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材 > 含羞草根

含羞草根

《中药大辞典》含羞草根

拼音 Hán Xiū Cǎo Gēn
出处 《云南中草药》
来源 为豆科植物含羞草。夏、秋采集,洗净,晒干。
化学成分 从干燥的根中可提得生物碱、内酯性物质和黄酮甙。
药理作用 ①止咳、祛痰作用
小鼠灌服根煎剂有明显止咳作用(氨水喷雾法),但祛痰作用不显着(酚红法)。
②对平滑肌的作用
豚鼠离体支气管肺灌流试验证明根煎剂并无舒张作用,对离体兔回肠则有明显的抗乙酰胆碱作用,抽提物1号(生物碱)作用也很显着,抽提物3号(黄酮甙)及4号(内酯性物质)抗乙酰胆碱作用均较弱。
③抗菌作用
根在试管内对金黄色与白色葡萄球菌、卡他双球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大肠杆菌亦有作用,但对肺炎双球菌、甲型和乙型链球菌及流感杆菌作用微弱。总生物碱和根煎剂对亚洲甲型流感病毒有明显抑制作用,对鼻病毒17型有抑制,对腺病毒7型不敏感(人胚肾原代单层细胞培养法)。
性味 《云南中草药》:"涩微苦,温,有毒。"
功能主治 止咳化痰,利湿通络,和胃,消积。治慢性支气管炎,风湿疼痛,慢性胃炎,小儿消化不良。
《云南中草药》:"利湿通络,明目,镇静。"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
复方 ①治风湿痛:含羞草根五钱,泡酒服。(《云南中草药》)
②治经闭,慢性胃炎,小儿消化不良,头痛失眠,眼花:含羞草根三至五钱。水煎服。(《云南中草药》)
临床应用 治疗慢性气管炎:每日用含羞草鲜根2两(10两制),加水600毫升,文火煎成100毫升,2次分服。10天为一疗程。观察30例,一疗程近期控制11例,显效11例,好转4例,无效4例;--个疗程近期控制18例,显效10例,好转1例,患感冒者1例;三个疗程近期控制24例,显效3例,患感冒者3例。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含羞草根

拼音 Hán Xiū Cǎo Gēn
英文名 Sensitiveplat Root, Root of Sensitiveplant
出处 出自《云南中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含羞草Mimosa pudica L.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mosa pudica L.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收根,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含羞草 披散半灌木状草本,高可达1m。有散生、下弯的钩刺及倒生刚毛。叶对生,羽片通常4,指状排列于总叶柄之顶端;叶柄长1.5-4cm;托叶披针形,长5-10mm,有刚毛。小叶10-20对,触之即闭合而下垂;小叶片线状长圆形,长8-13mm,先端急尖,基部近圆形,略偏斜,边缘有疏生刚毛。头状花序具长梗,单生或2-3个生于叶腋,直径约1cm;花小,淡红色;苞片线形,边缘有刚毛;萼漏斗状,极小,短齿裂;花冠钟形,上部4裂,裂片三角形,外面有短柔毛;雄蕊4,基部合生,伸出花瓣外;子房有短柄,无毛,花柱丝状,柱头小。荚果扁平弯曲,长约14mm,先端有喙,有3-4节,每节有1颗种子,荚缘波状,具刺毛,成熟时荚节脱落。种子阔卵形。花期3-4月,果期5-11月。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生于旷野、山溪边、草丛或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 根含摁红蛋白(hemoglobin)和数种硒化合物,其中一种国亚硒酸盐(selenite)。
药理作用 1.止咳、祛痰作用:小鼠灌服根煎剂有明显止咳作用(氨水喷雾法),但祛痰作用不显着(酚红法)。
2.对平滑肌的作用:豚鼠离体支气管肺灌流试验证明根煎剂并无舒张作用,对离体兔回肠则有明显的抗乙酰胆碱作用,抽提物1号(生物碱)作用也很显着,抽提物3号(黄酮甙)及4号(内酯性物质)抗乙酰胆碱作用均较弱。
3.抗菌作用:根在试管内对金黄色与白色葡萄球菌、卡他双球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大肠杆菌亦有作用,但对肺炎双球菌、甲型和乙型链球菌及流感杆菌作用微弱。总生物碱和根煎剂对亚洲甲型流感病毒有明显抑制作用,对鼻病毒17型有抑制,对腺病毒7型不敏感(人胚肾原代单层细胞培养法)。
毒性 小鼠服根煎剂200g/kg,活动减少,5只中1只腹泻,24小时内无死亡。服250g/kg,活动明显减少,腹泻,5只中2只死亡。麻醉猫静脉注射复方含羞草(经酒精沉淀处理后,每100ml含有含羞草根、红背叶根和茜草根分别为240、160和120g)8.3ml/kg,血压迅速下降,心跳明显减弱,5-10分钟后心脏停跳而死亡。正常兔静脉注射相同剂量,见活动轻度减低,血管扩张,未见其他异常。剂量增至11ml/kg,动物呈呼吸困难,心脏呈舒张期停止而死亡,死前轻度抽搐。正常狗每天灌服12ml/kg,共15天,则见活动减少,比较驯服,食欲下降,大便稀烂,个别狗呕吐,心电图及肝、肾功能未见异常。
性味 味涩;微苦;性温;有毒
功能主治 止咳化痰;利湿通络;和胃消积;明目镇静。主慢性支气管炎;风湿疼痛;慢性胃炎;小儿消化不良;闭经;头痛失眠;眼花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 《云南中草药》:利湿通络,明目,镇静。
摘录 《中华本草》