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颡鱼
拼音 | Huánɡ Sǎnɡ Yú |
别名 | 嘎牙子、黄腊丁、黄鳍鱼、鰑丝、央丝 |
来源 | 鲱形目鲿科(鮠科)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 (Rich.),以全鱼入药。 |
生境分部 | 长江、黄河、珠江、西江及黑龙江流域。 |
功能主治 | 袪风,利水。尚可治小便不利等。 |
复方 | 治水肿:黄颡鱼3条,绿豆1两,大蒜3瓣,水煮烂,均2次服。 |
摘录 | 《全国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辞典》黄颡鱼
拼音 | Huánɡ Sǎnɡ Yú |
别名 | 鲿(《诗经》),扬令、黄颊鱼、黄鲿鱼(陆玑《诗疏》),黄鱼(《医学入门》),黄樱(《医林纂要》),黄骨鱼(《本草求原》),黄刺鱼(《随息居饮食谱》)。 |
出处 | 《食疗本草》 |
来源 | 为鮠科动物黄颡鱼的肉或全体。 |
原形态 | 体长约20厘米以上,腹面平直,体后半部侧扁,尾柄较细长。头大且扁平,吻短,圆钝,不突出,上下颌略等长。口大,下位,两颌及口盖骨上有绒毛状齿带。眼小,侧位,眼间距隆起。须4对,鼻须末端可伸至眼后,上颌须1对,末端可延至胸鳍基部,颐须2对,较上颌须短。鳃孔大。全体裸露无鳞。侧线完全。背鳍Ⅰ,6~7,位于胸鳍的后上方与腹鳍的前上方,有硬棘,棘后缘有锯齿。胸鳍Ⅰ7,硬棘前后缘均有锯齿,前缘为36~47个,后缘为11~16个。臀鳍条21~25。脂鳍末端游离,较臀鳍短,并与之相对。尾鳍分叉。体呈黄色;背部黑褐色,体侧有宽而长的黑色断纹;腹部为淡黄色,尾鳍上下叶各有黑色的纵纹。
生活于江河、湖泊中,白天栖于湖水底层,夜则浮于水面觅食。产卵期一般在4~5月间。 |
生境分部 | 分布长江、黄河、珠江及黑龙江等流域。 |
性味 | 甘,平。
①《日用本草》:"甘,平,有小毒。" ②《东医宝鉴》:"性子,味甘,无毒。’ ③《医林纂要》:"甘咸,平。" |
功能主治 | 利小便,消水肿,敷瘰疬。
①陶弘景:"醒酒。" ②《日用本草》:"祛风。" ③《纲目》:"煮食消水肿,利小便;烧灰,治瘰疬久溃不收敛及诸恶疮。" ④姚可成《食物本草》:"主益脾胃和五脏,发小儿痘疹。" |
用法用量 | 内服:煮食。外用:烧存性研末调敷。 |
注意 | ①《日用本草》:"发风动气,发疮疥,病人尤忌食之。"
②《纲目》:"反荆芥。" |
复方 | ①治水气浮肿:黄颡三尾,绿豆一合,大蒜三瓣。水煮烂,去鱼食豆,以汁调商陆末一钱服。(《医林集要》)
②治瘰疬不问破与未破:黄颡鱼破开,入蓖麻子二、三十个在肚内,以绵缚定,于厕坑内放,冬三月,春、秋二月,夏一月,取出,洗净,用黄泥固济,文武火煨带性,烂研末,香油调敷。(《普济方》) |
摘录 | 《中药大辞典》 |
《中华本草》黄颡鱼
拼音 | Huánɡ Sǎnɡ Yú |
英文名 | Yellow catfish |
别名 | 鲿、扬、黄颊鱼、黄鲿鱼、黄扬、黄鱼、黄樱、黄骨鱼、黄刺鱼、河龙盾鮠、黄腊丁、黄鳍鱼、嘎呀子 |
出处 | 出自《食疗本草》。 《纲目》:黄颡,无鳞鱼也,身尾俱似小鲇,腹下黄,背上青黄,鳃下有二横骨,两须,有胃,群游作声如轧轧,性最难死。 |
来源 | 药材基源:为鮠科动物黄颡鱼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seudobagrus fulvidraco(Richardson)[Pelteobagrus fulvidraco (Richardson)] 采收和储藏:常年均可捕捞。捕后,除去内脏,洗净,鲜用。 |
原形态 | 黄颡鱼,体长约20cm,腹面平直,体后半部侧扁,尾柄较细长。头大且扁平,吻短,圆钝,上、下颌略等长,口大,下位,两颜及腭骨上有绒毛状齿带。眼小,侧位。须4对,鼻须末端可伸至眼后,上颌须1对,最长,颐须2对,较上颌须短。体裸露无鳞,侧线完全。背鳍1,6-7;不分枝鳍条成为硬棘,棘后缘有锯齿。胸鳍I,7,硬棘前后缘均有锯齿,前缘为36-47个,后缘为11-16个。臀鳍21-25。脂鳍末端游离,较臀鳍短。体呈黄色,背部黑褐色,腹部为淡黄色,尾鳍分叉,上、下叶各有黑色的纵纹。 |
生境分部 | 生态环境:为生活于江河、湖泊常见的1种底层鱼类。喜栖于有腐败物质的静水或缓流的浅滩处。食性广,主要以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黄河、珠江及黑龙江等流域。 |
性状 | 性状鉴别,本品体长约20cm,表面褐露,光滑,无鳞。全体灰黄色,背部较浅,腹部鲜黄色,体侧有绿灰色的暗斑及灰褐色的切痕状斑点。头扁宽而秤坦。眼小,侧上位,两眼之间有一纵沟。头部具四对须,上颌须长及胸鳍基部。背鳍两个,第1背鳍具强大锯齿形的硬棘,第2背鳍为脂鳍。胸鳍具1对强棘,棘的外缘有1对锯齿,内侧有强大 锯齿。 |
性味 | 味甘;性平 |
归经 | 肾经 |
功能主治 | 祛风利水;解毒敛疮。主水气浮肿;小便不利;瘰疬;恶疮 |
用法用量 | 内服:煮食,100-200g。外用:适量,烧存性研末调敷。 |
注意 | 1.《日用本草》:发风动气,发疮疥,病人尤忌食之。 2.《纲目》:反荆芥。 |
复方 | ①治水气浮肿: 黄颡三尾, 绿豆一合,大蒜三瓣。水煮烂,去鱼食豆, 以汁调商陆末一钱服。(《医林集要》)②治瘰疬不问破与未破: 黄颡鱼破开,入蓖麻子二、三十个在肚内,以绵缚定,于厕坑内放。冬三月,春、秋二月,夏一月,取出,洗净,用黄泥固济,文武火煨带性,烂研末,香油调敷。 (《普济方》) |
各家论述 | 1. 陶弘景:醒酒。 2.《日用本草》:祛风。 3.《纲目》:煮食消水肿,利小便;烧灰,治瘰疬久溃不收敛及诸恶疮。 4. 姚可成《食物本草》:主益脾胃和五脏,发小儿痘疹。 |
摘录 | 《中华本草》 |
《本草纲目》:鳞部 >> 黄颡鱼
「释名」黄平面鱼,央轧。
「气味」甘、平、微毒。
「主治」
1、水肿。用黄颡鱼三尾、绿豆一斤、大蒜三瓣,水煮烂,去鱼食豆,以煮汁调商陆末一钱服下。有人把此主用诗记下:“一头黄颡八须鱼,绿豆同煎一合余。白煮作羹成顿服,管教水肿自消除”。
2、瘰疬溃坏。用黄颡鱼破开,纳入蓖麻子二十粒扎定。烧存性,研为末,香油调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