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白菊
《中药大辞典》山白菊
拼音 | Shān Bái Jú |
别名 | 野白菊(《植物名实图考》),小雪花、白升麻(《贵州民间药物》),山马兰、三脉叶马兰、消食花、常年青、白花千里光、八月霜、八月白、白马兰(《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
出处 | 《贵州民间药物》 |
来源 | 为菊科植物山白菊的带根全草。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 |
原形态 | 多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茎直立,基部光滑或被毛。叶互生,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2.5~10厘米,宽1~2.5厘米,先端钝,基部狭,边缘有疏锯齿,两面均粗糙有毛,脉3条,明显。头状花序顶生,排列成伞房状;总苞半圆形,苞片2~3列,边缘薄;舌状花白色,管状花黄色。瘦果扁平,冠毛丰富,锈色或暗白色。花期秋季。 |
生境分部 | 生于路边、水沟边、旷野草丛中。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
化学成分 | 含黄酮甙类、皂甙类,以及醣类、酯类、鞣质、蛋白质、氨基酸、叶绿素等。根部主要含皂甙类(主要为甾体皂甙),而无黄酮类;地上部分(茎、叶)主要含黄酮甙类,而无皂甙。皂甙类的祛痰作用较好,黄酮甙类的止咳作用较好,故一般以带根全草入药。 |
性味 | 苦辛,凉。
①《植物名实图考》:"凉。" 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苦辛,凉。" |
功能主治 | 疏风清热解毒,祛痰镇咳。治风热感冒,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疔疮肿毒,蛇咬,蜂螫。
①《植物名实图考》:"煎洗无名肿毒。" ②《贵州民间药物》:"解表除热。治感冒风热。" 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解毒,理气止痛,凉血止血。治支气管炎,扁桃体炎,乳腺炎,鼻衄,蕲蛇、蝮蛇咬伤。" ④《温岭县药物资源名录》:"治毒蛇咬伤,蜂螫虫咬伤,疔疮,扭伤,外伤出血。"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0.5~2两;或捣汁饮。外用:捣敷。 |
复方 | ①治支气管炎、扁桃体炎:山白菊一两。水煎服。
②治感冒发热:山白菊根、一枝黄花各三钱。煎水服。 ③治鼻衄:鲜山白菊根、白茅根、万年青根、球子草各三钱。水煎服。 ④治乳腺炎:山白菊根一两。水煎服。 ⑤治蕲蛇、蝮蛇咬伤:小槐花鲜根、山白菊鲜根各一两。捣烂绞汁服,另取上药捣烂外敷伤口,每日二次。(选方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
临床应用 | 治疗老年慢性气管炎:每日用新鲜全草3两(干2两),水煎4小时,浓缩,过滤,分2次服;或用全草制成片剂,每天3次,每次5片(每日量相当于生药2两);或制成冲剂,每天2次,每次25克。均以10天为一疗程,连服2~3个疗程。疗效:按二个疗程水煎剂治疗581例分析,近期控制72例(占12.4%),显效105例(占18.1%);按337例三个疗程的分析,近期控制38例(占11.3%),显效96例(占28.2%);片剂治疗20例,近期控制9例,显效7例;冲剂治疗119例,近期控制7例(5.9%),显效17例(14.3%)。其中以单纯型较喘息型的效果明显;消炎、平喘的效果不如止咳、祛痰。多数病人在服药后1~5天内开始见效,咳嗽减轻,痰量减少,痰色由黄转白,呼吸舒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转为正常。副作用:一般在服药后1~2天内,少数病人有头昏、头痛、恶心、呕吐、胃部不适,或偶有咽干、烦躁、腹胀、腹泻、便血、尿频、荨麻疹等反应,无需停药,3~5天内可自行消失。服药期间对心、肝、肾及造血系统均未见损害。此外,临床上曾用本品与醉鱼草,或与白果叶及兰香草制成复方片剂,治疗慢性气管炎,但其疗效与单味三脉叶马兰并无明显差异。 |
摘录 | 《中药大辞典》 |
《中华本草》山白菊
拼音 | Shān Bái Jú |
英文名 | Threevein Aster |
别名 | 野白菊、小雪花、白升麻、山马兰、三脉叶马兰、消食花、常年青、白花千里光、八月霜、八月白、白马兰、马兰、红管药 |
出处 | 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
来源 | 药材基源:为区科植物三脉紫菀的全草或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ter ageratoides Turcz.[A. trineruius D. Donsubsp. Ageratoides (Turcz.) Griers.; A.trineruius Forbes et Hems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扎把晾干。 |
原形态 | 三脉紫菀 多年生草本,高40-100cm。根茎粗壮。茎有棱及沟,被柔毛或粗毛,上部有时曲折,有分枝。上部有时曲折,有分枝。下部叶在花期枯落,叶片宽卵圆形,急狭成长柄;中部叶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5-15cm,1-5cm,中部以上急狭成楔形具宽翅的柄,先端渐尖,边缘有3-7对锯齿,上部叶渐小,全缘或有浅齿,上面被短糙毛,下面被短柔毛常有腺点;有离基三出脉,侧脉3-4对。头状花序排成伞房或圆锥伞房状,花序梗长0.5-3cm。总苞围锥状或半球状;总苞片3层,覆瓦状排列,线状长圆形,上部绿色或紫褐色,外层长达2mm,内层约4mm,有短缘毛。舌状花约10余个,舌片线状长圆形,紫色、浅红色或白色;管状花黄色,有裂片;花柱附片长达1mm;冠毛浅红褐色或污白色。瘦果倒卵状长圆形,灰褐色,有边肋,一面常有肋,被短粗毛。花、果期7-12月。 |
生境分部 |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3350m的林下、林缘、灌丛及路边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及西藏等地。 |
性状 | 性状鉴别 根茎较粗壮,有多数棕黄色须根。茎圆柱形,直径1-4mm,基部光骨或略有毛,有时稍带淡褐色,下部茎呈暗紫色,上部茎多分枝,呈暗绿色;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中央有髓,黄白色。单叶互生,叶片多皱缩或破碎,完整叶展平后呈长椭圆状披针形,长2-12cm,宽2-5cm,完整叶展平后呈长椭圆状披针形,长2-12cm,宽2-5cm,灰绿色,边缘具疏锯齿,具明显的离基三出脉,表面粗糙,背面网脉显着。头状花序顶生,排列成伞房状或圆形,冠毛污白色或褐色。气微香,味稍苦。 以叶多,带花者为佳。 显微鉴别 叶表面观: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上表皮外被角质层,下表皮有众多不定式气乳,副卫细胞3-5个;非腺毛较多,有两种类型;厚壁非腺毛直径15-60μm,由1-5个细胞组成,具明显壁疣,有的顶端细胞呈弯曲状;薄壁非腺毛较少,直径12-22μm,由3-4个细胞组成,无壁疣。 叶横切面:上下表皮细胞各1列,外被角质。层下表皮有非腺毛与众多气孔。栅栏组织1-2列,约占叶肉的2/5,海绵组织为多列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叶肉内有大小不等的类圆形分泌腔,直径15-50μm。主脉较明显向上突出,上表皮内侧有3-4列厚皮内侧有3-4列厚角细胞,下表皮内侧有1列厚角细胞;主脉维管束外韧型,维管束上下被厚角组织。 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类方形或略呈切微延长,排列整齐。皮层细胞多列,壁薄细胞间隙明显,并散有离生分泌腔。维管束外韧型,呈断续的环形排列。韧皮部较大,有些有分泌腔,木质部较小,中柱鞘纤维发达,新月形,具与木质部相连成达,新月开,肯与木质部相连成环状。髓部较大,均由薄壁细胞组成。 |
化学成分 | 全草含多种黄酮类衍生物,主要为山柰酚(kaempferol),槲皮素(quercetin),槲皮素鼠李糖甙(quercetin rhamnoside),槲皮素葡萄糖甙(quercetin glucoside),山柰酚鼠李糖葡萄糖甙(kaempferol rhamnoglucoside)[1]。还含皂甙类、糖类、酯类、鞣质、蛋白质、按基酸、叶绿素等。[2]根部主要含皂甙类(主要为鼠体皂甙),而无黄酮类[2]。 地上部分(茎、叶)主要含黄酮甙类,而无皂甙[2]。 |
药理作用 | 1.镇咳作用 以煎剂灌胃,对小鼠有一定镇咳作用(二氧化硫引咳法),但不如可待因强,电刺激豚鼠喉上神经引咳法证明镇咳作用是中枢性的,镇咳有效成分是黄酮甙。 2.祛痰作用 煎剂对小鼠有一定祛痰作用(酚红法),但强度不如远志煎剂,祛痰有效成分为皂甙。 3.平喘作用 豚鼠口服煎剂1次并无平喘作用,如连续给药5日后才有平喘作用(组织胺和乙酰胆碱混合液喷雾法)。山白菊对牛离体气管平滑肌及兔、豚鼠离体气管-肺灌流均无舒张作用,连续用药可引起豚鼠肾上腺维生素C含量降低及肾上腺增大(主要表现在束状带增厚),因此其平喘作用可能是由于增强了肾上腺皮质功能,从而增强了机体抵抗力所致。此外,煎剂还能促进小鼠甲状腺对碘的积聚,使吸碘率的高峰提前,改善了甲状腺的活力,对促进机体物质代谢、调整机体神经-内分泌状态的平衡、增加抗病能力也有一定作用。 4.抗菌与抗病毒作用 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及奈瑟氏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体外),对流感病毒(亚洲甲型江西地方株昌医58-3株)在体外有抑制作用,但在体内(鸡胚)则无。小鼠酚红法证明,所含槲皮素(0.4g/kg)、山柰酚(0.3g/kg)有较好的祛痰作用。 |
毒性 | 小鼠口服煎剂240g/kg(成人用量的192倍)或提取物Ⅰ(山白菊乙醇浸膏水溶部分用乙醚提取后,其母液再用乙酸乙酯提取所得)4 g/kg(相当于生药500 g/kg),3日内均不引起死亡,只见安静、呼吸慢、皮毛松湿,经12-24小时恢复。用提取物Ⅰ对麻醉兔静脉注射22、42、100mg/kg,血压短时间下降,呼吸无明显影响,对麻醉豚鼠腹腔注射64mg/kg ,心电图也无明显异常。 |
鉴别 | 理化鉴别 (1)取本品1g,剪碎,加乙醇5ml,于水浴加热10min,滤过。取滤液1滴于滤纸上,置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可见蓝绿色荧光,氨熏后即呈黄绿色荧光。(检查横酮)(2)取本品乙醇浸出液(1g/ml)2ml置蒸发皿中,水浴蒸干,冷却,加浓硫酸-醋酐试剂1ml,由污绿色渐变翠绿色。(检查甾体皂甙) |
性味 | 味苦;辛;性凉 |
功能主治 | 清热解毒;祛痰镇咳;凉血止血。主感冒发热;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肝炎;痢疾;热淋;血热吐衄血;痈肿疔毒;蛇虫咬伤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5-6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
各家论述 | 1.《植物名实图考》:煎洗无名肿毒。2.《贵州民间药物》:解表除热。治感冒风热。3.《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解毒,理气止痛,凉血止血。治支气管炎,扁彩体炎,乳腺炎,鼻衄,蕲蛇、蝮蛇咬伤。4.《温岭县药物资源名录》:治毒蛇咬伤,蜂螫虫咬伤,疔疮,扭伤,外伤出血。 |
摘录 | 《中华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