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吐珠
《全国中草药汇编》九龙吐珠
拼音 | Jiǔ Lónɡ Tǔ Zhū |
别名 | 龙吐珠 |
来源 | 马鞭草科九龙吐珠Clerodendron thomsonae Balf. f.,以叶入药。 |
生境分部 | 广东。 |
功能主治 | 解毒。主治慢性中耳炎。 |
用法用量 | 成人每次用叶12~13片,小儿7~8片,加糖冬瓜,水煎服,连服3~4天。 |
摘录 | 《全国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辞典》九龙吐珠
拼音 | Jiǔ Lónɡ Tǔ Zhū |
别名 | 伞莎草 |
出处 | 《泉州本草》 |
来源 | 为莎草科植物风车草的茎叶。全年可采。 |
原形态 | 多年生粗壮簇生草本,根伏茎短粗,须根坚硬。秆高30~150厘米,近圆柱形,基部包以无叶的鞘,鞘棕色。苞片20枚,较花序长约2倍,宽2~11毫米,平展。多次复出长侧枝聚伞花序,第1次辐射枝长达7厘米,第2次辐射枝长达15厘米;小穗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3~8毫米,压扁,具花6~26朵,鳞片紧密的覆瓦状排列,膜质,卵形,长约2毫米,具3~5条脉;雄蕊3,花药线形,顶具刚毛状附属物;花柱短,柱头3。小坚果椭圆形,近于三棱形,长为鳞片的1/3,褐色。抽穗期冬春。 |
生境分部 | 生于森林、草原地区的大湖、河流边缘的沼泽中,或栽培于水池中。我国各地均见栽培。 |
性味 | 味酸甘微苦,性凉,无毒。 |
功能主治 | 行气活血,退癀解毒。治瘀血作痛,蛇虫咬伤。 |
复方 | ①治产后下血腹痛:鲜九龙吐珠二两,放锅内喷酒炒制,再喷再炒至微焦为度,合食米一把煎汤服。
②治蛇虫咬伤:干九龙吐珠四两,浸酒二十两(二星期可用)。凡用取药抹伤口,并将此酒内服一小杯。 |
摘录 | 《中药大辞典》 |
《中华本草》九龙吐珠
拼音 | Jiǔ Lónɡ Tǔ Zhū |
英文名 | Herb of Fanshaped Umbrellasedge |
别名 | 伞莎草 |
出处 | 出自《泉州本草》 |
来源 | 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龙吐的珠叶及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blerodendrum thomsonae Balf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段,晒干;叶,鲜用。 |
原形态 | 龙吐珠,攀援状灌木,高2-5m。幼枝四棱形,被黄褐色短柔毛,老时无毛;髓部疏松,干后中空。单叶对生;叶柄长1-2cm;叶片纸质,卵状长圆形或狭卵形,长4-10cm,宽 1.5-4cm;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全缘,表面被小疣毛,背面近无毛;基脉3出。聚伞花序腋生或假顶生,二歧分枝;苞片狭披针形,长5-10mm;花萼白色,基部合生,中部膨大,具5棱,先端5深裂,裂片白色,三角状卵形,长1.5-2cm,宽1-1.2cm,外面被细毛;花冠先端5裂,深红色,外被细腺毛,裂片5,椭圆形,长约9mm,花冠与花萼近等长;雄蕊4,与花柱均伸出花冠外。核果近球形,直径约1.4cm,棕黑色,萼宿存,红紫色。花、果期7-11月。 |
生境分部 | 生态环境:我国庭园及温室栽培。 资源分布:原产西非。 |
化学成分 | 龙吐珠含美利妥双甙(melittoside),桃叶珊瑚甙(aucubin),8-O-乙酰基哈帕甙(8-O-acetylharpagide),雷朴妥甙(reptoside),筋骨草甙(ajugoside)及8-O-乙酰基米欧坡罗甙(8-O-acetylmioporoside)。 |
性味 | 味淡;性平 |
归经 | 肝;脾经 |
功能主治 | 解毒。主慢性中耳炎;跌打损伤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烫,6-15g。 |
复方 | 1.治产后下血腹痛:鲜九龙吐珠二两,放锅内喷酒炒制,再喷再炒至微焦为度,合食米一把煎汤服。2.治蛇虫咬伤:干九龙吐珠四两,浸酒二十两(二星期可用)。凡用取药抹伤口,并将此酒内服一小杯。 |
摘录 | 《中华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