腥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腥藤
别名 | 赤苍藤、土白芍、假黄藤 |
来源 | 铁青树科腥藤Erythropalum scandens Blume,以全株入药。 |
生境分部 | 广西、广东、云南、贵州。 |
性味 | 微苦,平。 |
功能主治 | 清热利尿。主治肝炎,肠炎,尿道炎,急性肾炎,小便不利。 |
用法用量 | 4~5钱,水煎服。 |
摘录 | 《全国中草药汇编》 |
《中华本草》腥藤
拼音 | Xīnɡ Ténɡ |
别名 | 蚂蟥藤、十丈藤、龙须藤、土白芍、假黄藤、细绿萎藤、勾华、侧苋 |
来源 | 药材基源:为铁青树科植物赤苍藤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rythropelum scandens B1.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全株,除去杂质,洗净,鲜用或晒干。 |
原形态 | 常绿藤本,长5-10m。具腋生卷须;枝纤细,绿色,有不明显的条纹。单叶互生,纸质至厚纸质;叶柄长3-10cm;叶片卵形、长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8-20cm,宽4-15cm,先端渐尖,钝尖或突尖,基部变化大,微心形、圆形、截平或宽楔形,上面绿色,下面粉绿色;基出脉3条,稀5条,侧脉2-4对,在背面突起,网脉疏散。花两性,排成腋生的二歧聚伞花序,花序长6-18cm,分枝及花梗均纤细,花后渐增粗、增长,总花梗长4-9cm;花萼筒长0.5-0.8mm,具4-5裂片;花冠白色。裂齿卵状三角形,雄蕊5,与花冠裂片对生,花丝极短,花药2室,纵裂;子房埋于花盘内,3心皮,1室;花柱极短,圆锥形,顶端3浅裂。核果,熟时为增大成壶状的花萼所包围,果熟后包围果实的萼筒与果实分离并裂开成不规则的3-5片外弯的裂瓣;果梗长1.5-3cm;种子1颗,蓝紫色。花期4-5月,果期5-7月。 |
生境分部 |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80-1500m的低山丘陵或山区溪边、山谷、密林或疏林、林缘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及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
性味 | 微苦;性平 |
功能主治 | 清热利湿;祛风活血。主水肿;小便不利;黄疸;半身不遂;风湿骨痛;跌打损伤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
摘录 | 《中华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