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中含有野慈姑
首页 > 中药材 > 野慈姑

野慈姑

《中药大辞典》野慈姑

拼音 Yě Cí Gū
别名 剪刀草(《分类草药性》),水慈姑、慈姑苗(《四川中药志》),燕尾草(《贵州草药》)。
出处 《四川中药志》
来源 为泽泻科植物长瓣慈姑全草。夏,秋采收。
原形态 多年生水生草本,直立,高可达1米。须根。叶片窄狭,呈剪刀形,顶端的裂片较耳裂片为短,长3.5~9厘米,先端均长尖,绿色。总状花序;小花一般为3朵轮生,下部雌花具短梗,上部为雄花,具细长的梗;苞片披针形,基部略联合:花瓣较萼片大,白色,基部间或有紫色斑点;雄蕊多数,带堇色;心皮多数离生,密集成圆球状。果实斜倒卵形,直径4~5.5毫米,扁平,背部腹面均具薄翅。花期夏季。
生境分部 生于池沼及稻田中。分布华东及西南各地。
性味 ①《四川中药志》:"性寒,味辛,有小毒。"
②《贵州草药》:"性寒,味甘。"
功能主治 治黄疸,瘰疬,蛇咬伤。
①《分类草药性》:"治蛇伤,敷一切恶毒疮。"
②《贵州草药》:"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复方 ①治黄疸病:水慈姑、倒触伞各一两。煨水服。(《贵州草药》)
②治九子疡:水慈姑根、黄山药根、独脚莲根各等分。研末,以适量调甜酒敷患处。(《贵州草药》)
③治蛇伤:㈠野慈姑、一支蒿。捣绒,包患处。(《四川中药志》)㈡水慈姑炕干研末,用二至三钱调水敷患者头顶百会穴;又用适量敷患处。(《贵州草药》)㈢鲜水慈姑二两,煨水服;并用适量煨水洗伤处。(《贵州草药》)
摘录 《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