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材 > 羊髓

羊髓

《中药大辞典》羊髓

拼音 Yánɡ Suǐ
出处 《别录》
来源 为牛科动物山羊绵羊骨髓脊髓
原形态 动物形态详"羊肉"条。
性味 《别录》:"味甘,温,无毒。"
功能主治 益阴补髓,润肺泽肌。治虚劳羸弱,肺痿,骨蒸,咳嗽,消渴,皮毛憔悴,痈疽,疮疡,目赤,目翳。
①《别录》:"主男女伤中,阴气不足,利血脉,益经气,以酒服之。"
②《千金·食治》:"却风热,止毒。"
③《食疗本草》:"酒服之补血,主女人风血虚闷。"
④《删繁本草》:"治肺虚毛悴,酥髓汤中用之。"
⑤《纲目》:"润肺气,泽皮毛,灭疤痕。"
⑥《随息居饮食谱》:"润五脏,充液,补诸虚,调养营阴,滑利经脉,却风化毒,填髓。"
用法用量 内服:熬膏或煮食。外用:搽、敷。
复方 ①治虚劳腰痛,咳嗽,肺痿骨蒸:熟羊脂五两,熟羊髓五两,白沙蜜五两(炼净),生姜汁一合,生地黄汁五合。上五味,先以羊脂煎令沸,次下羊髓又令沸,次下蜜、地黄、生姜汁,不住手搅,微火熬数沸,成膏。每日空心温酒调一匙头。或作羹汤,或作粥食之亦可。(《饮膳正要》羊蜜膏)
②治消渴口干,濡咽:羊髓二合,白蜜二合,甘草一两(炙,切)。以水三升,煮甘草取一升,去滓,内蜜、髓,煎令如饴,含之尽,复含。(《千金翼方》羊髓煎)
③治痈疽始作便败坏:羊髓一两,甘草二两,胡粉五分,大黄一两,猪脂二升。上五味,切,合脂、髓煎令烊,纳甘草、大黄三上下,去滓,纳胡粉,搅令极匀,调敷疮,日四、五上。(《刘涓子鬼遗方》发疮膏)
④治白秃头疮:生羊骨髓,调轻粉搽之;先以泔水洗净,一日二次。(《经验方》)
⑤治小儿舌上疮:羊蹄骨中生髓和胡粉敷之。(《千金方》)
⑥治目赤及翳:白羊髓敷之。(《千金方》)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羊髓

拼音 Yánɡ Suǐ
英文名 Goat or sheep marrow
出处 出自《名医别录》
来源 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骨髓或脊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apra hircus Linnaeus2.Ovis aries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宰羊时取骨髓或脊髓,鲜用。
原形态 1.山羊,体长1-1.2cm,体重10-35kg。头长,颈短,耳大,吻狭长。雌雄额部均有角1对,雄性者角大;角基部略呈三角形,尖端略向后弯,角质中空,表面有环纹或前面呈瘤状。雄者颌下有总状长须。四肢细,尾短,不甚不垂。全体被粗直短毛,毛色有白、黑、灰和黑白相杂等多种。
2.绵羊,绵羊为人们较早驯养的家畜。基体重随品种而不同,最小不过20kg,最大可达150-200kg。外形特征亦有多样。有的雌、雄均有角;有的二者皆无角;有的仅雄性有角。角形与羊尾也因种而有差异其被毛接近原始品种者,具有两层:外层为粗毛可蔽雨水,内层为纤细的绒毛,藉以保温。但改良品种仅存内层的绒毛。前后肢两趾间具有一腺体,开口于前部。具有泪腺。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1.为饲养家畜之一,口种颇多。
2.为饲养家畜之一,品种多达300余种。群居动物,以草类粉良。怕热不怕冷。
资源分布:1.分布于全国各地。
2.分布几遍全国,以北部和西北地区为多。
性味 味甘;性平
归经 肺;肝;肾经
功能主治 益阴填髓;润肺泽肤;清热解毒。主虚劳腰痛;骨蒸劳热;肺痿咳嗽;消渴;皮毛憔悴;目赤障翳;痈疽疮疡
用法用量 内服:熬膏,30-60g;或煮食,适量。外用:适量,涂敷。
各家论述 1.《别录》:主男女伤中,阴气不足,利血脉,益经气,以酒服之。
2.《千金·食治》:却风热,止毒。
3.《食疗本草》:酒服之补血,主女人风血虚闷。
4.《删繁本草》:治肺虚毛悴,酥髓汤中用之。
5.《纲目》:润肺气,泽皮毛,灭疤痕。
6.《随息居饮食谱》:润五脏,充液,补诸虚,调养营阴,滑利经脉,却风化毒,填髓。
摘录 《中华本草》

《千金翼方》人兽部 >> 羊髓

味甘,温,无毒。主男女伤中,阴气不足,利血脉,益经气。以酒服之。


《饮膳正要》兽品 >> 羊髓

味甘,温。主治男女伤中,阴气不足,利血脉,益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