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株百里香
《中华本草》异株百里香
拼音 | Yì Zhū Bǎi Lǐ Xiānɡ |
来源 |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异株百里香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ymus marschallianus Willd. 采收和储藏:8-9月采收,洗净,晒干。 |
原形态 | 异株百里香,半灌木。茎短,多分枝;不育枝多从茎顶或侧边长出,不发达,被短柔毛;花茎发达,高可达30cm,稍有弯曲,较大者常有分枝,被柔毛。叶片长圆状椭圆形或线状长圆形,长1-2.8cm,宽1-6.5mm,先端锐尖或钝,基部渐狭成短柄,全缘或边缘上部偶有1-2对不明显小齿,两面无毛或稀被微柔毛,腺点小而在下面明显。轮伞花序沿花枝上部排成穗状花序;两性花、雌花异株;两性花发育正常;雌花较退化,花冠较短小,雄蕊不发育;花梗长2-4.5(-5)mm;花萼管状钟形,外被疏柔毛,腺点在果期明显,上唇齿尖具缘毛;花冠红紫或紫色,也有白色,两性花的长约5mm,伸出花萼,下唇开裂,雌性花约与花萼近等长,下唇近伸直,外被短柔毛;雄蕊4。小坚果卵圆形,黑褐色,长约1mm,光滑。花、果期9月。 |
生境分部 | 生态环境:生于斜坡、盆地、山沟及水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新疆。 |
性味 | 味辛;苦;性凉 |
功能主治 | 发表清热;和中祛湿。主感冒;头痛;肺热咳喘;消化不良;胃痛;腹痛吐泻;风湿痹痛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3-9g。 |
摘录 | 《中华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