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椒根
《中药大辞典》竹叶椒根
拼音 | Zhú Yè Jiāo Gēn |
别名 | 散血飞、见血飞(《贵州民间药物》),土花椒根(江西省上饶地区卫生局《医药通讯》(1):35,1972)。 |
出处 | 《贵州民间药物》 |
来源 | 芸香科植物竹叶椒的根皮或根。全年可采。 |
原形态 | 植物形态详"竹叶椒"条。 |
化学成分 | 根含生物碱,主要为木兰花碱0.17%,以及竹叶椒碱O.0075%、茵芋碱O.0015%、白鲜碱0.001%、崖椒碱等。 |
药理作用 | 参见"白鲜"及"茵芋"条。 |
性味 | 《贵州民间药物》:"味辛,性温。" |
功能主治 | 祛风,散寒,活血,止痛。治头痛感冒,咳嗽,吐泻,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牙痛。
①《贵州民间药物》:"驱风,止痛,杀虫。治咳嗽,风湿痛,顽癣,虫牙痛,刀伤出血。" ②《湖南药物志》:"治头痛,感冒。"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0.1~1两;或泡酒。外用:捣敷或研末撒。 |
复方 | ①治风湿痛:竹叶椒根皮、透骨香各五钱,黑风藤、大血藤各三钱,泡酒一斤;日服三次,每次一两。(《贵州草药》)
②治关节风湿痛,腰痛:鲜竹叶椒根二至三两。水煎调酒服。(《福建中草药》) ③治痧症腹胀痛、寒滞腹痛:竹叶椒根皮、南五味子根皮各六钱,细辛三钱。研细末,每用温开水送服三至五分。(江西《草药手册》) ④治虫牙痛:㈠竹叶椒根皮,研末,以适量放入虫牙孔内。(《贵州草药》)㈡竹叶椒根皮七钱至一两,煎水频频含漱。(江西《草药手册》) ⑤治跌打损伤:鲜竹叶椒根四两,白酒半斤,浸七天;取浸液擦伤处。(《福建中草药》) ⑥治顽癣:竹叶椒根皮、岩棕各二钱,冰片一分,酒四两,浸泡擦患处。(《贵州民间药物》) ⑦治刀伤出血:竹叶椒根皮,研细粉敷伤口。(《贵州草药》) |
临床应用 | 止痛:取土花椒鲜根(或树叶及果实)用蒸馏法制成注射液,每2毫升相当于生药2克。每次肌肉注射2~4毫升。治疗胆道疾患、胃与十二指肠溃疡、肠痉挛、手术后疼痛208例,一般用药后10~20分钟产生镇痛效果,如采用足三里穴位注射见效更快。镇痛作用可维持5~10小时,必要时可隔12小时重复给药。应用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亦无成瘾性,对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均未发现明显改变。 |
摘录 | 《中药大辞典》 |
《中华本草》竹叶椒根
拼音 | Zhú Yè Jiāo Gēn |
英文名 | Root of Chinese Wingleaf Prickyash |
别名 | 散血飞、见血飞、野花椒根、竹叶总管根。 |
出处 | 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
来源 | 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竹叶椒Zanthoxylum armatum DC。的根皮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anthoxylum armatum DC.[Z.planispinum Sieb.et Zucc.;Z.alatum Roxb.var.planispinum Rehd.et Wils.]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根皮鲜用或连根切片晒干备用。 |
原形态 | 竹叶椒 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4m。枝直出而扩展,有弯曲而基部扁平的皮刺,老枝上的皮刺基部木栓化,茎干上的刺其基部为扁圆形垫状。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轴无毛,具宽翼和皮刺;小叶无柄;小叶片3-5,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5-9cm,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细小圆齿,两面无毛而疏生透明腺点,主脉上具针刺,例脉不明显,纸质。聚伞状圆锥花序,腋生,长2-6cm;花被片6-8,药隔顶部有腺点一颗;雌花心皮2-4,通常l-2个发育。蓇葖果1-2瓣,稀3瓣,红色,表面有突起的腺点。种子卵形,黑色,有光泽。花期3-5月,果期6-8月。 |
生境分部 |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300m以下的山坡疏林、灌丛中及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台湾等地。 |
性状 | 性状鉴别 根圆柱形,长短不一,直径0.5-2.6cm,暗灰色至灰黄色,有较密的浅纵沟。质坚硬,折断面纤维性,横断面栓皮灰黄色,皮部淡棕色,木部黄白色。味苦,麻舌。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外为落皮层。韧皮部外侧有石细胞及纤维,石细胞数个成群散在;纤维数个至20余个成束,排成数层,外侧稀疏,内侧断续成环。木质部中导管单个或2-4个相连,多数径向排列。 |
化学成分 | 根含崖椒碱(γ-fagarine),木兰花减(magnoflorine),竹叶椒碱(xanthoplanine);根皮含白鲜碱(dictamnine),茵芋碱(skimmianine)和木兰花碱;花椒根碱(zanthobungeanine);根还含木脂体化合物左旋细辛素(asarinin),左旋竹叶椒脂素(planinin),构型为(1R,2R,5R,6S)-2-(3’,4’-二甲氧苯基)-6-(3”,4”-亚甲二氧苯基)-3,7-双并四氢呋喃[(1R,2R ,5R,6S)-2-(3’,4’-dimethoxyphenyl)-6-(3〃,4〃-methylene dioxyphenyl)-3,7-dioxyabicyclo[3,3,O]-octane];此外还有三萜化合物β-香树脂醇(β-amyrin)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 |
药理作用 | 参见白鲜及茵芋条。 |
鉴别 | 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10g,乙醇回流提取,提取液浓缩,以10%盐酸溶解,滤过,滤液用氯访萃取,氯仿液回收溶剂至成2ml,作供试品溶液。另取两面针结晶8适量,以甲醇溶解成每1ml含1mg的对照品溶液。取上述两种溶液各约10μl点于同一硅胶H-CMC板上,以氢仿展开,展距10cm,取出晾干,喷雾浓硫酸显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红棕色斑点。 |
性味 | 辛;苦;温;小毒 |
归经 | 肺经 |
功能主治 | 祛风散寒;温中理气;活血止痛。主风湿痹痛;胃脘冷痛;泄泻;痢疾;感冒头痛;牙痛;跌打损伤;痛经;刀伤出血;顽癣;毒蛇咬伤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9-30g,鲜品60-90g;研末,3g;或泡酒。外用:适量,煎水洗或含漱;或浸酒搽;或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 |
各家论述 | 1.《贵州民间药物》:驱风,止痛,杀虫。治咳嗽,风湿痛。顽癣,虫牙痛,刀伤出血。 2.《湖南药物志》:治头痛,感冒。 |
摘录 | 《中华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