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糟
《中药大辞典》酒糟
拼音 | Jiǔ Zāo |
别名 | 甜糟(《本草拾遗》),糟(《日华子本草》),红糟(《养生必用方》),酒醅糟、粕(《纲目》)。 |
出处 | 《本草拾遗》 |
来源 | 为米、麦、高梁等酿酒后剩余的残渣。 |
化学成分 | 酒糟因制酒原料及方法之不同,所含成分亦异,其仅分离酒液的酒糟中尚含相当量的乙醇,若经蒸吊烧酒后,则乙醇的含量极少。 |
性味 | 甘辛,温。
①《纲目》:"甘辛,无毒。" ②《本草求原》:"辛,热。" |
功能主治 | 温中,消食,散瘀,止痛。治伤折瘀滞疼痛,冻疮,风寒湿痹。
①《本草拾遗》:"主温中冷气,消食杀腥,去草菜毒,润皮肤,调脏腑。" ②《日华子本草》:"罯扑瘀血,浸洗冻疮,敷蛇、蜂叮毒。" ③《纲目》:"能活血行经止痛,故治伤折有功。" |
用法用量 | 内服:炖温。外用:罨敷。 |
复方 | ①治伤折,恶血不散疼痛:酒糟二斤,糯米半斤。上二味相和,酒煮稀稠得所,取出乘温涂患处,外封裹之,日再易。(《圣济总录》糟米涂方)
②治鹤膝风:酒醅糟四两,肥皂一个(去子),芒硝一两,五味子一两,砂糖一两,姜汁半瓯。研匀,日日涂之。加入烧酒尤妙。(《纲目》) ③治手足皴裂,春夏不愈者:生姜汁、红糟、白盐、猪膏(腊月者佳)。上研烂炒热,擦入皴内,一时虽痛,少顷便皮软皴合,再用即安。(《养生必用方》) |
摘录 | 《中药大辞典》 |
《中华本草》酒糟
拼音 | Jiǔ Zāo |
英文名 | distiller's grains |
别名 | 甜糟、糟、红糟、酒醅糟、粕 |
出处 |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纲目》:糯、秫、黍、麦,皆可蒸酿酒醋,熬煎饧饴,化成糟粕。酒糟须用腊月及清明、重阳造者,沥干,入少盐收之,藏物不败。若榨干者无味矣。 |
来源 | 药材基源:为高梁、大麦、米等酿酒后剩余的残渣。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Wine 采收和储藏:在酒精厂或酒厂中收集。 |
化学成分 | 酒糟因制酒原料及方法之不同,所含成分亦异,其仅分离酒液的酒糟中尚含相当量的乙醇(ethanol),若经蒸吊烧酒后,则乙醇的含量极少。 |
性味 | 甘;辛;温;无毒 |
归经 | 胃;肝;肾经 |
功能主治 | 活血止痛;温中散寒。主伤折瘀滞疼痛;冻疮;风寒湿痹;蛇伤;蜂螫 |
用法用量 | 内服:炖温或煎汤,适量。外用:适量,罨敷。 |
复方 | ①治伤折,恶血不散疼痛:酒糟二斤,糯米半斤。上二味相和,酒煮稀稠得所,取出乘温涂患处,外封裹之,日再易。(《圣济总录》糟米涂方)②治鹤膝风:酒醅糟四两,肥皂一个(去子),芒硝一两,五味子一两,砂糖一两,姜计半瓯。研匀,日日涂之。加入烧酒尤妙。(《纲目》)③治手足皴裂,春夏不愈者:生姜汁、红糟、白盐、猪膏(腊月者佳)。上研烂炒热,擦入皴内,一时虽痛,少顷便皮软皴合,再用即安。(《养生必用方》) |
摘录 | 《中华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