆水洗净疮,令软,看有欲破处,以白丁香蚀之成,用熟针子探作孔子,用纸捻子纴药在内。得脓出之愈。 |
摘录 |
《鸡峰》卷二十二 |
《本事》卷十半夏散
别名 |
破棺散、散生散 |
制法 |
上为末,每用如豆大许。 |
功能主治 |
妇人血晕血迷,败血冲心,昏闷不省人事;魇寐卒死,及为墙壁、竹木所压,水溺、金疮,卒致闷绝,产妇恶血冲心,诸暴绝证。 |
用法用量 |
破棺散(《得效》卷十)、散生散(《医部全录》卷三二八)。 |
各家论述 |
《本事方释义》:半夏气味辛温,入足阳明。妇人产后瘀浊内闭,致神识如绝,吹入鼻中而醒,以其辛能开窍也。 |
摘录 |
《本事》卷十 |
《普济方》卷二九六引《卫生家宝》半夏散
功能主治 |
痔疾初生。 |
用法用量 |
先以生姜汁浴谷道,次以半夏末泡汤洗。 |
摘录 |
《普济方》卷二九六引《卫生家宝》 |
《保命集》卷下半夏散
功能主治 |
少阴口疮,若声绝不出者,是风寒遏绝,阳气不伸也。 |
用法用量 |
上同煎1盏水,作2服。 |
摘录 |
《保命集》卷下 |
《圣惠》卷五十一半夏散
制法 |
上为粗散。 |
功能主治 |
痰饮积聚,食不消化。 |
用法用量 |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五十一 |
方出《圣惠》卷五十,名见《普济方》卷二○四半夏散
制法 |
上为散。 |
功能主治 |
膈气,咽喉噎塞,饮食不下。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方出《圣惠》卷五十,名见《普济方》卷二○四 |
《医方类聚》卷二四五引《医林方》半夏散
制法 |
上打破,炒黄色,为细末。 |
功能主治 |
小儿嘎病,咽喉中有声者。 |
用法用量 |
每服1钱,猪靥子1个,灯焰上烧热,与药在上,又烧3-4次,临卧口中噙之。 |
摘录 |
《医方类聚》卷二四五引《医林方》 |
《圣惠》卷六十四半夏散
制法 |
上为末。 |
功能主治 |
卒热毒风肿。 |
用法用量 |
以水和如泥,涂之,干即再涂。 |
摘录 |
《圣惠》卷六十四 |
《圣惠》卷五十一半夏散
别名 |
豆蔻汤 |
制法 |
上为散。 |
功能主治 |
痰饮,冷气上冲,胸膈满闷,吐逆,不下饮食。 |
用法用量 |
豆蔻汤(《圣济总录》卷六十四)。 |
摘录 |
《圣惠》卷五十一 |
《圣惠》卷五十半夏散
制法 |
上为粗散。 |
功能主治 |
醋咽,胸中气塞,食饮不下。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五十 |
《圣惠》卷五十半夏散
制法 |
上为粗散。 |
功能主治 |
饮食喜噎。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2个,小麦、小豆各50粒,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五十 |
《圣惠》卷五十一半夏散
制法 |
上为粗散。 |
功能主治 |
溢饮,胸隔痰壅,头痛呕逆,不下饮食。 |
用法用量 |
每服5钱,以水1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 |
《圣惠》卷五十一 |
治妇人热劳,烦渴口干,体瘦无力,四肢疼痛;或时寒热,痰逆呕吐,不思饮食。
半夏 知母 苦梗 人参 赤茯苓 秦艽 赤芍药 麦门冬 乌梅肉(各半两) 鳖甲(醋炙) 北柴胡 黄 (各一两) 大腹皮(三分) 甘草(一分)
上为粗末,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无时候。
治魇寐卒死,及为墙壁竹木所压,水溺金疮,卒致闷绝;产妇恶血冲心,诸暴绝证。
半夏(七次汤洗去滑,不拘多少)
上为末。每一大豆许,吹鼻中即活。但心头温者,一日可治。
牡丹散
治产乳血晕,闷绝野狼狈。若口噤,则拗开灌之必效。(方见妇人门)
治小儿咳逆上气,心胸痰壅,不欲乳食。
紫菀(去苗,净洗) 五味子(拣净) 半夏(汤泡七次) 甘草(炙,各五两) 肉 桂(去粗
上件为细末。三岁儿每服一钱,水一盏,入生姜一片,煎至五分,去滓,温服,不计时 候,量儿大小加减服。
治五膈气噎,心胸不利,涕唾稠粘,饮食进退。
半夏(半两,姜汁浸一宿,焙干) 浓朴(半两,去皮,姜汁炙) 枇杷叶(炙去毛,半两) 肉豆
上六味为细末,每服一钱,水八分盏,煎六分,和滓热服,酒后服,尤妙也。
半夏 桂枝 炙草
少阴咽痛,有木气化风上冲者。木气化风,肝阳下陷也。桂枝升肝阳以熄风,半夏降逆,炙草补中。凡下陷上逆,中气必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