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夹生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夹生
别名 | 石甲生、小活血、小石生 |
来源 | 虎耳草科石夹生Ribes davidii Franch.,以全株入药。 |
生境分部 | 四川、湖北、云南。 |
性味 | 苦、涩,微温。 |
功能主治 | 活血祛瘀,舒筋理气。主治风湿性关节炎,月经不调,经闭腰痛,产后腹痛,痢疾。 |
用法用量 | 3~5钱。 |
摘录 | 《全国中草药汇编》 |
《中华本草》石夹生
拼音 | Shí Jiā Shēnɡ |
英文名 | root of David currant |
别名 | 石夹生、小石生。 |
出处 | 始载于《云南曲靖中草药》。 |
来源 | 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革叶茶biao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ibes davidii Franch.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全株,切段晒干。 |
原形态 | 革叶茶(biao) 常绿灌木,高0.5-1.5m。根横走,褐色,内皮紫红色。茎灰褐色,具明显托叶环和叶痕;幼枝疏生长腺毛。单叶互生或在小枝顶端簇生;叶柄长约5mm,两侧具缘毛;托叶披针形,长l-1.5cm,具缘毛;叶片纸质,菱状椭圆形或倒卵形,长3-7cm,宽1.5-2cm,先端钝头或微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锯齿;并疏生缘毛,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无毛。总状花序腋生,长约5cm,被腺毛;苞片卵形,长约6mm,具缘毛;花梗短;萼筒与子房合生,裂片5,卵形,长约3mm,先端圆;花瓣5,白色,倒卵形,长约1.5mm;雄蕊5,与花瓣互生;子房下位,1室,花柱1,柱头2裂。浆果,先端冠以宿存萼。花、果期5-9月。 |
生境分部 | 生态环境:生于向阳石灰岩山地的石头隙间。 资源分布:分布四川、云南。 |
性状 | 性状鉴别 根细长,灰褐色,直径1-2mm,有多数侧根及须根,质脆,易断,断面红棕色。茎多分枝,直径1-2mm,褐色或红棕色,节部有环状托叶痕和叶痕,以及多数不定根或根痕,节间长约1.5cm;有的茎基具有鲜黄绿色的小鳞叶,芒状,质脆,易断。叶片卵形,长3-7cm,宽1.5-2cm,边缘有浅锯齿,棕红色或浅红褐色,革质。气微,味苦、涩。 |
性味 | 涩;苦;微温 |
归经 | 肝;脾;肾经 |
功能主治 | 祛风利湿;活血止痛。主风湿性关节痰;有经不调;经闭腰痛;产后腹痛;痢疾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9-15g。 |
各家论述 | 《新华本草纲要》:有舒筋活血、祛瘀止痛、强筋骨的功能。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月经不调、腰痛。 |
摘录 | 《中华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