穇子
《中药大辞典》穇子
拼音 | Shān Zǐ |
别名 | 龙瓜粟、鸭爪稗(《纲目》),鸭爪粟(《品汇精要续集》),龙爪稷(《授时通考》),鸡爪粟、云南稗(《医林纂要》),雁爪稗(《三峡志》),鸭距粟(《广州植物志》)。 |
出处 | 《救荒本草》 |
来源 | 为禾本科植物穇子的种仁。 |
原形态 | 一年生草本,高60~120厘米。秆直立,光滑,常分枝。叶鞘光滑;叶舌短,密生长1~2毫米之柔毛;叶片线形,长30~60厘米,宽5~10毫米,下面光滑,上面粗糙或具柔毛。穗状花序2~9枚,簇生茎顶,长4~9厘米,成熟时常弯曲如鸡爪;小穗含5~6花。长7~9毫米;颖披针形,先端尖,有脊,脊具翼,翼上粗糙,第一颖长约3毫米,第二颖长约4毫米;外稃有脊,脊上具狭翼,第一外稃长约4毫米;内稃具2脊,短于外稃;雄蕊3枚,花药长约1毫米。种子球形,长约1.5毫米,黑褐色,其表面之皱纹不显着。 |
生境分部 | 我国长江流域以南有栽培。 |
药理作用 | 以穆子代替米作大鼠饲料,可促进其生长;并使其肝中脂肪含量增高,而穆子与米两者蛋白质的含量并无显着差异。 |
性味 | 甘,温。
①《救荒本草》:"甘。" ②《纲目》:"甘涩,无毒。" ③《医林纂要》:"甘苦,温。" |
归经 | 《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阳明经。" |
功能主治 | 《纲目》:"补中益气,厚肠胃。" |
摘录 | 《中药大辞典》 |
《中华本草》穇子
拼音 | Shān Zǐ |
英文名 | seed of Ragimillet |
别名 | 龙爪粟、鸭爪稗、龙爪稷、鸡爪粟、云南稗、雁爪稗、鸭距粟、野粟 |
出处 | 出自《救荒本草》;1.《救荒本草》:穇子,生水田中,及下湿地内。苗叶似稻,但差短,梢头结穗,仿佛稗子穗,其子如黍粗大,茶褐色。 2.《纲目》:穇子, 山东、河南亦五月种之。苗如茭黍,八、九月抽茎,有三棱,如水中ZHE草之茎,开细花,簇簇结穗如粟穗而分数歧,如鹰爪之状,内有细子,如黍粒而细,赤色。其稃甚薄,其味粗涩。 |
来源 |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穇子的种仁。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eusine coracana(L) Gaertn 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搓下种仁,再晒干。 |
原形态 | 穇子,一年生粗壮簇生草本。秆直立,高50-120cm,常分枝。叶鞘长于节间,光滑;叶舌先端密生长柔毛,长1-2mm;叶片线形,长30-60cm,宽5-10mm,下面光滑,上面粗糙或具柔毛。穗状花序5-8个呈指状着生秆顶,长5-10cm,宽8-10mm;小穗含5-6个小花,长7-9mm;颖坚纸质,先端急尖;第1颖长约3mm,第2颖长约4mm;外稃三角状卵形,先端急尖,背部具脊,脊缘有狭翼,长约4mm,具5脉,内稃狭卵形,具2脊,粗糙口鳞被折叠,具3脉;花柱自基部即分离。果为囊果,种子近球形,黄棕色,表面皱缩;胚长为种子的1/2-3/4,种脐点状。花、果期5-9月。 |
生境分部 | 生态环境:我国长江以南及陕西、安徽、河南、西藏等地有栽培。 资源分布:我国长江以南及陕西、安徽、河南、西藏等地有栽培。 |
性状 | 性状鉴别 种子球形,直径约1.5mm。种皮呈褐色,表面有不明显的皱纹。种仁小,黄白色。气微,味淡。 |
药理作用 | 促生长作用:以 穇子代替米作大鼠饲料,可促进其生长;并使其肝中脂肪含量增高,而 穇子与米两者蛋白质的含量并无显着差异。 |
性味 | 甘;温 |
功能主治 | 补中益气。主胃疾病 |
用法用量 | 内服:适量,煮粥食或磨作面蒸食。 |
各家论述 | 《纲目》:补中益气,厚肠胃。 |
摘录 | 《中华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