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蔹膏
《鬼遗》卷五白蔹膏
制法 | 上药治下筛,溶脂调和。 |
功能主治 | 皮肤中热痱,瘰疬。 |
用法用量 | 敷之。 |
摘录 | 《鬼遗》卷五 |
《鬼遗》卷五白蔹膏
功能主治 | 痱,瘰疬疮。 |
用法用量 | 上(口父)咀,以二脂合煎,纳诸药,微火煎,膏成去滓,候凝。敷之。 |
摘录 | 《鬼遗》卷五 |
方出《外台》卷二十三引《广济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二六白蔹膏
制法 | 上为散,以少酢和稀糊。 |
功能主治 | 瘰疬息肉结硬。 |
用法用量 | 方中甘草,《圣济总录》作“莽草”。 |
注意 | 忌猪肉、五辛、热肉、饮酒、热面。 |
摘录 | 方出《外台》卷二十三引《广济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二六 |
《圣济总录》卷一○一白蔹膏
制法 | 上为末,更研极细,以鸡子白调和,稀稠得所,瓷盒盛。 |
功能主治 | 面粉隳。 |
用法用量 | 每临卧涂面上,明旦以井花水洗之。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一 |
《圣济总录》卷一四○白蔹膏
制法 | 上捣如膏。 |
功能主治 | 狐尿刺,久不愈。 |
用法用量 | 封裹疮上,一复时其刺自出。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四○ |
《秘传眼科龙木论》卷四白蔹膏
制法 | 上为细末,用牛酥5两煎为膏。 |
功能主治 | 风牵睑出外障。 |
用法用量 | 早晨涂在眼睛内;夜半涂亦得。 |
摘录 | 《秘传眼科龙木论》卷四 |
《普济方》卷三一三白蔹膏
制法 | 上为末,每用香油1斤,入前药浸3宿,缓火熬,以焦黄色为度,滤去滓,加黄丹半斤,候油欲再滚,即掇锅于地上,用槐枝频搅匀,滴水中不散为度。 |
功能主治 | 一切恶疮肿毒。 |
摘录 | 《普济方》卷三一三 |
《眼科全书》卷四白蔹膏
制法 | 上为末,用牛脂熬,将末入内,同熬成膏。 |
功能主治 | 风牵出睑外障。 |
用法用量 | 早,晚以膏搽于睑胞。屡用有效。 |
摘录 | 《眼科全书》卷四 |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白蔹膏
制法 | 调匀成膏。 |
功能主治 | 收敛除湿,解毒止痒。主一切渗出性皮肤病。 |
用法用量 | 外敷患处。 |
摘录 |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
《圣惠》卷十四白蔹膏
制法 | 上为细散,次入杏仁膏,研令匀,后入新鸡子白1枚,酥2两相和,研为膏,入瓷器中盛。 |
功能主治 | 伤寒豌豆疮愈后,满面疮瘢久不没。 |
用法用量 | 每夜取涂面上,来日以温浆水洗之。 |
摘录 | 《圣惠》卷十四 |
《圣济总录》卷一一八白蔹膏
制法 | 上药除油并研药外,并锉细,先用油煎10余沸,即下锉药,候黄耆赤黑色,用绵滤过,慢火煎10余沸,次下诸研药。搅不住手,候凝成膏,于瓷器中盛,下麝香搅令匀。 |
功能主治 | 唇疮。 |
用法用量 | 每用少许、涂贴患处,日3-5次。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一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