鰕虎鱼
《中药大辞典》鰕虎鱼
拼音 | Xiā Hǔ Yú |
别名 | 鲨、蛇(《尔雅》),吹沙(《临海异物志》),沙沟鱼、沙鳁、叼浪鱼(《纲目》),沙竹(《医林纂要》),光鱼、油光鱼(《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 |
出处 | 姚可成《食物本草》 |
来源 | 为鰕虎鱼科动物刺鰕虎鱼的肉。 |
原形态 | 体长,前部略呈圆柱形,后部侧扁。体长约10余厘米;头部大而长,头高稍低于体高。吻长,前端钝圆,正中有一隆突。眼中等大,呈背侧位。眼间隔窄,稍凹。口大,略成斜形。下颌稍短,上颌后端终止于眼前缘的下方或稍后。唇厚。舌宽,前端呈截形。齿尖锐,呈锥形,上、下颌均排列成狭带状。鳃孔略向前下方延伸至胸鳍基底下方;峡部颇宽。鳃耙短,甚粗。体大部分被栉鳞,项及胸部被小圆鳞,头部除后头、颊上部及鳃盖上部被小圆鳞外,其他部分均无鳞。体侧鳞纵列鳞46~50,横列鳞约17。背鳍2,Ⅷ,14;第1背鳍较低,鳍棘细弱,平放时,不达第2背鳍起点。第2背鳍较高,平放时,后部鳍条常可达尾鳍基部的副鳍条。臀鳍12~13,起于第2背鳍第4鳍条的下方,约与第1背鳍等高。胸鳍尖圆19~21,约与腹鳍等长。腹鳍Ⅰ15。尾鳍后缘呈尖圆形。体上部灰褐色,下部较淡。体侧有不明显的暗斑5~6个。吻部色较深,颊部有暗色条纹。背鳍有排列成3~5斜纵行的暗色斑点;尾鳍有波状横纹7~10条。
栖于沿海及河流中。多居于水的下层。以小虾、小鱼等为食。 |
生境分部 | 分布我国沿海各地,以南部尤多。 |
性味 | 甘咸,平。
①《纲目》:"甘,平,无毒。" ②姚可成《食物本草》:"味甘,温,无毒。" ③《医林纂要》:"甘咸,平。" |
归经 | 《本草求真》:"入脾、胃。" |
功能主治 | ①《纲目》:"暖中益气。"
②姚可成《食物本草》:"食之主壮阳道,健筋骨,行血脉,消谷、肉。" ③《医林纂要》:"利小水,通淋。" |
注意 | 姚可成《食物本草》:"多食生痰助火。" |
摘录 | 《中药大辞典》 |
《中华本草》鰕虎鱼
拼音 | Xiā Hǔ Yú |
英文名 | Yellowfin goby |
别名 | 鲨、舵、吹沙、重唇、沙沟鱼、沙鳁、呵浪鱼、沙竹、光鱼、油光鱼 |
出处 | 出自姚可成《食物本草》。 1.《尔雅》郭摸注:吹沙、小鱼,体圆而有点。 2.《纲目》:此非海中沙鱼,乃南方溪涧中小鱼也。居沙沟中,吹沙而游,哑沙而食,鲍者肉多形圆,陀陀然也。鲨大看长四、五寸,其头尾一般大,头状似鳟,体圆似鳝,厚肉、重唇、细鳞,黄白色,有黑斑点文,背有留刺甚硬,其尾不歧,小时即有子,味颇美。 |
来源 | 药材基源:为鰕虎鱼科动物刺鰕虎鱼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anthogobius flavimanus (Temminck et Schlegel) 采收和储藏:常年均可捕捞,捕后,除去内脏,洗净鲜用或晒干。 |
原形态 | 刺鰕虎鱼,体前部略呈圆柱形,后部侧扁,体长10-15cm。头大而长。吻长,前端钝圆,正中稍隆突。眼中等大,背侧位,眼间隔窄。口大,前位,口裂略斜,唇厚。牙尖锐,锥形,上、下颌牙均排列成狭带状,上颌牙较大,下使牙较小。鳃孔大,鳃耙3+8。头后部、颊上、鳃盖上部及项与胸部被小圆鳞,体大部分被栉鳞。体侧纵列鳞46-50,横列鳞约17。背鳍3,分离,第1背鳍Ⅷ-Ⅸ,质柔韧;第2背鳍Ⅰ-13。臀鳍I-11,约与第1背鳍等高。胸鳍20,尖圆,约与腹鳍等长。尾鳍后缘尖圆形。体背侧黄绿色,下部较淡。胸鳍、腹鳍、臀鳍均黄色。背鳍和尾鳍蓝灰色。体侧正中有不明显的大型暗色斑点一纵列,直达尾鳍基底。背鳍具排列成3-5余行的暗色斑点。尾鳍有波状横纹7-9条。 |
生境分部 | 生态环境:为近海及河口下层的肉食性小型鱼类。以虾、小鱼等为食。 资源分布:我国沿海均有分布。 |
化学成分 | 刺鰕虎鱼肉含维生素B12,肌动球蛋白(actomyosin),卵磷脂(lecithin),蛋白质,脂肪,糖类及与河豚毒素(tetrodotoxin)相似的神经毒素。还含类胡萝卜色素(carotenoid pigment):胡萝卜二醇(tunaxanthin),叶黄素(lutein),玉米黄素(zeaxanthin),β胡萝卜素(β-carotene),隐黄质(cryptoxanthin),蝲蛄素(astacene),3-羟基-β,ε-胡萝卜-3,4-二酮(α-doradecin)。 |
性味 | 味甘;咸;性平 |
归经 | 脾;胃;肾经 |
功能主治 | 温中益气;补肾壮阳。主虚寒腹痛;胃痛;疳积;消化不良;阳痿;遗精;早泄;小便淋沥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30-90g。 |
注意 | 不宜久食。 |
各家论述 | 1.《纲目》:暖中益气。 2. 姚可成《食物本草》:食之主壮阳道,健筋骨,通血脉。 3.《医林篱要》:利小水,通淋。 |
摘录 | 《中华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