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疮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秃疮花
拼音 | Tū Chuānɡ Huā |
别名 | 秃子花、勒马回[陕西] |
来源 | 罂粟科秃疮花属植物秃疮花Dicranostigma leptopodum (Maxim.)Fedde,以全草入药。春夏采集,晒干。 |
性味 | 苦、涩,凉。有毒。 |
功能主治 |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杀虫。用于扁桃体炎,牙痛,淋巴结结核;外用治头癣,体癣。 |
用法用量 | 3~5钱。外用煎水洗或鲜品捣烂敷患处。鲜草捣烂,投入污水中,可杀孑孓灭蚊。 |
摘录 | 《全国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辞典》秃疮花
拼音 | Tū Chuānɡ Huā |
别名 | 秃子花(《陕西中草药》)。 |
出处 | 《陕西中草药》 |
来源 | 为罂粟科植物秃疮花的带根全草。春、夏两季均可采挖带根全草,阴干或鲜用。 |
原形态 | 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约30厘米,全体含淡黄色液汁。根圆柱形。茎丛生,被长毛。基生叶蔟生,长达18厘米;叶片轮廓倒披针形,长达12.5厘米,宽达5厘米,下面有白粉,羽状全裂或深裂,2回裂片疏生小牙齿;茎生叶小,无柄,羽状全裂。花橙黄色,直径约3厘米,呈聚伞花序式排列,花柄无苞片;萼片2,卵形;花辩4:雄蕊多数;胚珠多数。蒴果长圆柱形,长约5~8厘米,成熟时山顶向基部裂为2瓣。 |
生境分部 | 生于丘陵、山坡、路边或墙上,分布陕西、河南、山西、甘肃等地。 |
性味 | 《陕西中草药》:"味苦涩,性凉。" |
功能主治 | 《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杀虫。治扁桃体炎,牙痛,咽喉痛,淋巴结核,秃疮,疮疖疥癣,痈疽。"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
复方 | ①治牙痛;咽喉痛:秃疮花四钱,水煎,加白糖适量服。(《陕西中草药》)
②治睾丸癣,妇女阴户肿:秃疮花、蒲公英、艾叶、全葱各适量,煎水洗。(《陕西中草药》) ②治老鼠疮,秃疮:秃疮花、白杨树花等分,煎成膏药,敷贴疮部。(《陕西草药》) ④治秃疮,顽癣:鲜秃疮花捣成泥状,敷贴患部。(《陕西草药》) |
摘录 | 《中药大辞典》 |
《中华本草》秃疮花
拼音 | Tū Chuānɡ Huā |
英文名 | Herb of Slenderstalk Dicranostigma |
别名 | 秃子花、勒马回、兔子花。 |
出处 | 出自《陕西中草药志》。 |
来源 | 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秃疮花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cranostigma leptopodum(Maxim.)Fedde[Chelidonium franchetianum Prain; Docrampstoga franchetianum(Pranin)Fedde] 采收和储藏:春季开花期采挖,阴干或鲜用。 |
原形态 | 秃疮花 多年生草本,高25-80cm。全株含淡黄色液汁,被短柔毛,稀无毛。主根圆柱形。茎多数,绿色,具白粉,上部具多数分枝。基生叶丛生;叶柄长2-5cm;叶片狭倒披针形,长10-15cm,宽2-4cm,羽状深裂,裂片再次裂或浅裂,背面疏被白色柔毛;茎生叶少数,生于茎上部,长1-7cm,无柄。花1-5朵于茎及分枝顶端排列成聚伞花序;花梗长2-2.5cm,萼片2,卵形,先端细小,绿色,通常无毛,早落;花瓣4,倒卵形或圆形,长1-1.6cm,宽1-1.3cm,黄色;雄蕊多数;雌蕊1,子房狭圆柱形,密被疣状短毛。蒴果线形,长4-7.5cm,宽约0.2cm,无毛,2瓣自先端开裂至近基部。种子卵圆形,具网纹。花期3-5月,果期6-7月。 |
生境分部 | 生态环境:生于丘陵草坡、路边或墙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河南、青海、四川、云南、西藏、山西、甘肃等地。 |
化学成分 | 全草含10-二十九烷醇(nonasane-10-ol),异紫堇定碱(isocorydine),紫堇定碱(corydine),原阿片碱(protopine),血根碱(sanguinarine),别隐品碱(allocryptopine),海罂粟碱(glaucine),异紫或杷明碱(isocorypalmine),蝙蝠葛任碱(menisperine),木兰花碱(magnoflorine),紫堇块茎碱(corytuberine)。根含白屈菜红碱(chelerythrine),血根碱,原阿片碱,别隐品碱,隐品碱(cryptopine)。 |
性味 | 苦;寒 |
归经 | 肺;心;胃经 |
功能主治 | 清热解毒;清热消肿;杀虫。主咽喉痛;牙痛;咽喉痛;淋巴结结核(瘰疬),秃疮;疖疥疥癣;痈疽等症。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
各家论述 | 《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杀虫。治扁桃体炎,牙痛,咽喉痛,淋巴结核,秃疮,疮疖疥癣,痈疽。 |
摘录 | 《中华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